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应 心心相印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的源泉来自生活,习作的动力来自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有些学生却总是情绪恹恹,不会表达。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写作,达到心心相印的至高境界?
  一、原始记录,自由表达
  日记是真情无拘无束流露的最好场所,学生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心灵自由放飞,思维任意畅想,情感自由挥洒。教师应该让学生尝试着写日记,鼓励他们在日记本上倾吐心声,当作自己的心情记录簿,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常让学生在日记中就某种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有些同学就班中个别人不做作业,值日效率低,以及课间莽撞奔跑等问题,发出了他们的肺腑之言。尤其可贵的,他们还能够结合《弟子规》来谈。譬如说,针对同学课间奔跑撞到了他人这件事,有的同学在日记中说:“宽转弯,勿触棱。我们走路还是要以稳为主,慢慢走。”更有学生谈到:“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我们在外面,一定要好好照料自己的身体,因为一旦出了意外,爸爸妈妈会为我们担心。”
  二、真情吐露,乐于表达
  大部分老师在习作的起步阶段便传递给学生这样的信息——习作是娴熟运用的一门学习技能,而没有告诉他作文即生活。所以,学生无法在习作中找到“我”的快乐,不能用文字充分表达“我”,无法在文字中得到满足感,学生很少体验到习作真正的快乐。他们甚至不知道,习作就是倾吐自己的心里话,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一次,笔者布置了一篇习作《我心目中的班主任》,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我觉得你在我心中有时是十全十美的,但是有时又觉得你还有点不够。你有时很温柔,有时候上课却凶巴巴的,但也不能怪你一个人,我们也有责任。老师,你能原谅我们吗?老师,你教我们读《弟子规》,我太高兴了。只是我坐在第一排,你挡着我看大屏幕,我就看不到了。你能在教《弟子规》的时候往边上让一让吗?星期五,你借了我的橡皮,到现在还没还我呢,快点还给我,好吗?我星期六没有橡皮,都是问毛云燕借的呢。我在这里向毛云燕表示感谢。今年你不像去年那么凶了,我真为你的改变感到高兴。
  我希望有一台电脑,也能上QQ跟你一起聊天。老师,你其实很好,只不过我没尊重你,尊重是相互的。老师,我还想有一本《弟子规》的书,你能送一本给我吗?
  学生的文字如此情真意切,将她的贴心话娓娓道来,而且还认认真真地提起了意见。她在文章中找到了倾诉自我的感觉,把文字当作苏醒的自我的载体,开始视写作为一种说心里话、表达自我的工具。她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于是便心安理得地与文字交朋友,在文字面前勇敢地表达自己了。
  让学生乐于表达其实并不困难,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在学生心中重新树立习作的形象,虽然方法各不相同,但殊途同归。一旦学生在文字中找到内在的苏醒的自我,找到“我”的快乐,一旦学生愿意将自我情感交付给文字,将灵魂交付给文字,那习作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儿。如果学生在习作中获得了快乐与归属感,我想,不管习作的前路有多艰难,学生也愿意勇敢踏上征程。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深处。”我想,习作教学同样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若是想让学生爱上习作,要让学生与文字心心相印,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到与学生心心相印,让他们勇敢地表达自我。这种从我们内心发出的真诚,一定能到达学生的心灵深处,师生共同站成一道永恒的风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作者单位:宜兴市新建小学)
其他文献
一、古诗应该教什么  1. 诵读是根本。古诗文字少而意深,单音节词多而韵味长,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更好地达到辨音识字、明义晓理、积累语言的目的。其次,教诵读是古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节奏感、韵律性决定的,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更好地体会其形式之美和音韵之美,才能培养语感。《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二、三学段都明确地提出了诵读要求,我以为诵读必须贯穿古诗学习的全过程:一是要读正确,读得字正腔圆;二是读出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体育竞技水平的提升,散打教学的相关问题也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散打教学中鞭腿动作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同时难度较大,如果散打学习者不能够
期刊
一、要变“为议而议”为“要议而议”  教学中,有时出现重形式而轻实效的现象,为了采用讨论式教学法而讨论,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什么价值,走过场而已。笔者认为,讨论一定要紧扣教学重点难点、或多数学生认为是疑点的问题进行,要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而进行。我教学古诗《示儿》时,在学生理解了诗意后,设计了分组讨论:请你根据诗意,想象陆游临终时写这首诗的情景。设计这个讨论题,我出于这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在学生的心田中播下阅读的种子,让阅读伴着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提高
《螳螂捕蝉》一文的核心价值是让学生习得如何运用语言这个工具委婉劝说,与别人进行有效沟通。那么,如何通过有效设问来凸显文本的核心价值呢?我是这样做的:  【片段一】讲故事,走进文本  师:请大家阅读课文第9—11自然段,抓住蝉、螳螂、黄雀表现的关键词句来讲个故事,要求:  1. 借助课文关键词,加上自己的理解讲故事;  2. 加上合适的肢体语言,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3. 用少年的口吻来讲故事。 
一、激发读的兴趣  1. 故事吸引,激发兴趣。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第一步,是要让学生对书的内容产生兴趣。学生对故事还是很感兴趣的,像《老人与海》《夏洛的网》等等。我会利用晨读课给学生讲一段故事,用绘声绘色的讲述,让学生对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故事讲了一段,好了,不说了,想知道后面发生什么事了吗?自己去看。这样卖了个关子,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产生读的欲望。  2.榜样引领,营造氛围。榜样的力量
一、兴趣,播撒阅读之种  如何引导学生从“要我读”到“我要读”?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十分重要。首先,开展各类培养课外阅读能力的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我组织创建班级图书角,每天和学生一起阅读,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其次,语文课开展“课前两分钟”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激发阅读兴趣,即利用课前两分钟,鼓励学生上讲台讲“一天一个故事”“一人一条新闻”等,让学生把现实生活中所见
同学们很喜欢读童话故事,如果能将这些精彩的故事编写成小品进行表演,那就更有趣了。《白雪公主》的故事是同学们最喜欢读的童话了,在《咱们班的快乐小品》微课程活动中,我们三(2)班的学生编演了小品《白雪公主》,并在市级课外阅读现场会上进行了表演。同学们编得好,演得更好。  同学们以小品剧本的形式编写《白雪公主》,我提出四个要求:尊重故事原意;要利于表演,展示人物特点,表现出故事的思想内涵;要贴近生活,有
写,并不是单纯的记录,更是定型、整理、丰富、深化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有效地利用“日有所写”的模式,让学生在不断的积累中,形成习惯,获得方法,累积素材,说真话,说实话,提升习作的能力。  一、兴趣导航,提起书写之笔  1. 创设情境,找趣点。学生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这一天里发生的事中的喜怒哀乐,都是值得学生记录下来的。我们首先要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关注。比如,班级里有学生要参加学校大队委的竞选,因为
读和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让读写结合的习作练笔有更高的实效性呢?前不久,在我校开展的“两地三校”读写结合研讨活动中,杭州四季青小学叶丽燕老师,在我班执教的读写课《生命 生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1. 练写时间:足够充分。这节课上,叶老师在读写的时间分配上,做了十分大胆的尝试:阅读文本用了15分钟左右,练写片段用了近25分钟。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酝酿、写作、修改,不再是匆匆忙忙走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