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后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思想政治领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此后,一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多次论证和阐释。当前,深入准确地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坚持几条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完整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已经明确: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先强调的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八大修改通过的党章,在总纲部分增写的内容只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此之后保留了党章过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解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还没有在党的章程中出现。可见,党的正式文件更加成熟和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六部分在文化强国的四个方面的问题中,首先论证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其中,首先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在这个总的目标之下,提出了五项具体的任务,第五项任务是24个字的“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24日政治局学习会上的讲话,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有人把“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当成了“兴国之魂”,这就曲解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原意。我们党之所以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因为其内容中包含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24个字的“三个倡导”中是不包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内容的,所以那些内容还不足以称作“兴国之魂”,只能称作“文化软实力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凝魂聚气”的作用,但也不等于它本身就是“兴国之魂”。
准确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作用,需要认清二者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更宽的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相对较窄的概念。前者包含着后者,指导着后者;后者是前者的体现和进一步展开。
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鉴别某些提法的不同意识形态性质
所谓“普世价值”的思潮在中国已经引起了长达七八年的争论了,虽然中央有关部门对此思潮进行了批判,作出了正式的结论,但这种思潮至今阴魂不散。党的十八大以来,“普世价值”的思潮不顾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地位,企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立起来,试图用抽象的“自由、民主、人权、宪政”等概念替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人歪曲说: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倡导”就是:“第一次提出了肯定普世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普世价值列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畴”。还有人分析说:“中共十八大的一些新提法也值得关注,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普世价值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志着中共在理念上开始向现代社会靠拢。此前,中共在价值观表述上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在“普世价值”思潮看来,党的十八大倡导培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他们一贯所说的“自由、民主、人权”等概念。早在2009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的《六个为什么?》就指出了某些鼓吹西方“民主、自由、人权”的所谓普世价值的本质:“西方把他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美化为所谓‘普世价值’,使许多人上当,并成为策动一些国家‘颜色革命’和一些地区动乱的思想武器,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干涉别国内政、实现自己战略图谋的工具。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些错误观点和思潮的危害性,绝不能让它们干扰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事业。”
所以,我们在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概念的时候,应当与西方的这些相应的概念划清界限,坚持对这些概念注入明确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同时,要驳斥那些极力鼓吹“三个倡导是普世价值”的歪曲。要防止“普世价值”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侵袭和歪曲,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鉴别普世价值思潮的性质和本质。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中央党校指出,所有价值观都是具体的、历史的。自由、民主、人权、公平、正义等这些价值概念都不是抽象的,都是由具体的社会政治内容的,也是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对价值观念的认识和解释是不同的。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西方国家就不承认;我们认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西方就不会接受;我们讲独立自主、互不干涉内政,搞霸权主义的美国就不可能接受。世界上哪有什么普世价值。西方的一些政治家如亨廷顿,就直言不讳地认为,普世价值的说法就是西方对付非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一些人鼓吹普世价值,实际上是要借这个名头,抹黑我们党、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意识形态、我们的文化传统,要么以“反对普世价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要么引导社会主义国家接受普世价值,成为西方的附庸。
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突出引导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我们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培育或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继承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主旋律的进一步弘扬,是对集体主义原则的继续坚持。如果有人借新的口号,企图抛弃党的传统,抛弃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传统,实际上就等于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党中央在1996年10月发布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就旗帜鲜明地指出,集体主义原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总原则。 价值观是一个仅次于世界观的层次的概念。世界观指导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宏观视野使得今天的人们很难全面熟悉它的全部。为了引导人们的正确价值观的方向,应当仅仅抓住人生价值观这个核心问题,坚持以集体主义的原则,凸显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属于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而指导道德规范和党的评价的,不是一般的价值观,而是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我国的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就是集体主义的总原则。党的十八大报告,党的章程,都强调了弘扬集体主义的主旋律。这对于党的建设具有指导的作用。有了集体主义的指导,道德建设就不会走弯路,更不会走邪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5月4日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谈话时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新时期,由于各种因素的变化以及我们适应不够,出现的道德滑坡、丑恶现象等,核心的原因就是集体主义不扬,宣传集体主义不够。集体主义的核心就是两个:一是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二是把劳动和奉献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这两条是解决道德建设方向的核心内容。既然我们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准则,就必须更鲜明地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坚持把劳动和奉献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坚持个人与集体的正确关系。在集体主义的这样两个原则指导下,道德建设才能继续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科学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吸收传统文化要有分析。不能盲目照搬套用。大轰大嗡的口号和宣传,只能引起群众的反感。过分地突出和照搬传统文化,甚至搞什么儒教复兴活动,表明了对当今最有价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不足。
坚持对外国文化中的消极成分进行批判分析,防止在西化和分化的倾向方面上当受骗。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中央党校讲到这个问题。他说:“如果不顾国情照抄照搬别人的制度模式,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仅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而且还会因水土不服造成严重后果……冷战结束后,照搬了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国家,有几个是稳定发展的?受到‘阿拉伯之春’影响的国家,有哪个政局稳定下来了?印度独立后就是仿照西方政治制度,你说它的国家治理做得很好吗?关于这一点,国际上一些有见识的政治家都看得明白。李光耀在谈到美国认为新加坡‘独裁’时说,我们没有听从他们有关我们应该如何治理的建议,我们不能让别人拿我们的生活做实验。”
近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这里提出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培育和建构的任务。为了更加大众化、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内容,我觉得侯惠勤同志提出的一种理解值得参考,即:“人民至上、劳动神圣、共同富裕。”我建议再加上“独立自主”。这样十六个字:“人民至上、劳动神圣、共同富裕、独立自主”,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帮助我们更加大众化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宋明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完整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已经明确: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先强调的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八大修改通过的党章,在总纲部分增写的内容只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此之后保留了党章过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解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还没有在党的章程中出现。可见,党的正式文件更加成熟和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六部分在文化强国的四个方面的问题中,首先论证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其中,首先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在这个总的目标之下,提出了五项具体的任务,第五项任务是24个字的“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24日政治局学习会上的讲话,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有人把“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当成了“兴国之魂”,这就曲解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原意。我们党之所以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因为其内容中包含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24个字的“三个倡导”中是不包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内容的,所以那些内容还不足以称作“兴国之魂”,只能称作“文化软实力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凝魂聚气”的作用,但也不等于它本身就是“兴国之魂”。
准确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作用,需要认清二者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更宽的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相对较窄的概念。前者包含着后者,指导着后者;后者是前者的体现和进一步展开。
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鉴别某些提法的不同意识形态性质
所谓“普世价值”的思潮在中国已经引起了长达七八年的争论了,虽然中央有关部门对此思潮进行了批判,作出了正式的结论,但这种思潮至今阴魂不散。党的十八大以来,“普世价值”的思潮不顾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地位,企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立起来,试图用抽象的“自由、民主、人权、宪政”等概念替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人歪曲说: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倡导”就是:“第一次提出了肯定普世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普世价值列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畴”。还有人分析说:“中共十八大的一些新提法也值得关注,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普世价值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志着中共在理念上开始向现代社会靠拢。此前,中共在价值观表述上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在“普世价值”思潮看来,党的十八大倡导培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他们一贯所说的“自由、民主、人权”等概念。早在2009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的《六个为什么?》就指出了某些鼓吹西方“民主、自由、人权”的所谓普世价值的本质:“西方把他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美化为所谓‘普世价值’,使许多人上当,并成为策动一些国家‘颜色革命’和一些地区动乱的思想武器,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干涉别国内政、实现自己战略图谋的工具。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些错误观点和思潮的危害性,绝不能让它们干扰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事业。”
所以,我们在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概念的时候,应当与西方的这些相应的概念划清界限,坚持对这些概念注入明确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同时,要驳斥那些极力鼓吹“三个倡导是普世价值”的歪曲。要防止“普世价值”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侵袭和歪曲,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鉴别普世价值思潮的性质和本质。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中央党校指出,所有价值观都是具体的、历史的。自由、民主、人权、公平、正义等这些价值概念都不是抽象的,都是由具体的社会政治内容的,也是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对价值观念的认识和解释是不同的。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西方国家就不承认;我们认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西方就不会接受;我们讲独立自主、互不干涉内政,搞霸权主义的美国就不可能接受。世界上哪有什么普世价值。西方的一些政治家如亨廷顿,就直言不讳地认为,普世价值的说法就是西方对付非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一些人鼓吹普世价值,实际上是要借这个名头,抹黑我们党、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意识形态、我们的文化传统,要么以“反对普世价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要么引导社会主义国家接受普世价值,成为西方的附庸。
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突出引导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我们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培育或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继承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主旋律的进一步弘扬,是对集体主义原则的继续坚持。如果有人借新的口号,企图抛弃党的传统,抛弃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传统,实际上就等于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党中央在1996年10月发布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就旗帜鲜明地指出,集体主义原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总原则。 价值观是一个仅次于世界观的层次的概念。世界观指导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宏观视野使得今天的人们很难全面熟悉它的全部。为了引导人们的正确价值观的方向,应当仅仅抓住人生价值观这个核心问题,坚持以集体主义的原则,凸显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属于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而指导道德规范和党的评价的,不是一般的价值观,而是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我国的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就是集体主义的总原则。党的十八大报告,党的章程,都强调了弘扬集体主义的主旋律。这对于党的建设具有指导的作用。有了集体主义的指导,道德建设就不会走弯路,更不会走邪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5月4日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谈话时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新时期,由于各种因素的变化以及我们适应不够,出现的道德滑坡、丑恶现象等,核心的原因就是集体主义不扬,宣传集体主义不够。集体主义的核心就是两个:一是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二是把劳动和奉献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这两条是解决道德建设方向的核心内容。既然我们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准则,就必须更鲜明地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坚持把劳动和奉献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坚持个人与集体的正确关系。在集体主义的这样两个原则指导下,道德建设才能继续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科学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吸收传统文化要有分析。不能盲目照搬套用。大轰大嗡的口号和宣传,只能引起群众的反感。过分地突出和照搬传统文化,甚至搞什么儒教复兴活动,表明了对当今最有价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不足。
坚持对外国文化中的消极成分进行批判分析,防止在西化和分化的倾向方面上当受骗。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中央党校讲到这个问题。他说:“如果不顾国情照抄照搬别人的制度模式,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仅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而且还会因水土不服造成严重后果……冷战结束后,照搬了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国家,有几个是稳定发展的?受到‘阿拉伯之春’影响的国家,有哪个政局稳定下来了?印度独立后就是仿照西方政治制度,你说它的国家治理做得很好吗?关于这一点,国际上一些有见识的政治家都看得明白。李光耀在谈到美国认为新加坡‘独裁’时说,我们没有听从他们有关我们应该如何治理的建议,我们不能让别人拿我们的生活做实验。”
近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这里提出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培育和建构的任务。为了更加大众化、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内容,我觉得侯惠勤同志提出的一种理解值得参考,即:“人民至上、劳动神圣、共同富裕。”我建议再加上“独立自主”。这样十六个字:“人民至上、劳动神圣、共同富裕、独立自主”,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帮助我们更加大众化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宋明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