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具体性的感知(创作谈)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在《西湖》杂志的“新锐”栏目发表作品我始料未及。这两个短篇算是我的小说处女作。虽然是小说界的新手,但我却是诗歌领域的旧人,诗歌写作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诗人,涉入小说写作,我会思考这两种文体的区别。如果存在一种称之为“诗性”的东西,那么一定也有“小说性”这种中心概念。正是这两者的各自存在,才让一个诗人的小说创作具有意义。
  但在区分诗性和小说性之前,它们作为文学的共性也许同样值得关注。在我看来,所有的文学,包括其他的艺术形式,其现实的作用在于,它们有助于恢复我们对生命的感受。人类的情感和思想具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既让我们能够开放地理解他人,同时也会在日常生活的重复中变得无动于衷。文艺作品的价值在于通过形式的变化更新我们的感受力。这并不是什么新颖的观点,当代文学理论普遍认为,写什么不重要,怎么写才是关键。罗兰·巴特甚至认为,把复杂的事物写得明白不重要,把一般的内容写得更加困难才有意义。所有的说法似乎指向了这样一种观念:由于感受力的更新是文学的目的,而形式的发明是提升感受力的途径,因此形式才是文学创作的目的。
  这未尝不是一种牢靠的观点。但我依然认为,内容可能更加重要,对内容的质朴性还原,能够創作出一种具体性,一种在场状态,从而让我们恢复对生命理解的敏感。是的,故事的表达是重要的,但故事本身也是重要的。当修辞手段将田纳西州的一个坛子比喻为生命的象征时,它仍然借助了这个坛子在生活中的日常功能。
  小说能够恢复我们对具体性的敏感,诗歌也可以。但正是在这一功能上,它们展现出了区别。对于小说而言,这种具体性的营造具有完整性,它几乎可以建构出有别于真实生活的另一重世界,从而整体地提供一个新的感受环境。而诗歌作为语言的精炼,其具体性是撷取式的,片段性的,通过隐喻系统的创造予以强化。
  小说应该比诗歌更加完整,这种认识对我的写作形成了困难。在开始切入小说时,我清楚地感觉到了自己写作能力的瓶颈,但同时也体会到,对小说细节的构建,为我打开了新的想象方式,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个人中心的放弃。这并不是说,在诗歌创作时,作者无法站在其叙述对象的角度进行思考,而是因为在小说写作中,细节化和完整性的相互要求,使人对世界的理解更加客观化。在我看来,小说家不但比诗人更加复杂,也比诗人更加冷静,而很可能,正是因为复杂,他才变得冷静。在小说的结构下,生活的逻辑被拿出来辩论,人的命运得到充分的推演,而不止步于命运的展示,因此,尽管它的戏剧性也许并不是以情感震惊的方式展开,却显得更加可靠。诗歌是对世界的提纯,而小说倾向于对世界进行重构。
  就本人的这两篇小说来说,我必须承认它们都属于传统式的写作,在形式上并没有什么创新,但值得辩护的是,由于对具体性的营造,它们没有陷入任何形式上的套路里。换言之,具体性内在着对真实的要求,而真实的细微和变动总是会突破各种固定范式。两个短篇都是个人经验与虚构的混合,对于一个新手而言,个人经验常常是最重要的写作资源,但就本人来说,它同时具有了精神治疗的作用,是一种感情负债的偿还。是的,即使它们不乏大量的想象成分,但整个故事却像是在内心里完整地发生过,呼应着某种潜伏的期待。
  在《告别》这篇小说里,我回忆了父亲病重后,来到县城中学看望我的往事。他并没有说过最后告别的那些话,但我坚定地认为,那次到访就是他和我的郑重告别。这是一篇关于疾病和死亡的小说,死亡作为生命的必然归宿熨平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包括父子之间的差别。而疾病可以打败一个人,摧毁他的社会角色,突显出人的脆弱。这篇小说不无哀悼,我希望动用对语言的敏感,让一场告别之旅显露出生命真相的蕴涵。通过回忆的重述,我发现了父亲的脆弱,同时也不无自怜,但正是这种对脆弱的怜悯,使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得以突破社会角色的约束,获得了一种本质化的理解。这是治愈,也是拯救。但获得拯救的原因,不是因为我们完成了对死亡的超越,而是因为我们实现了对生命和人的新的认识,接受了人的普遍性脆弱。这是一篇悼文,充满了纪念的气息,但我希望它不止于怀念,而是一种对人世的慈悲。
  《“笑对人生”》和《告别》有着相似的情感框架,既敏感也脆弱,并且同样是现实与虚构的混合。但这篇小说较后者描述了更强的时代背景,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我”和“表哥”的生命轨迹发生了逆转,而在这一逆转的过程中,我们都产生了不适。这是人的命运所具有的历史性。脆弱也许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但敏感却是独特的体验和能力,通过对后者的强化,我试图让前者变得特殊一些。也就是说,我尝试着让脆弱成为“表哥”身上独特的印迹,或者说,是一种类型特征,从而浮现出他那个时代人的命运共性。从某种角度,这同样是时间作用在人之生命上的悲剧性。
  在终极意义上,文学是一种对命运的思考,但除了文学本身在形式上不断发展以外,人的命运也在持续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就是“文学的空间”。这两篇小说是一次开始,它也许暗示了我个人的文学偏好,我相信,不论作为诗人还是小说作者,以更加理性的方式去看待人的感性,可能都是种巨大的趋势,我需要适应这种趋势。
其他文献
一  樱花树下,雪色在阳光间起舞。  满地洒落的风声将些许残留的话语带向未来,身旁的山头隐隐有鼓声作响。  不小心跌入杯底的阳光蹦跳着,溅起些许涟漪,将水色的香味慢慢晕染开来。流向山脚的河流,跌落崖前时洒出些许水汽,因而偶尔能见到一轮彩虹。  脚下山峰云雾缭绕,隐约见到了些许人影,缓慢而坚定地向上移动着。他们手持灯笼,戴着各色的面具,在阳光洒落至半山腰时从这里经过,踏着满地的樱花,朝着石阶之上而去
期刊
时间:2021年1月   讨论人: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师、学生,王尧教授作为嘉宾,以批注的方式参与互动   李佳贤:今天我们讨论王尧的长篇小说《民谣》。[1] 该小说有几个值得讨论的问题:首先是小说的结构。其次,是虚构或真实的一些历史文本,它们体现在“杂篇”和“外篇”,包括“杂篇”中收入的作文、入团申请书,乃至当时的倡议书、毕业留言、检讨书、揭发信、政治鉴定、儿歌等等[2
期刊
很多年了,我都没有见过他。  母亲给他开门时,我在楼上校订书稿。除了门的声音,我听到了他咯哧咯哧笑着与母亲寒暄的声音,感觉像进来了一群人,脑中简单地闪过一些他小时候的情形。  后脑勺编了条小辫子,放学站在最前面,举着个一年级二班的小牌子,昂扬着头的他还是小小孩,而我站在队伍的最末端。  那时秋天的阳光落在房屋上,折射下来照亮了学校空地上的树木,我们初入小学,惴惴难安,学校大门一开,母亲就随着人流涌
期刊
白日梦  夜晚的动物园  一只长颈鹿站着  睡着了  我走过去  贴着它站着  喊住一个人  过街的人流中  你想喊住一个人  你从后面喊他  不确定  他是否会停下步子  这种念头  已经好多年  你走在斑马线上  偶尔会想起来  有时则非常强烈  心跳加速  你看着众多的背影  匆匆向前  你多么希望自己  能大声喊出来  不管他是不是回头  这件事  就算了结掉了  安静  安静的人会想到山
期刊
第一封信  秋,我忍住了立刻飞过去、出现在你面前的冲动。真的,哪怕三两天也好。但是我忍住了。我又来到杭州。不想那么匆忙。我早就幻想过有这么一个机会,可以这样安静地在杭州走一走、待一待。  田汉和“南国社”、南国艺术学院是我筹划中的“表演史写作”的重要一章,它就像是中国的“黑山学院”,而他在杭州的这一程,又恰好这么地浓墨重彩。我是幸运的,可以在深秋来到杭州,把我搜集的史料先变成虚构的故事、排演出来。
期刊
我的家乡在粤桂交界的北流。我和梁晓阳是同县的乡党。著名作家林白也是我的乡党。我县的地理像一片柳叶,我在柳叶尾(也称南部)出生长大,而梁晓阳的家乡在柳叶中部。县城在柳叶的头部,也叫北部,林白是在县城长大的。梁晓阳家乡有座山叫天堂山。他經常自称天堂山人。我在北流高中上高一时,看到梁晓阳在县文联刊物《勾漏》发表作品,引为同道,便主动约见他。那时候,他衣着比我得体,梳着二分头,也许是寡言的缘故,我以为是傲
期刊
1989年秋天,在县重点高中,朱山坡读高一,我读高二。我在北流文联的内刊《勾漏》发了一首诗,样刊和稿费被人送到了语文科,语文科组长把一个写有“好消息”的小黑板挂在了门口,引来了一群围观者,朱山坡后来说他是其中之一。其实他已经在上一期的《勾漏》发表了诗歌,不过笔名不是朱山坡,而是叫“白路”。他就是用这个笔名,给我写了一封信。我们近在咫尺,我在楼上,他在楼下,他竟然给我写了一封信,而且笔迹秀丽,在信里
期刊
“批评家做批评吧,我觉得首先要跟批评对象之间有联结。”  傅小平:谈完创作,我们再来谈谈批评,就从《文学创作要“上天入地”》这篇文章开始谈起吧。虽然从形式上看,这是长篇演讲,但我是一开始就把它当批评文章来读的。当然联系到你作家的身份,我们可以称它为作家批评,融汇其间的那种文学性的表达,在批评家的文章里是不怎么见到的,要从批评视角上看,它又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广角批评,虽然主旨有关文学创作,但里面融入
期刊
星期天我正在为杂志赶写一篇稿子,突然接到小萌的电话。两天前,我参加杂志社组织的采风活动,去一个叫阜平的地方待了两天,吃也吃了,玩也玩了,归来为人家写篇稿子是题中应有之义。我写的文章,题目叫《我看到……》,就写我在阜平之所见。比如:  我看到一个细雨中的村庄,像水墨画一样意境幽远,人们一点也不慌张,从容干着各自的活计,街上有游人,游人也不打伞,从容地逛着,享受着山村的闲适和恬静,还有细雨的润泽…… 
期刊
蒋在,英美文学硕士。诗歌见于《人民文学》、《诗刊》等。小说见于《十月》、《钟山》、《上海文学》等。出版小说集《街区那头》、诗集《又一个春天》。曾获《山花》“小说双年奖”新人奖与牛津大学“罗德学者”提名。  一  那年秋天,你给我打来电话,问我们是否能再试一次。飞往上海的机票是下周四,希望我能去浦东机场T2航站楼接你。你表示去哪儿都行,去那些我没有去过的城市,只要和我在一起。  再试一次。确切地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