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小时”是个特定的时间概念,它是一个人法定的日工作时间。而“八小时之外”则属一个人的业余时间和生活时间。对领导干部来说,“八小时之外”既是“八小时以内”的延伸,又是修养品格和作风的生动体现。据相关调查,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能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27.78%的在学习、19.63%的在锻炼身体、21.55%的在加班,还有的在参加正常应酬。但确实也有些领导干部正是在“八小时之外”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通过“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娱乐圈”、“社交圈”逐步开始,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腐化堕落,走上了犯罪道路。
一、少数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权力腐败的特点
少数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权力腐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 隐蔽性。从近几年查处的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大多发生在八小时之外,这是由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在工作时间内,领导干部的行为受到上下、左右的关注,或者说受到来自各方的监督,领导干部自然也不会冒风险去顶风违纪。二是在工作时间内毕竟有许多工作要做,没有充分的时间、足够的精力去搞腐败,况且在决定一些重大问题时还要讲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同事和下属面前要做出一个“正人君子”的样子。三是从心理上讲,搞腐败毕竟不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领导干部不可能把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毫不掩饰地暴露在众人面前,所以在八小时工作时间之内他们不会轻易下手。因此“八小时之外”就成为少数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的“黄金时间”。相对而言,“八小时之外”搞腐败显得神不知鬼不觉,一对一的接触,同事不晓,部下不知,群众不见,只有“你知我知,你不说我就没事”。由此可见,八小时之外的腐败具有很大的隐蔽性。近几年查处的陈希同、王宝森、胡长清、成克杰等案件,就表明他们的“交易”大都是发生在八小时之外。
2. 寄生性。领导干部不是生来就是腐败的,他们的蜕变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别有用心者对领导干部的腐蚀拉拢往往都通过一定的形式,附着一定的载体,最后把腐败行为寄生于这些载体之中。这些载体又常常以合情合理的形式出现,它们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娱乐活动。目前的娱乐形式或载体主要有:一是吃字当头,贿赂随后。二是“浴舞”为乐,三陪随后。三是以玩牌为由 “合法取财”。此外,邀请领导干部出国观光旅游、玩高尔夫球等高级娱乐形式也是抛向更高层次领导的“绣球”,是轰炸意志不坚定者的“重磅炸弹”。
3. 家族化。领导干部蜕变腐败的主要原因固然在其自身,然而家族的一些成员在其蜕变过程中有的却起到了不可小视的推波助澜作用,这些家族成员主要是利用领导的威望进行违法乱纪的活动。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夫唱妇随”。大多数情况是丈夫担任领导职务,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投机者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则贿之。二是“父债子收”。有些领导干部的子女明目张胆地到处索要,想着法子捞钱,为其父母收“债”。三是“姑姨借威”。有些领导干部的 “七大姑八大姨”,“借用”领导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利”,收取“报酬”,而后与当官的亲戚共享这份“利益”。
4. 节令性。“八小时之外”是领导干部腐败问题的多发时段,而节假日则是“最佳时机”。节令性主要集中在:一是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图谋不轨者假借与有权者礼尚往来,表示一下深情厚意,或送之以钱,或献之以物,领导干部也就借机笑纳,从表面看这是正常的人情往来,似乎既不违纪更不违法。二是生老病死婚丧喜日。如领导干部本人生日、生病及其家人贺寿、生病、去世或子女生日、入学、结婚、生小孩等,都是一些别有用心者关注的,此时去“表示”一下也在情理之中,显得无可厚非,领导干部本人也乐意接受,不会拒绝。三是调动升迁日。如领导干部提拔、调动时,总有一些拍马溜须者带着厚礼来“恭贺”,有的虽然不是为解决什么问题而来,但其目的还是为日后奠定“基础”。
二、少数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腐败行为产生的原因
1. 历史原因:封建主义残余和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存在
虽然旧的社会制度已经消亡,但封建社会的剥削阶级思想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意识还没有完全根除。另外,封建社会的小生产自由散漫、目光短浅、见利忘义的劣根性依然存在。
2. 现实原因:市场经济的不完善和不平等竞争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转轨时期,市场经济引入了激烈的竞争机制,这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体制不够完善、市场经济主体多元化、生存竞争的强烈刺激以及物质利益的驱动等因素的影响,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在规范的活动范围内,领导干部尚能正常、有序地运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但在八小时之外,一些私欲蠢动、心态失衡、投机取巧的领导干部便产生了“权力寻租”的心理和行为,总有那么一些领导干部在八小时之外干着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勾当。
3. 思想原因: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蚀
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后,我们在吸收有利于健全社会机体的清新空气的同时,那些污浊的病菌也会趁虚而入。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侵蚀了一些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逐渐地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八小时之外,他们往往乐道于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热衷于礼尚往来,应酬交往;忘返于灯红酒绿,觥筹交错;沉湎于乐池歌榭,胭脂膏粉,在不知不觉中被“糖弹”、“肉弹”击中、击倒。
4. 组织原因:权力赋予和运行监督出现断层失控
在现实中,权力的赋予往往集决策和监督于一身。因此,在一个部门或单位,有实权的领导干部只要心怀不轨,就会以减少会议、精简程序为借口,对应当摆到桌面上由集体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往往放到八小时之外由个人暗箱操作。权力运行的无序现象,使躲避监督者有了可乘之机,监督方法因循守旧,往往流于开会、发文件、听汇报、应付检查等,没有动真格把监督延伸到八小时之外的日常生活中去,从而对监督对象权力运用的行为未能有效地采取严格的措施加以监督,出现了监督方面的隙缝和断层,使得八小时之外的腐败行为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5. 个人原因: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失守
(1)价值取向功利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使得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而市场经济活动带来的弱点及其消极影响,也使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了很大影响,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
(2)物质生活享乐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有的领导干部对艰苦奋斗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享乐:一是挥霍公款,吃喝玩乐。二是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可以看出,许多贪官受贿物品中都有欧米茄、劳力士名表、翡翠珠宝钻石、高尔夫俱乐部会员卡等。
(3)精神生活颓废化。在新旧体制转轨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一些领导干部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导致思想空虚,意志消沉,情趣低下。一是包养情妇,生活堕落。从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案件来看,大多数人都有“包二奶”、“找小姐”等生活作风腐化问题。二是搓麻打牌,赌博成瘾。少数领导干部热衷于赌博,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也极易诱发腐败问题。三是求神拜佛,热衷迷信。近年来,风水、看相、星座,甚至求神拜佛成为一些领导干部的“业余爱好”,从而导致这些人理想信念动摇,最终堕入腐败的深渊。
(4)社会关系庸俗化。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有的领导干部把市场经济中的实用主义和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使社会关系庸俗化。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好“傍大款”,滥交朋友。有的干部打着“亲商、为商”和招商引资的幌子,热衷于与一些“大款”交朋友,大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完全失去了政治原则和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二是上下级之间搞人身依附和裙带关系。三是热衷于建立非正常的亲属、同学、老乡等社交圈子,建立互惠互利的利益同盟,从而将正常的人际关系庸俗化。
(5)家庭生活逐利化。许多贪官利用在位时的影响打着孩子结婚、个人或亲属住院、过节等“人情往来”的幌子收受礼金、“红包”和贵重物品;有的在工程建设、贷款和政策优惠等方面为家属、子女或亲朋好友经商打招呼、批条子,谋取私利。近年来,在查处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中,“夫受贿必涉其妻或其子”的现象逐渐增多就说明了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上出现家庭生活逐利化的严重问题。
三、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对策
1. 教育应向“八小时之外”拓展。第一,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解决好世界观问题。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动力之源,是领导干部经受住各种考验的重要保证。第二,加强领导干部的“四自”教育,解决自律问题。对领导干部的约束,一方面要靠外部监督,但更要靠内在的主观约束和自我监督。领导干部如果真正做到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就能在思想上设防,在生活上寡欲,在行动上慎独,就能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第三,加强防范教育,解决警钟常鸣问题。一要以“当好人民公仆,树好自身形象”为目标,开展理想信念、服务宗旨、职业道德、艰苦奋斗、勤政廉政等专题教育。二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醒教育。通过提醒谈话、廉政谈话,诫勉谈话、信访核对谈话等方式对少数在八小时之外有不良行为的领导干部进行正面规劝、告诫,从而增强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三要抓好节令性预防教育,在双休日和传统节假日前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教育,如重申廉洁自律规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进行专项整治等等。四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家庭成员的教育。如举办以“当好贤内助、共把廉洁关”为主题的“贤内助”培训班等。
2. 监督应向“八小时之外”延伸。 第一,关口前移,严把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关。如何把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落到实处,这是对领导干部有效监督的首要问题。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及相关制度,切实加强这方面的监督。第二,强化教育,增强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我们必须切实把教育作为实施监督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领导干部在加强廉洁自律的同时,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第三,拓宽渠道,把对领导干部的多种监督落到实处。对领导干部的外部监督是多方面的,有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还有人大代表、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监督等等。要使多种监督形成合力,避免出现监督职能重叠或监督“空白区”,真正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实行到哪里。要把监督的目光延伸到八小时之外,减少和消除监督“盲区”。第四,勇于创新,要把对领导干部的“全程化”监督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增加监督力量,配足配强监督人员,专人专事领导干部监督工作。要不断创新监督工作机制,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程监督,努力走出一条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干部监督工作新路子;要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大力开发信息资源,尽快建立一个覆盖面广、渠道畅通、统一归口的干部监督网络,从根本上扭转干部监督信息来源窄、管理分散、监督滞后的被动局面;要突出对重点对象的监督,即对各部门的“一把手”和手中掌握重权的科室负责人要进行重点监督,不仅要监督八小时之内,还要监督八小时之外,这方面要借鉴国外廉政公署的经验,并结合本国国情大胆探索和实践。第五,从严要求,建立领导干部监督工作责任追究制。在明确领导干部监督责任制基础上,对监督工作不力,被监督的领导干部发生了严重的违纪违法行为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追究责任人的纪律责任。
3. 查处应在“八小时之外”着力。从近年来已查处的大要案中一些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的轨迹来看,不难发现往往都是从自己八小时之外的行为不检点、不廉洁开始的,当然也与有关职能部门监督管理不力、或发现问题后教育查处不及时有关。面对这种情况,纪检监察部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想方设法解决查案工作上存在的薄弱点,着力做到:一是拓宽案源信息渠道,多方收集案件线索,并对掌握的线索做到及时认真组织初查。二是对查实的违法违纪问题要严肃处理,坚决克服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三是要融廉政教育于执纪之中,真正做到“查处一案、监督一线、教育一片”。四是对被查处对象要定期回访,做好转化教育工作。
责任编辑:达名流
一、少数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权力腐败的特点
少数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权力腐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 隐蔽性。从近几年查处的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大多发生在八小时之外,这是由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在工作时间内,领导干部的行为受到上下、左右的关注,或者说受到来自各方的监督,领导干部自然也不会冒风险去顶风违纪。二是在工作时间内毕竟有许多工作要做,没有充分的时间、足够的精力去搞腐败,况且在决定一些重大问题时还要讲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同事和下属面前要做出一个“正人君子”的样子。三是从心理上讲,搞腐败毕竟不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领导干部不可能把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毫不掩饰地暴露在众人面前,所以在八小时工作时间之内他们不会轻易下手。因此“八小时之外”就成为少数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的“黄金时间”。相对而言,“八小时之外”搞腐败显得神不知鬼不觉,一对一的接触,同事不晓,部下不知,群众不见,只有“你知我知,你不说我就没事”。由此可见,八小时之外的腐败具有很大的隐蔽性。近几年查处的陈希同、王宝森、胡长清、成克杰等案件,就表明他们的“交易”大都是发生在八小时之外。
2. 寄生性。领导干部不是生来就是腐败的,他们的蜕变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别有用心者对领导干部的腐蚀拉拢往往都通过一定的形式,附着一定的载体,最后把腐败行为寄生于这些载体之中。这些载体又常常以合情合理的形式出现,它们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娱乐活动。目前的娱乐形式或载体主要有:一是吃字当头,贿赂随后。二是“浴舞”为乐,三陪随后。三是以玩牌为由 “合法取财”。此外,邀请领导干部出国观光旅游、玩高尔夫球等高级娱乐形式也是抛向更高层次领导的“绣球”,是轰炸意志不坚定者的“重磅炸弹”。
3. 家族化。领导干部蜕变腐败的主要原因固然在其自身,然而家族的一些成员在其蜕变过程中有的却起到了不可小视的推波助澜作用,这些家族成员主要是利用领导的威望进行违法乱纪的活动。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夫唱妇随”。大多数情况是丈夫担任领导职务,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投机者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则贿之。二是“父债子收”。有些领导干部的子女明目张胆地到处索要,想着法子捞钱,为其父母收“债”。三是“姑姨借威”。有些领导干部的 “七大姑八大姨”,“借用”领导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利”,收取“报酬”,而后与当官的亲戚共享这份“利益”。
4. 节令性。“八小时之外”是领导干部腐败问题的多发时段,而节假日则是“最佳时机”。节令性主要集中在:一是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图谋不轨者假借与有权者礼尚往来,表示一下深情厚意,或送之以钱,或献之以物,领导干部也就借机笑纳,从表面看这是正常的人情往来,似乎既不违纪更不违法。二是生老病死婚丧喜日。如领导干部本人生日、生病及其家人贺寿、生病、去世或子女生日、入学、结婚、生小孩等,都是一些别有用心者关注的,此时去“表示”一下也在情理之中,显得无可厚非,领导干部本人也乐意接受,不会拒绝。三是调动升迁日。如领导干部提拔、调动时,总有一些拍马溜须者带着厚礼来“恭贺”,有的虽然不是为解决什么问题而来,但其目的还是为日后奠定“基础”。
二、少数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腐败行为产生的原因
1. 历史原因:封建主义残余和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存在
虽然旧的社会制度已经消亡,但封建社会的剥削阶级思想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意识还没有完全根除。另外,封建社会的小生产自由散漫、目光短浅、见利忘义的劣根性依然存在。
2. 现实原因:市场经济的不完善和不平等竞争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转轨时期,市场经济引入了激烈的竞争机制,这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体制不够完善、市场经济主体多元化、生存竞争的强烈刺激以及物质利益的驱动等因素的影响,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在规范的活动范围内,领导干部尚能正常、有序地运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但在八小时之外,一些私欲蠢动、心态失衡、投机取巧的领导干部便产生了“权力寻租”的心理和行为,总有那么一些领导干部在八小时之外干着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勾当。
3. 思想原因: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蚀
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后,我们在吸收有利于健全社会机体的清新空气的同时,那些污浊的病菌也会趁虚而入。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侵蚀了一些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逐渐地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八小时之外,他们往往乐道于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热衷于礼尚往来,应酬交往;忘返于灯红酒绿,觥筹交错;沉湎于乐池歌榭,胭脂膏粉,在不知不觉中被“糖弹”、“肉弹”击中、击倒。
4. 组织原因:权力赋予和运行监督出现断层失控
在现实中,权力的赋予往往集决策和监督于一身。因此,在一个部门或单位,有实权的领导干部只要心怀不轨,就会以减少会议、精简程序为借口,对应当摆到桌面上由集体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往往放到八小时之外由个人暗箱操作。权力运行的无序现象,使躲避监督者有了可乘之机,监督方法因循守旧,往往流于开会、发文件、听汇报、应付检查等,没有动真格把监督延伸到八小时之外的日常生活中去,从而对监督对象权力运用的行为未能有效地采取严格的措施加以监督,出现了监督方面的隙缝和断层,使得八小时之外的腐败行为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5. 个人原因: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失守
(1)价值取向功利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使得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而市场经济活动带来的弱点及其消极影响,也使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了很大影响,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
(2)物质生活享乐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有的领导干部对艰苦奋斗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享乐:一是挥霍公款,吃喝玩乐。二是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可以看出,许多贪官受贿物品中都有欧米茄、劳力士名表、翡翠珠宝钻石、高尔夫俱乐部会员卡等。
(3)精神生活颓废化。在新旧体制转轨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一些领导干部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导致思想空虚,意志消沉,情趣低下。一是包养情妇,生活堕落。从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案件来看,大多数人都有“包二奶”、“找小姐”等生活作风腐化问题。二是搓麻打牌,赌博成瘾。少数领导干部热衷于赌博,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也极易诱发腐败问题。三是求神拜佛,热衷迷信。近年来,风水、看相、星座,甚至求神拜佛成为一些领导干部的“业余爱好”,从而导致这些人理想信念动摇,最终堕入腐败的深渊。
(4)社会关系庸俗化。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有的领导干部把市场经济中的实用主义和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使社会关系庸俗化。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好“傍大款”,滥交朋友。有的干部打着“亲商、为商”和招商引资的幌子,热衷于与一些“大款”交朋友,大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完全失去了政治原则和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二是上下级之间搞人身依附和裙带关系。三是热衷于建立非正常的亲属、同学、老乡等社交圈子,建立互惠互利的利益同盟,从而将正常的人际关系庸俗化。
(5)家庭生活逐利化。许多贪官利用在位时的影响打着孩子结婚、个人或亲属住院、过节等“人情往来”的幌子收受礼金、“红包”和贵重物品;有的在工程建设、贷款和政策优惠等方面为家属、子女或亲朋好友经商打招呼、批条子,谋取私利。近年来,在查处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中,“夫受贿必涉其妻或其子”的现象逐渐增多就说明了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上出现家庭生活逐利化的严重问题。
三、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对策
1. 教育应向“八小时之外”拓展。第一,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解决好世界观问题。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动力之源,是领导干部经受住各种考验的重要保证。第二,加强领导干部的“四自”教育,解决自律问题。对领导干部的约束,一方面要靠外部监督,但更要靠内在的主观约束和自我监督。领导干部如果真正做到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就能在思想上设防,在生活上寡欲,在行动上慎独,就能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第三,加强防范教育,解决警钟常鸣问题。一要以“当好人民公仆,树好自身形象”为目标,开展理想信念、服务宗旨、职业道德、艰苦奋斗、勤政廉政等专题教育。二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醒教育。通过提醒谈话、廉政谈话,诫勉谈话、信访核对谈话等方式对少数在八小时之外有不良行为的领导干部进行正面规劝、告诫,从而增强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三要抓好节令性预防教育,在双休日和传统节假日前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教育,如重申廉洁自律规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进行专项整治等等。四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家庭成员的教育。如举办以“当好贤内助、共把廉洁关”为主题的“贤内助”培训班等。
2. 监督应向“八小时之外”延伸。 第一,关口前移,严把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关。如何把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落到实处,这是对领导干部有效监督的首要问题。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及相关制度,切实加强这方面的监督。第二,强化教育,增强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我们必须切实把教育作为实施监督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领导干部在加强廉洁自律的同时,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第三,拓宽渠道,把对领导干部的多种监督落到实处。对领导干部的外部监督是多方面的,有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还有人大代表、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监督等等。要使多种监督形成合力,避免出现监督职能重叠或监督“空白区”,真正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实行到哪里。要把监督的目光延伸到八小时之外,减少和消除监督“盲区”。第四,勇于创新,要把对领导干部的“全程化”监督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增加监督力量,配足配强监督人员,专人专事领导干部监督工作。要不断创新监督工作机制,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程监督,努力走出一条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干部监督工作新路子;要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大力开发信息资源,尽快建立一个覆盖面广、渠道畅通、统一归口的干部监督网络,从根本上扭转干部监督信息来源窄、管理分散、监督滞后的被动局面;要突出对重点对象的监督,即对各部门的“一把手”和手中掌握重权的科室负责人要进行重点监督,不仅要监督八小时之内,还要监督八小时之外,这方面要借鉴国外廉政公署的经验,并结合本国国情大胆探索和实践。第五,从严要求,建立领导干部监督工作责任追究制。在明确领导干部监督责任制基础上,对监督工作不力,被监督的领导干部发生了严重的违纪违法行为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追究责任人的纪律责任。
3. 查处应在“八小时之外”着力。从近年来已查处的大要案中一些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的轨迹来看,不难发现往往都是从自己八小时之外的行为不检点、不廉洁开始的,当然也与有关职能部门监督管理不力、或发现问题后教育查处不及时有关。面对这种情况,纪检监察部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想方设法解决查案工作上存在的薄弱点,着力做到:一是拓宽案源信息渠道,多方收集案件线索,并对掌握的线索做到及时认真组织初查。二是对查实的违法违纪问题要严肃处理,坚决克服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三是要融廉政教育于执纪之中,真正做到“查处一案、监督一线、教育一片”。四是对被查处对象要定期回访,做好转化教育工作。
责任编辑:达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