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角”是何物?就是古代军旅中使用的号角。因最初都是用兽角做成,故以“角”来命名。有关它的记载,不见于汉以前的文献,从东汉末起,典籍中屡见不鲜。最早提及者是公孙瓒的《告子读书》,内有“袁氏之攻,状若鬼神,梯冲舞台楼上,鼓角鸣于地中”(《后汉书》本传)数语。其次是《三国志》,其中《陆逊传》《吴贺齐传》《虞翻传》诸篇,均说到它。由此便知,中原地区始用此物,当在东汉。
“角”源自何处?晋代徐广《车服仪制》说:“角,前世书记所不载。或云出自胡羌,吹以惊中国马;或云本出自吴越。”(《宋书·乐志》所载与此略同)前一“或云”,是指许慎之说,《说文》:“,羌人所吹角曰屠,惊马也,从角,声。”许慎认为“角”乃西北羌人所创,原名“屠”。后一“或云”,则指马融所言。唐代杜佑《通典》说:“角,书记所不载,马融又云出吴越。”马融在哪里说过这句话,杜佑未作说明。后世多从“许说”,如《晋书》和唐代的《管弦记》,就都提到“角”又别称“胡角”。而羌为游牧民族,如果用兽角做吹奏乐器确为他们首创,倒也合乎情理。但“马说”也未必就不对,因为直至近代,在南方某些少数民族和边远山区的汉族中还存有吹兽角之遗风。联系到“角”不见于汉以前文献的事实,也许可作如此推论:华夏南北兄弟民族早就有這种乐器并都在东汉时传向中原。“角”乃源出边地民族而非中原旧有之物。
“角”传入中原后,由于它发声高亢凌厉,很快就用于军中。在战阵上,用于发号施令或振气壮威。《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就有“周武帝乃驻马,鸣角收兵”之例,唐明皇《平胡》诗也写过“鼓角雄山野,龙蛇入战场”的图景。在军营中,则是用于昏晓报时和戒严警众。据宋代陈《乐书》中的引述,《律书乐图》就列举了军中几种用于“马上严警”的“角”声。杜佑《通典》引《卫公兵法》云:“军城及野营行军在外,日没时挝鼓千槌,三百三十三槌为一通。鼓音止,角音动,吹十二声为一迭。三角三鼓而昏明毕也。”《文献通考·乐考十一》引这段话时,把它置于“警角”条下,据此可知它又被称为“警角”。唐代杜甫《阁夜》诗也写过它的报时警众作用:“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后来,“角”的用处又扩大到“卤簿”,即帝王、后妃、太子、王公、大臣等外出时的仪仗,而且在使用时还有不同的规格。陈《乐书》说,北齐时就有了分等级的“赤角”“青角”“黑角”等。《隋书·音乐志》则记隋代定制云:“诸州镇戍,各给鼓吹,……诸王为州,皆给赤鼓赤角。……上州刺史,皆给青鼓青角;中州已下及诸镇戍,皆给黑鼓黑角。乐器皆有衣,并同鼓色。”可见,“角”也成了封建等级制的标志之一。
随着“角”被广泛使用,人们对它的需求量增大,而适用之兽角又不易多得,后来就改用了较易得到的材料来制作。唐代段成式《篥格》曾提到:“革角,长五尺,形如竹筒,卤簿、军中皆用之,或竹木,或皮。”制作材料改用了竹木、皮革。这又导致了它外形的变异,陈《乐书》画北齐时的各类“角”,外形皆作略带圆锥状的直筒式。不过,兽角状的“角”也并未因而绝迹。辽宁集安县高句丽古墓壁画中的“角”,就仍保持着弯曲形的旧制。另外,唐时也还有传自西戎之“铜角”和传自南方的“螺角”。《旧唐书》有云:“西戎有吹金者,铜角是也,长二尺,形如牛角;贝,蠡也,容可数升,并吹之以节乐,亦出南蛮。”“贝”,指“螺贝”,用作吹器,就是“螺角”。大约竹木、皮革的直筒角主要为汉人和官府所用,而少数民族所用之“角”,则仍沿旧制。
《晋书》还载有乐广任河南府尹时的一段掌故:“乐广尝有亲客,久阙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弓,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而解,沉疴顿愈。”此即“杯弓蛇影”之出典。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亦载有类似故事,但记为应彬请杜宣饮酒,杯中影则为墙上所悬赤弩之影。比《风俗通义》后出的《晋书》说是乐广事,这也许是张冠李戴,却也表明晋代之“角”已有彩着“蛇”者。据陈《乐书》及《宋书》等书所载,当时之“角”,多为画龙。或许乐广之“角”上画的“蛇”也就是龙。何以“角”上之彩绘多为龙?这大约同黄帝吹“角”做龙鸣之声以退蚩尤的传说有关。长筒式的“角”,体型短小者,其声属高音区;体型愈长大,发声则愈低。人们即用此原理,制成长短大小有别的几种型号的“角”,以适应不同的需要。其中有所谓“双角”,乃由一大一小两“角”组成。《晋书》说:“胡角者,本以应胡笳之声,后渐用之《横吹》,有双角,即胡乐也。”《隋书》称“双角”为“长鸣”与“中鸣”,分别用于大、小横吹部;又称为“长鸣色角”与“中鸣色角”,用于鼓部。唐代的《管弦记》也说:“胡角,即今画角,后用之《横吹》,有大横吹部、小横吹部。”所谓《横吹》,即《鼓角横吹曲》。至于长、中鸣两角之分的起源,《通礼义纂》说中鸣是由长鸣缩短而来,并说是“魏武帝征乌丸,军士思归,乃减角为中鸣,其声尤悲,以应胡笳”。《晋书》亦采此说。此事扯上曹操,也许是附会。不过,说两角之分与北方游牧民族乌桓有关,倒也并非没有可能。
隋唐时,长、中鸣之外还有一种“大角”。《隋书·音乐志》载有其吹曲序列:“大角,第一曲起提马,第二曲被马,第三曲骑马,第四曲行,第五曲入阵,第六曲牧军,第七曲下营,皆以三通为一曲,其辞并本之鲜卑。”《新唐书·礼乐志》也提到:“金吾掌有大角,即魏‘簸逻回’;工人谓之‘角手’,以备鼓吹。”说明这种“大角”乃传自鲜卑后魏,鲜卑语呼为“簸逻回”,在隋唐时用于行军作战或演习,也用于仪仗。敦煌壁画有一幅据说是归义军节度使张义潮夫妇出行图,中有骑马鼓吹者八人(打鼓、吹角各四)。所吹者为一种特大型之角,长度约合吹者身长的五分之四,可能即是所谓“大角”。这种“大角”,《辽史·乐志》和《宋史·仪卫志》也都提到,看来辽、宋也是仿袭隋唐之制的。
“角”没有吹奏音阶的指孔,所以不能奏出旋律,只能吹出几个高低清浊不同的自然音。吹奏时除技巧高超者外,一般只能吹出低、中、高三个音。有人曾以“铜角”试验,大致为高音比低音高八度,中音比低音高五度。古人对这几个音是用比喻来说明的,如《新唐书·仪卫志》:“长鸣一曲三声:一、龙吟声;二、彪吼声;三、河声。中鸣一曲三声:一、荡声;二、牙声;三、送声”。(陈《乐书》引《律书乐图》所载与此略同,但多了句“马上严警用之”的说明,而中鸣则只有“一曲二声”,少“送声”)
“角”在长吹时,其声给人以凄厉、悲壮之感,因而尤宜用于报时警众或显势扬威,也使它在那些反映苦寒边地军旅生活的古诗中,成了戍边人生活特征的典型事物。如李益的《听晓角》:“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高骈的《边城听角》:“三会五更欲吹尽,不知凡白几人头。”李咸的《边城听角》:“戍楼鸣画角,寒露滴金枪。”方千的《晓角》:“画角吹残月,寒声发戍楼。”在这类诗中,“角”声几乎成了苍凉、凄清、悲壮等情调的同义语。
竹木、皮革制作的长筒角,隋、唐至宋,其形制和使用甚至已被规格化和制度化了。但到了元明时代,它们却又销声匿迹。这并非因为那时军旅和仪仗有了什么消减,而是由于各种“铜角”相继勃兴取代了它们。清末,“新军”创建,洋式军号盛行,大小“铜角”不得不默然退出历史舞台。于是,“角”也就从此纯然成为历史名词了。
“角”源自何处?晋代徐广《车服仪制》说:“角,前世书记所不载。或云出自胡羌,吹以惊中国马;或云本出自吴越。”(《宋书·乐志》所载与此略同)前一“或云”,是指许慎之说,《说文》:“,羌人所吹角曰屠,惊马也,从角,声。”许慎认为“角”乃西北羌人所创,原名“屠”。后一“或云”,则指马融所言。唐代杜佑《通典》说:“角,书记所不载,马融又云出吴越。”马融在哪里说过这句话,杜佑未作说明。后世多从“许说”,如《晋书》和唐代的《管弦记》,就都提到“角”又别称“胡角”。而羌为游牧民族,如果用兽角做吹奏乐器确为他们首创,倒也合乎情理。但“马说”也未必就不对,因为直至近代,在南方某些少数民族和边远山区的汉族中还存有吹兽角之遗风。联系到“角”不见于汉以前文献的事实,也许可作如此推论:华夏南北兄弟民族早就有這种乐器并都在东汉时传向中原。“角”乃源出边地民族而非中原旧有之物。
“角”传入中原后,由于它发声高亢凌厉,很快就用于军中。在战阵上,用于发号施令或振气壮威。《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就有“周武帝乃驻马,鸣角收兵”之例,唐明皇《平胡》诗也写过“鼓角雄山野,龙蛇入战场”的图景。在军营中,则是用于昏晓报时和戒严警众。据宋代陈《乐书》中的引述,《律书乐图》就列举了军中几种用于“马上严警”的“角”声。杜佑《通典》引《卫公兵法》云:“军城及野营行军在外,日没时挝鼓千槌,三百三十三槌为一通。鼓音止,角音动,吹十二声为一迭。三角三鼓而昏明毕也。”《文献通考·乐考十一》引这段话时,把它置于“警角”条下,据此可知它又被称为“警角”。唐代杜甫《阁夜》诗也写过它的报时警众作用:“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后来,“角”的用处又扩大到“卤簿”,即帝王、后妃、太子、王公、大臣等外出时的仪仗,而且在使用时还有不同的规格。陈《乐书》说,北齐时就有了分等级的“赤角”“青角”“黑角”等。《隋书·音乐志》则记隋代定制云:“诸州镇戍,各给鼓吹,……诸王为州,皆给赤鼓赤角。……上州刺史,皆给青鼓青角;中州已下及诸镇戍,皆给黑鼓黑角。乐器皆有衣,并同鼓色。”可见,“角”也成了封建等级制的标志之一。
随着“角”被广泛使用,人们对它的需求量增大,而适用之兽角又不易多得,后来就改用了较易得到的材料来制作。唐代段成式《篥格》曾提到:“革角,长五尺,形如竹筒,卤簿、军中皆用之,或竹木,或皮。”制作材料改用了竹木、皮革。这又导致了它外形的变异,陈《乐书》画北齐时的各类“角”,外形皆作略带圆锥状的直筒式。不过,兽角状的“角”也并未因而绝迹。辽宁集安县高句丽古墓壁画中的“角”,就仍保持着弯曲形的旧制。另外,唐时也还有传自西戎之“铜角”和传自南方的“螺角”。《旧唐书》有云:“西戎有吹金者,铜角是也,长二尺,形如牛角;贝,蠡也,容可数升,并吹之以节乐,亦出南蛮。”“贝”,指“螺贝”,用作吹器,就是“螺角”。大约竹木、皮革的直筒角主要为汉人和官府所用,而少数民族所用之“角”,则仍沿旧制。
《晋书》还载有乐广任河南府尹时的一段掌故:“乐广尝有亲客,久阙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弓,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而解,沉疴顿愈。”此即“杯弓蛇影”之出典。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亦载有类似故事,但记为应彬请杜宣饮酒,杯中影则为墙上所悬赤弩之影。比《风俗通义》后出的《晋书》说是乐广事,这也许是张冠李戴,却也表明晋代之“角”已有彩着“蛇”者。据陈《乐书》及《宋书》等书所载,当时之“角”,多为画龙。或许乐广之“角”上画的“蛇”也就是龙。何以“角”上之彩绘多为龙?这大约同黄帝吹“角”做龙鸣之声以退蚩尤的传说有关。长筒式的“角”,体型短小者,其声属高音区;体型愈长大,发声则愈低。人们即用此原理,制成长短大小有别的几种型号的“角”,以适应不同的需要。其中有所谓“双角”,乃由一大一小两“角”组成。《晋书》说:“胡角者,本以应胡笳之声,后渐用之《横吹》,有双角,即胡乐也。”《隋书》称“双角”为“长鸣”与“中鸣”,分别用于大、小横吹部;又称为“长鸣色角”与“中鸣色角”,用于鼓部。唐代的《管弦记》也说:“胡角,即今画角,后用之《横吹》,有大横吹部、小横吹部。”所谓《横吹》,即《鼓角横吹曲》。至于长、中鸣两角之分的起源,《通礼义纂》说中鸣是由长鸣缩短而来,并说是“魏武帝征乌丸,军士思归,乃减角为中鸣,其声尤悲,以应胡笳”。《晋书》亦采此说。此事扯上曹操,也许是附会。不过,说两角之分与北方游牧民族乌桓有关,倒也并非没有可能。
隋唐时,长、中鸣之外还有一种“大角”。《隋书·音乐志》载有其吹曲序列:“大角,第一曲起提马,第二曲被马,第三曲骑马,第四曲行,第五曲入阵,第六曲牧军,第七曲下营,皆以三通为一曲,其辞并本之鲜卑。”《新唐书·礼乐志》也提到:“金吾掌有大角,即魏‘簸逻回’;工人谓之‘角手’,以备鼓吹。”说明这种“大角”乃传自鲜卑后魏,鲜卑语呼为“簸逻回”,在隋唐时用于行军作战或演习,也用于仪仗。敦煌壁画有一幅据说是归义军节度使张义潮夫妇出行图,中有骑马鼓吹者八人(打鼓、吹角各四)。所吹者为一种特大型之角,长度约合吹者身长的五分之四,可能即是所谓“大角”。这种“大角”,《辽史·乐志》和《宋史·仪卫志》也都提到,看来辽、宋也是仿袭隋唐之制的。
“角”没有吹奏音阶的指孔,所以不能奏出旋律,只能吹出几个高低清浊不同的自然音。吹奏时除技巧高超者外,一般只能吹出低、中、高三个音。有人曾以“铜角”试验,大致为高音比低音高八度,中音比低音高五度。古人对这几个音是用比喻来说明的,如《新唐书·仪卫志》:“长鸣一曲三声:一、龙吟声;二、彪吼声;三、河声。中鸣一曲三声:一、荡声;二、牙声;三、送声”。(陈《乐书》引《律书乐图》所载与此略同,但多了句“马上严警用之”的说明,而中鸣则只有“一曲二声”,少“送声”)
“角”在长吹时,其声给人以凄厉、悲壮之感,因而尤宜用于报时警众或显势扬威,也使它在那些反映苦寒边地军旅生活的古诗中,成了戍边人生活特征的典型事物。如李益的《听晓角》:“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高骈的《边城听角》:“三会五更欲吹尽,不知凡白几人头。”李咸的《边城听角》:“戍楼鸣画角,寒露滴金枪。”方千的《晓角》:“画角吹残月,寒声发戍楼。”在这类诗中,“角”声几乎成了苍凉、凄清、悲壮等情调的同义语。
竹木、皮革制作的长筒角,隋、唐至宋,其形制和使用甚至已被规格化和制度化了。但到了元明时代,它们却又销声匿迹。这并非因为那时军旅和仪仗有了什么消减,而是由于各种“铜角”相继勃兴取代了它们。清末,“新军”创建,洋式军号盛行,大小“铜角”不得不默然退出历史舞台。于是,“角”也就从此纯然成为历史名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