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凌晨2点,看着满屋一片狼藉,陆玮终于忍不住哭了。
这是25岁的她来到上海的第五年,也是一个人居住的第五年。自2013年和异地恋的男朋友分手后,陆玮已经习惯了生活的圈子里除了同事就只剩自己——
一个人上下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逛街,一个人跑步,一个人出门旅行,一个人生病痊愈,一个人下厨做饭一个人吃……
一个月前,为了换一个住处,陆玮又独自和房东、中介、装修队、搬家工人打起了交道。那天回居所前,她刚与试图临时加价的搬家工人大吵一架。她想找人撑腰,结果住在附近的男同事“正好去了女朋友那里”。
五年来,陆玮第一次问自己:“我一个人该怎么办?”
来自国家民政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独居人口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如今,有超过5800万人在这个国度过着“一个人的生活”。其中,像陆玮这样的独居青年(20—39岁)也已到了从未出现过的规模:2000万人。
更直观的例子发生在中国的一些超级大都市,比如上海,“每四个家庭就有一个独居户”。
“这里像东京、台北,满大街便利店、咖啡厅和快餐馆,还有满大街和我一样一个人生活的年轻人。”在上海独自居住了两年的90后福建女生“鱼丸”(网名)说,“这里,没有任何人会来干涉我‘单身狗’的孤独。”
逃离舒适的生活圈
几十张明信片绕着一张世界地图铺满了“鱼丸”屋子的墙面,它们来自她独自旅行的“19个半”国家。
一个人上路往往意味着苦行僧般的旅行。在独自旅行的路途中,“鱼丸”能把20天的行李装进一个双肩包,下飞机后不倒时差,落地就玩。她经常一天走8个小时到12个小时,饿了在路边啃个三明治。她睡过机场、夜班大巴和青年旅社的12人间。
即便在美国有了旅伴,“鱼丸”还是趁着朋友还在睡觉,一个人溜出门,看了亚利桑那州粉红色日出映照下的山峦。
在豆瓣上,“喜欢一个人旅行的女生”小组已经有了超过71万的成员。问答社区“知乎”上“一个人的旅行真的那么酷炫吗?”,已有309个回答,“鱼丸”的回答获得了6495个“赞同”。
事实上,对于中国大城市里的独居青年而言,独自旅行意味着孤独生活的一个出口,意味着难得的自由。
“独自旅行不是为了有炫耀的资本,而是一种需要。它不是生活日用品,而是以年、月为周期的心理必需品。”自助旅行手册《孤独星球》的撰稿人李小可从2007年开始独自旅行,在她看来,独自旅行是脱离日常圈子的最好方式。
没有朋友的牵绊,和当地人沟通机会就多了。李小可常常想起那些陌生城市巷道里的陌生人,迎面而来的微笑给她带来了“与当地发生联系”的快乐。
陆玮把自己称为“孤独享受者”,比如一个人看电影。在上海的五年里,她积累了300多张电影票,和别人一起看的只有三次。
热闹的“一个人”
直到2015年8月专访自己的那期《鲁豫有约》要播了,蔡雅妮才把辞职创业的事告诉了父母。彼时,距她创办“一人食”系列视频,已经过去了两年多。
蔡雅妮的“一人食”系列视频能在各大视频网站以及上海、北京的不少出租车上看到,单是一集“水煮鱼”的点击量就超过70万次。尽管如此,她还是“怕爸妈担心一个人不稳定”。
“一人食”的理念是“不孤独的食物美学”。视频中,每个主角都是一个人面对砧板炉火、煎炒烹炸,捧着碗一个人吃完一餐饭。他们没有讲述自己的故事,谈不上悲伤或欢乐,但在粉丝眼里,蔡雅妮用镜头、光线和色调,把本是孤独的“一人食”渲染成一件“特别小清新的事”。
大学毕业后,从事媒体行业的上海人蔡雅妮长期“漂”在广州和北京,即便回到家鄉上海,她仍然选择一个人居住。
“30岁以前,爸妈还经常问我准备什么时候结婚,我还和我爸大闹过两次。”蔡雅妮说,“30岁以后,爸妈突然就不问了。一方面,他们老了,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另一方面,他们也慢慢觉得,我一个人过得蛮好。”
从“一人食”视频的火爆和蔡雅妮面对父母的踟蹰,可以看到,独身文化正在呈现一种矛盾感。
一方面,“单身狗”和“剩女”们不断陷入自嘲、调笑、打击,甚至还出现了《25岁后把自己成功嫁出去》《单身太久会被杀掉的》这样的书籍。另一方面,独居开始呈现雅士“对影独酌”般的美丽:既有日剧《深夜食堂》和《孤独的美食家》的走红,还出现诸如《独立,从一个人旅游开始》《一个人流浪,不必去远方》《一个人也能有很好的时候》等流行书籍。
随着“一个人”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商机也随之抵达。例如:15平方米“超小型蜗居”户型、50升左右的冰箱、1.6升的小容量迷你洗衣机、超小型洗碗机越来越多,旅游网站还纷纷挂出“一人游”新模式。
更孤独的一代
当别人谈论起蔡雅妮的独居生活时,她常常愿意这样说,每一个人都有50%的可能性被一个人留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必须学会一个人面对世界,面对自己,面对孤独”。
事实上,“社会流动性增强”是多位学者对独居青年现象作出的共性解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翼认为,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局限,鼓励家庭生活和低流动率,而现代社会城市发展,则呈现高流动率。随着人口进入城市,社会支持独居人群的相关政策越来越多,从而催生了日益增多的独居青年。
在分析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时,张翼发现,单身男性主要集中于农村,而单身女性则集中在城市。“后工业化时期,体力职业少了,智力职业多了,把女性从家庭之中解放出来。女人不需要依靠男人,她们在单身状态下的生活质量,可能会比婚姻状态下更好”。
这种趋势同样发生在发达国家。美国学者克里南伯格在研究美国独居现象的专著《单身社会》中曾给出这样的数据:美国有3100万人独自生活,这个群体在过去10年扩大了30%,其中独居女性是主体。这些人口占到美国户籍总数的28%,这意味着,独居者已经仅次于无子女的夫妻家庭,成为美国第二大家庭居住形式。
不只是美国,在瑞典、挪威、芬兰以及丹麦,近45%住户为独居者。日本如今也有约30%住户独自居住。而中国、印度、巴西是独居人口比例增长最快的国家。
即便一个人的生活被渲染得美好而精彩,但有上一代人经历过的集体主义时代,在两代人的观念碰撞之下,现在大城市里的这份孤独会显得更为特殊。中国城市里的独居青年们还必须迈过传统观念的坎儿。
当一个个独居青年在城市里崛起,应当如何连接起这些孤岛呢?最简单的答案是社交网络。
“互联网可以是媒介,但不可能变成社会。”在张翼看来,社交网络的产生为人们造成了一种“我正在与他人联系”的假象,一部分满足了人与他人沟通的需求,但无法实现真实的关怀。
“一个人的家庭或许会成为中国未来很重要的家庭居住形式,但必须有鼓励发展社会组织的政策,鼓励这些个体去承担社会角色。用一个个以兴趣、公益取向为主的社会组织来替代原本的家庭,用这样的有机体去化解个体的孤独。”张翼建议。
(张源荐自2016年2月4日《南方周末》)
这是25岁的她来到上海的第五年,也是一个人居住的第五年。自2013年和异地恋的男朋友分手后,陆玮已经习惯了生活的圈子里除了同事就只剩自己——
一个人上下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逛街,一个人跑步,一个人出门旅行,一个人生病痊愈,一个人下厨做饭一个人吃……
一个月前,为了换一个住处,陆玮又独自和房东、中介、装修队、搬家工人打起了交道。那天回居所前,她刚与试图临时加价的搬家工人大吵一架。她想找人撑腰,结果住在附近的男同事“正好去了女朋友那里”。
五年来,陆玮第一次问自己:“我一个人该怎么办?”
来自国家民政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独居人口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如今,有超过5800万人在这个国度过着“一个人的生活”。其中,像陆玮这样的独居青年(20—39岁)也已到了从未出现过的规模:2000万人。
更直观的例子发生在中国的一些超级大都市,比如上海,“每四个家庭就有一个独居户”。
“这里像东京、台北,满大街便利店、咖啡厅和快餐馆,还有满大街和我一样一个人生活的年轻人。”在上海独自居住了两年的90后福建女生“鱼丸”(网名)说,“这里,没有任何人会来干涉我‘单身狗’的孤独。”
逃离舒适的生活圈
几十张明信片绕着一张世界地图铺满了“鱼丸”屋子的墙面,它们来自她独自旅行的“19个半”国家。
一个人上路往往意味着苦行僧般的旅行。在独自旅行的路途中,“鱼丸”能把20天的行李装进一个双肩包,下飞机后不倒时差,落地就玩。她经常一天走8个小时到12个小时,饿了在路边啃个三明治。她睡过机场、夜班大巴和青年旅社的12人间。
即便在美国有了旅伴,“鱼丸”还是趁着朋友还在睡觉,一个人溜出门,看了亚利桑那州粉红色日出映照下的山峦。
在豆瓣上,“喜欢一个人旅行的女生”小组已经有了超过71万的成员。问答社区“知乎”上“一个人的旅行真的那么酷炫吗?”,已有309个回答,“鱼丸”的回答获得了6495个“赞同”。
事实上,对于中国大城市里的独居青年而言,独自旅行意味着孤独生活的一个出口,意味着难得的自由。
“独自旅行不是为了有炫耀的资本,而是一种需要。它不是生活日用品,而是以年、月为周期的心理必需品。”自助旅行手册《孤独星球》的撰稿人李小可从2007年开始独自旅行,在她看来,独自旅行是脱离日常圈子的最好方式。
没有朋友的牵绊,和当地人沟通机会就多了。李小可常常想起那些陌生城市巷道里的陌生人,迎面而来的微笑给她带来了“与当地发生联系”的快乐。
陆玮把自己称为“孤独享受者”,比如一个人看电影。在上海的五年里,她积累了300多张电影票,和别人一起看的只有三次。
热闹的“一个人”
直到2015年8月专访自己的那期《鲁豫有约》要播了,蔡雅妮才把辞职创业的事告诉了父母。彼时,距她创办“一人食”系列视频,已经过去了两年多。
蔡雅妮的“一人食”系列视频能在各大视频网站以及上海、北京的不少出租车上看到,单是一集“水煮鱼”的点击量就超过70万次。尽管如此,她还是“怕爸妈担心一个人不稳定”。
“一人食”的理念是“不孤独的食物美学”。视频中,每个主角都是一个人面对砧板炉火、煎炒烹炸,捧着碗一个人吃完一餐饭。他们没有讲述自己的故事,谈不上悲伤或欢乐,但在粉丝眼里,蔡雅妮用镜头、光线和色调,把本是孤独的“一人食”渲染成一件“特别小清新的事”。
大学毕业后,从事媒体行业的上海人蔡雅妮长期“漂”在广州和北京,即便回到家鄉上海,她仍然选择一个人居住。
“30岁以前,爸妈还经常问我准备什么时候结婚,我还和我爸大闹过两次。”蔡雅妮说,“30岁以后,爸妈突然就不问了。一方面,他们老了,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另一方面,他们也慢慢觉得,我一个人过得蛮好。”
从“一人食”视频的火爆和蔡雅妮面对父母的踟蹰,可以看到,独身文化正在呈现一种矛盾感。
一方面,“单身狗”和“剩女”们不断陷入自嘲、调笑、打击,甚至还出现了《25岁后把自己成功嫁出去》《单身太久会被杀掉的》这样的书籍。另一方面,独居开始呈现雅士“对影独酌”般的美丽:既有日剧《深夜食堂》和《孤独的美食家》的走红,还出现诸如《独立,从一个人旅游开始》《一个人流浪,不必去远方》《一个人也能有很好的时候》等流行书籍。
随着“一个人”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商机也随之抵达。例如:15平方米“超小型蜗居”户型、50升左右的冰箱、1.6升的小容量迷你洗衣机、超小型洗碗机越来越多,旅游网站还纷纷挂出“一人游”新模式。
更孤独的一代
当别人谈论起蔡雅妮的独居生活时,她常常愿意这样说,每一个人都有50%的可能性被一个人留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必须学会一个人面对世界,面对自己,面对孤独”。
事实上,“社会流动性增强”是多位学者对独居青年现象作出的共性解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翼认为,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局限,鼓励家庭生活和低流动率,而现代社会城市发展,则呈现高流动率。随着人口进入城市,社会支持独居人群的相关政策越来越多,从而催生了日益增多的独居青年。
在分析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时,张翼发现,单身男性主要集中于农村,而单身女性则集中在城市。“后工业化时期,体力职业少了,智力职业多了,把女性从家庭之中解放出来。女人不需要依靠男人,她们在单身状态下的生活质量,可能会比婚姻状态下更好”。
这种趋势同样发生在发达国家。美国学者克里南伯格在研究美国独居现象的专著《单身社会》中曾给出这样的数据:美国有3100万人独自生活,这个群体在过去10年扩大了30%,其中独居女性是主体。这些人口占到美国户籍总数的28%,这意味着,独居者已经仅次于无子女的夫妻家庭,成为美国第二大家庭居住形式。
不只是美国,在瑞典、挪威、芬兰以及丹麦,近45%住户为独居者。日本如今也有约30%住户独自居住。而中国、印度、巴西是独居人口比例增长最快的国家。
即便一个人的生活被渲染得美好而精彩,但有上一代人经历过的集体主义时代,在两代人的观念碰撞之下,现在大城市里的这份孤独会显得更为特殊。中国城市里的独居青年们还必须迈过传统观念的坎儿。
当一个个独居青年在城市里崛起,应当如何连接起这些孤岛呢?最简单的答案是社交网络。
“互联网可以是媒介,但不可能变成社会。”在张翼看来,社交网络的产生为人们造成了一种“我正在与他人联系”的假象,一部分满足了人与他人沟通的需求,但无法实现真实的关怀。
“一个人的家庭或许会成为中国未来很重要的家庭居住形式,但必须有鼓励发展社会组织的政策,鼓励这些个体去承担社会角色。用一个个以兴趣、公益取向为主的社会组织来替代原本的家庭,用这样的有机体去化解个体的孤独。”张翼建议。
(张源荐自2016年2月4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