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师院校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凸显师范性,即教育观念要强化师范性,课程设置要突出师范性,培养模式要凸显师范性,活动开展要拓展师范性,校地合作要践行师范性。
关键词: 新时期 高师院校 师范性
高师院校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凸显师范性,即教育观念要强化师范性,课程设置要突出师范性,培养模式要凸显师范性,活动开展要拓展师范性,校地合作要践行师范性,具体如下。
一、变革教育观念,强化师范性
北京师范大学前校长钟秉林先生说:“教育观念变革是我国高师院校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先导。”对此,笔者深有同感。笔者认为,高师院校要变革教育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方面。高师院校要始终以教师教育为办学目标,始终把强化“师范性”这一特色放在首位,主动服务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唯有如此,高师院校才能在服务和贡献中求得自身发展。因为高师院校从其成立始,任务就是培养合格的师资,“师范性”仍是新时期高师院校的重要特征,是其办学的特色和优势,长期以来积累的办学经验、办学资源及师资队伍都是体现在教师教育上。高师院校如要提升生存力和竞争力,就必须发挥自己的这一优势,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教师为其办学目标,而不应在综合化的过程中弱化“师范性”,始终凸显高师院校在办学上的“师范性”特色。二是教师方面。高师院校教师应树立以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相信人人都能成才,并着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以及从事基础教育所必需的专业思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把每位学生都培养成为“品德优、素质高、基础实、能力强”的合格教师。(2)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师要始终以“提高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重点,紧紧抓住关键环节——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在加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自我发展,自主创新,使获得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调整课程设置,突出师范性
课程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如何设置,关系到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应突出“师范性”教师教育课程,因为教育类课程是高师院校特色之所在,也是培养师范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高师院校应结合现代教师教育体系要求,按照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四大模块,重新构建高师课程体系。一是按照少而精、博而通的原则,整合学科专业课程,压缩其学时,用以增加教育类课程的总学时数。二是夯实通识教育课程。为了培养精于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教师,我们必须夯实通识教育课程,增开素质类课程,构建以德育类课程、工具类课程和素质类课程三位一体的通识教育课程新模式,如增设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等工具类课程;增设人文科学概论、自然科学概论等素质类课程。三是增加教育专业课程。在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教育专业课程比重大是普遍现象,如德国教育专业课程占总学时数的25%,英国占25%,法国占20%,设置大比重的教育专业课程是使师范生走向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可增加诸如教育社会学、教育实践论、教学名师教学设计品读课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艺术等课程。四是强化教育实践课程。重视教育实践是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突出特点,我们要科学有序地安排好各项教育实践课程,注意实践内容的系统性、层次性和综合性,可采取教育见习、顶岗实习、教育调查、教学观摩、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从单项到多项,从分散到集中,从校内到校外,受到多层次、多方面的实践锻炼,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改革培养模式,凸显师范性
为切实加强教师教育工作,进一步强化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促进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改革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凸显高师院校“师范性”之特色。下面笔者以我院为例,来谈谈如何改革培养模式,凸显师范性。
我院是一所专科院校,对师范类专业学生非常好地实施了“2 0.5 0.5”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1.“2”年:优化基础课程,淡化专业课程,增设教师教育类课程,强化教育实践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并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我院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以理论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采用合作教学、案例教学、微格教学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课堂上的实践机会,真正促进学生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发展。
2.第一个“0.5”:实行“一、二、三”培养模式。一是培训。安排3个月的教育实践类课程,同时围绕着备课、上课、说课“三课”技能在校内进行教学技能培训,完成教育实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具体课程安排如下:小学学科教材导读每周4节、小学学科课件制作每周4节、小学学科课程标准解读每周2节、教师招考每周2节、教学技能训练(把学生每分成小班,进行微格教学)每周6节,合计18节。通过教学技能培训,一方面使学生学会“一写(编写教案)、二说(说课)、三讲(讲课)、四考(教师招考)”。另一方面促进教师参与小学教学研究与校本教材开发,加强内涵建设。二是考核。对学生进行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说课、模拟上课四项教学技能考核,考核合格者才能参加后面的集中教育实习。三是实习。考核结束后,进行一个月的集中教育实习,完成“三个一”:(1)上好一堂汇报课;(2)组织一堂主题班会课;(3)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3.第二个“0.5”: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突出了岗位的“全程性”,体现了技能的“锻炼性”,实现了服务的“双向性”。它很好地提高了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推动了高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了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同时,我院教务处设有顶岗实习网络管理系统,并通过这一系统,对顶岗实习进行全程管理与指导,有效地促进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 四、开展各项活动,拓展师范性
要强化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教育实习等的综合训练,特别是需要“课外”大量时间的训练与丰富的活动的参与和锻炼。因而,高师院校应围绕“师范性”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和活动实施:一是常规训练活动,如“每日一练”活动(指三字一话)、晨读时间的“主题会话”活动等。这样的活动训练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训练内容;(2)规定训练时间;(3)提供训练场地;(4)落实指导教师;(5)规范考核标准;(6)及时兑现奖惩。二是技能竞赛活动。为了强化学生训练,高师院校可开展学生技能展示与竞赛活动,如“演讲比赛”、“校园辩论赛”、“教学设计比赛”、“课件制作比赛”、“情景剧大赛”、“说课大赛”、“模拟教学大赛”等。通过技能展示和比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训练、自我发展。三是师范特色的主题活动。高师院校可以有计划、分阶段地安排一些主题活动,既让学生走出去——定期下中小学,进行观摩和学习,感受中小学课堂的真实氛围,了解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现状,又要请进来——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小学优秀教师来校讲学,使学生学到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及时学习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前沿理论,促进其职业技能的提高。四是校外开展的活动。高师院校可以社会课堂为阵地,突出学生“做中学”,形成校地联动的社会育人平台。我们可启动“大学生义务支教行动计划”,鼓励学生以教师的身份进入相关社区和村镇做志愿者,开展针对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城镇低保、双职工下岗家庭义务家教服务活动。这种家教服务活动可以说是高师院校人才培养以课内为基础向课外延伸,以校内为基础向校外延伸的大教育观的具体体现,有效促进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五、加强校地合作,践行师范性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教师教育主体力量的高师院校,应当进一步增强服务基础教育的意识,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建设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注重教育科学创新,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高师院校应加强同地方合作,建立“校—地”、“校—校”合作共同体,形成“大学—地方—中小学”的合作机制,让合作学校作为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参与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培养,主要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优秀课堂教学资源、典型教学案例资源、先进教学理念、科学教学管理和中小学优秀教师资源,承担名师示范、教学观摩、教育见习,以及实践教学、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等,使得高师院校的学生从入校起就经常到中、小学去教育实践,培养职业意识,锤炼职业技能,从而为地方基础教育提供高素质教师后备人才。而高师院校则可参与到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研究中,为地方及其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服务,指导其教育教学工作。如高师院校师范生的支教实习,为合作共同体的中小学教师提供了脱产研修的机会,高师院校则可每年组织他们来本院接受为期3个月的脱产学习,从而整体实现地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也可组织并形成由高师院校学科教育专家和合作学校教师共同参与的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团队与网络研修工作室,带动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参加网络工作室研修,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好务,以践行高师院校“师范性”之特色。另外,校地合作既有利于保证教育教学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提升当地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水平,增强当地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效果,又有利于高师院校教师及时了解和把握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动态发展,全面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更好地培养高师院校学生,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郜锦强.教师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2]朱小蔓,笪佐领.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 新时期 高师院校 师范性
高师院校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凸显师范性,即教育观念要强化师范性,课程设置要突出师范性,培养模式要凸显师范性,活动开展要拓展师范性,校地合作要践行师范性,具体如下。
一、变革教育观念,强化师范性
北京师范大学前校长钟秉林先生说:“教育观念变革是我国高师院校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先导。”对此,笔者深有同感。笔者认为,高师院校要变革教育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方面。高师院校要始终以教师教育为办学目标,始终把强化“师范性”这一特色放在首位,主动服务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唯有如此,高师院校才能在服务和贡献中求得自身发展。因为高师院校从其成立始,任务就是培养合格的师资,“师范性”仍是新时期高师院校的重要特征,是其办学的特色和优势,长期以来积累的办学经验、办学资源及师资队伍都是体现在教师教育上。高师院校如要提升生存力和竞争力,就必须发挥自己的这一优势,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教师为其办学目标,而不应在综合化的过程中弱化“师范性”,始终凸显高师院校在办学上的“师范性”特色。二是教师方面。高师院校教师应树立以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相信人人都能成才,并着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以及从事基础教育所必需的专业思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把每位学生都培养成为“品德优、素质高、基础实、能力强”的合格教师。(2)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师要始终以“提高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重点,紧紧抓住关键环节——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在加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自我发展,自主创新,使获得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调整课程设置,突出师范性
课程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如何设置,关系到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应突出“师范性”教师教育课程,因为教育类课程是高师院校特色之所在,也是培养师范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高师院校应结合现代教师教育体系要求,按照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四大模块,重新构建高师课程体系。一是按照少而精、博而通的原则,整合学科专业课程,压缩其学时,用以增加教育类课程的总学时数。二是夯实通识教育课程。为了培养精于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教师,我们必须夯实通识教育课程,增开素质类课程,构建以德育类课程、工具类课程和素质类课程三位一体的通识教育课程新模式,如增设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等工具类课程;增设人文科学概论、自然科学概论等素质类课程。三是增加教育专业课程。在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教育专业课程比重大是普遍现象,如德国教育专业课程占总学时数的25%,英国占25%,法国占20%,设置大比重的教育专业课程是使师范生走向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可增加诸如教育社会学、教育实践论、教学名师教学设计品读课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艺术等课程。四是强化教育实践课程。重视教育实践是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突出特点,我们要科学有序地安排好各项教育实践课程,注意实践内容的系统性、层次性和综合性,可采取教育见习、顶岗实习、教育调查、教学观摩、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从单项到多项,从分散到集中,从校内到校外,受到多层次、多方面的实践锻炼,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改革培养模式,凸显师范性
为切实加强教师教育工作,进一步强化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促进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改革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凸显高师院校“师范性”之特色。下面笔者以我院为例,来谈谈如何改革培养模式,凸显师范性。
我院是一所专科院校,对师范类专业学生非常好地实施了“2 0.5 0.5”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1.“2”年:优化基础课程,淡化专业课程,增设教师教育类课程,强化教育实践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并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我院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以理论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采用合作教学、案例教学、微格教学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课堂上的实践机会,真正促进学生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发展。
2.第一个“0.5”:实行“一、二、三”培养模式。一是培训。安排3个月的教育实践类课程,同时围绕着备课、上课、说课“三课”技能在校内进行教学技能培训,完成教育实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具体课程安排如下:小学学科教材导读每周4节、小学学科课件制作每周4节、小学学科课程标准解读每周2节、教师招考每周2节、教学技能训练(把学生每分成小班,进行微格教学)每周6节,合计18节。通过教学技能培训,一方面使学生学会“一写(编写教案)、二说(说课)、三讲(讲课)、四考(教师招考)”。另一方面促进教师参与小学教学研究与校本教材开发,加强内涵建设。二是考核。对学生进行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说课、模拟上课四项教学技能考核,考核合格者才能参加后面的集中教育实习。三是实习。考核结束后,进行一个月的集中教育实习,完成“三个一”:(1)上好一堂汇报课;(2)组织一堂主题班会课;(3)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3.第二个“0.5”: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突出了岗位的“全程性”,体现了技能的“锻炼性”,实现了服务的“双向性”。它很好地提高了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推动了高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了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同时,我院教务处设有顶岗实习网络管理系统,并通过这一系统,对顶岗实习进行全程管理与指导,有效地促进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 四、开展各项活动,拓展师范性
要强化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教育实习等的综合训练,特别是需要“课外”大量时间的训练与丰富的活动的参与和锻炼。因而,高师院校应围绕“师范性”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和活动实施:一是常规训练活动,如“每日一练”活动(指三字一话)、晨读时间的“主题会话”活动等。这样的活动训练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训练内容;(2)规定训练时间;(3)提供训练场地;(4)落实指导教师;(5)规范考核标准;(6)及时兑现奖惩。二是技能竞赛活动。为了强化学生训练,高师院校可开展学生技能展示与竞赛活动,如“演讲比赛”、“校园辩论赛”、“教学设计比赛”、“课件制作比赛”、“情景剧大赛”、“说课大赛”、“模拟教学大赛”等。通过技能展示和比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训练、自我发展。三是师范特色的主题活动。高师院校可以有计划、分阶段地安排一些主题活动,既让学生走出去——定期下中小学,进行观摩和学习,感受中小学课堂的真实氛围,了解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现状,又要请进来——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小学优秀教师来校讲学,使学生学到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及时学习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前沿理论,促进其职业技能的提高。四是校外开展的活动。高师院校可以社会课堂为阵地,突出学生“做中学”,形成校地联动的社会育人平台。我们可启动“大学生义务支教行动计划”,鼓励学生以教师的身份进入相关社区和村镇做志愿者,开展针对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城镇低保、双职工下岗家庭义务家教服务活动。这种家教服务活动可以说是高师院校人才培养以课内为基础向课外延伸,以校内为基础向校外延伸的大教育观的具体体现,有效促进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五、加强校地合作,践行师范性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教师教育主体力量的高师院校,应当进一步增强服务基础教育的意识,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建设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注重教育科学创新,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高师院校应加强同地方合作,建立“校—地”、“校—校”合作共同体,形成“大学—地方—中小学”的合作机制,让合作学校作为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参与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培养,主要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优秀课堂教学资源、典型教学案例资源、先进教学理念、科学教学管理和中小学优秀教师资源,承担名师示范、教学观摩、教育见习,以及实践教学、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等,使得高师院校的学生从入校起就经常到中、小学去教育实践,培养职业意识,锤炼职业技能,从而为地方基础教育提供高素质教师后备人才。而高师院校则可参与到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研究中,为地方及其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服务,指导其教育教学工作。如高师院校师范生的支教实习,为合作共同体的中小学教师提供了脱产研修的机会,高师院校则可每年组织他们来本院接受为期3个月的脱产学习,从而整体实现地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也可组织并形成由高师院校学科教育专家和合作学校教师共同参与的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团队与网络研修工作室,带动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参加网络工作室研修,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好务,以践行高师院校“师范性”之特色。另外,校地合作既有利于保证教育教学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提升当地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水平,增强当地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效果,又有利于高师院校教师及时了解和把握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动态发展,全面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更好地培养高师院校学生,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郜锦强.教师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2]朱小蔓,笪佐领.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