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把握时机,寻找教育的切入点及结合点,将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日常道德教育的“真实性”。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说,可以通过捕捉社会新知、聚焦身边故事、直面思维碰撞等方式、走进学生的心灵,实现与学生的深层次沟通,促进学生的德性生长。
【关键词】学校道德教育;学生需求;社会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89-0079-02
【作者简介】陈功,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南京,210000)教师,一级教师。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让学生聆听自己的说教,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忽略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在如此离开“人”、离开“生活”的教育中去进行品德塑造,那只能是纸上谈兵。鉴于此,我们应当观照学生的内心需求,从而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1.捕捉社会热点,缩短学生道德体验的时间差。
理论联系实际是道德与法治课的特点之一。作为教师,我们除了要认真研读相关的教育理论,吃透教材,更应关注生活,及时了解时事动态,将生活中的热点新闻引入课堂。这是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对道德与法治课产生认同的关键。
如:浏览新闻时,笔者无意中看到了热议的“餐桌上的浪费”话题,联系学生中午在校就餐浪费严重的现象,笔者觉得很有讨论价值。于是,笔者找了个合适的时机,引入餐桌浪费的话题,组织学生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让学生的认识更明晰。学校是社会的窗口,社会有“风吹”,学校就有“草动”。捕捉最好的教育契机,切入社会热点话题,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道德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
2.聚焦身边故事,缩短与学生心灵的距离。
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远离学生生活的事例,则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还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应将目光聚焦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上,让道德教育更接“地气”。如:学习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上《为你高兴与你分担》一课时,班上刚巧有一个学生生病在家休养,于是,笔者在课上留了1分钟,让学生思考同学病假在家,我们该怎么做?笔者没有提出要求,只是让学生课后思考。过了两天,班长告诉我,学生有的写了慰问信,有的准备了小礼物,还有的将这段时间教师课上讲的重点抄下来准备带给他……学生对身边发生的事的处理态度,已经說明他们懂得了助人为乐,懂得了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已不需要更多的说教了。
3.直面思维碰撞,营造学生心灵对话的场景。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都会有许多“道德两难问题”。对此,教师要直面问题,同时也让学生直面问题。教师只有“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学生方能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知道,学生能记住道德规范并不代表他会真正在行动中落实,只有内化道德认知并形成自我认同,这些规范才会转化为自觉的行为。比如:公交车上遇到蛮横无理的老人是否该让座?好朋友犯了错该不该告诉老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无须长篇大论地“讲道理”,可以将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笔者相信,在讨论的过程中,在教师适时的引导下,他们的道德认知和辨析能力一定能获得提升。
4.善于以情载道,拨动学生心智生长的“情弦”。
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品德的养成不能靠灌输,而应借助情感的触发、浸润。人的感情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状态是可以影响另一个人的。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一课时,课前笔者邀请了部分家长,每人说30秒关心孩子的话语,并配上音乐将录音传给我,此事对学生保密。上课伊始,悠扬的乐声、教师的倾情讲述拨动了学生内心的“情弦”。此时,笔者先播放家长上传的配乐录音,然后请学生现场打电话给自己的爸爸或妈妈,跟他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有的学生诉说时眼里噙着泪,这种情绪也使其他学生产生了共鸣,纷纷要求讲述父母关心自己的事例,学生置身于真实感人的情境之中,对新课学习有了情感上的初步体验。
5.整合校园行动,促进学生认识的外化。
通常,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更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等方面进行浸润,重视个人内心的和谐。但人具有社会性,学校的道德教育在重视行为内化的同时更应重视自我行为的外化,将内心修养和外在行为的修炼有机结合。
在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渗透道德教育,将正确的思想观念植入学生的心灵,将教育的效果落实在行动上,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根本所在。我校德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怀大爱心,做小事情”的学生,“大爱心”是从点滴的“小事情”中显现出来的,是从点滴的“小事情”中学习而来的。在每一节道德与法治课上,我们帮助学生找寻可成为学生“生长点”的“小事情”,整合学校活动,让学生在做“小事情”的过程中,培养、激发自己的“大爱心”。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伸出我的手》一课时,笔者鼓励学生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学校红豆荚志愿者、红领巾检查员和“红十字”卫生员的岗位设置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行动中强化行动意识、行动精神以及行动力。我们希望学生通过这样的学校活动从思想深处受到良好的道德浸润,不仅学会自治,更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促使身边的人、周围的生活发生良性改变。
在日常的道德教育中,教师要洞察学生的心灵,在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的组织等方面应尊重学生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关照学生生活。唯此,才能真正将道德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学校道德教育;学生需求;社会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89-0079-02
【作者简介】陈功,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南京,210000)教师,一级教师。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让学生聆听自己的说教,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忽略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在如此离开“人”、离开“生活”的教育中去进行品德塑造,那只能是纸上谈兵。鉴于此,我们应当观照学生的内心需求,从而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1.捕捉社会热点,缩短学生道德体验的时间差。
理论联系实际是道德与法治课的特点之一。作为教师,我们除了要认真研读相关的教育理论,吃透教材,更应关注生活,及时了解时事动态,将生活中的热点新闻引入课堂。这是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对道德与法治课产生认同的关键。
如:浏览新闻时,笔者无意中看到了热议的“餐桌上的浪费”话题,联系学生中午在校就餐浪费严重的现象,笔者觉得很有讨论价值。于是,笔者找了个合适的时机,引入餐桌浪费的话题,组织学生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让学生的认识更明晰。学校是社会的窗口,社会有“风吹”,学校就有“草动”。捕捉最好的教育契机,切入社会热点话题,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道德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
2.聚焦身边故事,缩短与学生心灵的距离。
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远离学生生活的事例,则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还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应将目光聚焦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上,让道德教育更接“地气”。如:学习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上《为你高兴与你分担》一课时,班上刚巧有一个学生生病在家休养,于是,笔者在课上留了1分钟,让学生思考同学病假在家,我们该怎么做?笔者没有提出要求,只是让学生课后思考。过了两天,班长告诉我,学生有的写了慰问信,有的准备了小礼物,还有的将这段时间教师课上讲的重点抄下来准备带给他……学生对身边发生的事的处理态度,已经說明他们懂得了助人为乐,懂得了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已不需要更多的说教了。
3.直面思维碰撞,营造学生心灵对话的场景。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都会有许多“道德两难问题”。对此,教师要直面问题,同时也让学生直面问题。教师只有“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学生方能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知道,学生能记住道德规范并不代表他会真正在行动中落实,只有内化道德认知并形成自我认同,这些规范才会转化为自觉的行为。比如:公交车上遇到蛮横无理的老人是否该让座?好朋友犯了错该不该告诉老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无须长篇大论地“讲道理”,可以将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笔者相信,在讨论的过程中,在教师适时的引导下,他们的道德认知和辨析能力一定能获得提升。
4.善于以情载道,拨动学生心智生长的“情弦”。
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品德的养成不能靠灌输,而应借助情感的触发、浸润。人的感情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状态是可以影响另一个人的。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一课时,课前笔者邀请了部分家长,每人说30秒关心孩子的话语,并配上音乐将录音传给我,此事对学生保密。上课伊始,悠扬的乐声、教师的倾情讲述拨动了学生内心的“情弦”。此时,笔者先播放家长上传的配乐录音,然后请学生现场打电话给自己的爸爸或妈妈,跟他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有的学生诉说时眼里噙着泪,这种情绪也使其他学生产生了共鸣,纷纷要求讲述父母关心自己的事例,学生置身于真实感人的情境之中,对新课学习有了情感上的初步体验。
5.整合校园行动,促进学生认识的外化。
通常,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更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等方面进行浸润,重视个人内心的和谐。但人具有社会性,学校的道德教育在重视行为内化的同时更应重视自我行为的外化,将内心修养和外在行为的修炼有机结合。
在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渗透道德教育,将正确的思想观念植入学生的心灵,将教育的效果落实在行动上,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根本所在。我校德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怀大爱心,做小事情”的学生,“大爱心”是从点滴的“小事情”中显现出来的,是从点滴的“小事情”中学习而来的。在每一节道德与法治课上,我们帮助学生找寻可成为学生“生长点”的“小事情”,整合学校活动,让学生在做“小事情”的过程中,培养、激发自己的“大爱心”。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伸出我的手》一课时,笔者鼓励学生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学校红豆荚志愿者、红领巾检查员和“红十字”卫生员的岗位设置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行动中强化行动意识、行动精神以及行动力。我们希望学生通过这样的学校活动从思想深处受到良好的道德浸润,不仅学会自治,更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促使身边的人、周围的生活发生良性改变。
在日常的道德教育中,教师要洞察学生的心灵,在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的组织等方面应尊重学生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关照学生生活。唯此,才能真正将道德教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