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并能够在生活中得到例证的课程。因而物理教学既要注重理论方法的传授,也要重视时间实验的验证。基于此,文章以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为例,探究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一些问题及措施,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教学生活化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9-0048-01
新课程标准对于初中物理提出了如下要求: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注重全体学生发展;以生活为媒介让物理走向社会;努力探究多种学习方法,关心科技发展与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目标[1]。因而初中物理的教学应当从这些方面出发,教学生活化既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也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这种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生活现象发现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1.教学生活化概述
所谓教学生活化就是以现实中的生活现象为教学情境,在教学中创设这种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学生活化的提出,是基于以下教学理论的。
1.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发挥着主观能动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构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吸收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融合,形成新的知识。这种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教师的传授,而是学生有意识的构建,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知识构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还有构建知识的社会环境。
1.2实用主义教学理论
美国的杜威是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他在其代表作《民主与教育》中提出“教育及生活”这一建设性观点强调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首先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或是现象体现的规律,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其次,教育与生活相辅相成,教育的产生是生活经验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结果,生活的发展会带动教育的发展,反之教育的进步又会对人们的生活起促进作用。最后,教育是一种超脱于现实生活的活动,教育不光服务于当前生活,也为未来生活服务,它体现了一种超前性与预见性。
2.教学生活化的作用
2.1降低教学的难度,易于学生接受
教学生活化是通过创建生活中常见的教学情境或是以一些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导入物理教学问题。物理现象较为抽象,采用这种方式将物理问题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的想象,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难度降低,符合一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学习水平[2]。
2.2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处在少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关键时期,在学习上自制能力较差,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教学生活化将生活中一些体现了物理问题的现象引入教学之中,增加了教学的乐趣与实用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3教学生活化体现了教学的来源与目的
教学生活化,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变得密切,以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也积累了生活经验。教学是一种社会现象,来源于现实生活,而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知识和经验的学习,实现人的发展,从而更好地生活。从这点来说,教学生活体现了教学的来源与目的。
3.教学生活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3.1教学情境的生活化
教学情境在教学中起导入作用,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笔者所教的班级为江苏省某中学八年级,采用的教材为苏科版物理教材,在“液体与压强”这一张的教学中,笔者联想到现实中人们接触到的最常见的液体是水,学生与水有着较多接触且比较感兴趣的是游泳。为此,笔者在情境创设中,以提问的方式导入点,问学生最近有没有游泳,又对当今游泳界比较出名的运动员进行了简单讨论,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参与度很高;之后,笔者进一步提问,在水面游泳与潜水的感受有何不同,学生经过上一轮的启发,很快就探讨出了“水面压力小,水下压力大”的结论。为此,笔者将问题一转,提问“你们知道同样是水,为什么水下压力大吗?”顺理成章引出此次教学的主体“液体的压强”,此时学生的兴趣已被引出,在课堂中表现得较为活跃。
3.2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在教学之中,遇到一些较为抽象的问题,生活化可以降低教学的难度,增进学生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在“液化与升华”一章中,学生不理解,为何几种形态的物质可以互相转换,这种转换又是如何实现的。为探讨这一问题,在课堂中,笔者拿来了一支冰棒,并在学生的注视之下撕开包装,此时,白色的气体在冰棒周围出现,笔者为学生解释,这是“液化”,并解释这种气体不是气体,二是水蒸汽液化的小水珠,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掌握程度提高。
4.结语
初中物理是学生物理学习的基础阶段,对后期学习的影响很大,因而必须注重教学效果。教学生活化注重物理教学与生活的结合,在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现象,增进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物理知识的形成和生活经验的积累。
【参考文献】
[1] 农勇.谈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巧用生活化教学[J].钦州日报,2010,10(27):122-123.
[2] 范宗潮.创设物理生活化情境发展学生多元化智能[J].读与写杂志,2009(10):69-70.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教学生活化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9-0048-01
新课程标准对于初中物理提出了如下要求: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注重全体学生发展;以生活为媒介让物理走向社会;努力探究多种学习方法,关心科技发展与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目标[1]。因而初中物理的教学应当从这些方面出发,教学生活化既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也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这种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生活现象发现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1.教学生活化概述
所谓教学生活化就是以现实中的生活现象为教学情境,在教学中创设这种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学生活化的提出,是基于以下教学理论的。
1.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发挥着主观能动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构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吸收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融合,形成新的知识。这种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教师的传授,而是学生有意识的构建,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知识构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还有构建知识的社会环境。
1.2实用主义教学理论
美国的杜威是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他在其代表作《民主与教育》中提出“教育及生活”这一建设性观点强调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首先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或是现象体现的规律,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其次,教育与生活相辅相成,教育的产生是生活经验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结果,生活的发展会带动教育的发展,反之教育的进步又会对人们的生活起促进作用。最后,教育是一种超脱于现实生活的活动,教育不光服务于当前生活,也为未来生活服务,它体现了一种超前性与预见性。
2.教学生活化的作用
2.1降低教学的难度,易于学生接受
教学生活化是通过创建生活中常见的教学情境或是以一些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导入物理教学问题。物理现象较为抽象,采用这种方式将物理问题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的想象,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难度降低,符合一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学习水平[2]。
2.2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处在少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关键时期,在学习上自制能力较差,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教学生活化将生活中一些体现了物理问题的现象引入教学之中,增加了教学的乐趣与实用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3教学生活化体现了教学的来源与目的
教学生活化,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变得密切,以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也积累了生活经验。教学是一种社会现象,来源于现实生活,而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知识和经验的学习,实现人的发展,从而更好地生活。从这点来说,教学生活体现了教学的来源与目的。
3.教学生活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3.1教学情境的生活化
教学情境在教学中起导入作用,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笔者所教的班级为江苏省某中学八年级,采用的教材为苏科版物理教材,在“液体与压强”这一张的教学中,笔者联想到现实中人们接触到的最常见的液体是水,学生与水有着较多接触且比较感兴趣的是游泳。为此,笔者在情境创设中,以提问的方式导入点,问学生最近有没有游泳,又对当今游泳界比较出名的运动员进行了简单讨论,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参与度很高;之后,笔者进一步提问,在水面游泳与潜水的感受有何不同,学生经过上一轮的启发,很快就探讨出了“水面压力小,水下压力大”的结论。为此,笔者将问题一转,提问“你们知道同样是水,为什么水下压力大吗?”顺理成章引出此次教学的主体“液体的压强”,此时学生的兴趣已被引出,在课堂中表现得较为活跃。
3.2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在教学之中,遇到一些较为抽象的问题,生活化可以降低教学的难度,增进学生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在“液化与升华”一章中,学生不理解,为何几种形态的物质可以互相转换,这种转换又是如何实现的。为探讨这一问题,在课堂中,笔者拿来了一支冰棒,并在学生的注视之下撕开包装,此时,白色的气体在冰棒周围出现,笔者为学生解释,这是“液化”,并解释这种气体不是气体,二是水蒸汽液化的小水珠,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掌握程度提高。
4.结语
初中物理是学生物理学习的基础阶段,对后期学习的影响很大,因而必须注重教学效果。教学生活化注重物理教学与生活的结合,在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现象,增进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物理知识的形成和生活经验的积累。
【参考文献】
[1] 农勇.谈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巧用生活化教学[J].钦州日报,2010,10(27):122-123.
[2] 范宗潮.创设物理生活化情境发展学生多元化智能[J].读与写杂志,2009(10):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