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各种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期,进行德育教育,塑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在遵守社会道德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努力地铸造自己高尚的人格,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采用科学的、正确的德育方法,从而达到良好的初中德育效果。
关键词:初中德育;策略;开展措施
德育是一件大事,光停留在口头上当然不行,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视而不见是不行的,它关键在于做。这样做,并不是一锹挖一口井,而是要长期地教育学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我们不要怕难。假设没有一点难处,那便是一件轻松的事了。我们不能祈求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能够一蹴而就。
一、中学生德育问题现状
1.缺乏对道德的正确理解
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与家长和老师密不可分,但是这样的教育往往是较为理论化的,缺乏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印象不够深刻,也难以真正形成。家长和老师经常会直接告诉学生什么对什么错,忽略了学生自己去经历的过程,这就让德育教育大打折扣,学生的道德意识很模糊,不利于学生三观的形成。因此,中学生必须对道德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把握好自己的行为。
2.德育教育不平等,学生缺乏独立性
德育是一种具有主观意识的客观教育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只有相互平等,师生互动才能有效。而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则是教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教师高于学生。这是一种强制性的灌输教育。老师告诉学生这就是对的,不注重学生的思想,这样的教育,不管学生的心理情绪如何,学生心里当然不满,心中会产生逆向的心理,情绪也会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你讲我听、我行我素的局面。
二、中学生德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1.从教师自身出发,抓好安全防范工作,使学生在微妙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形成正确的人格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在教学方面也是如此,如果教师自身没有很好的修养,而去管理学生,学生肯定会有“不服”的心理情绪,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人曾经说过,一个人最有吸引力的时候那就是认真工作,用自己的专业水平来征服他人。因此,教师就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学习,不断用自己的职业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保障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其次要做好自己的道德建设。初中生的各个方面都处于形成期,教师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很容易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可以看出,自身道德教育的良好道德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要以诚实,文明,尊重他人的方式對待人,才能真正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进而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使学生在模仿中形成正确的道德素养。
2.注重实际发展
传统的道德教育通常是重灌输、轻启发。许多学校在学期一开始时就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教导,而不知这样的讲道只会引起学生的反叛心理,不能起到德育教育的根本作用。因此,如果要建立现代德育观,就应放弃抽象理论的宣讲,用实际需要的各种形式的道德指导和启示来取而代之。比如,可以通过举办“五四”“国庆”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会评价,学会承担,学会适应,学会生存。因此,要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通过“春耕”,“农村采摘”等生产实践培养学生抵御挫折的能力,用多角度的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打破陈规,追求创新的实践。总之,初中生喜欢有趣的活动,可以多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过程中自然地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德育内容,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优良品质。
3.以学生为根本,重视德育活动实效
在组织学校德育活动时,要明确初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他为中心作为中心来开展德育活动。德育活动需要给学生带来一些实用性,同时也要从本质上陶冶学生的情操,纠正自己的思想。学校要勇于放弃一些费时费力,耗资巨大的德育实践活动,结合学生的心理,思想等实际情况,开展高效的德育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初中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操。
4.密切关注网络信息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会使用电脑。中小学生使用电脑已成为普遍现象。可是网络因为其没有限制性和筛选性,这些学生在上网的时候很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这些不健康的事情可能会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正因为现在的网络道德规范机制还没有正式形成,所以如何防止学生在上网时接触到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已成为当前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互联网上的黄色赌博和虚幻的游戏世界可能会让学生沉迷其中。一旦沉迷,就会陷入这个虚幻的世界,人格与心理也会逐渐出现问题。现在的中学生对外界的事情充满好奇感,很容易被互联网上的这些信息所吸引。再加上这个年龄段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互联网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学校和家庭如果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就可以将网络上的积极的一面来帮助学生学习。有关部门可以专门为中学生建立未成年人网络。通过本网站,可以保证未成年人的上网安全。同时还需要联合相关部门打击网络上的不健康信息和网站,为中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互联网环境,在此基础上还应该鼓励学生独立学习,让学生把握自己的时间分配。
5.促进学校,家长和社区的有效协调
初中生德育是一项复杂的教育项目,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学校要做好基础教育工作,为学生的德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家长也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积极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社会各界要积极营造高度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的社会氛围。只有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有效配合,才能建立全方位的德育体系,确保学生的发展。
在初中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初中阶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有关德育工作者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改进教育方法,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以有效达到“智育”兼“德育”的目的,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玉琴.对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探讨[J].山西教育,2010(11).
[2]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认识与实践[J]. 张忠强. 科技信息. 2011(23).
关键词:初中德育;策略;开展措施
德育是一件大事,光停留在口头上当然不行,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视而不见是不行的,它关键在于做。这样做,并不是一锹挖一口井,而是要长期地教育学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我们不要怕难。假设没有一点难处,那便是一件轻松的事了。我们不能祈求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能够一蹴而就。
一、中学生德育问题现状
1.缺乏对道德的正确理解
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与家长和老师密不可分,但是这样的教育往往是较为理论化的,缺乏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印象不够深刻,也难以真正形成。家长和老师经常会直接告诉学生什么对什么错,忽略了学生自己去经历的过程,这就让德育教育大打折扣,学生的道德意识很模糊,不利于学生三观的形成。因此,中学生必须对道德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把握好自己的行为。
2.德育教育不平等,学生缺乏独立性
德育是一种具有主观意识的客观教育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只有相互平等,师生互动才能有效。而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则是教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教师高于学生。这是一种强制性的灌输教育。老师告诉学生这就是对的,不注重学生的思想,这样的教育,不管学生的心理情绪如何,学生心里当然不满,心中会产生逆向的心理,情绪也会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你讲我听、我行我素的局面。
二、中学生德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1.从教师自身出发,抓好安全防范工作,使学生在微妙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形成正确的人格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在教学方面也是如此,如果教师自身没有很好的修养,而去管理学生,学生肯定会有“不服”的心理情绪,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人曾经说过,一个人最有吸引力的时候那就是认真工作,用自己的专业水平来征服他人。因此,教师就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学习,不断用自己的职业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保障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其次要做好自己的道德建设。初中生的各个方面都处于形成期,教师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很容易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可以看出,自身道德教育的良好道德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要以诚实,文明,尊重他人的方式對待人,才能真正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进而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使学生在模仿中形成正确的道德素养。
2.注重实际发展
传统的道德教育通常是重灌输、轻启发。许多学校在学期一开始时就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教导,而不知这样的讲道只会引起学生的反叛心理,不能起到德育教育的根本作用。因此,如果要建立现代德育观,就应放弃抽象理论的宣讲,用实际需要的各种形式的道德指导和启示来取而代之。比如,可以通过举办“五四”“国庆”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会评价,学会承担,学会适应,学会生存。因此,要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通过“春耕”,“农村采摘”等生产实践培养学生抵御挫折的能力,用多角度的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打破陈规,追求创新的实践。总之,初中生喜欢有趣的活动,可以多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过程中自然地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德育内容,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优良品质。
3.以学生为根本,重视德育活动实效
在组织学校德育活动时,要明确初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他为中心作为中心来开展德育活动。德育活动需要给学生带来一些实用性,同时也要从本质上陶冶学生的情操,纠正自己的思想。学校要勇于放弃一些费时费力,耗资巨大的德育实践活动,结合学生的心理,思想等实际情况,开展高效的德育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初中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操。
4.密切关注网络信息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会使用电脑。中小学生使用电脑已成为普遍现象。可是网络因为其没有限制性和筛选性,这些学生在上网的时候很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这些不健康的事情可能会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正因为现在的网络道德规范机制还没有正式形成,所以如何防止学生在上网时接触到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已成为当前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互联网上的黄色赌博和虚幻的游戏世界可能会让学生沉迷其中。一旦沉迷,就会陷入这个虚幻的世界,人格与心理也会逐渐出现问题。现在的中学生对外界的事情充满好奇感,很容易被互联网上的这些信息所吸引。再加上这个年龄段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互联网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学校和家庭如果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就可以将网络上的积极的一面来帮助学生学习。有关部门可以专门为中学生建立未成年人网络。通过本网站,可以保证未成年人的上网安全。同时还需要联合相关部门打击网络上的不健康信息和网站,为中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互联网环境,在此基础上还应该鼓励学生独立学习,让学生把握自己的时间分配。
5.促进学校,家长和社区的有效协调
初中生德育是一项复杂的教育项目,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学校要做好基础教育工作,为学生的德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家长也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积极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社会各界要积极营造高度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的社会氛围。只有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有效配合,才能建立全方位的德育体系,确保学生的发展。
在初中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初中阶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有关德育工作者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改进教育方法,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以有效达到“智育”兼“德育”的目的,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玉琴.对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探讨[J].山西教育,2010(11).
[2]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认识与实践[J]. 张忠强. 科技信息. 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