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和塾与未来的世代更迭

来源 :外国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lhonger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盛和塾德岛分塾的山地一庆,我来自三和电业集团。
  我现在出任公司的副社长,我的父亲是公司的社长,且还在现职位上勤奋工作着。事实上,我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体验过作为经营者的烦恼与苦闷,也没有经历过孤独和辛劳。
  自2010年我加入盛和塾后,便开始着手按照我自己的想法来为集团公司的整体布局,今天我想和大家谈的就是我的这些经验。
  此外,我的父亲也是盛和塾成员,他从1994年开始学习稻盛塾长的教诲,也是我的前辈塾生。在不久的将来,快则1年之后,我会出任集团公司社长,我想借此机会把我们父子二人共同在盛和塾学习的意义传递给大家。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本公司。
  三和电业集团旗下共有日本和中国的5家公司,实施的是体制化的经营方针。昭和23年,也就是1948年,三和电业的前身山地电机工业所创立,至今已历经了69年。创始人山地十三男4年前去世,他是现任社长的父亲,也是我的祖父。
  本公司的概要一句话来阐明,就是“囊括了从高难度的医药品工厂到一般大厦的空调装置和换气系统,在日本全国铺设了设备工程一体化的设计施工行业的集团企业”。比如说,在德岛的生产维生素饮料和宝矿力水特的大冢制药集团、生产LED的日亚化学工业,都是我公司的直接客户,我公司也从竹中工务店和鹿岛建设等承包商处取得订单。
  公司最近的业绩,主要是集团5家分公司两年来的平均营业额,合计75亿4400万日元,通常利润是4亿9500万日元。观察公司这11年内的业绩推移数据即可得知,公司在不断的考验与努力之中,逐渐成长成为今天的模样。公司各部门的课题堆积如山,公司导入了按照部门来逐一计算业绩的制度,公司上下每一天都在挑战着经营的课题。
  今天的三和电业集团的经营理念,最早形成在昭和55年,也就是1980年的岁末。当时我的父亲、副社长山地真人,与创业者的社长山地十三男,为了准备翌年的年初员工大会而展开了接连数日的激烈争论。
  终于到了年初大会的前一晚,对刚刚完成的经营理念心存疑虑的山地真人对山地十三男诉说:“社长,心怀这样的经营理念能奋斗终身吗?”山地十三男说:“恐怕不能。”山地真人于是提出:“经营理念究竟是哪里存在着不足呢?”于是,此后二人经常为经营理念的真正目的何在而讨论至深夜,并不断地推翻重议。那之后终于商定出来了今天的经营理念。
  简单阐述这个经营理念的话,就是“四根支柱”和“五个社会”。“四根支柱”是指技术、感谢、团结和珍惜当下,五个社会则是指顾客、协助者、朋友、家庭以及自身。拥有了这样的经营理念:成为充满活力的企业,使每一位员工干劲十足地投入工作,这就是三和经营理念的最大目的。当时的社长与副社长二人所探求的三和的存在意义,也是经营理念的画龙点睛之处。“为了这样的经营理念可以奋斗终生。”
  昭和56年,也就是1981年的年初员工大会上公开发表的三和的经营理念,写入了包括我在内的全体三和员工们的血脉之中。就在现任社长深感经营理念的必要性之时,昭和54年(1979年)我出生了,并被取名为山地一庆。
  我的幼儿园时代在德岛度过,其后一直到高中毕业都是在高松长大的。我的学生时代,付出最多努力的只有棒球。那时,我感觉已经开始意识到人生最重要的,就是“为了社会、为了他人”而奉献自己。
  我第一次知道这样的话语,是在小学毕业之时。当时的班主任老师,写给我的毕业赠言是:“你并非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人在生活。那能够使你的人生充满光明,并引导你走得更高更远。”
  对于懵懂的小学生赠言这样的话语未免过于深刻,但当时我却直率地认为:“原来如此,人生原来就是这样的!”我便将此铭记于心了。
  这也就是塾长所说的“利他之心”。与其自己鹤立鸡群,不如为了他人而行动。原本就不擅长在人前炫耀的我,将此作为了自己的人生格言,并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去付诸实践。其中一例便是我高中时期在棒球队的体验。比我年长一岁的前辈,曾春夏连续两季获取了甲子园出场的资格,同时也拿到了优秀的成绩。我们这一届也是以“甲子园出场”为目标而每日练习。我只是替补队员,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停止了成为主力队员的训练任务,而开始为主力队员打配合,我的练习日程也都是如此安排的,我想这样做是为了团队整体能够实现目标。结果虽然是“无法出场甲子园”,经历了梦想破灭后懊悔的同时,我心中却有一种自己完成了所有能做的一切的充实感。
  正是这样毫不光鲜亮丽的学生生活,培养了我作为经营者所必备的“利他之心”,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实践“利他”的宝贵经验。随后,我在大阪度过了大学生活,又经历了两年的上班族时光,进入了三和电业的关西支店工作。从此,我的三和人生开始了。在关西支店的三年,我从事的是现场的施工管理工作。这里也使我进一步意识到人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不输给任何人的努力”。
  我作為施工管理者,绝不是最优秀的,不如更确切地说,我是干的不好的管理者。我对工程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刻,知识和经验太少,也不会合理安排工程步骤。有一位工匠曾经在看过我画的图纸之后,愤怒地把图纸扔回给我,并怒吼道:“这样的图纸怎么能够正常施工?”
  这就是我曾经在施工现场的表现,这也是我的“不输给任何人的努力”。我鞭策自己:“做得不好的并不能马上改观,为了不给工作伙伴们添麻烦,即便添了麻烦也要尽量取得别人的谅解,为了他人而全力付出。不论如何先把能尽到的努力都做到。”虽然这是个让人难为情的动机,并不优秀的我“为了他人”而付出“不输给任何人的努力”,其中的过程十分艰辛。自己的工作尚且不能做得完善,但看到别人陷入困难之时,我总是积极地去帮助别人。我最彻底做到的,就是打扫工匠们使用的洗手间和休息场所。不论酷暑还是寒冬,我坚持每一天打扫卫生和收拾垃圾,尽力维持工匠们工作环境的整洁。最初我被工匠们质疑:“不需要你这么认真来打扫!”在我日复一日的坚持下,终于就连最顽固的老工匠也对我说:“年轻人真努力呀,谢谢你啦!”我建立了包括顾客在内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其结果就是营造了非常安全和高品质的工作现场。   那之后我赴任中国,并积累了更为宝贵的工作经验。在中国度过的三年,我也拥有了多个值得回忆的人生体验。当初赴任中国之时,我发现现场的一位工作人员只穿着短裤和汗衫,在穿戴上安全帽和安全衣之前,在工作现场随意吸烟。语言不通,即使语言能够沟通,个别工作人员也摆出一副不解其意的样子,不遵守条例,不按照规定的工期完工,到了日期原料却没有抵达,如果追问只能得到各种借口,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发生争吵。
  这样的工作现场,当然连续出现意外,我的眼前看不到光明。每天早晨,公司的电话铃声不绝于耳,都是客户的投诉电话,我的心也被折磨和煎熬着。面对自己无能为力的现状,我埋怨上司,还对上司说了好多不满和抱怨的话,到了最后竟然想要逃离这样的工作环境。某日,由于无法顺利开展工作,我在暴怒之下开始发泄牢骚,这时上司冷冷地对我说:“你看看三和经营哲学的这一页是怎么说的?”当时的我对三和经营哲学并未有深刻的理解,我想:“社长又开始莫名其妙地说教了,三和经营哲学只不过说了一些理所当然的话而已。”我对三和经营哲学始终持批判态度。即便如此,在上司的指示下,我一个人在现场的洗手間打开了经营哲学的手册开始仔细阅读,那上面赫然写道:“年轻人不要逃避!请尽情享受挫折!”
  平时我觉得理所当然的话语,却对当时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的我产生了重大影响。我曾觉得“逃避的家伙最可耻”,然而自己却不停抱怨想要逃避。当我意识到自身就是“这样可耻的家伙”之时,悔恨之情让我落下泪来。就在这一瞬间,经营哲学融入了我的血肉之中。
  这之后我才意识到,经营哲学所写下的并非理所当然的美事,而是有着切肤之痛的真实力量。我开始反思自己究竟干了些什么蠢事。在大脑一片空白之后,我心里开始奇妙地变得澄明起来,于是返回现场继续努力工作。那之后,还有一个更重大的发现在等待着我。中国部下,也流露出“为了客人为了大家”的自我努力与牺牲精神,同时在工作上付出了“不输给任何人的努力”。在语言不通的中国,我将自己想要开展的所有工作,都经由通晓日语的中国部下来传达。
  这位中国部下,和喜欢抱怨的我截然不同,他总是努力地直面所有问题。不论加班和熬通宵,还是周末出勤工作,丝毫没有抱怨。他时常鼓励我说:“我没有山地先生这样艰辛,我付出的辛苦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对待工作的热忱,正是三和经营哲学的真实写照,我十分敬佩这样的员工。
  本应由我来做的事情,却被中国部下付诸了实践。从前我的眼中并没有关注到这些信任上司并努力工作的员工们,当时我只想着如何逃避工作。
  “真不知道自己当时在想什么!”意识到自己的傲慢之心后,我发自内心地深深感谢那些与我并肩奋战的中国员工,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的世界观发生了改变。此前无法运转的工作已经开始顺利开展,从前总是觉得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在逐一得到解决。一切的问题都随着我的思考方式而发生了变化。人生与工作的结果的方程式就是如此。我开始意识到工作能够得以顺利开展,是由于经营哲学融入了我的血肉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经营哲学的神髓才是最为宝贵的经营体验。
  我在日本与中国之间往返的同时开展工作,就这样过了6年。到了2010年,我结束了中国的工作返回了日本。其后,我在集团企业的整体经营氛围中也有了自己的领悟。
  这其中最大的感受就是:“社长与员工们的思考方式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一位公司骨干对我说:“你可千万不要成为社长那样的人!”这让我意思到,社长的想法并没有传达给员工们。
  “这样下去三和就没有未来!”我心怀这样的危机感,向多方人士征询指导和建议,并开始按照我自己的想法来组建事业。其后,几乎是在回到日本赴任的同时,我也加入了盛和塾德岛分塾开始进行学习。入塾之后,我立即购买了塾长的《经营讲话1-20卷》的CD,无论是在车上、在洗澡时或者在飞机或者电车中,只要一有闲暇就听塾长的讲话。我几乎是同时推进盛和塾的学习与三和经营课题的挑战,对于我而言这是非常幸运的事。
  如果没有在盛和塾的学习,社长和我已然遭遇巨大的危机。我发自内心地认为,正是得益于社长与我在盛和塾的共同的真挚学习,才能够二人相互协力战胜了困难。
  在这之前,我完全无从得知社长在思考什么和打算做什么,曾有一段时期我和员工们站在一起批判社长的种种行径。社长面对那时候的我,也曾摇头失望:“你这家伙能成为真正的经营者吗?”在我进入盛和塾学习之后,随着我的思考方式不断发生改变,社长对我的看法也开始改观了。
  我想介绍这其中的一例。对于三和经营而言,经营计划书承担着重要的任务。现行的第36号经营计划书,是企业在36年间与历任员工们共同摸索后创造出来的。
  这个经营计划书,为我提供了身先士卒的舞台。经营计划书将社长方针、部门方针和个人政策向全体员工公开发表,并将写有业绩数值的经营计划书分发给全体员工,这也是为了实践“透明经营”与经营哲学十二条中的第二条“确立具体的目标并与员工们分享目标”。但是,我作为公司一员所见所闻的内容,却没能充分实践经营计划书本来的意义。最大的原因就是“社长与骨干员工的思考方式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幸运的是,我作为公司员工中的成员,从一般员工到董事成员等种种客观角度出发来正视这样的状况,因此也能够得知多数员工们的真正心声。
  曾有一段时期,我和员工们站在一起批判社长,坦率地说,那时候也是我不愿虚心聆听塾长CD、不愿在盛和塾参与经营体验发表的一段时期。即使听到前辈塾生们发表着精彩的经营体验谈,我也摆出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当我终于意识到公司经营的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之后,我开始厌恶自己的无能,思考怎样才能创造更加优秀的公司。
  当然社长也知道我和众人对他的批判,但他却绝不对人恶言相向,而是不畏惧任何阻力地推行新方案。如果不支持这样的社长,我就不是合格的三和董事会成员了。我在盛和塾学习的目的,并非是想要成为只懂得批判他人的评论家,而是如何成为真正的经营者。   我意识到过去太放纵自己,这份忏悔之情,使得我拥有了强烈的经营者意识,并开始在盛和塾努力学习了。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和社长之间的对话变了内容。随着我在盛和塾的学习逐渐深入,我和塾长之间拥有了共同的基本思考方式,社长也慢慢变得乐于认真聆听我的话语。
  我决心要做出胜于社长的成绩,并非一味批判社长和公司的体制,而是认真思考自己如果成为社长应该怎样做,我的意识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于是,我也能够领会和体验社长的苦恼了。
  在盛和塾学到的知识,与本公司的经营课题息息相关,社长和我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凝聚起了向心力。
  区别于父子之间的对话,这是现任经营者与下任经营者之间在拥有共同的思考方式的基础之上,认真地在讨论着公司的经营之道,我就是这样和社长之间建立起了如此的交流模式。
  正在那时,我得知了日本经营品质大奖(JAQ)。盛和塾德岛分塾的代表人西社长,获得了2013年度的JQA大奖。我开始思考如何着手在三和也导入同样的品质管理体制。
  顺便一提的是,我加入德岛分塾后第一次参加经营体验大会,当时做发言的就是西社长。我当时惊叹:“德岛也有这样优秀的公司!”并马上拜访了他的公司。
  在长时间聆听了西社长的话语之后,我深感西社长将在盛和塾学习到的知识认真地付诸了实践,并收获了丰厚的成果。西社长的话语分量十足,让我不觉之中冒出一身冷汗。
  “面前的这个人是用生命来投入经营的。原来如此,经营是要投入生命的啊!但这种投入却让他乐在其中。不,也许正是因为拼命经营所以才会乐在其中吧!”这是当时的我最大的收获。
  那么具体的实施步骤就是,在三和的经营计划书的部门方针中,写入JQA的组织经营哲学。三和的组织经营哲学主要包括“理想的公司形态”、“对顾客、竞争对手和本公司的现状认识”、“迄今为止的公司结构与今后的经营战略”这三大要素。
  这个组织经营哲学被写入部门方针中,促使各部门的负责人也开始思考经营。这就是塾长教诲的“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经营”的第一步。
  首先,我身先士卒开始带头学习,每个月组织干部员工一起召开学习大会。我做讲师向大家宣传稻盛经营哲学,我和公司的部门负责人一道,共同学习了1年,并一起制订了组织经营哲学。
  最初,部门负责人流露出不耐烦的表情,质疑道:“又要开始学习莫名其妙的新东西了?”他们开始渐渐地理解了经营哲学的内容,并主动认真地学习和实践。
  这个组织经营哲学在发表后,由部门负责人所提出的方针以及具体的制定和执行步骤都在公司内部完全公开化,负责人自身如何经营自己所管理的各部门,对于公司的整体经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三和,每半年召开一次干部员工向社长汇报自己所在部门的经营建议,也就是“社长报告会”。迄今为止只会听从社长安排的干部员工们,开始自发整理了组织经营哲学中的共同基础,并与社长展开了经营方面的讨论。
  JQA的具体内容,其本质极为接近稻盛塾长所宣扬的目标经营理念“追求全体员工物心两方面的幸福”。此外,经营哲学尚有很多课题,部门负责人的“全体人员参与经营”的意识,也大大提高了组织经营哲学的精密程度,我深信在不久的未来组织经营哲学还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我出生时期,三和公司就拥有了独立自主的经营理念,30年前开始公司就导入了效率计算法,在公司内部公布每个月的决算数据,并确立独自的经营指标,自2008年开始又导入了新的三和经营哲学。
  公司还召开全体员工与关系企业的家庭运动会,每年末为答谢关系企业而召开的谢恩会,以全体员工为对象召开的经营方针发表大会,与社长共同学习的TOP研修会,还将三和公司发行的经营哲学杂志每月分发给关系企业1000册。公司还将每年稅后纯利润的5%捐赠给社会,组织各部门捐款捐物给灾区等需要帮助的人们。诸如上述,公司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
  这些就是创业者、我的祖父山地十三男留下来的严格却充满温情的创业精神,到了第二代现任社长山地真人时期,将这种精神体系化,并发展成为集团企业规模,就是今天的“三和的企业文化”。
  我得益于这样的先天条件,更是学习到了盛和塾的正确思考方式,面向不久的将来的世代更迭,我和现任社长的父亲的共识就是在盛和塾学到的东西,这是不争的事实。
  我和父亲共同在盛和塾学习经营哲学,我希望能将这些共识应用于世代更迭的权力交接中。通过对稻盛塾长教诲的学习,又得益于盛和塾诸位前辈们的指导,与刚刚加入盛和塾的时期相比,我自身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以前,父亲曾对我说过:“你认真思考过塾长所说的‘以世界一流为目标的意义’吗?”父亲随后又说:“那是我所无法实现的精彩人生,也就是说,这一生都以世界一流为目标而不断努力,万死不辞地投入事业才是最完美的人生!”我听了父亲这番话后,也下定决心要付出不输给任何人的努力。
  通过今天的经营体验发表谈,理想中的奋斗目标逐渐浮现在我眼前,那就是成为“世界一流的社长”。我今天能够站在这里演讲,是因为拥有过往人生所积累的经验,今后我也会为此付诸努力,积累更多的人生与经营的经验。我会用“不输给任何人的努力”去实践“谦虚不骄”和“利他之心”,并将此贯彻我的整个人生之中。我会努力与员工们面对面地接触,我想成为“照耀员工人生”的社长。
  公司的目标是“用世界一流的服务提供给顾客,成为社会所需的企业”!
  (责任编辑:冯雅)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 “自然正当”和“自然法”是施特劳斯著作中多次采用的两个词。两个概念都经历了复杂的历史演变,并与施特劳斯政治哲学的核心思想——“耶雅之争”和“古今之争”密切相关。施特劳斯思想中缺乏基督教的自然法观念,他所支持的“耶路撒冷”不是指基督教而是犹太教。如果把“耶路撒冷”理解为基督教的话,那么“耶雅之争”和“古今之争”都将变得令人可疑,由此,施特劳斯面对基督教时处于两难境地。这表明,自然正当与
期刊
[内容摘要] 明永乐十七年(1419)六月,在辽东半岛与对马岛,明与朝鲜对活动于黄海、渤海地区的倭寇,分别进行了望海埚之役与己亥东征两次的军事行动。经过明、朝这两次战役,14世纪末严重的倭寇问题得到了暂时的平息。两场战役看似独立发生,实则是明、日、朝三国之间围绕政治、外交与贸易问题不断冲突与交涉的结果。从两场战役之前的明朝对朝鲜、日本的外交活动,可以见到在15世纪东亚区域秩序的建立过程中,明、日、
期刊
内容摘要:美国独立战争之后,随着宗教意识的世俗化、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个人主义的张扬,美国以清教为基础的传统共同体被逐步消解,而超验主义主体在个人意识得到极大张扬的同时也陷入唯我和超验的困境。因而,新的民族共同体和主体性有待构建,这既是政治需求,亦是心理需求。美国文艺复兴作家们在构建独立的美国民族意识和国族文学的时候,不得不思考自在性“独体”与互系性“共同体”之间的矛盾关系。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代表作
期刊
内容摘要: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莱维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亲历者、见证者与书写者,在其客观冷静的笔触下,纳粹惨无人道的奴役、屠戮与集中营“囚犯”的境况与创伤得到一一呈现,纳粹施害者的身份在根本恶与平庸之恶之间呈现出多维面向,莱维在多部小说中深入探究与批判了纳粹施害者暴力行径背后德意志帝国极权主义之恶与人性本恶。作为知识分子与人文者,莱维在仇恨、理智与反思中对施害者实现了宽恕的难能之能。  关键词:普里莫·
期刊
【漢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研究专栏】主持人语:这些年来,我国对汉学家中国文学外译的研究成果不少,但重心在译作,在于作品的外译策略或在于理论阐释,而不在汉学家本身,更鲜有对汉学家的成长背景、兴趣与研究的关系特别是其对中国文学迻译的发生原因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这正是本专栏要做的工作。另外,国内对汉学家研究的论文主要集中在少数作家作品上,如对莫言作品英译研究的论文有200多篇,对鲁迅作品英译研究的文章100多
期刊
内容摘要:霍布恩是英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水浒传》的苏格兰盖尔语译本译者,其在中国诗歌英译领域译作颇丰、成就斐然。霍布恩对中国诗歌的译介起始于古诗文,后以中国现当代的朦胧诗为主;他译介的古诗词大量被收录进牛津翻译家词典,他英译杨炼的诗歌也为杨炼名扬英语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他的译介理念不仅引起了国内译界的深思,也对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学“走出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義。  关键词:霍布恩;中诗英译
期刊
内容摘要:奚如谷作为美国汉学界的领军人物,译介了十余部中国经典戏剧作品,其中《西厢记》最具代表性。他以直译的方式译介了弘治岳刻本《西厢记》,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忠实,使西方读者在乐于接受的基础上感受到原文的美学特征。奚如谷在译介经典戏曲时重视翻译底本的挑选,同时致力于还原文本特定的历史语境和场景。他的译介和研究为中国戏曲西传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戏曲译介;《西厢记》;翻译底本;奚
期刊
内容摘要:《瘟疫年记事》(1722)中,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借主人公H. F.在1665年伦敦大瘟疫中的经历,展示了流行于17世纪的神意卫生观。与将疫病之源与污浊环境联系起来的科学卫生观不同,它强调疾病是上帝对人类忤神行为的判罚,只有通过忏悔祈祷,真诚悔过才能平息上帝之怒。此时的神意卫生观绝非科学卫生观,因为神意全方位掌控着人间疾病。但如果从政治角度解读,其本质却是神意被政治借
期刊
内容摘要:同济大学教授陈琳推出的新著《欣顿与山水诗的生态话语性》立足于文化翻译的理论角度,通过考察欣顿对源文本的剪裁角度及其得失,提炼出规律,寻绎差异性文化内涵的语言和非语言表达方式;同时将现代自然生态的理念与美国社会文化相联系,在辨析概念的基础上,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立论,审视欣顿的译介独钟情于山水类内容的现象及其译本的世界文学性表现形态,提出了“翻译的话语建构性”,从“语言的话语建构性”、“
期刊
内容摘要:苏艳的专著《从文化自恋到文化自省:晚清中国翻译界的心路历程》从文化心态嬗变的视角审视了晚清翻译史,以翻译界文化自恋程度的强弱为基准对其进行了分期描述,考察了洋务派、维新派以及新兴知识分子三个群体从文化自恋到文化自省的心路历程,揭示了晚清翻译界投身于国民性思潮的来龙去脉,分析了近代译者种族自恋和性别自恋对翻译实践的影响。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丰富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化心态;晚清翻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