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李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访谈。按照惯例,请先介绍一下您是如何走上学术研究道路的吧。●洪彬好!既然是惯例,我不能破例,只能先交代自己走上学术研究的来历。要问“家学”,我的家庭在文科方面没有什么渊源,外婆家出过秀才,祖父、外祖父却都是在长江边的常州、通州家乡与上海之间往来做生意,最后随家族移到上海,从事纺织业。父亲是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的工程师,进修完成中专教育.
【机 构】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中国宗教学会上海宗教学会《学术月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访谈。按照惯例,请先介绍一下您是如何走上学术研究道路的吧。●洪彬好!既然是惯例,我不能破例,只能先交代自己走上学术研究的来历。要问“家学”,我的家庭在文科方面没有什么渊源,外婆家出过秀才,祖父、外祖父却都是在长江边的常州、通州家乡与上海之间往来做生意,最后随家族移到上海,从事纺织业。父亲是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的工程师,进修完成中专教育.
其他文献
我国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上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但部分农村地区仍存在辍学现象。职业教育参与控辍保学工作是法定责任,其作用不可替代。一些地方探索开展职业教育助力控辍保学积累了宝贵经验。国外也积极引入职业教育解决义务教育辍学问题,在预防、干预和补偿等方面采取诸多措施。发挥职业教育助力控辍保学的作用要形成“进得来”有渠道、“学得成”有技能、“留得住”有保障的工作机制。
高等学校招生的教育属性与社会属性决定了这一制度的变迁与高等教育发展以及国家建设息息相关。不同的政治背景、文化认同、经济模式、教育基础,都会带来不同的高等学校招生样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依据体现出从“政治标准”、“分数至上”到“多元指标”的更迭。在这一发展路径的背后,是对教育内部关系规律的重视、对高等学校招生主体性地位的期待。以我国国情为基础,强化高等学校招生主体性地位,是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路径的突破口。我国高等学校招生改革的转向,应以澄清招生地位、尊重教育规律、发挥高等学校功
在生育政策调整、人口迁移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我国学龄人口时空格局不断变化:总体分布密度逐渐减小,空间聚集程度持续加强,重心迁移轨迹趋于平稳。规模波动使教育资源配置面临当下紧缺与未来过剩的矛盾,密疏分化使资源配置难以保障不同地区的学生享有均等的教育服务,跨区迁移使属地化教育资源管理体制困境凸显。应深化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统筹规划义务教育资源布局,构建差异化的教育资源保障机制,建立强弱联动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完善跨级跨区的教育资源调配机制。
各位先生:
收到你们的回信,很有感触。上次讨论的问题,你们提出了基本一致的看法,对主观预设中的“前置立场”给予质疑。特别是朱、周二位先生的理论追索,得到王宁先生的赞同,让我的压力大了起来。几次捧着你们的回信,反复阅读,在迷惑、动摇和坚定中徘徊,启发无疑是深刻的,但也激起我一些更深的思考,还是想就这个问题再讨论一次,甚至多次,把我的想法说得更准确和深透一些。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空间得到延展,教育开放不断被赋予新的使命和内涵,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作为“一带一路”合作的内容与途径,教育对外开放不仅意味着要继续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同时也为我国教育发展优秀经验共享世界提供了平台,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服务沿线国家的教育与社会发展,进而达到共生共赢的目的。与此同时,我们需谨慎应对各类风险,在研判和分析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精准施策,发挥教育在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对外交流中的影响力。
教育协同发展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特色①。伴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型升级等快速推进,教育等公共服务部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②。特别是2019年1月,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5周年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京津冀三地,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过去的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上处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的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需要下更大气力
当前,英美哲学家非常满足于延续过去的做法,赞成一种纯理性或纯认知的处理问题的进路,对于情感以及与之相关的“同情”等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包括认识论、心灵哲学、伦理学等在内的各个哲学领域都存在着大量的限制、不平衡之处以及错误的假定有待更正。中国思想从未被带入西方强劲的理性主义,中国及其他非西方国家在未来几十年的学术影响力可能会有效地帮助我们成功地开启世界哲学的新方向。中国从来没有像西方那样以一种不健康的、至少是受蒙蔽的方式贬低情感。所以,中国人可以给予西方或为西方贡献某些东西,在这方面中国人无需心生怯意。
一、欺凌·仇恨·报复黄向阳(以下简称黄):尊敬的阿伦森教授,我很感激2014年您授权我翻译您所著的《课堂中的合作:拆拼法(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The Jigsaw Method)》。您还赠送我《不让一个人生恨:科伦拜恩案之后的同情之教(Nobody Left to Hate:Teaching Compassion after Columbine)》一书。我没想到您除了《课堂中的合作》还有一本教育著作,您大概也没有想到后者会比前者更早在中国翻译出版吧?阿伦森(以下简称阿
教师身份认同构建的根本动力是教师试图优化人类生存生活环境与人类已有生存生活环境非优化的矛盾,派生动力是教师进行普遍社会教化与现实社会的非普遍教化、教师试图按照已有观念进行社会教化与按照他者要求去从事社会教化、教师身份认同实践结果与原有观念发生抵牾三者间的矛盾。教师身份认同构建的过程表现为教师按照已有观念从事社会教化活动——被他者因素干扰并在与他者的博弈中择其从者实践——实践后果反馈至教师已有观念并与之进行匹配——匹配之后再次做出取舍并付诸实践。教师观念层面的身份认同决定教师实践层面的身份认同,教师实践层面
2015年4月23-25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月刊》社、上海大学马斯托禁毒政策研究中心、英国格拉斯哥卫生和医疗保健社会史中心联合主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卫生组织:历史与未来合作网络的缔造”,在上海大学顺利召开。此次会议得到了英国艺术和人文研究理事会(AHRC)、惠康基金会(Wellcome Trust)、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大学的共同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