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述一个十分熟悉或相对陌生的人和他的文字,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扎西才让于我,深交20余年,亦师、亦友、亦兄。有关他和他的诗歌,一直以来,都因为过于熟悉而无法下笔。我们有很多的雷同——藏汉二元文化熏陶、故土甘南人文情怀、师范大学教育背景、不变主题恒久吟唱……这些,让我在端详他和他的诗歌时,更多的其实是在审视自己和自己的内心。
生活中随和、谦恭、为人师表十数年的扎西才让,他的诗歌,给我的感觉,却是一只豹子的印象——特立独行、迅捷有力、直抵内心。
记得在“藏人文化网”与他做深度访谈时,扎西才让曾经这样说:“作为写作者,我们应该思考这样3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写作?我们写什么?我们怎么写?这其实就是3个有关写作的大问题。不思考这3个问题的人,永远只是个文学爱好者,从事的是盲目写作。思考并能够解决这3个问题的作家诗人,才能在文学创作队伍中留下他高大的背影。10年前我就思考这3个问题,但到现在一直没有处理好,原因很多,外在的、内在的,主观的、客观的,都有。我不是一个怀抱大志的人,可在写作上还是有着个人的理想。”
显然,站在这个高度上,扎西才让的写作,是严肃的写作,是有理想的写作,是有厚度的写作。这就注定他的文字,贴着“扎西才让”这一风格显明的标签,在中国诗坛标新立异,成为藏族汉语诗坛和甘肃诗坛“70后”的代表性诗人。
综观扎西才让的诗歌创作,试从民族忧患、人文关怀和亲情爱情三个方面加以解读。
基于传统文化的民族忧患
作为藏族诗人,扎西才让的诗歌,势必具有很强的民族性;而作为西部的诗人,他的诗作,也必定具备很强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在一定程度上会禁锢作者的创作视野,但是在更大程度上,会让作者在熟悉的土地上,肆意地翻滚,沾满一身实实在在的泥土。
作为一名用汉语创作的藏族人,生长在藏汉二元文化交融、牧业文明和农业文明交相辉映的甘南大地,扎西才让的“边缘人”身份带给他很多的困扰,但与此同时,也给了他另一双审视母族、故土和文化的眼睛,另一支记录大地和母族的存在、逝去和未来的笔。
他的诗歌,从上世纪90年代的《献辞》《雪猎》《哑冬》,到后来的《起源》《隐疼》《我的诗歌北方》,再到今日的《仓库》《去年夏天》《想象无法改变现实》等,都无不体现着“用第三只眼看世界”的深邃和洞察。
1993年8月,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三年级学生扎西才让,回到故土甘南,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歌《甘南一带的青稞熟了》:“甘南一带的青稞熟了/有人从远方揣着怀念回来/有人在道路截住九月/卸下骨灰和泪水。”这个黑马一样,突然杀入中国诗坛、一鸣惊人的校园诗人,怀揣着荣誉和喜悦,在母性的大地上看到了硕果,看到了丰收,更看到了正在消亡中的记忆和故乡:“听到秋天的咳嗽被霜覆盖/秋天的孩子/从葬过祖父的水里/捞出被苦难浸泡的种子。”——这样的句子里,我读到了海子,读到了诸多农家子弟,直面烈日下的麦芒时的无奈和痛楚。
这样的痛楚,在他的《献辞》中依然如故:“是什么隐在我的眼里越来越深/是什么封住我的嘴唇拒绝哽咽?/你:赤身裸体的甘南,贫穷的甘南/我爱你这如饥似渴的甘南。”这样的痛楚,在他1998年的诗歌中日渐炽烈:“草从坡上下来/拥挤在我身边/沉默又寡言。”这种沉默,是丰厚大地的沉默,是传统断裂的沉默,是诗人内心的沉默。作为诗人,在这样无奈的沉默里,我们“黑夜的瞳仁破碎了/碎片是灯/那微弱的光芒惊醒了我/在这空空的甘南桑科//我不想两手空空地面对甘南桑科/像个哑巴/在怅望中说不出一句话”(《在中的人文关怀和他的大学密不可分。中文系4年的科班学习,带给他的不仅仅是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功底和娴熟独到的文字驾驭能力,更给予他用“关怀”的眼光审视世界和文字的优秀作家品质。
山后,死者巡视并劳作过的土地,又肥沃了一年。
山前,那片树林中的阳光还是那么多。
我从山上下来的时候天早黑了。我一点都不困,放下了柴火。
但还是隐隐生出了疼痛,生出了山前山后的景色。
生出了肥沃的土地下长眠人的寂寞。——《隐疼》
这样的隐痛和寂寞,其实就来自诗人那颗心怀万物、敬仰生灵的关爱之心。
当黄昏临近,当一个又一个日子在浑浑噩噩中远去,当我们在某个城市的夹缝中猛然惊醒,是不是应该让“时常关注的那只豹子,也从心里苏醒过来”?“我从异地归来/目睹了现代文明下的古王国/可是谁打马驰过/不屑于年轻的热血?/是谁从我身后的秋天里/抱走活命的青稞”(《高原的阳光把万物照亮》)。当一幢幢水泥铸就的高楼,逐渐占据绿草和大地;当一个个繁华热闹的城镇,雨后春笋般宣告着工业时代的胜利,我们注定,将要成为失去故乡的一代。
恒然,时代的进程,是每一个人不可抗拒的。作为社会的人,我们也在时时刻刻舔食着现代文明的苦涩和甜蜜:“我指给你看:/被劈断的荆棘。砖瓦堆积的荒凉地带。大楼。广告牌的侧影。高耸入云的信息发射台。做时装模特的藏族女孩。烛光杯影里的妙龄少女。蓝眼睛。浙江小贩。异地长发艺人。/人流如潮的大街……一汪明静蓝天。/实现着的海市蜃楼,乍看恍若梦幻。/啊,再也不愿说出:昨日重现”(《蜕变》)。
所以,我们只能“结束了冥想,离开窗户坐下来,回到了原来的愚笨的神态”。这个时候,作为诗人,我们能够思考的,我们应该记录的,是不是只有那片伤痕累累的丰厚大地,还有大地上曾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着的那些故事?
基于亲情爱情的自我提升
作家和诗人,扎西才让的第一性首先是人。 一个人,在他的旅途中,惟有紧握血浓于水的亲情,才会紧握住生命最旺盛的那个根;一个人,在他的旅途中,惟有珍藏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才会留下岁月中最甜美的那段记忆。作为一个诗人,血管里最充盈的那一腔热血,应该属于他的父母家人;作为一个诗人,血管里最浓烈的那一腔热血,应该属于甜美的爱情。
隐忍的扎西才让始终把对父母亲情的爱,深埋在心中,酿成一壶多年以后的老酒,然后在自己逐渐长成的日子里,仔细品尝回味,慢慢提升自我。
“若干年后的今天,当我干完了一周的工作,在周末闲暇的时候,我还是徒步上了山,在余晖里,在那棵松柏和那棵白桦下,像母亲当年那样,静静地坐在树桩上,坐着自己的忧伤,坐成一截少言寡语的流泪的树桩”(《母亲坐在树桩上休息》)。年近中年的日子,当我们偶尔慢下来,偶尔去母亲的地头坐坐,突然发现,彻底找不到的,除了流逝的岁月,还有浓得化不开的那份亲情。在《我的父亲》中,“想起三十年前,十一岁的我跟在他的身后,气喘吁吁/翻越太子山时,我倒在风口。天阴得令人发慌/他站在我的身后,蹲在石头上/一边吸烟,一边看着我发笑/太阳也照着我,像照着一个懦弱的老人/风也吹在我的身上,像吹拂着一粒尘埃般的希望”读完这样的句子,每一个有生活阅历的人,不仅会流下热泪,还会找到我们被父亲用平凡垫高的所有人生——“我热爱那高悬于头顶的人类的父亲,那给予我们以信仰的火炉”。
懵懂的情爱和炽热的爱情,在扎西才让豹子一样迅捷、燕子一样细腻的诗句中,更有一掠而过的惊艳:“春天来到小镇。那个晚归的女孩,她的心里怀着一个小秘密,她的温湿的嘴唇上带着绿草的芬芳的气息”(《四季》)。“我亲她,摸她,她一个劲地躲着,咯咯地笑,像一只羽翼丰满的肉乎乎的野山鸡”(《表妹》)。“我想去四月的青海,朝拜高原湖泊,而后亲吻贵德姑娘。热身子挨着肉了,紧搂满搂地亮了”(《怅望之星》)。
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再甜美的爱情,也将成为岁月的记忆。而这些记忆,也必将成为男人成长的一个标识:“远离了啊,那羔羊唤醒的黎明!那酥油灯下的温馨情怀”(《夜幕下的交际舞》)。“寒冷来临,迫使爱情趋向暗处/而被埋葬了的,将酝酿来年的梦想”(《四季》)。这个时候,诗人终于在日复一日的凡俗生活中说出:“爱过,恨过,生殖过,我已完善了我自己。”
甚至,在一个暗淡的冬末的午后,诗人这样寻找自己:“而现在还是冬末,我还是一种蜘蛛才有的状态。于是我做出冬眠的样子,把我悲哀的躯体慢慢地缩紧,缩成一个两岁的孩子,再也无法记住发生过的任何事情”(《冬末》)。这个时候,曾经激情四射的诗人,在烟消云散中返璞归真,彻底完善和提升了自己。
2010年,以自己的方式深情吟唱了18年的诗人扎西才让正式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七扇门》,收录了他1992年到2010年所创作的90首诗歌,为自己的诗歌创作作了一个小结。他在《后记》中说:“我想给我18年的诗歌之旅画上句号。”但是,他并没有远离诗歌而去。2012年,他在稍事休息之后,以不多的创作量和极高的发表及转载、收录率,再次回到诗坛,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跨越。诚如他在《醉歌》中所言:“毁为美色兮,是银饰的姐妹;/化为落叶兮,是背时的爱情;/渺若轻烟兮,是昨日的修行。//就这样我远离红尘,不带走一两白银。”
生活中随和、谦恭、为人师表十数年的扎西才让,他的诗歌,给我的感觉,却是一只豹子的印象——特立独行、迅捷有力、直抵内心。
记得在“藏人文化网”与他做深度访谈时,扎西才让曾经这样说:“作为写作者,我们应该思考这样3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写作?我们写什么?我们怎么写?这其实就是3个有关写作的大问题。不思考这3个问题的人,永远只是个文学爱好者,从事的是盲目写作。思考并能够解决这3个问题的作家诗人,才能在文学创作队伍中留下他高大的背影。10年前我就思考这3个问题,但到现在一直没有处理好,原因很多,外在的、内在的,主观的、客观的,都有。我不是一个怀抱大志的人,可在写作上还是有着个人的理想。”
显然,站在这个高度上,扎西才让的写作,是严肃的写作,是有理想的写作,是有厚度的写作。这就注定他的文字,贴着“扎西才让”这一风格显明的标签,在中国诗坛标新立异,成为藏族汉语诗坛和甘肃诗坛“70后”的代表性诗人。
综观扎西才让的诗歌创作,试从民族忧患、人文关怀和亲情爱情三个方面加以解读。
基于传统文化的民族忧患
作为藏族诗人,扎西才让的诗歌,势必具有很强的民族性;而作为西部的诗人,他的诗作,也必定具备很强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在一定程度上会禁锢作者的创作视野,但是在更大程度上,会让作者在熟悉的土地上,肆意地翻滚,沾满一身实实在在的泥土。
作为一名用汉语创作的藏族人,生长在藏汉二元文化交融、牧业文明和农业文明交相辉映的甘南大地,扎西才让的“边缘人”身份带给他很多的困扰,但与此同时,也给了他另一双审视母族、故土和文化的眼睛,另一支记录大地和母族的存在、逝去和未来的笔。
他的诗歌,从上世纪90年代的《献辞》《雪猎》《哑冬》,到后来的《起源》《隐疼》《我的诗歌北方》,再到今日的《仓库》《去年夏天》《想象无法改变现实》等,都无不体现着“用第三只眼看世界”的深邃和洞察。
1993年8月,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三年级学生扎西才让,回到故土甘南,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歌《甘南一带的青稞熟了》:“甘南一带的青稞熟了/有人从远方揣着怀念回来/有人在道路截住九月/卸下骨灰和泪水。”这个黑马一样,突然杀入中国诗坛、一鸣惊人的校园诗人,怀揣着荣誉和喜悦,在母性的大地上看到了硕果,看到了丰收,更看到了正在消亡中的记忆和故乡:“听到秋天的咳嗽被霜覆盖/秋天的孩子/从葬过祖父的水里/捞出被苦难浸泡的种子。”——这样的句子里,我读到了海子,读到了诸多农家子弟,直面烈日下的麦芒时的无奈和痛楚。
这样的痛楚,在他的《献辞》中依然如故:“是什么隐在我的眼里越来越深/是什么封住我的嘴唇拒绝哽咽?/你:赤身裸体的甘南,贫穷的甘南/我爱你这如饥似渴的甘南。”这样的痛楚,在他1998年的诗歌中日渐炽烈:“草从坡上下来/拥挤在我身边/沉默又寡言。”这种沉默,是丰厚大地的沉默,是传统断裂的沉默,是诗人内心的沉默。作为诗人,在这样无奈的沉默里,我们“黑夜的瞳仁破碎了/碎片是灯/那微弱的光芒惊醒了我/在这空空的甘南桑科//我不想两手空空地面对甘南桑科/像个哑巴/在怅望中说不出一句话”(《在中的人文关怀和他的大学密不可分。中文系4年的科班学习,带给他的不仅仅是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功底和娴熟独到的文字驾驭能力,更给予他用“关怀”的眼光审视世界和文字的优秀作家品质。
山后,死者巡视并劳作过的土地,又肥沃了一年。
山前,那片树林中的阳光还是那么多。
我从山上下来的时候天早黑了。我一点都不困,放下了柴火。
但还是隐隐生出了疼痛,生出了山前山后的景色。
生出了肥沃的土地下长眠人的寂寞。——《隐疼》
这样的隐痛和寂寞,其实就来自诗人那颗心怀万物、敬仰生灵的关爱之心。
当黄昏临近,当一个又一个日子在浑浑噩噩中远去,当我们在某个城市的夹缝中猛然惊醒,是不是应该让“时常关注的那只豹子,也从心里苏醒过来”?“我从异地归来/目睹了现代文明下的古王国/可是谁打马驰过/不屑于年轻的热血?/是谁从我身后的秋天里/抱走活命的青稞”(《高原的阳光把万物照亮》)。当一幢幢水泥铸就的高楼,逐渐占据绿草和大地;当一个个繁华热闹的城镇,雨后春笋般宣告着工业时代的胜利,我们注定,将要成为失去故乡的一代。
恒然,时代的进程,是每一个人不可抗拒的。作为社会的人,我们也在时时刻刻舔食着现代文明的苦涩和甜蜜:“我指给你看:/被劈断的荆棘。砖瓦堆积的荒凉地带。大楼。广告牌的侧影。高耸入云的信息发射台。做时装模特的藏族女孩。烛光杯影里的妙龄少女。蓝眼睛。浙江小贩。异地长发艺人。/人流如潮的大街……一汪明静蓝天。/实现着的海市蜃楼,乍看恍若梦幻。/啊,再也不愿说出:昨日重现”(《蜕变》)。
所以,我们只能“结束了冥想,离开窗户坐下来,回到了原来的愚笨的神态”。这个时候,作为诗人,我们能够思考的,我们应该记录的,是不是只有那片伤痕累累的丰厚大地,还有大地上曾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着的那些故事?
基于亲情爱情的自我提升
作家和诗人,扎西才让的第一性首先是人。 一个人,在他的旅途中,惟有紧握血浓于水的亲情,才会紧握住生命最旺盛的那个根;一个人,在他的旅途中,惟有珍藏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才会留下岁月中最甜美的那段记忆。作为一个诗人,血管里最充盈的那一腔热血,应该属于他的父母家人;作为一个诗人,血管里最浓烈的那一腔热血,应该属于甜美的爱情。
隐忍的扎西才让始终把对父母亲情的爱,深埋在心中,酿成一壶多年以后的老酒,然后在自己逐渐长成的日子里,仔细品尝回味,慢慢提升自我。
“若干年后的今天,当我干完了一周的工作,在周末闲暇的时候,我还是徒步上了山,在余晖里,在那棵松柏和那棵白桦下,像母亲当年那样,静静地坐在树桩上,坐着自己的忧伤,坐成一截少言寡语的流泪的树桩”(《母亲坐在树桩上休息》)。年近中年的日子,当我们偶尔慢下来,偶尔去母亲的地头坐坐,突然发现,彻底找不到的,除了流逝的岁月,还有浓得化不开的那份亲情。在《我的父亲》中,“想起三十年前,十一岁的我跟在他的身后,气喘吁吁/翻越太子山时,我倒在风口。天阴得令人发慌/他站在我的身后,蹲在石头上/一边吸烟,一边看着我发笑/太阳也照着我,像照着一个懦弱的老人/风也吹在我的身上,像吹拂着一粒尘埃般的希望”读完这样的句子,每一个有生活阅历的人,不仅会流下热泪,还会找到我们被父亲用平凡垫高的所有人生——“我热爱那高悬于头顶的人类的父亲,那给予我们以信仰的火炉”。
懵懂的情爱和炽热的爱情,在扎西才让豹子一样迅捷、燕子一样细腻的诗句中,更有一掠而过的惊艳:“春天来到小镇。那个晚归的女孩,她的心里怀着一个小秘密,她的温湿的嘴唇上带着绿草的芬芳的气息”(《四季》)。“我亲她,摸她,她一个劲地躲着,咯咯地笑,像一只羽翼丰满的肉乎乎的野山鸡”(《表妹》)。“我想去四月的青海,朝拜高原湖泊,而后亲吻贵德姑娘。热身子挨着肉了,紧搂满搂地亮了”(《怅望之星》)。
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再甜美的爱情,也将成为岁月的记忆。而这些记忆,也必将成为男人成长的一个标识:“远离了啊,那羔羊唤醒的黎明!那酥油灯下的温馨情怀”(《夜幕下的交际舞》)。“寒冷来临,迫使爱情趋向暗处/而被埋葬了的,将酝酿来年的梦想”(《四季》)。这个时候,诗人终于在日复一日的凡俗生活中说出:“爱过,恨过,生殖过,我已完善了我自己。”
甚至,在一个暗淡的冬末的午后,诗人这样寻找自己:“而现在还是冬末,我还是一种蜘蛛才有的状态。于是我做出冬眠的样子,把我悲哀的躯体慢慢地缩紧,缩成一个两岁的孩子,再也无法记住发生过的任何事情”(《冬末》)。这个时候,曾经激情四射的诗人,在烟消云散中返璞归真,彻底完善和提升了自己。
2010年,以自己的方式深情吟唱了18年的诗人扎西才让正式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七扇门》,收录了他1992年到2010年所创作的90首诗歌,为自己的诗歌创作作了一个小结。他在《后记》中说:“我想给我18年的诗歌之旅画上句号。”但是,他并没有远离诗歌而去。2012年,他在稍事休息之后,以不多的创作量和极高的发表及转载、收录率,再次回到诗坛,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跨越。诚如他在《醉歌》中所言:“毁为美色兮,是银饰的姐妹;/化为落叶兮,是背时的爱情;/渺若轻烟兮,是昨日的修行。//就这样我远离红尘,不带走一两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