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博客给摄影人提供了全新的交流方式,网络非同寻常的传播模式,使不同的观点在
博客托管网站聚集。从“开博了吗?”到“写博了吗”的问题转变,可以看出博客已经融入摄影人的生活。生活每天都在过,博客每天都在写,博客也是一种日常化的产物。
走进加州摄影博物馆
李振盛
1972年,加州河滨市医生罗伯特·宾汉(Dr. Robert Bingham)将自己收藏的3千多台照相机全部捐赠给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供该校作为研究之用。为了收藏并展示这一批摄影术发明以来的珍品,加大河滨分校转年在校内建立了这家博物馆。该馆永久保存的收藏品中还有奇斯东-马斯特(Keystone(钥匙石)-Mast)摄影公司从1870年到1940年的35万张立体摄影照片(stereograph prints)和底片,其中有底片25万张,照片10万张,在这些弥足珍贵的立体照片中,有相当数量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拍摄于中国。
从博物馆建立时开始,陆续有众多社会贤达向该馆捐赠物品,馆内收藏品增加了从30到50年代的间谍式相机和不同年代相机的先驱机型,以及现代平面数码幻灯机。加州摄影博物馆的价值1亿5千万美元的永久保留收藏品还包括开拓美国西部摄影的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的1760张照片。格林馆长说:“这是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立体摄影收藏品。历史上美国所有的立体照片(stereographic images)都在我们的收藏里。”他还说,这些收藏让人回想起曾经家家户户都有一台立体照相机和看图仪器的年代。
此次在加州摄影博物馆举办我的影展期间,应乔纳森·格林馆长邀请参观该馆的藏品库,全部藏品毫无保留地对我展示,并允许我随意拍照,尤其翻拍那些世界和中国的原版老照片,这种特殊礼遇是每一位获特许入内的参观者所渴望的。
近年来,我在欧美应邀参观过数家摄影博物馆的馆藏品,加州摄影博物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家。由于影展活动安排得十分密集,实在没有时间在这里拍更多的照片,如果有时间的话,我真想借用博物馆的翻拍仪把那些中国老照片全部翻拍下来,让这些流落海外近百年的中国影像回到它的故乡。这次我仅拍摄了500多张资料照片,在博客中贴出其中的100张图片,供国内从事摄影史研究、摄影教学和有兴趣的影友们参考。
(本文有删节,博客原文请访问李振盛的个人摄影博客日志:http://lizhensheng.blshe.com/post/38/56904)
编注:建立中国摄影博物馆是几代摄影人的夙愿,当我们拥有了自己博物的态度和方法,这个目标的实现就不再遥远了。
不好说的王文澜
鲍 昆
在众多的摄影人中,王文澜的摄影实践可能是最难分析评论的了。他在新时期的整个摄影历史中,是个名声赫赫的人物,但他既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纪实摄影家,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新闻摄影记者。他没有让批评家特别注意的主题性的纪实摄影案例,也没有像与他的同行贺延光那样重量级的、成为历史象征的杰作。但王文澜作为一个存在和影响,却一直令人无法忽视。他的名字贯穿了整个这个时期的历史,是一个不得不谈的人物。
他初次给人留下印象,是在四月影会的展览上。他总是笑眯眯的,那个笑十分有特点,像画家笔下的漫画,充满亲和力,以至于后来我一听到王文澜的名字,首先想到的就是他那张笑脸。
上一世纪80年代初,他已经到英文《中国日报》(China Daily)工作,是个当时令我们十分羡慕的工作。他在《中国日报》工作真正的“动静”是在头版推出了大幅的压题照片,对整个首都和全国的报业观念更新,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所以,今天说王文澜是新时期新闻摄影的推动者是毫不为过的。
王文澜在报道摄影上还是颇有建树的。1985年,王文澜和他的三位同胞兄弟联袂在中国美术馆推出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展览《广场漫步》。之后,王文澜推出的是《自行车王国》,他希望以自行车作为媒介,表现国人生活的一段历史。
王文澜在新时期摄影史中,是一个可圈可点的代表性人物。他和他们那一代新闻摄影人有着黄金般的历史机遇和辉煌的成就,却也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这包袱,后期一直阻碍他们与时俱进地走在生活历史的前面,以至于在他们的荣誉和实践之间也总是存在一段灰色的地带,成为批评者们不好说的一段盲区。我试图说透它,但很吃力。
(本文为博客日志摘要,原文请访问鲍昆的个人摄影博客日志:http://baokun.blshe.com/post/27/72911)
编注:鲍昆先生早些时候就写有《不得不说的李晓斌》,这次《不好说的王文澜》可以说是这一人物评论系列的延续。大凡只有面对熟悉的人物,加上跳出圈外的理性,文字间才有栩栩如生、入情入理的阅读感受。
文化名人论摄影器材
藏 策
话说五四新文化运动给中国带来了两位先生:一位“德先生”,一位“赛先生”。这两位先生又捎带着把摄影也带到中国来了。胡博士早年留学美国时,就听过柯达公司在哥伦比亚大学开办的摄影讲座。鲁迅、周作人兄弟俩在日本时,也曾是尼康、佳能、美能达、奥林巴斯和宾德五巨头的座上宾。五四后的许多文学团体,在讨论文学之余,几位大师级的发烧友也常常会说到摄影。下面资料来自新发现的当年的会议记录:
鲁迅: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说到相机吗,我的所爱是尼康。尼柯尔镜头的锐利,像匕首像投枪,有如我杂文的风格;又冷又硬的影调,有安波莱夫式的阴冷,就像我小说中的氛围;高反差少过度,就像我所喜欢的木刻。魏晋文章,建安风骨,说的都是尼康的风格。
周作人:我先是个世界主义者,现在呢,已经是个民族主义者了。所以我更喜欢佳能的影调,艳艳的,浓浓的,软软的,像俳句,像浮世绘,像明清小品,幽雅而颓废。雨天里饮一钵苦茶,佐一点茶食,这就是佳能的味道。
胡适:摄影要改良,要明白易懂,要从“八事”入手。所以我最爱美国造的“柯达方盒子”,简单实用,就像美国的杜威学说。
郁达夫:美能达是浪漫的,美能达是忧郁的,伊有着玫瑰般的色彩。看到伊,我就想起那死灰般的岁月,想起那不堪回首的沉沦。
陈寅恪:昔余游学欧陆时,尝闻卡尔·蔡司之大名,故于德国修习梵文之际,未敢忘兼修蔡司之精密光学也。余毕生之学术,皆法德人严谨坚实细致之精神也!
王国维:镜头之高下,以有境界者为上;德头,镜头中之有境界者也。余以为徕卡,有我之境也;蔡司,无我之境也。徕卡尤尼采氏之哲学,蔡司尤叔本豪尔氏之哲学也。
钱钟书:有徕卡的想要蔡司,有了蔡司的又想要徕卡。婚姻也罢,摄影也罢,世上的事大多如此。
(本文有删节,博客原文请访问藏策的个人摄影博客日志:http://zangce.blshe.com/post/3405/70119)
编注:假文化名人之口,说摄影之事,少了一份说教,多了一份娱乐,这也是一种面对世界的态度。
有点文化挺好
齐洁爽
一直说摄影人缺少文化,摄影人多年来在力争,但没有多少改观。没改观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缺少“据理”。许多摄影人的文化,就是喝酒后的豪言、创作经历和不着边际的理念;这样的一些言行,在人们酒后清醒时,肯定感觉摄影人还是没文化。而真正有点墨水的人,大多是旱鸭子,不亲自下水摄影实践的,他们有文化与否对摄影人的总体概念影响不大。
其实摄影人总体上也都很想有文化,并在读一些书,但很多人不得要领,没读到影像文化方面的书。影像文化方面的书越来越多了,多是从英、美、德等语种翻译过来的书,《视觉文化》就是这样一本书。
视觉是个大概念,大到各个领域。视觉文化范围也很广,仅《视觉文化》涉及的就有美术、摄影、电影、电视和新媒体,新兴的动漫等产业都没来得及论及,但分析不同媒介使用的理论却是相同的,《视觉文化》介绍的理论是图像学、形式、艺术史、艺术形态、符号学和解释学。影像文化有指导创作的,有指导欣赏的。
身处读图时代,我们被图像所包围。如果我们仔仔细细观看这些图像,探究他们究竟要说什么?他们想说的说出来了吗?画面的表面意图与真实意图有差异吗?我们才发现,我们并不真正了解多少图像。正如《视觉文化》所说:“我们都是视觉文本的观察者,但我们的观看只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分析。我们通常自以为是,被动接受视觉图像、视觉文本,而非一种主动的辨析,我们太容易想当然了,这导致我们看不到他们背后的许多东西。”
中国摄影人需要的正是这种开阔视野的思路和知识,当理论及文化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的文化底蕴丰厚了,观看、欣赏、解读视觉影像就自然而然地得心应手,自然在相关的言语或文字上,会流露出我们结构性的知识、方法以及明确的自我意识。
(博客原文请访问齐洁爽的个人摄影博客日志:http://qijieshuang.blshe.com/post/1648/76917)
编注:观看也是需要学习的。今天我们对视觉的认识早已走出生理层面的初级阶段,进而演化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了解世界,先从我们的视觉开始。
博客托管网站聚集。从“开博了吗?”到“写博了吗”的问题转变,可以看出博客已经融入摄影人的生活。生活每天都在过,博客每天都在写,博客也是一种日常化的产物。
走进加州摄影博物馆
李振盛
1972年,加州河滨市医生罗伯特·宾汉(Dr. Robert Bingham)将自己收藏的3千多台照相机全部捐赠给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供该校作为研究之用。为了收藏并展示这一批摄影术发明以来的珍品,加大河滨分校转年在校内建立了这家博物馆。该馆永久保存的收藏品中还有奇斯东-马斯特(Keystone(钥匙石)-Mast)摄影公司从1870年到1940年的35万张立体摄影照片(stereograph prints)和底片,其中有底片25万张,照片10万张,在这些弥足珍贵的立体照片中,有相当数量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拍摄于中国。
从博物馆建立时开始,陆续有众多社会贤达向该馆捐赠物品,馆内收藏品增加了从30到50年代的间谍式相机和不同年代相机的先驱机型,以及现代平面数码幻灯机。加州摄影博物馆的价值1亿5千万美元的永久保留收藏品还包括开拓美国西部摄影的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的1760张照片。格林馆长说:“这是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立体摄影收藏品。历史上美国所有的立体照片(stereographic images)都在我们的收藏里。”他还说,这些收藏让人回想起曾经家家户户都有一台立体照相机和看图仪器的年代。
此次在加州摄影博物馆举办我的影展期间,应乔纳森·格林馆长邀请参观该馆的藏品库,全部藏品毫无保留地对我展示,并允许我随意拍照,尤其翻拍那些世界和中国的原版老照片,这种特殊礼遇是每一位获特许入内的参观者所渴望的。
近年来,我在欧美应邀参观过数家摄影博物馆的馆藏品,加州摄影博物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家。由于影展活动安排得十分密集,实在没有时间在这里拍更多的照片,如果有时间的话,我真想借用博物馆的翻拍仪把那些中国老照片全部翻拍下来,让这些流落海外近百年的中国影像回到它的故乡。这次我仅拍摄了500多张资料照片,在博客中贴出其中的100张图片,供国内从事摄影史研究、摄影教学和有兴趣的影友们参考。
(本文有删节,博客原文请访问李振盛的个人摄影博客日志:http://lizhensheng.blshe.com/post/38/56904)
编注:建立中国摄影博物馆是几代摄影人的夙愿,当我们拥有了自己博物的态度和方法,这个目标的实现就不再遥远了。
不好说的王文澜
鲍 昆
在众多的摄影人中,王文澜的摄影实践可能是最难分析评论的了。他在新时期的整个摄影历史中,是个名声赫赫的人物,但他既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纪实摄影家,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新闻摄影记者。他没有让批评家特别注意的主题性的纪实摄影案例,也没有像与他的同行贺延光那样重量级的、成为历史象征的杰作。但王文澜作为一个存在和影响,却一直令人无法忽视。他的名字贯穿了整个这个时期的历史,是一个不得不谈的人物。
他初次给人留下印象,是在四月影会的展览上。他总是笑眯眯的,那个笑十分有特点,像画家笔下的漫画,充满亲和力,以至于后来我一听到王文澜的名字,首先想到的就是他那张笑脸。
上一世纪80年代初,他已经到英文《中国日报》(China Daily)工作,是个当时令我们十分羡慕的工作。他在《中国日报》工作真正的“动静”是在头版推出了大幅的压题照片,对整个首都和全国的报业观念更新,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所以,今天说王文澜是新时期新闻摄影的推动者是毫不为过的。
王文澜在报道摄影上还是颇有建树的。1985年,王文澜和他的三位同胞兄弟联袂在中国美术馆推出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展览《广场漫步》。之后,王文澜推出的是《自行车王国》,他希望以自行车作为媒介,表现国人生活的一段历史。
王文澜在新时期摄影史中,是一个可圈可点的代表性人物。他和他们那一代新闻摄影人有着黄金般的历史机遇和辉煌的成就,却也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这包袱,后期一直阻碍他们与时俱进地走在生活历史的前面,以至于在他们的荣誉和实践之间也总是存在一段灰色的地带,成为批评者们不好说的一段盲区。我试图说透它,但很吃力。
(本文为博客日志摘要,原文请访问鲍昆的个人摄影博客日志:http://baokun.blshe.com/post/27/72911)
编注:鲍昆先生早些时候就写有《不得不说的李晓斌》,这次《不好说的王文澜》可以说是这一人物评论系列的延续。大凡只有面对熟悉的人物,加上跳出圈外的理性,文字间才有栩栩如生、入情入理的阅读感受。
文化名人论摄影器材
藏 策
话说五四新文化运动给中国带来了两位先生:一位“德先生”,一位“赛先生”。这两位先生又捎带着把摄影也带到中国来了。胡博士早年留学美国时,就听过柯达公司在哥伦比亚大学开办的摄影讲座。鲁迅、周作人兄弟俩在日本时,也曾是尼康、佳能、美能达、奥林巴斯和宾德五巨头的座上宾。五四后的许多文学团体,在讨论文学之余,几位大师级的发烧友也常常会说到摄影。下面资料来自新发现的当年的会议记录:
鲁迅: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说到相机吗,我的所爱是尼康。尼柯尔镜头的锐利,像匕首像投枪,有如我杂文的风格;又冷又硬的影调,有安波莱夫式的阴冷,就像我小说中的氛围;高反差少过度,就像我所喜欢的木刻。魏晋文章,建安风骨,说的都是尼康的风格。
周作人:我先是个世界主义者,现在呢,已经是个民族主义者了。所以我更喜欢佳能的影调,艳艳的,浓浓的,软软的,像俳句,像浮世绘,像明清小品,幽雅而颓废。雨天里饮一钵苦茶,佐一点茶食,这就是佳能的味道。
胡适:摄影要改良,要明白易懂,要从“八事”入手。所以我最爱美国造的“柯达方盒子”,简单实用,就像美国的杜威学说。
郁达夫:美能达是浪漫的,美能达是忧郁的,伊有着玫瑰般的色彩。看到伊,我就想起那死灰般的岁月,想起那不堪回首的沉沦。
陈寅恪:昔余游学欧陆时,尝闻卡尔·蔡司之大名,故于德国修习梵文之际,未敢忘兼修蔡司之精密光学也。余毕生之学术,皆法德人严谨坚实细致之精神也!
王国维:镜头之高下,以有境界者为上;德头,镜头中之有境界者也。余以为徕卡,有我之境也;蔡司,无我之境也。徕卡尤尼采氏之哲学,蔡司尤叔本豪尔氏之哲学也。
钱钟书:有徕卡的想要蔡司,有了蔡司的又想要徕卡。婚姻也罢,摄影也罢,世上的事大多如此。
(本文有删节,博客原文请访问藏策的个人摄影博客日志:http://zangce.blshe.com/post/3405/70119)
编注:假文化名人之口,说摄影之事,少了一份说教,多了一份娱乐,这也是一种面对世界的态度。
有点文化挺好
齐洁爽
一直说摄影人缺少文化,摄影人多年来在力争,但没有多少改观。没改观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缺少“据理”。许多摄影人的文化,就是喝酒后的豪言、创作经历和不着边际的理念;这样的一些言行,在人们酒后清醒时,肯定感觉摄影人还是没文化。而真正有点墨水的人,大多是旱鸭子,不亲自下水摄影实践的,他们有文化与否对摄影人的总体概念影响不大。
其实摄影人总体上也都很想有文化,并在读一些书,但很多人不得要领,没读到影像文化方面的书。影像文化方面的书越来越多了,多是从英、美、德等语种翻译过来的书,《视觉文化》就是这样一本书。
视觉是个大概念,大到各个领域。视觉文化范围也很广,仅《视觉文化》涉及的就有美术、摄影、电影、电视和新媒体,新兴的动漫等产业都没来得及论及,但分析不同媒介使用的理论却是相同的,《视觉文化》介绍的理论是图像学、形式、艺术史、艺术形态、符号学和解释学。影像文化有指导创作的,有指导欣赏的。
身处读图时代,我们被图像所包围。如果我们仔仔细细观看这些图像,探究他们究竟要说什么?他们想说的说出来了吗?画面的表面意图与真实意图有差异吗?我们才发现,我们并不真正了解多少图像。正如《视觉文化》所说:“我们都是视觉文本的观察者,但我们的观看只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分析。我们通常自以为是,被动接受视觉图像、视觉文本,而非一种主动的辨析,我们太容易想当然了,这导致我们看不到他们背后的许多东西。”
中国摄影人需要的正是这种开阔视野的思路和知识,当理论及文化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的文化底蕴丰厚了,观看、欣赏、解读视觉影像就自然而然地得心应手,自然在相关的言语或文字上,会流露出我们结构性的知识、方法以及明确的自我意识。
(博客原文请访问齐洁爽的个人摄影博客日志:http://qijieshuang.blshe.com/post/1648/76917)
编注:观看也是需要学习的。今天我们对视觉的认识早已走出生理层面的初级阶段,进而演化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了解世界,先从我们的视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