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对科技信息的利用和保护上,人们需要有目的、有手段和形成体系,以科技促进科技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以创新带动科技信息的有效利用,最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带动经济和社会进步。
[关键词]科技;信息化管理;体系研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6.095
[中图分类号]G351.6;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6-0-02
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合作的日趋密切,国家之间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也在日益加深。企业、区域、政府甚至国家之间合作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信息泄露问题,如时常有工作人员把国家机密出售给其他国家。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国家不但要提高企业和企业员工对于企业机密信息的重视程度,更要确定企业机密信息泄露的根本原因,从源头抓起,杜绝机密信息泄露,给企业、国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1 常见的机密泄露情况
1.1 外国人员窃取机密
某些打着投资名义实际想要窃取企业机密信息的外商,在企业信息泄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利用我国商人的这种心理,利用我国企业的工作人员获取一些机密信息,导致我国企业损失惨重。
1.2 我国企业泄露情报的情况
我国企业在和外商进行谈判、合作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自身企业的机密情报的重要性,其中包括很多不法行为,外商趁机提出许多无理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帮助外商获取我国的机密信息。
1.2.1 安全技术落后,无法保证信息的安全
目前,很多公司仍在使用一些基础的保护手段,如防火墙、网络安全信息软件等。传统的网络安全保护手段具有很多缺点,已经无法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确保企业机密信息的安全了。
1.2.2 企业对机密信息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企业在和外商进行合作、谈判时,不够重视企业的机密信息,仅仅只看重经济利益,对外商提出的一些苛刻条件也会妥协。同时当地相关部门只看重经济发展,也会为外商提供一些便利条件,忽视了企业机密信息的安全问题。
1.2.3 忽视相关法律法规,不遵守法律法规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企业忽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我国企业在和外商合作的过程中,常常擅自泄密。这种情况给某些外国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
1.3 其他泄露机密信息的方式
其他方式就是和我国企业之间存在联系或者有往来的人员、供应商、小企业、银行、科研机构等,这些组织和企业都是不法分子获取机密信息的重要来源。
2 解决情报泄露的一些办法
针对种种泄密情况,为加强科技情报信息化管理工作,企业在和外商交流科技成果时,应严格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切身利益。
2.1 预防外商窃取我国国家机密的解决办法
2.1.1 建立健全企业情报检查体系,修复体系漏洞
企业情报检查体系的含义就是企业使用情报管理体系对企业相关情报进行检查和审阅时,需要利用某种科学技术进行分析,进而能够使企业和企业情报检查体系更加完善。
2.1.2 提升违法犯罪成本,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在和外商进行谈判的过程中,企业要把机密盗窃的情况纳入到合同中去,减少企业情报信息泄露事件的发生,严厉打击外商窃取机密的违法行为。
2.1.3 提升企业中重要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防止重要情报泄露
企业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的保密机制,增强相关人员对重要信息的重视程度。
2.2 我国企业重要信息泄露后的补救方法
企业要提高对重要信息的保密观念,弥补和外商洽谈和合作时存在的工作人员违规操作的漏洞,具体做法如下:第一,采用先进的信息保护技术,注意修复技术漏洞;第二,加强保密教育,强化企业对员工的信息情报教育工作和培训,加强企业对专利技术和核心技术的保护工作;第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的规定加强管理;第四,加强保密纪律,制定并落实本企业的保密管理制度和监督检查。
3 对于泄密问题的有效治理措施
3.1 针对不同的机构,确定防泄密工作的重点
中介的作用是为了企业之间能够更好进行交流和活动,让企业都能够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寻求发展。合作伙伴可以通过中介了解到企业更多重要信息,但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和漏洞。
3.1.1 制定 针对公证性中介机构情报泄密的措施
企业在选择中介公司时,要求其提供有形和无形资产,并提供仲裁、审查、评估、认证、公证服务,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公平性。
3.1.2 制定针对代理性中介机构情报泄密的措施
理性代理的产生往往要求企业提供与代理企业基本数据和特殊业务数据的相关信息,这些数据一旦发生泄露,就会因为很多现实原因无法获得赔偿。因此,企业需要选择一个专业程度相对较高且能力和素质都过硬的中介公司,并与其签署一份正式的保密协议,防止可能出现泄露信息的情况。
3.1.3 针对信息技术服务性中介机构情报泄密的措施
信息技术服务中介参与提供咨询、招标、拍卖、职业介绍、广告设计服务等。外国合作者通过它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关于公司的重要信息,如通过广告可以了解广告成本,市场策略,新产品开发等。因此,企业需要和信息技术服务中介机构签订情报保护协定并严格执行,约束后者未经许可不得泄密。
3.2 制定针对行业协会、新闻记者等第三方机构情报泄密的措施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信息情报的需求越来越多,再加上协调、监督、推广、服务的需求,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新闻工作者、印刷单位等第三方也可以了解一些企业信息和机密信息。这些信息很可能被外国合作者获得,需用相关法规加以约束。
4 国际科技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
要想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做到不泄露情报,企业要注意什么是信息、信息的强度,充分了解公开和未发布的信息之间的区别。同时,企业要注意信息发布渠道的安全性,确定单一部门和人员发布信息,避免关键机密信息泄露的可能;甚至可通过第三方有意发布一些低价值的信息来麻痹竞争对手,做到虚实并存,让竞争对手不能找到如何克制自己企业的方法。
基于上述几种办法,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泄露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安全评估系统防范外国合作者窃取情报的问题,并建立相关制度,增加情报监管和监督力度;其次,企业要加强保密教育管理,并注意升级数据安全技术防范泄露问题;最后,企业要杜绝其他第三方渠道泄露的可能。当然,国际科技合作、科技情报泄密问题可能会越来越复杂,研究者需要不断深入研究。
5 加强我国科技信息化管理的体系化研究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的应用体现在方方面面,无论是信息传递、情报整理,都有科技的身影。为了加强科技信息的保密工作,我国需要利用现代化手段,建立科技情报体系和企业科技信息平台,严格按照保密法和相关法规,培育企业的保密意识和强化安全观念,不断推进科技创新,让科技情报信息化管理更科学、更规范。
6 结 语
我国科技情报信息化管理研究方兴未艾,情报是企业的宝贵资产,情报泄密能使企业倒退甚至倒闭。在对科技信息的利用和保护上,企业需要有目的、有手段和形成体系,只有时刻牢记信息安全利于生产,才能提高全员的信息安全意识。此外,企业要以科技促进科技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以创新带动科技信息的有效利用,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动经济和社会进步。
主要參考文献
[1]朱静薇,李红艳.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J].现代情报,2013(5).
[2]李萌.大数据时代对我国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新思考[J].中国软科学,2016(12).
[3]邓力群,马洪,武衡,等.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
[4]陈超.传统科技情报机构转型思考[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6(1).
[关键词]科技;信息化管理;体系研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6.095
[中图分类号]G351.6;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6-0-02
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合作的日趋密切,国家之间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也在日益加深。企业、区域、政府甚至国家之间合作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信息泄露问题,如时常有工作人员把国家机密出售给其他国家。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国家不但要提高企业和企业员工对于企业机密信息的重视程度,更要确定企业机密信息泄露的根本原因,从源头抓起,杜绝机密信息泄露,给企业、国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1 常见的机密泄露情况
1.1 外国人员窃取机密
某些打着投资名义实际想要窃取企业机密信息的外商,在企业信息泄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利用我国商人的这种心理,利用我国企业的工作人员获取一些机密信息,导致我国企业损失惨重。
1.2 我国企业泄露情报的情况
我国企业在和外商进行谈判、合作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自身企业的机密情报的重要性,其中包括很多不法行为,外商趁机提出许多无理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帮助外商获取我国的机密信息。
1.2.1 安全技术落后,无法保证信息的安全
目前,很多公司仍在使用一些基础的保护手段,如防火墙、网络安全信息软件等。传统的网络安全保护手段具有很多缺点,已经无法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确保企业机密信息的安全了。
1.2.2 企业对机密信息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企业在和外商进行合作、谈判时,不够重视企业的机密信息,仅仅只看重经济利益,对外商提出的一些苛刻条件也会妥协。同时当地相关部门只看重经济发展,也会为外商提供一些便利条件,忽视了企业机密信息的安全问题。
1.2.3 忽视相关法律法规,不遵守法律法规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企业忽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我国企业在和外商合作的过程中,常常擅自泄密。这种情况给某些外国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
1.3 其他泄露机密信息的方式
其他方式就是和我国企业之间存在联系或者有往来的人员、供应商、小企业、银行、科研机构等,这些组织和企业都是不法分子获取机密信息的重要来源。
2 解决情报泄露的一些办法
针对种种泄密情况,为加强科技情报信息化管理工作,企业在和外商交流科技成果时,应严格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切身利益。
2.1 预防外商窃取我国国家机密的解决办法
2.1.1 建立健全企业情报检查体系,修复体系漏洞
企业情报检查体系的含义就是企业使用情报管理体系对企业相关情报进行检查和审阅时,需要利用某种科学技术进行分析,进而能够使企业和企业情报检查体系更加完善。
2.1.2 提升违法犯罪成本,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在和外商进行谈判的过程中,企业要把机密盗窃的情况纳入到合同中去,减少企业情报信息泄露事件的发生,严厉打击外商窃取机密的违法行为。
2.1.3 提升企业中重要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防止重要情报泄露
企业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的保密机制,增强相关人员对重要信息的重视程度。
2.2 我国企业重要信息泄露后的补救方法
企业要提高对重要信息的保密观念,弥补和外商洽谈和合作时存在的工作人员违规操作的漏洞,具体做法如下:第一,采用先进的信息保护技术,注意修复技术漏洞;第二,加强保密教育,强化企业对员工的信息情报教育工作和培训,加强企业对专利技术和核心技术的保护工作;第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的规定加强管理;第四,加强保密纪律,制定并落实本企业的保密管理制度和监督检查。
3 对于泄密问题的有效治理措施
3.1 针对不同的机构,确定防泄密工作的重点
中介的作用是为了企业之间能够更好进行交流和活动,让企业都能够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寻求发展。合作伙伴可以通过中介了解到企业更多重要信息,但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和漏洞。
3.1.1 制定 针对公证性中介机构情报泄密的措施
企业在选择中介公司时,要求其提供有形和无形资产,并提供仲裁、审查、评估、认证、公证服务,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公平性。
3.1.2 制定针对代理性中介机构情报泄密的措施
理性代理的产生往往要求企业提供与代理企业基本数据和特殊业务数据的相关信息,这些数据一旦发生泄露,就会因为很多现实原因无法获得赔偿。因此,企业需要选择一个专业程度相对较高且能力和素质都过硬的中介公司,并与其签署一份正式的保密协议,防止可能出现泄露信息的情况。
3.1.3 针对信息技术服务性中介机构情报泄密的措施
信息技术服务中介参与提供咨询、招标、拍卖、职业介绍、广告设计服务等。外国合作者通过它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关于公司的重要信息,如通过广告可以了解广告成本,市场策略,新产品开发等。因此,企业需要和信息技术服务中介机构签订情报保护协定并严格执行,约束后者未经许可不得泄密。
3.2 制定针对行业协会、新闻记者等第三方机构情报泄密的措施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信息情报的需求越来越多,再加上协调、监督、推广、服务的需求,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新闻工作者、印刷单位等第三方也可以了解一些企业信息和机密信息。这些信息很可能被外国合作者获得,需用相关法规加以约束。
4 国际科技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
要想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做到不泄露情报,企业要注意什么是信息、信息的强度,充分了解公开和未发布的信息之间的区别。同时,企业要注意信息发布渠道的安全性,确定单一部门和人员发布信息,避免关键机密信息泄露的可能;甚至可通过第三方有意发布一些低价值的信息来麻痹竞争对手,做到虚实并存,让竞争对手不能找到如何克制自己企业的方法。
基于上述几种办法,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泄露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安全评估系统防范外国合作者窃取情报的问题,并建立相关制度,增加情报监管和监督力度;其次,企业要加强保密教育管理,并注意升级数据安全技术防范泄露问题;最后,企业要杜绝其他第三方渠道泄露的可能。当然,国际科技合作、科技情报泄密问题可能会越来越复杂,研究者需要不断深入研究。
5 加强我国科技信息化管理的体系化研究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的应用体现在方方面面,无论是信息传递、情报整理,都有科技的身影。为了加强科技信息的保密工作,我国需要利用现代化手段,建立科技情报体系和企业科技信息平台,严格按照保密法和相关法规,培育企业的保密意识和强化安全观念,不断推进科技创新,让科技情报信息化管理更科学、更规范。
6 结 语
我国科技情报信息化管理研究方兴未艾,情报是企业的宝贵资产,情报泄密能使企业倒退甚至倒闭。在对科技信息的利用和保护上,企业需要有目的、有手段和形成体系,只有时刻牢记信息安全利于生产,才能提高全员的信息安全意识。此外,企业要以科技促进科技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以创新带动科技信息的有效利用,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动经济和社会进步。
主要參考文献
[1]朱静薇,李红艳.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J].现代情报,2013(5).
[2]李萌.大数据时代对我国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新思考[J].中国软科学,2016(12).
[3]邓力群,马洪,武衡,等.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
[4]陈超.传统科技情报机构转型思考[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