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理念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dian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建筑结构的实际设计中,抗震设计是非常重要部分,在现阶段的建筑设计中抗震设计受到广泛关注,建筑是否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也是人们在建筑使用方面非常重视的,抗震设计要从长远的方面进行考虑,对设计理念进行更新,很多地区的抗震设计并未及时进行更新,无法跟上时代的趋势。基于此,以下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理念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结构;设计理念
  引言
  通过优化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案能够保证在遇到常规地震时建筑物完好无损,正常继续使用,能够保证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在遇到强烈地震时良好的抗震结构能够确保建筑结构稳定性,不至于坍塌造成严重的损失和社会影响。为此,应当不断优化建筑抗震结构,提升建筑结构设计水平,不断更新抗震设计理念,为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提供保障。
  1抗震结构设计的作用
  建筑的抗震设计,首先可以让建筑在受到常规地震冲击,并处于本地区的设防烈度内,可以保证建筑处于完好的状态,继续保证建筑的使用。另外是在保证建筑在遭遇高强度地震的情况下,出现损坏后修整,让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可以不受伤害。最后是在建筑遇到罕见强震的情况下,建筑不至于出现坍塌。
  2建筑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的结构设计专业人才的缺乏
  我国众多高校里,建筑设计专业还是比较欠缺的,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主要都是由国外设计专业进行设计,不利于我国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优秀的设计人才的缺失也阻碍了我国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2.2未足够了解建筑抗震设计的概念
  进行抗震设计时要遵循不开裂、可维修、不倒塌的原则,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灾害产生的影响。一些设计师未充分了解抗震设计概念,缺乏对建筑中关键结构的抗震设计,导致对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失去控制,应提高材料的抗震性能,根据材料使用情况进行优化设计,延缓并降低地震灾害构成的危害。
  2.3建筑材料与结构的选用存在问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比较容易的满足抗震和使用的需求,但是如果建筑工程的高度比较高,那么钢筋混凝土就不能满足基本的抗震需求。我国一些高度超出了15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为了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往往会选择三层支撑框钢架构的方法进行施工操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钢铁的处理能力不断的增强,钢铁制品的种类和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所以,建筑工程在进行设计和施工的时候,钢结构的使用效率越来越高,从根本上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
  3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分析
  3.1优化抗震性能,布设抗震构造
  要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必须对建筑的设计方法、建筑材料、基本功能、结构类型等重要要素进行掌握,并细致分析各个要素受地震影响的危险性。设计师要摆脱常规抗震设计的限制,针对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强化设计,要在设计中做到具有针对性,不能套用固定的抗震设计,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使用功能、建筑结构特点做出针对性较强的设计,必须在设计中凸显灵活性和实用性。设计师要了解建筑的抗震性能需求,并联合关键部门针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设计制定合理的规划设计,针对一些具有特殊结构特点的建筑物,要综合考虑其结构的复杂性、不规则性特点,根据内部结构的特点合理设置抗侧力构建,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
  3.2防震缝设计
  在设计建筑抗震结果过程中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的理念,如果建筑物的建设标准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那么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做好防震缝的设置,在工程项目中设置防震缝可以将建筑內部结构分解,进而实现地震力的分散。为了保证防震裂缝和上层建筑保持相互分离独立应当在防震缝两侧适当预留一定宽度,一旦发生地震,地震所引发的建筑物受力不均匀、结构体型不规则的问题可以通过防震缝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如果建筑内部结构某个部位出现了损坏或者变形也不会影响到其他部位的性能。
  3.3树立整体设计理念
  设计人员在进行抗震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在结构设计中尽量采用完整性比较高的结构构件,这样能够使结构具有更好的传递惯性并起到力的收集作用,从而实现水平分区的目的,充分发挥倒立垂直结构应有的功能。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整体性的抗震设计时,应首先提高建筑结构各个子系统结构的抗震能力,最终实现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3.4设置多道抗震防线
  多道抗震防线结构体系应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同工作。(1)第一道抗震防线应优先选择不负担或少负担重力荷载的竖向支撑或填充墙,或选用轴压比值较小的抗震墙与实墙筒体等构件,不宜采用轴压比较大的框架柱兼作第一道防线的抗侧力构件。(2)第二道抗震防线。可以采用在原本的框架位置布置钢支撑的方式提高结构的抗扭强度,并且与原本的框架结构一起形成第二道抗震防线。
  3.5建筑结构形式的选择要科学合理
  在目前的建筑结构设计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比较常用的结构类型,虽然新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简单易行,然而其在形变以及强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此外,钢结构虽然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但是其成本造价相对较高。因此,设计人员应综合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地质特点、地震烈度等级以及工程投资成本等多种因素,合理选择建筑工程的结构类型,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并提高抗震结构设计的经济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应当根据建筑物所在区域具体分析所需要面临的问题,加强对建筑物所在区域环境、经济、技术等方面因素的考虑,提高设计的可行性,优化设计方案,加强抗震性能的考虑,最大限度地提升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师可以积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辅助设计,将数据和计算的可靠性提升,进而提高建筑抗震设计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师建国.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理念[J].住宅与房地产,2019(16):82.
  [2] 王宜.抗震结构设计理念的应用与设计要点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75.
  [3] 闫帅平,张银芳.浅析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81+83.
  [4] 熊文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5):96.
  [5] 闻奇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念与方法分析[J].地产,2019(09):121-122.
其他文献
摘 要:软土是工程地质中较为常见的不良地质类型,软土地基的处理质量直接影响到路基的基础承载力,也是保证道路建成后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所以选择合理的软基處理方案及方法快速实施,从而取得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就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软土的定义及其成因、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题等。  关键词:软土地基;路基;软基处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级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张。在道路修建期间,由于道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人们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建筑环境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建筑美术设计水平需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提升,建筑设计人员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根据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客户的审美要求,对美术设计思想进行创新,经现代先进的技术融合到美术设计理念当中,从而提高建筑美术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伴随国家生态发展战略的发展,建筑工程行业领域也需要积极响应号召,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应用各种新型的绿色节能技术,才可以取得更好的建设效果,让建筑实用更加绿色、自然、舒适,并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和能耗问题。而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尤其要关注墙体保温、屋面、门窗、节水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只有通过这些部分的强化,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操作效果,规避常见的应用问题。由此可见,需要对相关技术、材料的具体应用策略充分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与建设施工中的各项技术也得到了有效提高,进而也保证了土木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当前,土木工程建设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对于土木工程建设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保证土木建设工程质量的同时,一定要合理地运用边坡支护技术,以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合理施工。边坡支护技术的发展前景良好,选择合适的边坡支护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施工成本。本文对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期刊
摘 要:东营市垦利区,东临渤海,位于黄河入海口处。近年来,由于干旱、耕作等因素影响,造成土壤盐渍化加重,盐碱地面积扩大。为充分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多年来,通过不断探索与研究,积累了盐碱地种植水稻成功经验,并形成了一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并得到推广,使大面积盐碱地得到改良利用,荒碱地变成了米粮川,确保了当地粮食安全,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与农民增收。  关键词: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  1. 增施基肥,
期刊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生活对于建筑的需求也不断扩大,这也为我国工民建建筑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也愈加重要。同时,工民建项目的施工水平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尤其是资源浪费问题更是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性目标相悖。基于此,本文聚焦于我国工民建工程施工中的节能技术应用,力求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不断扩大规模,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也在不断的优化创新,力求顺应社会的高科技发展,满足人们对先进建筑的需求。先进科学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制度能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本文将分析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的控制措施,借此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准,以供广大建筑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控制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大环境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植物保护工作对于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指出应加大力度开展植物保护工作,然后通过多种手段的分析,指出创新植物保护技术、开展专业植物保护培训、完善植物保护机制、健全法制管理体制、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植物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和具体做法,为推进我国植物保护工作、解决植物病虫害、优化生态平衡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植物保护;生态平衡;措施  在生态环保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对于植物保护也十分
期刊
摘 要:当前,针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环境的研究比较缓慢。我国工业日益发展,使得各种金属需求量不断增加,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步伐也在加快,以此产生的市政公用工程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矿山建设与发展,可见分析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生态环境问题势在必行。本文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相关技术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技术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推动着市政公用工程的规模
期刊
摘 要:泌阳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盛产小麦。每年冬小麦播种面积占全县基本农田面积的90%以上。每年的冬小麦播种和各个生长阶段的管理,是各级农技推广和广大农民的主要工作。由于各种原因,泌阳县冬小麦田间不仅种类多,而且防治困难。麦田杂草与小麦争水肥、争空间、争光照,为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创造有利环境,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一般麦田可造成减产10%-20%,严重发生地块达30%左右。麦田杂草种类以繁缕、野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