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街球之路——王皓
虽然还是冬季,可窗外耀眼的阳光和街上的短装女郎使整个上海到处弥漫着夏日的气息,关上电脑拿起篮球,第N次站在楼下的空地上开始进行基本功的练习。很快,汗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不久就感觉衣服有点湿了,我喜欢这种一个人运球的感觉,特别是在夜晚。听着音乐,合着节拍,动作越来越随意,成为一名与球共舞的艺术家。
从2004秋天至今,接触街球已5年有余,从当初的街球白痴到如今的ART FASHIONER(简称AF)艺术创造者的领队,一路走来,没有大起大落却也经历不少风雨。记得第一次看到街球视频时还是在南京路的一家商厦,那时虽然已是一名篮球爱好者但却不会任何动作,直到看到那个令人眼花缭乱的视频。因为是和朋友一起逛街所以从观看到离开只有数十秒。但我彻底被震撼了。篮球原来还可以这样打f就在我情绪高涨时,朋友淡淡一句“这个都是大家配合的假球而已,只是表演给你看的”,也许是太单纯了,我对他的说法深信不疑,于是激情之火就这样被熄灭了。等到它再次燃起,我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
大学即将毕业,通过四轮面试,我到了上汽集团下属的一家公司实习,因为所学专业的原因,我的实习岗位需要翻班,实习的第一个月就连上了一个月的夜班:流水线装配,晚上12点到早晨9点,打铃吃饭,打铃上岗,没有周末,只有工作。刚走出校园的我很不适应,很快就萌生了辞职的念头,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读了这么多年书出来就是做这个,我知道现在大学生满地爬,我也知道行行出状元,但我更知道我现在做的事情小学毕业也可以做。所以那段时间对我来说,是困惑的,每天过着今天混下班外面找工作的日子。有天上网看到有家单位需要找一位给幼儿图书做插画的,因为以前我绘画水平还不错,所以我立刻联系了对方,一番互相沟通后,对方要我等下,2个小时后给我通知。于是我就随便点击网站借以消磨时间,也可能实在太无聊了,不停的点来点去,从篮球点到街球从街球点到街球视频从街球视频点到,GERMAN个人视频(当时很红的德国街球手)当我看到视频内容的第一眼,我就知道,曾经我想过做快递,想过卖馄饨,想过做插画家,而现在,我只想做一名街球手!就这样,我走上了街球之路,一条影响我一生的道路!
2004年秋天,我成为华街上海区的版主,开始对街球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认识了很多街球爱好者,同时在工作上我被分配到其他部门实习,开始有时间练球了。随着街球热在中国的不断蔓延,街球爱好者越来越多,我负责的上海区也越来越热闹,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我于04年11月,在上海师范大学组织了第一坎活动,当天来了18个人。虽然活动内容很一般,就是三对三和一对一,而且当时的技术现在看来实在惨不忍睹。不过气氛却异常的热烈。视频后来在华街推出,引来骂声一片。就在这样的叫骂声中我们的队伍却愈加壮大,已经开始为第二次活动做准备。
2005年初,随着第二次活动的成功组织,华街上海区的会员数量激增,同时每周组织一次打球已经成为上海区的固定活动项目,此时我开始考虑从会员中选拔些技术比较好的组织成一只球队,经过几次选拔后我们成立了BALLAMASTER(简称BM),这只队伍就是AF的前身,提及BM,不得不提的就是我们在05年中开始和别人合作,尽管合作一开始就有些磕磕碰碰,但由于对球队未来美好的憧憬,我们还是决定和对方合作下去,然而数月后,一次矛盾的激化成为了我们解散的导火索。在做出公开声明后,我让球员们自由选择去留,其实这次合作失败对我的打击极大,令我欣慰的是,所有队员都选择了跟我走,经过这次失败的经历,我发誓从此要靠自己的力量把球队做起来(此时球队更名为AF),以至于后来球队出名后,我拒绝了所有希望合并我们的各种体育公司和街球团队。事实也证明我的拒绝是对的,因为如今还活跃在上海的街球团队也仅剩我们而已。
2006年,是我们球队渐露头角的一年,因为之前每周固定活动给很多街球爱好者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所以我们球队的人气也越来越高,甚至吸引了一批的女球迷加入,一只街球团队在长达三年几乎不间断的每周活动都有女生来参加。我想这不仅在上海独一无二。在全国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然而令球队真正开始声名雀起的还是当年8月份CSBA组织的一场活动,那次活动我们队员张博大在决胜局以一球负与当时红极一时的CSBA签约球员小和尚,而另一队员梁诚在单挑赛中连续戏耍并以绝对优势大胜对手。此次活动后,我们开始受到来自上海以外地区球迷的关注。
2007年,球队开始迅速发展的一年,年初球队受邀参加CSBA的活动,这次活动就是后来网上流传度很广的京沪大战。我们作为特邀嘉宾同CL进行3对3及Fs的对抗,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全场对抗时发生意外,活动时间损失过多,我们3对3的对抗被迫取消,只有黄声亮参加了FS的对抗,但此次活动我们已经开始被广为关注,数月后的上海FS BATTLE大赛,黄声亮又一举夺得冠军。这时,我们球队的知名度到达了一个顶峰。紧接着球队又在08年作为嘉宾参加了“中国街球全明星”、“中美街球明星对抗赛”等一系列倍受全国街球迷关注的活动,这时的AF已经在上海彻底成为了一线队伍。
2009年,除了08年与AF达成合作的网络媒体外,平面媒体也开始关注AF,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在乎的已经不是有多少媒体关注,而是如何去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喜欢街球的人重燃激情,我们成立了球队官网(www.af-crew.com)。开始策划活动,进行街球教学。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因为08年的经济危机,各种比赛与演出大量减少,街球手们没有了展现自己的舞台,街球已死的说法又死灰复燃,曾经热闹无比的球场如今冷冷清清,鉴于这个情况我们自行发起了“AF上海TOUR”的活动,在上海人气最足的几个球场与那里最强的对手交流,平心而论,虽然因为天气关系有几个球场参与的人并不多。但活动总体是成功的,因为在这次活动进行中,每天都有球迷加我qq,问如何才能进入我们队伍成为我们的一员。而当我在其他群里听到有不少球迷说“AF才是上海第一街球队”时,内心忽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也许这就是我努力这么久最想听到的话。
2010年了,球队发展的更加快了,除了年末在华东理工大学做了篮球活动外又接着给上汽集团及自己公司做了表演,当我站在上海大舞台表演时,这个曾经开了无数场演唱会的地方突然给我一种梦想照进现实的感觉——原来我不是只能在台下在电视机前在杂志上羡慕别人,我也可以被别人羡慕。
从2005年到现在,一边工作一边做球队。不想得到肯定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更多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街球之梦,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因为这个梦不属于我一个,它属于我们全体AF人。
虽然还是冬季,可窗外耀眼的阳光和街上的短装女郎使整个上海到处弥漫着夏日的气息,关上电脑拿起篮球,第N次站在楼下的空地上开始进行基本功的练习。很快,汗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不久就感觉衣服有点湿了,我喜欢这种一个人运球的感觉,特别是在夜晚。听着音乐,合着节拍,动作越来越随意,成为一名与球共舞的艺术家。
从2004秋天至今,接触街球已5年有余,从当初的街球白痴到如今的ART FASHIONER(简称AF)艺术创造者的领队,一路走来,没有大起大落却也经历不少风雨。记得第一次看到街球视频时还是在南京路的一家商厦,那时虽然已是一名篮球爱好者但却不会任何动作,直到看到那个令人眼花缭乱的视频。因为是和朋友一起逛街所以从观看到离开只有数十秒。但我彻底被震撼了。篮球原来还可以这样打f就在我情绪高涨时,朋友淡淡一句“这个都是大家配合的假球而已,只是表演给你看的”,也许是太单纯了,我对他的说法深信不疑,于是激情之火就这样被熄灭了。等到它再次燃起,我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
大学即将毕业,通过四轮面试,我到了上汽集团下属的一家公司实习,因为所学专业的原因,我的实习岗位需要翻班,实习的第一个月就连上了一个月的夜班:流水线装配,晚上12点到早晨9点,打铃吃饭,打铃上岗,没有周末,只有工作。刚走出校园的我很不适应,很快就萌生了辞职的念头,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读了这么多年书出来就是做这个,我知道现在大学生满地爬,我也知道行行出状元,但我更知道我现在做的事情小学毕业也可以做。所以那段时间对我来说,是困惑的,每天过着今天混下班外面找工作的日子。有天上网看到有家单位需要找一位给幼儿图书做插画的,因为以前我绘画水平还不错,所以我立刻联系了对方,一番互相沟通后,对方要我等下,2个小时后给我通知。于是我就随便点击网站借以消磨时间,也可能实在太无聊了,不停的点来点去,从篮球点到街球从街球点到街球视频从街球视频点到,GERMAN个人视频(当时很红的德国街球手)当我看到视频内容的第一眼,我就知道,曾经我想过做快递,想过卖馄饨,想过做插画家,而现在,我只想做一名街球手!就这样,我走上了街球之路,一条影响我一生的道路!
2004年秋天,我成为华街上海区的版主,开始对街球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认识了很多街球爱好者,同时在工作上我被分配到其他部门实习,开始有时间练球了。随着街球热在中国的不断蔓延,街球爱好者越来越多,我负责的上海区也越来越热闹,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我于04年11月,在上海师范大学组织了第一坎活动,当天来了18个人。虽然活动内容很一般,就是三对三和一对一,而且当时的技术现在看来实在惨不忍睹。不过气氛却异常的热烈。视频后来在华街推出,引来骂声一片。就在这样的叫骂声中我们的队伍却愈加壮大,已经开始为第二次活动做准备。
2005年初,随着第二次活动的成功组织,华街上海区的会员数量激增,同时每周组织一次打球已经成为上海区的固定活动项目,此时我开始考虑从会员中选拔些技术比较好的组织成一只球队,经过几次选拔后我们成立了BALLAMASTER(简称BM),这只队伍就是AF的前身,提及BM,不得不提的就是我们在05年中开始和别人合作,尽管合作一开始就有些磕磕碰碰,但由于对球队未来美好的憧憬,我们还是决定和对方合作下去,然而数月后,一次矛盾的激化成为了我们解散的导火索。在做出公开声明后,我让球员们自由选择去留,其实这次合作失败对我的打击极大,令我欣慰的是,所有队员都选择了跟我走,经过这次失败的经历,我发誓从此要靠自己的力量把球队做起来(此时球队更名为AF),以至于后来球队出名后,我拒绝了所有希望合并我们的各种体育公司和街球团队。事实也证明我的拒绝是对的,因为如今还活跃在上海的街球团队也仅剩我们而已。
2006年,是我们球队渐露头角的一年,因为之前每周固定活动给很多街球爱好者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所以我们球队的人气也越来越高,甚至吸引了一批的女球迷加入,一只街球团队在长达三年几乎不间断的每周活动都有女生来参加。我想这不仅在上海独一无二。在全国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然而令球队真正开始声名雀起的还是当年8月份CSBA组织的一场活动,那次活动我们队员张博大在决胜局以一球负与当时红极一时的CSBA签约球员小和尚,而另一队员梁诚在单挑赛中连续戏耍并以绝对优势大胜对手。此次活动后,我们开始受到来自上海以外地区球迷的关注。
2007年,球队开始迅速发展的一年,年初球队受邀参加CSBA的活动,这次活动就是后来网上流传度很广的京沪大战。我们作为特邀嘉宾同CL进行3对3及Fs的对抗,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全场对抗时发生意外,活动时间损失过多,我们3对3的对抗被迫取消,只有黄声亮参加了FS的对抗,但此次活动我们已经开始被广为关注,数月后的上海FS BATTLE大赛,黄声亮又一举夺得冠军。这时,我们球队的知名度到达了一个顶峰。紧接着球队又在08年作为嘉宾参加了“中国街球全明星”、“中美街球明星对抗赛”等一系列倍受全国街球迷关注的活动,这时的AF已经在上海彻底成为了一线队伍。
2009年,除了08年与AF达成合作的网络媒体外,平面媒体也开始关注AF,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在乎的已经不是有多少媒体关注,而是如何去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喜欢街球的人重燃激情,我们成立了球队官网(www.af-crew.com)。开始策划活动,进行街球教学。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因为08年的经济危机,各种比赛与演出大量减少,街球手们没有了展现自己的舞台,街球已死的说法又死灰复燃,曾经热闹无比的球场如今冷冷清清,鉴于这个情况我们自行发起了“AF上海TOUR”的活动,在上海人气最足的几个球场与那里最强的对手交流,平心而论,虽然因为天气关系有几个球场参与的人并不多。但活动总体是成功的,因为在这次活动进行中,每天都有球迷加我qq,问如何才能进入我们队伍成为我们的一员。而当我在其他群里听到有不少球迷说“AF才是上海第一街球队”时,内心忽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也许这就是我努力这么久最想听到的话。
2010年了,球队发展的更加快了,除了年末在华东理工大学做了篮球活动外又接着给上汽集团及自己公司做了表演,当我站在上海大舞台表演时,这个曾经开了无数场演唱会的地方突然给我一种梦想照进现实的感觉——原来我不是只能在台下在电视机前在杂志上羡慕别人,我也可以被别人羡慕。
从2005年到现在,一边工作一边做球队。不想得到肯定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更多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街球之梦,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因为这个梦不属于我一个,它属于我们全体AF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