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世说新语》中存在具有浓重自然山水审美色彩的人物赏鉴,或传神而精准地赏评出时人内在人格美,或在山水媒介下达成文士间的性灵契合,从事实上已经形成了知音相惜的现象。自然山水审美介入文士间相赏相惜的审美体系,使得“知音”间的沟通呈现出浓厚审美意蕴且直抵深层次的人格认同,在语言、情境、思想内涵方面均达到新的境界,也为其后文学批评中“知音论”的形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山水审美;赏鉴;知音;境界
本文所关注的“知音”,是《世说新语》中文士间的个体审美活动达成的深层次理解与精神契合。时人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感受、审美方式通过有意识选取的意象、意境乃至审美体悟直接作用到对激赏者内在气韵、精神追求、个体独立气质的品鉴中,这种行为本身就已经切中了“知音”最本质的内涵。运用自然山水审美体验,使得魏晋文士间形成的“知音境界”攀升了一个新高度。无论就其表达方式带来的美感,或是其对“知音”双方内在气韵、精神追求的极尽展现,都从语言层直入思想层,向我们递次展开了魏晋文人的深情之美、独立之美、自觉之美。
1 魏晋时期自然山水审美下知音境界的形成
知音,是更为高度的对个体存在价值的追求,要求直抵内心世界、认同个体基本价值,达成心灵间的交流与沟通,是深层次的理解和认同。魏晋时期自然山水审美影响下的人物品鉴何以形成了“知音”层面的欣赏?
孙兴公为庾公参军,共游白石山,卫君长在坐。孙曰:“此子神情都不关山水,而能作文。” 庾公曰:“卫风韵虽不及卿诸人,倾倒处亦不近。”孙遂沐浴此言。(《赏誉》)
此则材料几近展现了“山水、知音”间于无声处的相知相解,细细品味这个场景,庾亮与卫永的相通处浸没于对山水之悟中,深知卫永已然心悟山水佳音,明白对方不目山水仍可感之为文的特异才能,孙绰恐怕也了悟了此意,“沐浴”此间是在更深入地与二人所思所想契合。由此可见魏晋知音交流之一斑:
首先,山水审美思想本身就体现了时人的共有旨趣,易于形成共鸣。通过山水进行悟道、寻求自然美与人格美的融通成为魏晋文人共同的追求。王瑶先生指出的“老庄并没有告退,而是用山水乔装的姿态又出现了。” 一言极是,点出了这个时代最核心的“老庄”始终贯穿整个魏晋。
其次,自然山水审美在文人交往交流中担当了最好的媒介,更便于表现深层次的认同。老庄中的“道”、“自然”,都是难以言传的,文人对这些内容的摄入也难以具象化言传于他人。然而,《世说新语》中对自然山水的审美已经渗入到文人审美思想中,通过自然山水万物形成的文人化意象、意境,友人间、乃至陌生的文士间也自然而然地达到心领神会。
2 自然山水审美造就的知音境界的审美性
自然山水审美造就的知音境界,创造性地将山水万物择取为文人化的意象乃至形成意境进而达成知音间的精神契合更给人一种审美观感,使得知音间的认同更富有深沉感。
2.1 运用意象
将自然间的万物经审美处理为意象,加之对被赏鉴者的内在气质的领会,准确第将自然物象之美与人物人格之美融合。
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赏誉》)
联系史料《晋诸公赞》,“峤常慕其舅夏侯玄为人,故于朝士中峨然不群,时类惮其风节。” 庾子嵩的准确评价引起了贾充的认可,在《晋书》记载了和峤因庾子嵩所目受到贾充举荐得以为武帝重用。“虽磊砢有节目”提到的暗有白璧微瑕之意,更体现出赏鉴者对对方的洞察和了解,同一“松”意象,对应到这位栋梁之材,各类优秀品格随之加覆,意蕴无穷,能“赏”得其用又能“识”得微瑕,称得上知己之言,令人在赞叹之余更添审美意趣。
而“山水”、“日月”、“游云”、“春月”等,被赋予了更多的是文人化的意蕴,被用来形容和比喻人格的优美和超然飘逸的风度。
刘尹日:“清风朗月,辄思玄度。”(《言语73》)
引入自然山水种种物象做比喻,解决了气质、风度、性格难以描摹的问题即“言不尽意”的难点。赏鉴者不轻易片面强调评鉴对象特征,往往综合体察其人、常能将其整体气韵、内在品格化为具有审美意蕴的意象,是审美上的一大进步。
2.2 意境
利用自然物象组成的富含多义的自然情境,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物象给予的直观感受,富有动态,往往更能引起对人物内在神韵的构想,从而引起读者不断参与到人物人格美的不断完善中。
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赏誉》)
据《后汉书·李膺传》所载,李鹰能文能武,执法如山,受人敬仰。为司隶校尉,不畏权势。他在朝廷混乱、纲纪废弛之时“独特风裁,以声名自高。”性情高傲,学问品格贵重,“士有被其容纳者,名为登龙门”结合史料,再联系此句,形、声、感各种知觉调动下展现的就是李膺人品、学养、气质的整体特征。“松”在《世说新语》中本就具有多义,“松下风”含义更难捕捉,而松与风客观构成的凛凛画面却用精准的意境传达了对方的精神特质。
另一则材料中:
裴令公目夏侯太初:肃肃如入廊庙中,不修敬而人自敬。一日:如入宗庙,琅琅但见礼乐器。见钟士季,如观武库,但睹矛戟。见傅兰硕,江墙靡所不有。见山巨源,如登山临下,幽然深远。(《赏誉》)
对山涛,运用了广阔深远的图景,营造出了身临其境的观感,山涛乃竹林七贤之一,学识之奥博自然深不可测,而联系其人在动荡时局中历经挚友绝交、世人非议,然终又完成嵇康所托,扶助其幼子安然,在政治险恶中洁身自好,又最终深得政见不同友人的信任,其为人的确令人生敬。
2.3 在山水悟道中达成知音
郭景纯诗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阮孚云:“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文,辄觉神超形越。”(《文学》76)
对这两句简单的诗,阮孚作出了异常热烈的赞美:它的意境深广清幽,难以言说;每次读到它,就有一种超越的感觉。他品到了诗句哲理性的内涵,并引出一种延伸的思考:没有一棵树是安静的,没有一条河会停止流动,整个世界都处于无穷的迁变中,人为之痴迷、竭力追求的世俗荣耀,究竟有什么意义呢?阮孚正是沿着这种哲理来思考人生,才格外感叹诗意的深邃和动人。 对这一则材料,当看出三层意味,郭景纯能出此诗句已然将大道化简,感受到了自然蕴藏的无限哲理;阮孚更是品读着诗句体会到了郭所传达的哲理,赞赏其诗更深刻与其人共鸣;载录此事的编者更能会心二人心领神会之处,而当时的文人也必能理解这种层层传递的共鸣、相知。在山水中悟道成为这许多人互为知音的基础,对山水的审美又使得“道”得以静默相授、增强这种知音互赏的审美性。
又如:
王恭始与王建武甚有情,后遇袁悦之间,遂致疑隙。然每至兴会,故有相思。时恭尝行散至京口射堂,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恭目之曰:“王大故自濯濯。”(《赏誉153》)
王恭起初和建武将军王忱很有交情,后来受到袁悦的挑拨,便产生了猜疑,裂痕。可是每到兴致勃勃时,还是会想起他。这则极具代表性地体现了知音双方内在精神的交流,而这种交流双发却不发一言,仅仅通过对山水的感知:明亮、鲜嫩、清新的感觉正如与友人相处的感受一样。
3 山水审美影响下的知音新境界
魏晋时期作为知音论形成的奠基时期,从人物品鉴走向文学作品批评,自然山水审美影响下的知音相赏带来的审美意蕴、个体人格美的深入探寻为文学批评中“知音论”的实现提供了多重可能性。
事实上,在激赏知音的过程中,文艺作品已经进入到赏鉴的视野,在《世说新语》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文艺作品、作者、读者”三者的沟通。《晋书》(卷八十)“(羲之)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就是对作品的品评直接对应到人物本身气质,字如其人,也未尝不可。由此可以看到,在《世说新语》的赏鉴中中“文艺作品”紧密联系着“作者气质”,是作为人物品鉴的一个考量内容出现的;而“文艺作品”的意蕴借助山水审美体验往往更能达到批评效果。这与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知音”式批评理论恰合。
山水审美造就的知音境界,无论是仪表或是内在神韵的赏鉴,都在这种审美感受的注入下增加了深度,提升了知音者对另一方认同的准确性;在展现人与人之间内在人格美的认同过程中,创造性地将自然山水审美感受具象化为意象、意境,更采用山水悟道的哲理意味使得知音互赏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从语言层面可以实现了审美批评从直指到比喻,对话语表达效果、审美观感的提升;自然意象、意境构成的审美上的模糊性、多义性为赏鉴者提供了新思路;从精神实质,山水审美负载的悟“道”、求“玄”内容已经作为文士间不言而喻的共通追求,以此为共识背景,又可见出在追寻老庄思想中“自然、超脱”内涵时,魏晋人在向外、向内探寻和思考过程中达到了自然美、人格美的双向启迪、融合融通的状态,“知音”的形成更彰显着一个时代文人共有的内在气韵和风度,也为从人与人的内在精神理解到文学作品的正确接受这一审美历程的接续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宋,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第1版)[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第1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第1版)[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4]范子烨.<世说新语>研究(第1版)[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杨明刚.古代人文思潮与知音论的审美生成(第1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世说新语》中存在具有浓重自然山水审美色彩的人物赏鉴,或传神而精准地赏评出时人内在人格美,或在山水媒介下达成文士间的性灵契合,从事实上已经形成了知音相惜的现象。自然山水审美介入文士间相赏相惜的审美体系,使得“知音”间的沟通呈现出浓厚审美意蕴且直抵深层次的人格认同,在语言、情境、思想内涵方面均达到新的境界,也为其后文学批评中“知音论”的形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山水审美;赏鉴;知音;境界
本文所关注的“知音”,是《世说新语》中文士间的个体审美活动达成的深层次理解与精神契合。时人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感受、审美方式通过有意识选取的意象、意境乃至审美体悟直接作用到对激赏者内在气韵、精神追求、个体独立气质的品鉴中,这种行为本身就已经切中了“知音”最本质的内涵。运用自然山水审美体验,使得魏晋文士间形成的“知音境界”攀升了一个新高度。无论就其表达方式带来的美感,或是其对“知音”双方内在气韵、精神追求的极尽展现,都从语言层直入思想层,向我们递次展开了魏晋文人的深情之美、独立之美、自觉之美。
1 魏晋时期自然山水审美下知音境界的形成
知音,是更为高度的对个体存在价值的追求,要求直抵内心世界、认同个体基本价值,达成心灵间的交流与沟通,是深层次的理解和认同。魏晋时期自然山水审美影响下的人物品鉴何以形成了“知音”层面的欣赏?
孙兴公为庾公参军,共游白石山,卫君长在坐。孙曰:“此子神情都不关山水,而能作文。” 庾公曰:“卫风韵虽不及卿诸人,倾倒处亦不近。”孙遂沐浴此言。(《赏誉》)
此则材料几近展现了“山水、知音”间于无声处的相知相解,细细品味这个场景,庾亮与卫永的相通处浸没于对山水之悟中,深知卫永已然心悟山水佳音,明白对方不目山水仍可感之为文的特异才能,孙绰恐怕也了悟了此意,“沐浴”此间是在更深入地与二人所思所想契合。由此可见魏晋知音交流之一斑:
首先,山水审美思想本身就体现了时人的共有旨趣,易于形成共鸣。通过山水进行悟道、寻求自然美与人格美的融通成为魏晋文人共同的追求。王瑶先生指出的“老庄并没有告退,而是用山水乔装的姿态又出现了。” 一言极是,点出了这个时代最核心的“老庄”始终贯穿整个魏晋。
其次,自然山水审美在文人交往交流中担当了最好的媒介,更便于表现深层次的认同。老庄中的“道”、“自然”,都是难以言传的,文人对这些内容的摄入也难以具象化言传于他人。然而,《世说新语》中对自然山水的审美已经渗入到文人审美思想中,通过自然山水万物形成的文人化意象、意境,友人间、乃至陌生的文士间也自然而然地达到心领神会。
2 自然山水审美造就的知音境界的审美性
自然山水审美造就的知音境界,创造性地将山水万物择取为文人化的意象乃至形成意境进而达成知音间的精神契合更给人一种审美观感,使得知音间的认同更富有深沉感。
2.1 运用意象
将自然间的万物经审美处理为意象,加之对被赏鉴者的内在气质的领会,准确第将自然物象之美与人物人格之美融合。
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赏誉》)
联系史料《晋诸公赞》,“峤常慕其舅夏侯玄为人,故于朝士中峨然不群,时类惮其风节。” 庾子嵩的准确评价引起了贾充的认可,在《晋书》记载了和峤因庾子嵩所目受到贾充举荐得以为武帝重用。“虽磊砢有节目”提到的暗有白璧微瑕之意,更体现出赏鉴者对对方的洞察和了解,同一“松”意象,对应到这位栋梁之材,各类优秀品格随之加覆,意蕴无穷,能“赏”得其用又能“识”得微瑕,称得上知己之言,令人在赞叹之余更添审美意趣。
而“山水”、“日月”、“游云”、“春月”等,被赋予了更多的是文人化的意蕴,被用来形容和比喻人格的优美和超然飘逸的风度。
刘尹日:“清风朗月,辄思玄度。”(《言语73》)
引入自然山水种种物象做比喻,解决了气质、风度、性格难以描摹的问题即“言不尽意”的难点。赏鉴者不轻易片面强调评鉴对象特征,往往综合体察其人、常能将其整体气韵、内在品格化为具有审美意蕴的意象,是审美上的一大进步。
2.2 意境
利用自然物象组成的富含多义的自然情境,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物象给予的直观感受,富有动态,往往更能引起对人物内在神韵的构想,从而引起读者不断参与到人物人格美的不断完善中。
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赏誉》)
据《后汉书·李膺传》所载,李鹰能文能武,执法如山,受人敬仰。为司隶校尉,不畏权势。他在朝廷混乱、纲纪废弛之时“独特风裁,以声名自高。”性情高傲,学问品格贵重,“士有被其容纳者,名为登龙门”结合史料,再联系此句,形、声、感各种知觉调动下展现的就是李膺人品、学养、气质的整体特征。“松”在《世说新语》中本就具有多义,“松下风”含义更难捕捉,而松与风客观构成的凛凛画面却用精准的意境传达了对方的精神特质。
另一则材料中:
裴令公目夏侯太初:肃肃如入廊庙中,不修敬而人自敬。一日:如入宗庙,琅琅但见礼乐器。见钟士季,如观武库,但睹矛戟。见傅兰硕,江墙靡所不有。见山巨源,如登山临下,幽然深远。(《赏誉》)
对山涛,运用了广阔深远的图景,营造出了身临其境的观感,山涛乃竹林七贤之一,学识之奥博自然深不可测,而联系其人在动荡时局中历经挚友绝交、世人非议,然终又完成嵇康所托,扶助其幼子安然,在政治险恶中洁身自好,又最终深得政见不同友人的信任,其为人的确令人生敬。
2.3 在山水悟道中达成知音
郭景纯诗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阮孚云:“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文,辄觉神超形越。”(《文学》76)
对这两句简单的诗,阮孚作出了异常热烈的赞美:它的意境深广清幽,难以言说;每次读到它,就有一种超越的感觉。他品到了诗句哲理性的内涵,并引出一种延伸的思考:没有一棵树是安静的,没有一条河会停止流动,整个世界都处于无穷的迁变中,人为之痴迷、竭力追求的世俗荣耀,究竟有什么意义呢?阮孚正是沿着这种哲理来思考人生,才格外感叹诗意的深邃和动人。 对这一则材料,当看出三层意味,郭景纯能出此诗句已然将大道化简,感受到了自然蕴藏的无限哲理;阮孚更是品读着诗句体会到了郭所传达的哲理,赞赏其诗更深刻与其人共鸣;载录此事的编者更能会心二人心领神会之处,而当时的文人也必能理解这种层层传递的共鸣、相知。在山水中悟道成为这许多人互为知音的基础,对山水的审美又使得“道”得以静默相授、增强这种知音互赏的审美性。
又如:
王恭始与王建武甚有情,后遇袁悦之间,遂致疑隙。然每至兴会,故有相思。时恭尝行散至京口射堂,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恭目之曰:“王大故自濯濯。”(《赏誉153》)
王恭起初和建武将军王忱很有交情,后来受到袁悦的挑拨,便产生了猜疑,裂痕。可是每到兴致勃勃时,还是会想起他。这则极具代表性地体现了知音双方内在精神的交流,而这种交流双发却不发一言,仅仅通过对山水的感知:明亮、鲜嫩、清新的感觉正如与友人相处的感受一样。
3 山水审美影响下的知音新境界
魏晋时期作为知音论形成的奠基时期,从人物品鉴走向文学作品批评,自然山水审美影响下的知音相赏带来的审美意蕴、个体人格美的深入探寻为文学批评中“知音论”的实现提供了多重可能性。
事实上,在激赏知音的过程中,文艺作品已经进入到赏鉴的视野,在《世说新语》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文艺作品、作者、读者”三者的沟通。《晋书》(卷八十)“(羲之)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就是对作品的品评直接对应到人物本身气质,字如其人,也未尝不可。由此可以看到,在《世说新语》的赏鉴中中“文艺作品”紧密联系着“作者气质”,是作为人物品鉴的一个考量内容出现的;而“文艺作品”的意蕴借助山水审美体验往往更能达到批评效果。这与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知音”式批评理论恰合。
山水审美造就的知音境界,无论是仪表或是内在神韵的赏鉴,都在这种审美感受的注入下增加了深度,提升了知音者对另一方认同的准确性;在展现人与人之间内在人格美的认同过程中,创造性地将自然山水审美感受具象化为意象、意境,更采用山水悟道的哲理意味使得知音互赏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从语言层面可以实现了审美批评从直指到比喻,对话语表达效果、审美观感的提升;自然意象、意境构成的审美上的模糊性、多义性为赏鉴者提供了新思路;从精神实质,山水审美负载的悟“道”、求“玄”内容已经作为文士间不言而喻的共通追求,以此为共识背景,又可见出在追寻老庄思想中“自然、超脱”内涵时,魏晋人在向外、向内探寻和思考过程中达到了自然美、人格美的双向启迪、融合融通的状态,“知音”的形成更彰显着一个时代文人共有的内在气韵和风度,也为从人与人的内在精神理解到文学作品的正确接受这一审美历程的接续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宋,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第1版)[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第1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第1版)[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4]范子烨.<世说新语>研究(第1版)[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杨明刚.古代人文思潮与知音论的审美生成(第1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