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徽宗时期官方医学教材的《圣济经》被清代陆心源评价为“素问之阶梯”,但其内容实质较《内经》而言有不少突破。首先,在道与阴阳关系方面,《圣济经》化用了《易纬》的气形之论,认为阴阳为数,所以宰阴阳者为道,而气、形又是道宰阴阳的媒介,在此基础上,《圣济经》超越了《内经》“道即阴阳”的思想,提出了“以道御数”的论点。其次,《圣济经》以“藏真”为纽带,通过论证其脏腑生化理论,将“以道御数”视为一种天人相通的原初境界,这进一步深化了《内经》的天人相应之论,并为反思道教的修真方式提供了视角。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