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可以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扩大词汇量,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了解文化背景知识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阅读兴趣 词汇量 文化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外交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中国人学英语的目的不只是口头的交际,在生活、学习、工作,使用英语最多的恰恰是阅读。然而,学生在实际英语阅读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词汇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等。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只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广泛地阅读,扩大词汇量,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充分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读书的动力;兴趣,阅读的前提。从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多读书,读好书。阅读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与不断付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有效办法。 如果学生喜欢阅读,或者说对阅读感兴趣,那么他们在阅读上所花的时间肯定比在其它方面花的时间多。
如果学生带着十足的兴趣和明确的目的去阅读,意愿去尝试一些阅读技巧,带着动机去练习,那么结果将会很理想。相反,如果学生充满焦虑和带着紧张的心情去阅读,那将大大地降低他们的阅读速度,影响他们的理解。我们英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授学生阅读技巧,而且要想办法使我们的学生对阅读感兴趣并且能够独立地阅读。
有很多方法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设计一些快速反应题,辩论题,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处于兴奋,活跃状态。另外,要注意阅读材料的科学性,趣味性和难易程度。教师可根据所选材料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来训练学生,如限时阅读,精泛读结合等方法,使学生多角度地理解阅读材料,保持阅读兴趣;也可利用录音机,VCD,电脑等多媒体设备,让学生通过观看形象,直观,生动的画面来感知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对复杂的事物及现象进行观察,加深学生对事物发展变化的理解,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扩大词汇量
扩大词汇量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关键。能否理解一篇文章,除了基础的语法知识外,词汇量是基础,是提高阅读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英语是一门使用范围广、效率高的语言,词汇发展至今已有百万之多,学生一遇到生词就频频查阅词典,会极大地影响阅读速度,同时也中断阅读思维的连续性,影响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因此,扩大词汇量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三、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教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常见的阅读方式有:
1、跳读(scanning)或称点式读法。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为获取特定的信息而阅读的。它只要求学生能从语言材料中找到特定的信息,而放弃大部分无关的内容。课文的跳读一般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我们在指导学生跳读时,应先给他们一个或几个中心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把注意力集中到文章的重点上来,这样他们的阅读速度就会很快地提高。举The Olympic Games为例,学生只要能捕捉到“ When and where were the first Olympic Games in modern times?”这个信息,跳读的目的就达到了。
2、细读(close reading)
在领会课文主旨、抓住课文内容之后,要求学生再次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地阅读——细读。当然,这次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细节、段落大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篇章结构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克服那种面面俱到的讲解,或者没有任务地让学生“自学”的弊病。在阅读过程的指导中,教师介入学生的阅读过程,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阅读方法加以分析与指导,并对阅读过程给予一定的调控,才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采用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教学法,将课堂教学引向激发---创造性模式。阅读文章时,对所学文章要点,教师提出要求,学生阅读,寻找答案、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回答。在听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弄清学生的薄弱环节。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阅读前要注意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处于主动认知状态,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不在阅读前单独教生词,而在讨论和语境中呈现生词,并借此检测或巩固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变单讲语法知识为知识讲解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变单纯讲语言结构为结构讲解和语言功能应用相结合。语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的基础,语言知识的运用促使交际能力的形成,交际能力的提高。
运用“整体阅读”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整体阅读”就是通过整句,整段阅读,达到对全篇文章的正确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于整个篇章内容,而不是个别词语。让学生注意寻找关键词、主题句、主题段,迅速掌握文章大意。然后,教师可以采取微观导入的方法,对语篇的大意、主题等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四、了解文化背景知识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萨丕尔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它承载着文化信息,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思维特征;语言又受文化的制约,因为文化深植于语言,人们使用语言时要受到其民族文化的限制和影响。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所以如果不熟悉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不懂得用西方思维方式理解英语语言,就会给英语阅读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必须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在入门阶段, 应着重介绍简单的词语文化因素及日常交际用语中的文化因素。
随着学生的语言知识的扩大、涉及面广,谈话的话题内容增多。我们进行文化导入的内容应以语篇为主。现行英语教材选材广泛,大部分语篇涉及英语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为学生了解外部世界提供了生动鲜明的材料。在语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还要引导他们随时随地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教师除了对教材中出现的有关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详细介绍外,还要经常补充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当代社会背景知识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情况。平时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英语报刊,甚至一些介绍现代科技发展的中文报刊,鼓励学生广泛接触有关英语国家的人文、地理、历史、传记等方面的书籍。只有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才能使他们紧紧跟上语言的发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结束语
英语阅读能力是一种语言综合能力的体现 ,它的提高并非是一朝一夕,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只有脚踏实地,循序渐进,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的汪洋大海中,广泛接触英语语言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才能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 江雪宁.注重阅读材料选择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J].2004,4.
[3] 陆国强. 现代英语词汇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 阅读兴趣 词汇量 文化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外交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中国人学英语的目的不只是口头的交际,在生活、学习、工作,使用英语最多的恰恰是阅读。然而,学生在实际英语阅读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词汇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等。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只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广泛地阅读,扩大词汇量,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充分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读书的动力;兴趣,阅读的前提。从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多读书,读好书。阅读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与不断付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有效办法。 如果学生喜欢阅读,或者说对阅读感兴趣,那么他们在阅读上所花的时间肯定比在其它方面花的时间多。
如果学生带着十足的兴趣和明确的目的去阅读,意愿去尝试一些阅读技巧,带着动机去练习,那么结果将会很理想。相反,如果学生充满焦虑和带着紧张的心情去阅读,那将大大地降低他们的阅读速度,影响他们的理解。我们英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授学生阅读技巧,而且要想办法使我们的学生对阅读感兴趣并且能够独立地阅读。
有很多方法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设计一些快速反应题,辩论题,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处于兴奋,活跃状态。另外,要注意阅读材料的科学性,趣味性和难易程度。教师可根据所选材料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来训练学生,如限时阅读,精泛读结合等方法,使学生多角度地理解阅读材料,保持阅读兴趣;也可利用录音机,VCD,电脑等多媒体设备,让学生通过观看形象,直观,生动的画面来感知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对复杂的事物及现象进行观察,加深学生对事物发展变化的理解,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扩大词汇量
扩大词汇量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关键。能否理解一篇文章,除了基础的语法知识外,词汇量是基础,是提高阅读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英语是一门使用范围广、效率高的语言,词汇发展至今已有百万之多,学生一遇到生词就频频查阅词典,会极大地影响阅读速度,同时也中断阅读思维的连续性,影响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因此,扩大词汇量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三、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教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常见的阅读方式有:
1、跳读(scanning)或称点式读法。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为获取特定的信息而阅读的。它只要求学生能从语言材料中找到特定的信息,而放弃大部分无关的内容。课文的跳读一般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我们在指导学生跳读时,应先给他们一个或几个中心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把注意力集中到文章的重点上来,这样他们的阅读速度就会很快地提高。举The Olympic Games为例,学生只要能捕捉到“ When and where were the first Olympic Games in modern times?”这个信息,跳读的目的就达到了。
2、细读(close reading)
在领会课文主旨、抓住课文内容之后,要求学生再次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地阅读——细读。当然,这次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细节、段落大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篇章结构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克服那种面面俱到的讲解,或者没有任务地让学生“自学”的弊病。在阅读过程的指导中,教师介入学生的阅读过程,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阅读方法加以分析与指导,并对阅读过程给予一定的调控,才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采用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教学法,将课堂教学引向激发---创造性模式。阅读文章时,对所学文章要点,教师提出要求,学生阅读,寻找答案、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回答。在听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弄清学生的薄弱环节。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阅读前要注意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处于主动认知状态,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不在阅读前单独教生词,而在讨论和语境中呈现生词,并借此检测或巩固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变单讲语法知识为知识讲解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变单纯讲语言结构为结构讲解和语言功能应用相结合。语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的基础,语言知识的运用促使交际能力的形成,交际能力的提高。
运用“整体阅读”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整体阅读”就是通过整句,整段阅读,达到对全篇文章的正确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于整个篇章内容,而不是个别词语。让学生注意寻找关键词、主题句、主题段,迅速掌握文章大意。然后,教师可以采取微观导入的方法,对语篇的大意、主题等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四、了解文化背景知识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萨丕尔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它承载着文化信息,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思维特征;语言又受文化的制约,因为文化深植于语言,人们使用语言时要受到其民族文化的限制和影响。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所以如果不熟悉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不懂得用西方思维方式理解英语语言,就会给英语阅读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必须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在入门阶段, 应着重介绍简单的词语文化因素及日常交际用语中的文化因素。
随着学生的语言知识的扩大、涉及面广,谈话的话题内容增多。我们进行文化导入的内容应以语篇为主。现行英语教材选材广泛,大部分语篇涉及英语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为学生了解外部世界提供了生动鲜明的材料。在语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还要引导他们随时随地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教师除了对教材中出现的有关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详细介绍外,还要经常补充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当代社会背景知识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情况。平时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英语报刊,甚至一些介绍现代科技发展的中文报刊,鼓励学生广泛接触有关英语国家的人文、地理、历史、传记等方面的书籍。只有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才能使他们紧紧跟上语言的发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结束语
英语阅读能力是一种语言综合能力的体现 ,它的提高并非是一朝一夕,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只有脚踏实地,循序渐进,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的汪洋大海中,广泛接触英语语言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才能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 江雪宁.注重阅读材料选择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J].2004,4.
[3] 陆国强. 现代英语词汇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