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教学,如何适应新形势?我在教学中除了教学生认真熟读教材外,还采用了这样的一些方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联想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利用学生原有知识,进行联想,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系统。如讲授《繁盛一时的隋朝》“南北重归统一”这一部分时,我请学生先找出这个句子的重点是哪个词,统一认识后,我们在“重归”上做文章。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过去有过全国统一的局面吗?学生思索后作了肯定。2.是哪个朝代呢?我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把学生的回答统一到上册所学的“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一单元,强调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还有哪个朝代也是统一的?有同学回答说是汉代的大一统。我对此作了肯定,并告诉学生,秦汉时期,我国的疆域正在不断扩大,汉袭秦制,我们的国家是统一的。只是东汉后至隋朝前,军阀混战,烽烟四起,内战不断。有同学把“国家的统一”与“黄河流域的统一”两个概念混淆了,我们又回顾了3世纪初曹操、4世纪后期前秦苻坚、5世纪前期孝文帝这三个历史人物,他们统一的是黄河流域。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明白了“重归统一”这句话的含义,为理解“繁盛”的意思奠定了基础。
二、列表 列表作比较,可以使某些知识一目了然。
三、读图 课堂教学中我注意了这样两个方面:
1.整合地图 教材中的地图是课文内容的具体形象说明。如教学“三国鼎立的形成”这一内容时,我的侧重点是教读“三国鼎立形势图”,插图非常直观地说明了三国的地理位置、都城、大致区域、重大历史事件,然后我和学生在黑板上一起归结了这样一幅图表:
这种图看似信手拈来,实际上凝结了我对课文的理解,是深入备课后对教材融会贯通的一种表现,这样的直观教学,给学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五、研讨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研究讨论有关问题,启迪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取真知。在教授“科举制度的影响”这一内容时,我引导学生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矛盾、社会风气、习俗等方面来分析研究,从对外国、对后世以至今天的影响角度,从科举制度与唐朝繁荣的关系角度来分析,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了起来。这种开放式教育,有益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益于学生合作探索,有益于学生可持续发展。
教无定法,教学有方。关键是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历史教师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时,要注意学习新课改理念,突破陈旧的填鸭式、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创造出个性化的、风格多样的教学新模式,为培养创造型人才作出我们应用的贡献。
一、联想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利用学生原有知识,进行联想,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系统。如讲授《繁盛一时的隋朝》“南北重归统一”这一部分时,我请学生先找出这个句子的重点是哪个词,统一认识后,我们在“重归”上做文章。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过去有过全国统一的局面吗?学生思索后作了肯定。2.是哪个朝代呢?我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把学生的回答统一到上册所学的“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一单元,强调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还有哪个朝代也是统一的?有同学回答说是汉代的大一统。我对此作了肯定,并告诉学生,秦汉时期,我国的疆域正在不断扩大,汉袭秦制,我们的国家是统一的。只是东汉后至隋朝前,军阀混战,烽烟四起,内战不断。有同学把“国家的统一”与“黄河流域的统一”两个概念混淆了,我们又回顾了3世纪初曹操、4世纪后期前秦苻坚、5世纪前期孝文帝这三个历史人物,他们统一的是黄河流域。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明白了“重归统一”这句话的含义,为理解“繁盛”的意思奠定了基础。
二、列表 列表作比较,可以使某些知识一目了然。
三、读图 课堂教学中我注意了这样两个方面:
1.整合地图 教材中的地图是课文内容的具体形象说明。如教学“三国鼎立的形成”这一内容时,我的侧重点是教读“三国鼎立形势图”,插图非常直观地说明了三国的地理位置、都城、大致区域、重大历史事件,然后我和学生在黑板上一起归结了这样一幅图表:
这种图看似信手拈来,实际上凝结了我对课文的理解,是深入备课后对教材融会贯通的一种表现,这样的直观教学,给学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五、研讨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研究讨论有关问题,启迪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取真知。在教授“科举制度的影响”这一内容时,我引导学生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矛盾、社会风气、习俗等方面来分析研究,从对外国、对后世以至今天的影响角度,从科举制度与唐朝繁荣的关系角度来分析,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了起来。这种开放式教育,有益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益于学生合作探索,有益于学生可持续发展。
教无定法,教学有方。关键是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历史教师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时,要注意学习新课改理念,突破陈旧的填鸭式、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创造出个性化的、风格多样的教学新模式,为培养创造型人才作出我们应用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