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沿海地区小麦白粉病重发原因及绿色统防技术集成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sonloup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大丰地处苏北沿海地区,常年种植小麦5万hm2。分析小麦白粉病重发原因,提出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从根本上控制白粉病的发生,对江苏省及周边省份小麦白粉病绿色防控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重发原因;绿色统防技术;苏北沿海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 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2-0098-01
  小麦是大丰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常年小麦种植面积5万hm2。自2013年以来,小麦白粉病连年重发,对全区小麦产量及品质产生了严重影响。为有效控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危害,笔者经过4年的研究与探索,总结出小麦白粉病重发原因及绿色统防技术。
  1 小麦白粉病重发原因
  1.1 秸秆还田面积增加,提高白粉病田间菌源总量
  2013年之前,秸秆还田主要集中在家庭农场,从2013年开始,全面推广秸秆还田,推广面积近100%,秸秆还田时病株秸秆更有利于田间菌源总量的累积,导致本地白粉病重发面积由2013年之前的20%提高到2016年的80%以上。
  1.2 病害发生期提早
  2013年之前,常年发病期在4月上旬。2013年后,发病期提早到3月上中旬,发病期早,给整个小麦生长期白粉病的防治带来很大困难。防治次数由原来的1~2次增加到现在的3~4次,防治成本也明显增加[1]。
  1.3 小麦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增加,加大了小麦白粉病重发风险
  近年来,土地流传速度快,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已成为一支新型的种植大军。种田大户、家庭农场由于种植面积多,为防止成熟期遇多降雨而引发穗芽现象,大面积种植宁麦13等红麦品种,这些品种大多属感病品种,加上一家一户大面积种植的郑麦9023、西农979等感病品种,据统计,全区种植的小麦品种85%属感病品种,感病品种种植比例提高近40个百分点[2]。
  1.4 发生程度加重
  2013年之前,小麦白粉病发病程度总体为中等偏轻发生。2013年后自然发生程度均为大发生,重发田块病菌侵染至穗部,最终形成“霉塘”,对小麦的产量及品质影响极大。
  1.5 防治不及时
  不能及时进行防治,待病害严重时才进行防治,错过了最佳防治时间。小麦白粉病发病初期部位相对隐蔽,通常在植株的中下部、根部或叶片背面而不易查见,大部分农户是不见病不防治,加上发病初期不用药,大多数与小麦赤霉病一起防治,而此期小麦白粉病已到了病情高峰期,防治为时过晚,用药已不能有效控制其发展势头。
  1.6 小麦播期迟,播种量大,大量偏施氮肥
  2013年以前本地小麦播期基本在10月下旬至11月10日。近年来,由于直播水稻种植面积仍较多,大面积稻田让茬晚,小麦播期已渐渐推迟到11月20日前后,甚至推迟到12月播种。小麦播期迟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小麦出苗差、长势弱。为改变这一现象,种田大户、家庭农场为增加小麦基本苗,将小麦播种量由原来的150~225 kg/hm2提高到如今的300 kg/hm2。此外,为提高产量,大量施用氮肥,导致田间植株群體过密、郁闭度增加,加之田间小气候环境适宜,导致小麦白粉病连年重发。
  1.7 不良气象因素
  小麦返青后,降水量多,雾霾天气偏多,田间小气候适宜,加重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在品种布局和栽培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气象条件是影响该病发生程度的关键因素。根据研究报道,小麦白粉病在0 ℃左右不发病,4~6 ℃病情发生缓慢,15~20 ℃病情扩展加快,而春季降雨,相对湿度较高,则有利于病菌孢子萌发和病情扩展。近年来,年均雾霾天气偏多,导致田间湿度偏大,满足了白粉病大流行的气象因素[3]。
  2 绿色统防技术集成
  2.1 农业防控技术
  一是加强与栽培、土肥等部门的配合,提高有机肥施用量,多施磷肥、钾肥,少施氮肥。二是试验、示范、推广种植抗病品种,提高抗病品种的种植面积,大力压缩感病品种的种植面积,从根本上降低白粉病的发生。三是推广精量播种技术,科学安排种植密度,减轻适宜白粉病发生的环境条件。四是麦收后及时铲除各种场合的自生小麦,减少白粉病初侵染源。
  2.2 化学防控技术
  白粉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一种常发性重大病害,小麦被白粉病菌侵染后,光合效能大大下降,而呼吸和蒸腾作用又大为增强,致使病株成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大大降低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由于小麦生长期间天气多过程性降水,土壤湿度大,加之发病期阶段气温快速上升,使得一些易感白粉病的小麦品种白粉病发生、发展加快,危害严重。因此,小麦白粉病必须坚持全程药控,加快小麦白粉病等重大病虫害绿色统防技术的快速推广与应用[4]。
  2.2.1 把握发病初期,适期施药预防。根据4年的调查研究,本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病初期在3月下旬,此期可与小麦纹枯病、蚜虫同时进行防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期以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0 g/hm2、30%苯甲·丙环唑悬浮剂450 g/hm2等药剂为主,预防效果好,成本低,同时可兼治小麦纹枯病。
  2.2.2 发病高峰期,要及时用药治疗。根据4年的调查试验,本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病高峰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此期可与小麦赤霉病、蚜虫、粘虫同时进行防治,此期可用醚菌酯 戊唑醇组合,用30%醚菌酯45 g/hm2 43%戊唑醇悬浮剂300 g/hm2,治疗效果好,成本高,但同时可兼治小麦赤霉病。
  2.3 绿色统防技术
  由于传统的农业防治方法不仅难以控制病虫害,而且很容易污染生态环境和危害食品安全,故要改变传统的施药方式,大力发展以企业、经济实体和科技示范户为依托的多元化植保服务组织,充分利用植保合作社的优势,大面积推广绿色统防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小麥因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在此基础上建立小麦病虫害防控样板田,尤其在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发生危害的关键时期,组织种田大户现场观摩,展示统防统治效果,提高农民绿色统防意识,引导农民大面积开展病虫害绿色统防统治,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提高种田大户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的新理念,从而促进绿色统防技术的快速推广与应用,保障小麦生产安全,保护环境安全,保障人民健康[5]。
  3 参考文献
  [1] 于基成,刘秋,朱桂清,等.不同生物源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机理探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4):512-517.
  [2] 高海峰,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李广阔,等.几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J].新疆农业科学,2013(7):1260-1264.
  [3] 杨共强,宋玉立,何文兰,等.几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J].河南农业科学,2011(8):153-155.
  [4] 郭小山,周长勇,熊战之,等.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156-157.
  [5] 杨共强,宋玉立,何文兰.6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J].植物保护,2008(1):146-147.
其他文献
摘要 经过汉中市农干校2年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总结了“五主五辅一目标”的教育培训模式,即办班地点,以村镇为主,学校为辅;专业设置,以当地主导产业为主,其他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为辅;教学管理,以学校为主,村镇为辅;教学方式,以系统教学为主,自学及专题研讨为辅;教学时间,以农闲为主,农忙为辅。最终使职业农民达到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先进的发展理念、现代农业的组织经营与管理能力、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诚信的服务思
摘要 本文对2016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和双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翻斗式降水传感器测得降水量偏高;双翻斗式雨量传感器滞后性小、维护率高,但使用时间短;称重式雨量传感器维护率低,一年四季均可用,但滞后性强。  关键词 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双翻斗雨量传感器;观测对比;灯塔站;2015—2016年  中图分类号 P41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要 为提高业务中对营口辽河港大风的预报能力,本文以T639模式输出资料和西炮台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风资料为依托,运用双重检验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建立西炮台站不同季节、起报时次、预报时次的风速预报方程,并对各方程的模拟能力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有季节、起报时次、预报时次的预报方程,其模拟效果均明显优于原T639模式;6级及以上大风情况下,预报方程的模拟效果要明显优于原T639模式。  关键词 大风;
摘要 精制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探索精制有机肥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在水城县野钟乡进行精制有机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精制有机肥烤烟大田生育期较施自制有机肥对照提前3 d,农艺性状、田间自然发病率与施用自制有机肥对照烟株无明显差异,经济效益略高于施用自制有机肥的烟叶,为下一步在继续施用精制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精制有机肥;烤烟;农艺性状;产值  中图分类号 S572;S14
摘要 根据宜昌市夷陵区2016年林地变更调查成果,列出主要数据,概述该区的森林资源现状;并与2010年的二类调查数据相比较,从各类林地面积、公益林与商品林结构、乔木林龄组结构、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可采伐森林资源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切合实际的分析与评价,以期为夷陵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评价;湖北宜昌;夷陵区  中图分类号 S5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摘要 大学生的学习基础、目的、方法与习惯是影响其专业课学习心理的重要因素,大学生专业课学习心理直接影响专业课的学习效果,进而影响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形成。专业课教师应关注大学生专业课学习心理现状,悉心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专业课学习心理,使之成为提高专业课教学及学习效果的有效助力。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学习基础、学习目的等基本现状,分析了大学生学习方法、习惯的成因及专业课学习心理的形成,探究了大学生专业课学习
摘要 设置25、32、40、50、60目5种白色防虫网分别四周覆盖大棚,研究不同目数防虫网对设施甜瓜产量、品质及病虫害的影响,旨在筛选最适的防虫网目数指导生产。结果表明,不同目数防虫网主要影响粉虱的虫口密度,对甜瓜的长势、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大,也基本不影响白粉病和霜霉病的发生。随着目数的增加,粉虱的虫口密度不断减少,但60目处理与50目处理差异不大。因此,生产上建议使用50目防虫网四周覆盖,可有效防
摘要 通过不同养殖模式研究草鸡在沿江林间“草鸡—林—草—昆虫”动态平衡、“低耗料—高品质禽蛋”等关键养殖技术。结果表明,植被面积与昆虫密度成正相关;散养模式产蛋率显著低于笼养模式;散养模式鸡蛋的蛋白、蛋黄重及蛋壳重显著低于笼养模式,鸡蛋的哈氏单位、蛋白高度等物理性质优于笼养模式。本研究为沿江地区散养草鸡产业提供技术保障和可行生产模式。  关键词 林间养鸡;养殖模式;草鸡;蛋品质;长江江滩  中图分
摘要 本文针对2014年5月11日吉林省飞机增雨作业过程,分别从天气背景条件、人影作业需求、作业条件预报、飞机作业与观测、作业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利用基于聚类分析的作业效果统计评估方法对此次作业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作业有正效果。  关键词 飞机增雨;作业条件;效果分析;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 P4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199-03  Ana
摘要 扦插育苗技术是林木育苗的主要育苗手段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育苗效率、降低育苗成本,且扦插苗能够继承和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本文介绍了北美红杉大田扦插育苗与容器扦插育苗相结合的育苗技术,为北美红杉实际生产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北美红杉;大田扦插;容器育苗  中图分类号 S791.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134-01  北美红杉(Sequo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