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状分析 语文教学效率一直饱受质疑,语文课堂教学始终处于教学改革的风口浪尖,少慢差费是不争的事实,学生读写能力低下成了有责任感语文教师最大的痛。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30多个国家语文、数学、科学、思想品德质量检测,检测结果是语文的合格率最低。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均分尚未及格。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课程、教材、教法等,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应多从课堂教学改革进行突破。
面对一篇课文“不知道教什么”大概是语文教师备课时最大的困惑。“不知道这节课教了什么”是语文教师课后的普遍感受。“学生这节课究竟学到了什么”是语文教师不愿触及的敏感神经。因为语文教材不是教学内容,一篇教材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有待进一步研究,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学内容的研究相对滞后,再加上语文课程标准学科目标、年段目标模糊,难以在年级、学期乃至单元教学中落实。所以语文老师忙活来忙活去,做了大量不该做的事,该做的事蜻蜓点水,直接导致效率低下。
案例回放 上学期一节随机录像课《水上飞机》大家还有印象吗?这是一节真正的常态课,也是比较典型的暴露了我们平时教学的问题。我绝对没有批评周老师的意思,作为常态课上的还是可圈可点,我只是从研究的角度,作为案例作一些剖析而已。我将这节课的教学流程分为11个环节或者说教者教了11个教学内容。
1、导入部分:教师出示读书名言: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指名读,再读,然后让学生说这句话的意思,学生不会,老师鼓励学生“猜”意思。
评析:作为第二课时导入,读书名言用意何在?教者可能想让学生课堂上读书质疑。你完全可以找简单一点的名言,这则名言是放在11册练习七学的,三年级学生理解是有难度的。这个环节教的是习惯,不是语文,尽管老师解释了句子意思,但学生是不懂的,老师提前教了不该教的东西,因此是无效甚至是负效的。
2、读课题:指名读题,然后老师问,谁能读出不一样?接着让多名学生读,最后齐读。
评析:读课题为了什么?烘托气氛还是理解课题?这篇课文课题并不难读,反复读没有必要。这一环节教学我认为又是无效的,没有在“教语文”。
3、交流生字词语:教师出示“海鸥 货轮 救护
迅速”然后指名读、齐读。教师又问,你觉得哪个字音需要注意?学生再读。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建议?再指名读,最后齐读。
评析:教者本意可能是复习生字词,但给人的感觉是在教学生字词。即便换种方式也没有必要集中读。可以结合句段突破重点词语。这一环节教学只是让学生词语读得更熟而已,与“语文”关系不紧密。
4、教学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看水上飞机是什么样子的?接着教师让学生用直线画出水上飞机的样子,画出的同学读一读。然后指名读第一段。接着指导学生看图,问:“你想到的哪些词语?”(与众不同、截然不同)
评析:阅读教学停留在感知性阅读上,是浅层次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就是教师不教这一节,学生自读也能领会“写了什么”。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语言表达形式,假如让你介绍你会怎样介绍?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师要做的。
5、理解“究竟”一词的意思:“究竟”一词什么意思?请你读出好奇的心理。指名读第一节。
评析:词语重在运用。“究竟”一词值得玩味,一词多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学会正确运用应是词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6、学生读2到6自然段,同桌分角色读。
7、同桌对话,指导朗读。
8、学生写不同飞机的名字和作用。
9、小组合作:水上飞机还有哪些类型?哪些作用?小组代表交流,教师板书。第4小组齐读这段话。
10.学习最后一节:第二小组齐读,其他同学读海上救护机的话,看看怎样读好它?学生自由读。请同学们边读边想,指名读再指名读,再指名读,再指读。有没有同学对这句话产生疑问?为什么用海上救护机去救他?
11、总结,布置作业。
评析:读的次数多,这样读是为什么?第9环节可以让学生仿写句子。缺少有效的语文训练。
课堂愿景 底线: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
1、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明白自己要教什么,要有理据,最起码的要按教参规定的教,考试要考的教。
2、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教学内容对学生听说读写、字词句段发生实质性的影响。力争课有所得,理想状况是每节课上的是以前没有上的(复习除外),是以后不需要再上的。
3、教学内容相对集中。一堂课40分钟,如果教学十几、二三十个内容,等于没教。教学内容少而精,让学生学得相对透彻。教学《爱之链》时,我将小说的环境描写表现人物心情作为重点训练,课始学习第一自然段讨论环境的凄凉与乔伊的心境。课中探究餐馆环境与女主人的形象微妙关系,课尾指导练笔,第二天清晨乔伊醒来知道了一切会看到什么样的天气和景色?有一个学生写道:第二天清晨,太阳公公从东山上爬了起来,顿时,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雾渐渐散去,冰雪渐渐融化。梅花抖擞了身上的雪,挺了挺腰杆,散发着香气。小鸟在枝头唱着欢快的歌,迎接美好的新的一天。
课后强化训练:同样写雨,心情好与不好你会怎样写?一生写道:下雨了,我打起伞走在细雨润湿的路上,心里好舒服。淅淅沥沥的雨落在伞上,沿着伞面滑落,像断了线的珍珠。地面上绽放出一朵朵小花,泛起一道道美丽的水纹。我索性收起伞,让雨水亲吻我的脸。一生写道:刚才天气好好的,怎么说变就变,天空乌云密布。接着一道耀眼的闪电划过,“哗啦啦”——一场暴雨从天而降,残忍的砸在人的心上,刺痛心口。整个天地都被暴雨肆虐着,该死的雨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
较高标准:1、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2、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一致。3、教的内容与学生学的内容趋向一致。
理想标准:1、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2、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
以上所述只限研讨,仅是一孔之见,不当处敬请斧正。
【作者单位:盐城阜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江苏】
面对一篇课文“不知道教什么”大概是语文教师备课时最大的困惑。“不知道这节课教了什么”是语文教师课后的普遍感受。“学生这节课究竟学到了什么”是语文教师不愿触及的敏感神经。因为语文教材不是教学内容,一篇教材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有待进一步研究,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学内容的研究相对滞后,再加上语文课程标准学科目标、年段目标模糊,难以在年级、学期乃至单元教学中落实。所以语文老师忙活来忙活去,做了大量不该做的事,该做的事蜻蜓点水,直接导致效率低下。
案例回放 上学期一节随机录像课《水上飞机》大家还有印象吗?这是一节真正的常态课,也是比较典型的暴露了我们平时教学的问题。我绝对没有批评周老师的意思,作为常态课上的还是可圈可点,我只是从研究的角度,作为案例作一些剖析而已。我将这节课的教学流程分为11个环节或者说教者教了11个教学内容。
1、导入部分:教师出示读书名言: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指名读,再读,然后让学生说这句话的意思,学生不会,老师鼓励学生“猜”意思。
评析:作为第二课时导入,读书名言用意何在?教者可能想让学生课堂上读书质疑。你完全可以找简单一点的名言,这则名言是放在11册练习七学的,三年级学生理解是有难度的。这个环节教的是习惯,不是语文,尽管老师解释了句子意思,但学生是不懂的,老师提前教了不该教的东西,因此是无效甚至是负效的。
2、读课题:指名读题,然后老师问,谁能读出不一样?接着让多名学生读,最后齐读。
评析:读课题为了什么?烘托气氛还是理解课题?这篇课文课题并不难读,反复读没有必要。这一环节教学我认为又是无效的,没有在“教语文”。
3、交流生字词语:教师出示“海鸥 货轮 救护
迅速”然后指名读、齐读。教师又问,你觉得哪个字音需要注意?学生再读。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建议?再指名读,最后齐读。
评析:教者本意可能是复习生字词,但给人的感觉是在教学生字词。即便换种方式也没有必要集中读。可以结合句段突破重点词语。这一环节教学只是让学生词语读得更熟而已,与“语文”关系不紧密。
4、教学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看水上飞机是什么样子的?接着教师让学生用直线画出水上飞机的样子,画出的同学读一读。然后指名读第一段。接着指导学生看图,问:“你想到的哪些词语?”(与众不同、截然不同)
评析:阅读教学停留在感知性阅读上,是浅层次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就是教师不教这一节,学生自读也能领会“写了什么”。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语言表达形式,假如让你介绍你会怎样介绍?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师要做的。
5、理解“究竟”一词的意思:“究竟”一词什么意思?请你读出好奇的心理。指名读第一节。
评析:词语重在运用。“究竟”一词值得玩味,一词多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学会正确运用应是词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6、学生读2到6自然段,同桌分角色读。
7、同桌对话,指导朗读。
8、学生写不同飞机的名字和作用。
9、小组合作:水上飞机还有哪些类型?哪些作用?小组代表交流,教师板书。第4小组齐读这段话。
10.学习最后一节:第二小组齐读,其他同学读海上救护机的话,看看怎样读好它?学生自由读。请同学们边读边想,指名读再指名读,再指名读,再指读。有没有同学对这句话产生疑问?为什么用海上救护机去救他?
11、总结,布置作业。
评析:读的次数多,这样读是为什么?第9环节可以让学生仿写句子。缺少有效的语文训练。
课堂愿景 底线: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
1、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明白自己要教什么,要有理据,最起码的要按教参规定的教,考试要考的教。
2、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教学内容对学生听说读写、字词句段发生实质性的影响。力争课有所得,理想状况是每节课上的是以前没有上的(复习除外),是以后不需要再上的。
3、教学内容相对集中。一堂课40分钟,如果教学十几、二三十个内容,等于没教。教学内容少而精,让学生学得相对透彻。教学《爱之链》时,我将小说的环境描写表现人物心情作为重点训练,课始学习第一自然段讨论环境的凄凉与乔伊的心境。课中探究餐馆环境与女主人的形象微妙关系,课尾指导练笔,第二天清晨乔伊醒来知道了一切会看到什么样的天气和景色?有一个学生写道:第二天清晨,太阳公公从东山上爬了起来,顿时,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雾渐渐散去,冰雪渐渐融化。梅花抖擞了身上的雪,挺了挺腰杆,散发着香气。小鸟在枝头唱着欢快的歌,迎接美好的新的一天。
课后强化训练:同样写雨,心情好与不好你会怎样写?一生写道:下雨了,我打起伞走在细雨润湿的路上,心里好舒服。淅淅沥沥的雨落在伞上,沿着伞面滑落,像断了线的珍珠。地面上绽放出一朵朵小花,泛起一道道美丽的水纹。我索性收起伞,让雨水亲吻我的脸。一生写道:刚才天气好好的,怎么说变就变,天空乌云密布。接着一道耀眼的闪电划过,“哗啦啦”——一场暴雨从天而降,残忍的砸在人的心上,刺痛心口。整个天地都被暴雨肆虐着,该死的雨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
较高标准:1、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2、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一致。3、教的内容与学生学的内容趋向一致。
理想标准:1、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2、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
以上所述只限研讨,仅是一孔之见,不当处敬请斧正。
【作者单位:盐城阜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