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改变
近些年,学生的各种问题频发,打架、厌学、早恋、自闭、多动、沉溺网络……我们看到的是孩子身上的问题,想着要如何解决眼下我们看到的孩子身上的症状,但是效果却反反复复,好了再犯,或者根本无效。
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已两年有余,通过一些家庭的案例,我们可以概括这样一种现象:“家长有病,孩子吃药”。是的,如果根源在家长身上,那么给孩子吃多少药当然都是效果不佳的。
曾看到一句话,深表赞同:“人终究会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扰一生。”
而我认为,心理和行为表现一定可以找到它的源头,并且大部分是可以在关系中找到的。如果这个父母本身就是一个内心还未长大的孩子,他们将自己童年未得到的东西投射到孩子身上,并认为孩子也十分需要,那终其一生他们都不懂得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知道孩子最想要的是什么。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母亲对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孩子学钢琴,她很早就开始培养孩子弹钢琴的兴趣,比如她经常给孩子播放一些钢琴曲的音乐。还专门买了一个玩具小钢琴,希望孩子能够对钢琴有兴趣。不过,孩子的表现似乎很难让她满意,听音乐的时候愣愣地发呆,不知所措,把玩具钢琴捶捶踩踩甚至扔在一边。“又呆又傻”是她经常形容孩子的词语。于是不停向朋友抱怨,询问如何让孩子喜欢钢琴。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孩子学钢琴,她说当她还是一个初中生的时候,与母亲的关系有点僵,钢琴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是通过一部电视剧,剧中主人公娴熟的钢琴技巧深深地震撼到了她,让她觉得有种放飞自由和梦想的力量,是一种挣脱束缚的感觉。因此,她日后一直对钢琴情有独钟。
所以,她在钢琴上寄托了很多愿望,而孩子只是她承载期望的一个虚拟的容器。当孩子达不到期望的时候,她会失望、受伤和发怒。这也是很多家长会对孩子使用言语暴力的原因。言语暴力的背后,是挫折和愤怒的情绪,她自己无法察觉,更加无法调节。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对孩子的愤怒感里可能隐藏着羞耻感,这种羞耻感,或许是基于自身的受伤。大人们无法容忍孩子的失败,意味着他们其实无法容忍自己内心的某种脆弱,因为在孩子身上他們能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
而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在努力地与父母建立心理上的连接,为了取得父母的认同,其实孩子们做了很多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事情。
有一篇研究调查称子女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良好的婚姻质量显著正相关,反之,低水平的婚姻质量将会给子女带来心理伤害。这些结论我们好像都知道,不需要什么调查结果来佐证,因为老师们可以看到学校里很多问题学生的家庭都是很混乱的,家长离婚的、丧偶的,或者一方坐牢的、吸毒的、有精神类疾病的……就算没有这些,也有一些父母健全,但是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不闻不问的,只负责提供物质保障。
可是这一切发生的原理是什么呢?有这样的一种现象,如果母亲对孩子说:以后你长大千万不要学你爸爸,不要像他一样好吃懒做,不要像他一样不顾家等等。如果母亲对孩子一直强调不要像你爸爸,那孩子长大后像他爸爸的概率就会很大。因为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是很不想让父母之间有裂痕的,但是如果妈妈一定要孩子疏远爸爸,那孩子本能地就想去亲近较为“弱势”的一方,并与之相似,这是孩子取得父母认同的一种最本能的方法。
在很多家庭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妈妈口口声声说“我只是希望孩子能开心”,但其实孩子往往不开心,甚至有各种问题。
回顾一下妈妈的做法就清楚了:看到孩子不开心,或者受挫,或者做事情拖拖拉拉的时候,她比孩子更着急,会高度集中注意力,投入非常多的关注;当孩子开心的时候,得意的时候,成功的时候,她做了什么呢?会看见孩子的开心,会表达出来吗?会替孩子感到开心吗?
对一个人来说,如果妈妈对自己有两个态度:一个是情感浓度很高,高度关注;一个是不怎么关注,完全忽视。他会自动选择哪个呢?
每当孩子不开心,妈妈就比孩子更着急。每当孩子开心了,妈妈就忽视。然后孩子潜意识里就习得了一种概念:原来,当我懊恼不开心的时候,当我做事情拖拉的时候,我妈妈就很关注我啊。当我开心的时候就等于“被抛弃”,那我便可以不开心,可以失败,可以磨磨蹭蹭地做事情,这样妈妈就会关注我,长此以往,孩子为了和母亲有互动,会生出各种消极的情绪或行为,因为积极的情绪母亲“看不见”。
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家庭关系密不可分,但绝对不是仅由家庭关系养成的,师生之间的关系比起亲子关系而言,虽少了一份亲密,但多了一份严肃和郑重。老师和学生之间如不能处理好关系,那么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很大。
在我咨询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例典型的案例,这里我称她为A,起因是考试恐惧,对于考试结果无法接受,曾扬言考不好就去跳楼。找出她在入校时做的心理筛查来看,没有异常倾向,虽然心理筛查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但这时无疑是给老师们定了一下心。那么接下来就可以从关系入手了。
在我与她和她的妈妈进行分别了解的过程中,A说她平时不是这样的,只有考试的时候才会有各种恐慌,觉得如果考不好就对不起妈妈,对不起老师。她很在意妈妈,所以在意她的要求。而她的妈妈也承认了自己对孩子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会感觉焦虑,会给她施加压力,想让她变得更好。她也很在意老师,她说老师们平时对她也很好,也很关心她,这让她有了压力,怕考不好就无法面对老师,尽管老师一再安慰她考不好没有关系,你这次总结原因,下次把你的实力考出来就好。但是她对于这些全然听不进去,只是一味地自责。
这是期中考试发生的事情,到了期末考试,又再次上演了一番类似的场景。所以,如果A的妈妈和老师对她的关注点没有改变,那么到了下一次大考时,可以预测她又会出现一些令人紧张的事情。
还有一个案例,称她为B,她的情况是父亲常年在外地,母亲对她较严格,更确切地说是暴力,当然,她回报母亲的也只有暴力和叛逆。她经常请假不愿意来学校,母亲用棍子打她、逼她写作业,她在学校和很多同学发生过矛盾,不仅和女生,也和男生打过架,同学们都很讨厌她、排斥她。母亲曾说她偷家里的钱,在学校的她只是伪装出来的样子。 我不知道这对母女在家里的互动还有什么,只是听到这些就足以判定这个母亲并不会做母亲,而我相信B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这么顽劣的,母亲想将愤怒的情绪传递给孩子,以期达到震慑的作用,从而让孩子改变,但是孩子缺乏与母亲心理上的互动,她与母亲唯一的沟通就是言语暴力和行为暴力。因为这么多年的相处模式她已经熟悉,如果表现得好,那么母亲是不会管她的,只有她做得不好,甚至犯下大错时,母亲才能着急,才会关注她。
还有一个学生,姑且称为C吧,C的父母离异,均不管孩子,一直在托管班生活。他其实算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成绩好,但是一直有早恋的行为,在班级里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但是并不僅局限于与一个女生的关系,分手之后又在班里和另一个女生热络起来。继这些之后,又出现了在试卷上向老师示威的举动:将主观题留白卷。一个成绩好的学生难道不应该最在意自己的成绩和名次吗?
从老师那里得知,C的家庭相对比较混乱,父母离婚之后,父亲的女朋友就一直在不断地换。不清楚C的母亲有没有在孩子面前数落过他的父亲,但是可以看到的是,他身上有了父亲的影子。他在家既然得不到温暖,得不到关注,那他就只能将注意放到学校,成绩优异这一点让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关注是有的,但是显然达不到他要的程度,于是他早恋、交白卷。他的这种行为或许可以这样解释:考第一名很多人可能做不到,但我可以做到,并且,我能通过我的努力把名次提上去,也可以让自己的名次掉下去。换言之,我是可以掌控我的学习,甚至我的人生的。只要我的变化大一些,你们就会多关注我一些。越是离经叛道,你们就越会为我着急。
那对于这样的情况,老师和家长要怎么办?
第一,对于“好就忽视,坏就关注”这个循环要说停。
允许自己不开心,自己才能真正开心。允许孩子不开心,他才能真正享受开心。允许孩子犯错误,允许孩子有负面的心理和行为,他才能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对自己宽容的时候,对孩子的宽容才能真正开始。
第二,减少负面关注。
如果你盯着他不好的部分一直挑剔,这也是一种关注。比起没有关注,即使是负面的关注,人也是需要的。
所以当孩子犯了一些小错误时,他自己可以承担的,就让他去解决。大人们需要的是克服自己的焦虑,因为你接纳不了的那部分正在浮现。与其由大人们强迫他去做某事,社会和同伴给他的反馈更有效。
第三,增加正强化。
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好的行为,从而加强和巩固这种行为。
对于他开心的及其他做得好的地方,要给予专注、真心、情感浓度高的夸奖和赞美,给予正向的强化。
而这部分,则源自于你是否从心底欣赏过自己,肯定过自己,表扬过自己呢?还是说你对自己的优点也是视而不见的?当你拥有了为自己感到开心的能力的时候,你就有了为他感到开心的能力了,说出的赞美和夸奖就可以被他感受到。
其实,不只是孩子,我们人的一生都在“求关注”“求认同”,孩子们不管是在开心的时候,还是伤心的时候,不管是在得意的时候,还是失意的时候,都需要在大人们那里取得认同和关注。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知道,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会影响一个孩子的心理和行为。老师和家长们在面对一些问题比较多的孩子时,应想一想是平时对孩子的关注少了吗?是不是只有出了问题才会着急上火,才会焦虑,才会想要怎么解决?如果是,那不妨先好好审视一下我们自己,当我们把自己变成我们期待的样子时,孩子们的问题也就能够迎刃而解了。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西安,710032)
编辑/张 帆 终校/于 洪
近些年,学生的各种问题频发,打架、厌学、早恋、自闭、多动、沉溺网络……我们看到的是孩子身上的问题,想着要如何解决眼下我们看到的孩子身上的症状,但是效果却反反复复,好了再犯,或者根本无效。
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已两年有余,通过一些家庭的案例,我们可以概括这样一种现象:“家长有病,孩子吃药”。是的,如果根源在家长身上,那么给孩子吃多少药当然都是效果不佳的。
曾看到一句话,深表赞同:“人终究会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扰一生。”
而我认为,心理和行为表现一定可以找到它的源头,并且大部分是可以在关系中找到的。如果这个父母本身就是一个内心还未长大的孩子,他们将自己童年未得到的东西投射到孩子身上,并认为孩子也十分需要,那终其一生他们都不懂得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知道孩子最想要的是什么。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母亲对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孩子学钢琴,她很早就开始培养孩子弹钢琴的兴趣,比如她经常给孩子播放一些钢琴曲的音乐。还专门买了一个玩具小钢琴,希望孩子能够对钢琴有兴趣。不过,孩子的表现似乎很难让她满意,听音乐的时候愣愣地发呆,不知所措,把玩具钢琴捶捶踩踩甚至扔在一边。“又呆又傻”是她经常形容孩子的词语。于是不停向朋友抱怨,询问如何让孩子喜欢钢琴。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孩子学钢琴,她说当她还是一个初中生的时候,与母亲的关系有点僵,钢琴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是通过一部电视剧,剧中主人公娴熟的钢琴技巧深深地震撼到了她,让她觉得有种放飞自由和梦想的力量,是一种挣脱束缚的感觉。因此,她日后一直对钢琴情有独钟。
所以,她在钢琴上寄托了很多愿望,而孩子只是她承载期望的一个虚拟的容器。当孩子达不到期望的时候,她会失望、受伤和发怒。这也是很多家长会对孩子使用言语暴力的原因。言语暴力的背后,是挫折和愤怒的情绪,她自己无法察觉,更加无法调节。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对孩子的愤怒感里可能隐藏着羞耻感,这种羞耻感,或许是基于自身的受伤。大人们无法容忍孩子的失败,意味着他们其实无法容忍自己内心的某种脆弱,因为在孩子身上他們能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
而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在努力地与父母建立心理上的连接,为了取得父母的认同,其实孩子们做了很多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事情。
有一篇研究调查称子女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良好的婚姻质量显著正相关,反之,低水平的婚姻质量将会给子女带来心理伤害。这些结论我们好像都知道,不需要什么调查结果来佐证,因为老师们可以看到学校里很多问题学生的家庭都是很混乱的,家长离婚的、丧偶的,或者一方坐牢的、吸毒的、有精神类疾病的……就算没有这些,也有一些父母健全,但是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不闻不问的,只负责提供物质保障。
可是这一切发生的原理是什么呢?有这样的一种现象,如果母亲对孩子说:以后你长大千万不要学你爸爸,不要像他一样好吃懒做,不要像他一样不顾家等等。如果母亲对孩子一直强调不要像你爸爸,那孩子长大后像他爸爸的概率就会很大。因为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是很不想让父母之间有裂痕的,但是如果妈妈一定要孩子疏远爸爸,那孩子本能地就想去亲近较为“弱势”的一方,并与之相似,这是孩子取得父母认同的一种最本能的方法。
在很多家庭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妈妈口口声声说“我只是希望孩子能开心”,但其实孩子往往不开心,甚至有各种问题。
回顾一下妈妈的做法就清楚了:看到孩子不开心,或者受挫,或者做事情拖拖拉拉的时候,她比孩子更着急,会高度集中注意力,投入非常多的关注;当孩子开心的时候,得意的时候,成功的时候,她做了什么呢?会看见孩子的开心,会表达出来吗?会替孩子感到开心吗?
对一个人来说,如果妈妈对自己有两个态度:一个是情感浓度很高,高度关注;一个是不怎么关注,完全忽视。他会自动选择哪个呢?
每当孩子不开心,妈妈就比孩子更着急。每当孩子开心了,妈妈就忽视。然后孩子潜意识里就习得了一种概念:原来,当我懊恼不开心的时候,当我做事情拖拉的时候,我妈妈就很关注我啊。当我开心的时候就等于“被抛弃”,那我便可以不开心,可以失败,可以磨磨蹭蹭地做事情,这样妈妈就会关注我,长此以往,孩子为了和母亲有互动,会生出各种消极的情绪或行为,因为积极的情绪母亲“看不见”。
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家庭关系密不可分,但绝对不是仅由家庭关系养成的,师生之间的关系比起亲子关系而言,虽少了一份亲密,但多了一份严肃和郑重。老师和学生之间如不能处理好关系,那么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很大。
在我咨询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例典型的案例,这里我称她为A,起因是考试恐惧,对于考试结果无法接受,曾扬言考不好就去跳楼。找出她在入校时做的心理筛查来看,没有异常倾向,虽然心理筛查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但这时无疑是给老师们定了一下心。那么接下来就可以从关系入手了。
在我与她和她的妈妈进行分别了解的过程中,A说她平时不是这样的,只有考试的时候才会有各种恐慌,觉得如果考不好就对不起妈妈,对不起老师。她很在意妈妈,所以在意她的要求。而她的妈妈也承认了自己对孩子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会感觉焦虑,会给她施加压力,想让她变得更好。她也很在意老师,她说老师们平时对她也很好,也很关心她,这让她有了压力,怕考不好就无法面对老师,尽管老师一再安慰她考不好没有关系,你这次总结原因,下次把你的实力考出来就好。但是她对于这些全然听不进去,只是一味地自责。
这是期中考试发生的事情,到了期末考试,又再次上演了一番类似的场景。所以,如果A的妈妈和老师对她的关注点没有改变,那么到了下一次大考时,可以预测她又会出现一些令人紧张的事情。
还有一个案例,称她为B,她的情况是父亲常年在外地,母亲对她较严格,更确切地说是暴力,当然,她回报母亲的也只有暴力和叛逆。她经常请假不愿意来学校,母亲用棍子打她、逼她写作业,她在学校和很多同学发生过矛盾,不仅和女生,也和男生打过架,同学们都很讨厌她、排斥她。母亲曾说她偷家里的钱,在学校的她只是伪装出来的样子。 我不知道这对母女在家里的互动还有什么,只是听到这些就足以判定这个母亲并不会做母亲,而我相信B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这么顽劣的,母亲想将愤怒的情绪传递给孩子,以期达到震慑的作用,从而让孩子改变,但是孩子缺乏与母亲心理上的互动,她与母亲唯一的沟通就是言语暴力和行为暴力。因为这么多年的相处模式她已经熟悉,如果表现得好,那么母亲是不会管她的,只有她做得不好,甚至犯下大错时,母亲才能着急,才会关注她。
还有一个学生,姑且称为C吧,C的父母离异,均不管孩子,一直在托管班生活。他其实算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成绩好,但是一直有早恋的行为,在班级里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但是并不僅局限于与一个女生的关系,分手之后又在班里和另一个女生热络起来。继这些之后,又出现了在试卷上向老师示威的举动:将主观题留白卷。一个成绩好的学生难道不应该最在意自己的成绩和名次吗?
从老师那里得知,C的家庭相对比较混乱,父母离婚之后,父亲的女朋友就一直在不断地换。不清楚C的母亲有没有在孩子面前数落过他的父亲,但是可以看到的是,他身上有了父亲的影子。他在家既然得不到温暖,得不到关注,那他就只能将注意放到学校,成绩优异这一点让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关注是有的,但是显然达不到他要的程度,于是他早恋、交白卷。他的这种行为或许可以这样解释:考第一名很多人可能做不到,但我可以做到,并且,我能通过我的努力把名次提上去,也可以让自己的名次掉下去。换言之,我是可以掌控我的学习,甚至我的人生的。只要我的变化大一些,你们就会多关注我一些。越是离经叛道,你们就越会为我着急。
那对于这样的情况,老师和家长要怎么办?
第一,对于“好就忽视,坏就关注”这个循环要说停。
允许自己不开心,自己才能真正开心。允许孩子不开心,他才能真正享受开心。允许孩子犯错误,允许孩子有负面的心理和行为,他才能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对自己宽容的时候,对孩子的宽容才能真正开始。
第二,减少负面关注。
如果你盯着他不好的部分一直挑剔,这也是一种关注。比起没有关注,即使是负面的关注,人也是需要的。
所以当孩子犯了一些小错误时,他自己可以承担的,就让他去解决。大人们需要的是克服自己的焦虑,因为你接纳不了的那部分正在浮现。与其由大人们强迫他去做某事,社会和同伴给他的反馈更有效。
第三,增加正强化。
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好的行为,从而加强和巩固这种行为。
对于他开心的及其他做得好的地方,要给予专注、真心、情感浓度高的夸奖和赞美,给予正向的强化。
而这部分,则源自于你是否从心底欣赏过自己,肯定过自己,表扬过自己呢?还是说你对自己的优点也是视而不见的?当你拥有了为自己感到开心的能力的时候,你就有了为他感到开心的能力了,说出的赞美和夸奖就可以被他感受到。
其实,不只是孩子,我们人的一生都在“求关注”“求认同”,孩子们不管是在开心的时候,还是伤心的时候,不管是在得意的时候,还是失意的时候,都需要在大人们那里取得认同和关注。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知道,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会影响一个孩子的心理和行为。老师和家长们在面对一些问题比较多的孩子时,应想一想是平时对孩子的关注少了吗?是不是只有出了问题才会着急上火,才会焦虑,才会想要怎么解决?如果是,那不妨先好好审视一下我们自己,当我们把自己变成我们期待的样子时,孩子们的问题也就能够迎刃而解了。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西安,710032)
编辑/张 帆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