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古希腊、古罗马、哥特式、文艺复兴等几种主要西方建筑风格进行了分析。古希腊建筑通过它自身的尺度感,体量感,材料的质感,造型色彩以及建筑自身所载的绘画及雕刻艺术给人以巨大强烈的震撼。古罗马建筑一般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花窗玻璃。文艺复兴的建筑是讲究秩序和比例的,拥有严谨的立面和平面构图以及从古典建筑中继承下来的柱式系统。建筑的风格,都是经过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实践创造形成的。而这些建筑风格特征的总结,却是直到本世纪近几十年人们才研究概括的。可以说建筑风格只能是后人对前人的总结。
【关键词】建筑风格;西方
建筑风格,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或区域性的建筑艺术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和特色。因其受时代的政治、经济、技术等很多因素影响,历史中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不同建筑风格。
在西方多彩浩瀚的几个世纪里,先后经历了对后世影响甚大的古希腊、古罗马建筑风格,中世纪的早期基督教建筑,哥特式等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漫长的中世纪结束后,又先后出现了文艺复兴建筑、古典主义建筑、巴洛克建筑,还有以华丽繁复著称的洛可可建筑等不同风格。十八到二十世纪,一方面出现了专门复兴古老风格的古典复兴建筑;一方面也出现了发展新的建筑美学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以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后现在建筑主义。西方建筑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重大意义,建筑形制的适目的性、艺术手法的层出不穷和风格的成熟,都达到很高的水平,对全世界都有很大影响。在此,由于篇幅有限,仅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风格作为重点。
1.古希腊建筑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是西方建筑的先河。由于希腊多山,盛产大理石,早在2000多年前希腊人就利用石材建造房屋,产生了柱廊和三角形山墙的建筑形式,柱子多用垂直线条装饰,尤其是柱顶都有装饰花纹,形成独特的标志。希腊建筑讲究严谨庄重,通过数比美学的研究使建筑形式具有完整严密的逻辑关系。[5]古希腊人的生活受控于宗教,但认为,神也是人,只是神比普通人更完美。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所以,古希腊建筑的比例与规范,其柱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因为古希腊建筑不但具备了古典柱子、楣梁、山墙、阶梯等共同元素,更因为这些共同元素是以一套建立在数字上的类似比例关系作为组合的手法,才使得古希腊建筑得以成为一种建筑风格。从时代风格来看,古希腊建筑具有宁静典雅的风格,与同时期的雕刻一致,甚至可以说,古希腊建筑具有当代雕刻的风格。不同的希腊神庙,都具有形式上的一种特定风格。艺术和功能统一谐调,尤其是其柱式的造型对建筑艺术的影响最为深远。柱式的定型共有四种:1. 多立克柱式,2. 爱奥尼克柱式,3. 科斯林式柱式,4. 女郎雕像柱式。这四种柱式是在人们的摸索中慢慢形成的,后面的柱式总与前面柱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而贯穿四种柱式的则是永远不变的人体美与数的和谐。柱式的发展对古希腊建筑的结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对后来的古罗马,欧洲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成为经典建筑装饰的模式。
2.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在古希腊建筑成就的基础上形成的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古罗马人将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拱券技术运用得相当出彩,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并于公元三世纪达到了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因为有强度高,施工方便,价格便宜的火山灰混凝土,使拱券结构得到了很大的推广。水平很高的拱券技术,能创造出宽阔的内部空间。使得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公元一世纪中叶,出现了十字拱,把几个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组合起来,能够覆盖复杂的内部空间。罗马帝国的皇家浴场就是这种组合的代表作。
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的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组合空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出现了由各种弧线组成的平面、采用拱券结构的集中式建筑物。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6]
3.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或译作歌德式建筑,1140年左右产生于法国。在中世纪高峰和晚期盛行于欧洲,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哥特式建筑艺术的结构是尖拱或称尖拱券和肋架拱顶。早期主要体现在天主教堂上渐而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的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且带尖。建筑最明显的建筑风格就是高耸入云的尖顶及窗户上巨大斑斓的玻璃画。在设计中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直插云霄的尖塔、轻盈剔透的飞扶壁以及彩色玻璃镶嵌的门窗等建筑元素,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在室外部分,通常密布着支撑部件(飞扶壁、飞券),仿佛是没有拆卸的脚手架,给人一种瘦骨嶙峋的感觉;而在内部,可以把厚重的墙面减少到极限,随处填充着花窗玻璃,这种明亮的室内空间是前所未有的。框架之外的部分可以变得极为轻薄,所以可以不砌墙、完全用窗户填充。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哥德式教堂整体建筑笔直向上塔尖直指苍弯,内部空间则高大空旷、单纯统一,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哥特式是高超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成就凝聚而成的一种特有的风格,在建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哥特式教堂特别是大教堂无疑是哥特建筑最杰出的代表,神秘朦胧的风格,也与同时期的雕塑、绘画一致。可以说,哥特的雕塑、绘画具有当代建筑的风格,甚至比同时代的一切其他艺术形式(绘画、雕塑)更加能够代表时代的风貌。[2]哥特建筑是完全原创的,崭新的,与古罗马建筑之间的区别远远大于古罗马与古希腊建筑的差别。
4.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是在公元14世纪在意大利随着文艺复兴这个文化运动而诞生的建筑风格。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十五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它地区,形成带了有各自特点的各国文艺复兴建筑。
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特别是古典柱式比例,半圆形拱券,以穹隆为中心的建筑形体等。基于对中世纪神权至上的批判和对人道主义的肯定,文艺复兴的建筑是讲究秩序和比例的,拥有严谨的立面和平面构图以及从古典建筑中继承下来的柱式系统。使用对称的形状,集中式;恢复“自然”,以尺规作图制图,以圆形和正方形为主;梁柱系统与拱券结构混合应用。世俗建筑一般围绕院子布置,有整齐庄严的临街立面。外部造型在古典建筑的基础上,发展出灵活多样的处理方法,如立面分层,粗石与细石墙面的处理,叠柱的应用,券柱式、双柱、拱廊、粉刷、隅石、装饰、山花的变化等,使文艺复兴建筑呈现出崭新的面貌。采用古典柱式, 灵活变通,大胆创新,甚至将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同古典柱式融合一起。并将这一时期的许多科学技术上的成果,如力学上的成就”绘画中的透视规律”新的施工机具等等,运用到建筑创作实践中去。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类型”建筑形制”建筑形式都比以前增加很多。[6]
5.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将原本罗马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建筑,添上新的华丽、夸张及雕刻风气,彰现出国家与教会的专制主义的丰功伟业。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强调戏剧性和对比性,常运用丰富的表面,扭曲的形态金色的雕塑做出令人目眩的排列效果。在设计上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运用强烈的色彩。宽阔的、有时是圆形的中殿取代了狭长的中殿,戏剧性地使用光线,强烈的光影对比,明暗对照效,或依靠窗户实现均匀照明,大量使用装饰品,巨大尺度的天花板壁画,外部立面的显着特点是通常有戏剧性的中央突出部分内部通常只是绘画与雕塑的框架,错视画法般的虚幻效果,绘画与建筑的混合。巴洛克风格强调丰富的动态美,最显著的特色是不拘泥于不同各种艺术形式间的界线,把建筑装饰、雕塑和绘画等多种形式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令人惊奇的豪华与热烈激动的视觉效果。
巴洛克建筑突破了欧洲古典的、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的常规,采取了双柱或三柱为一组的节奏不规则地跳动的形式,开间变化很大,突出垂直分划,墙面作为深色的壁案,有意造成反常出奇的新形式。巴洛克风格除了复杂的装饰手法外,在空间造型上还偏爱复杂的几何形体,相比规整的圆形,矩形或者正方形,富有变化的椭圆型或者卵形更受青睐。
巴洛克建筑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追求表达世俗欲望和开朗奔放的格调,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但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6.洛可可建筑
洛可可风格始于路易十四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时代并达到顶峰,所以也称为“路易十五风格”。起初是一种室内设计风格,后来逐渐扩展到建筑、雕刻、绘画、建筑物的局部装饰以及家具等等。洛可可建筑是在巴洛克建筑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建筑装饰艺术风格,十八世纪初起源于法国,十八世纪后半期盛行于欧洲。建筑内部装饰精巧、繁琐和华丽.整体建筑讲究线条曲折多变、光线阴暗分明,给人一种气势宏伟、生机勃勃的感觉。洛可可在表现造型的比例与尺度关系偏重于展示高挑和纤细,并且频繁地使用不同样式的曲线和弧线,破均衡的对称形式。在装饰纹样中,大量运用花环和利用花朵、草茎、棕搁、海浪或贝壳等元素作为装饰的图案。
可以说洛可可风格是巴洛克风格的一种单纯延续,因为它将巴洛克的奢华因素推向极端,或者说是带有巴洛克风格的宫廷古典主义艺术的自然发展,但是洛可可风格却添加了巴洛克所没有的如女性般的柔美,从细节从小处着手,在细微处大做文章。有人便把洛可可风格看作是巴洛克风格的晚期,即巴洛克的瓦解和衰退阶段。[7]
建筑风格是建筑艺术最敏感的一种现象,也是争论最大的一个课题。由于建筑既是一种艺术创作,更主要的是一种物质生产,受使用功能、结构技术、材料经济、地域环境、社会意识诸因素的制约。对于其他纯艺术品的创造,相对来说也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虽然某些类型的建筑在某个时代占了主导地位,反映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阶层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反映了当时的经济形态、政权形态、社会形态和相应的意识形态,或多或少地反映着社会的变化,不过它们所受的实际约束很多,反应不能很敏锐。建筑风格既是一定历史时期建筑艺术的共同特点和特色的形成,又是无数建筑的集合和概括,因此建筑风格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要比其它艺术风格的形成需要更长的时间。建筑史告诉我们,这往往需要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努力,只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之后,人们才能从那些无数建成的建筑物中比较出那些标志其风格的共同构成部分。[4]
一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拟定形成,或自生自灭,而是几代建筑师不懈地努力,不断实践的结果。一种风格的特征是相对它种风格而言,没有比较就没有建筑风格。而这种比较就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由建筑师去创造,由建筑史家评论家去总结评说,并需得到人们的认可。这是需要时间和勇气的。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9.
[2]谢浩.建筑风格之我见[J].山西建筑,2009,4 :1-3.
[3]卢津源.万国建筑博览[J].泸港经济,2003,12:55-56.
[4]张勃.建筑师•建筑个性•建筑风格[J].建筑学报,1984,11:54-55.
[5]刘国忠.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建筑影响之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1: 167.
[6]黄作伟,邵萃伶.欧洲建筑风格之文艺复兴建筑、古罗马建筑、浪漫主义建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428.
[7]曹雅致.十八世纪法国洛可可艺术风格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06.
作者简介:
袁思怡,女,1994年,四川农业大学城市规划本科在读。
【关键词】建筑风格;西方
建筑风格,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或区域性的建筑艺术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和特色。因其受时代的政治、经济、技术等很多因素影响,历史中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不同建筑风格。
在西方多彩浩瀚的几个世纪里,先后经历了对后世影响甚大的古希腊、古罗马建筑风格,中世纪的早期基督教建筑,哥特式等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漫长的中世纪结束后,又先后出现了文艺复兴建筑、古典主义建筑、巴洛克建筑,还有以华丽繁复著称的洛可可建筑等不同风格。十八到二十世纪,一方面出现了专门复兴古老风格的古典复兴建筑;一方面也出现了发展新的建筑美学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以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后现在建筑主义。西方建筑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重大意义,建筑形制的适目的性、艺术手法的层出不穷和风格的成熟,都达到很高的水平,对全世界都有很大影响。在此,由于篇幅有限,仅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风格作为重点。
1.古希腊建筑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是西方建筑的先河。由于希腊多山,盛产大理石,早在2000多年前希腊人就利用石材建造房屋,产生了柱廊和三角形山墙的建筑形式,柱子多用垂直线条装饰,尤其是柱顶都有装饰花纹,形成独特的标志。希腊建筑讲究严谨庄重,通过数比美学的研究使建筑形式具有完整严密的逻辑关系。[5]古希腊人的生活受控于宗教,但认为,神也是人,只是神比普通人更完美。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所以,古希腊建筑的比例与规范,其柱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因为古希腊建筑不但具备了古典柱子、楣梁、山墙、阶梯等共同元素,更因为这些共同元素是以一套建立在数字上的类似比例关系作为组合的手法,才使得古希腊建筑得以成为一种建筑风格。从时代风格来看,古希腊建筑具有宁静典雅的风格,与同时期的雕刻一致,甚至可以说,古希腊建筑具有当代雕刻的风格。不同的希腊神庙,都具有形式上的一种特定风格。艺术和功能统一谐调,尤其是其柱式的造型对建筑艺术的影响最为深远。柱式的定型共有四种:1. 多立克柱式,2. 爱奥尼克柱式,3. 科斯林式柱式,4. 女郎雕像柱式。这四种柱式是在人们的摸索中慢慢形成的,后面的柱式总与前面柱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而贯穿四种柱式的则是永远不变的人体美与数的和谐。柱式的发展对古希腊建筑的结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对后来的古罗马,欧洲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成为经典建筑装饰的模式。
2.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在古希腊建筑成就的基础上形成的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古罗马人将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拱券技术运用得相当出彩,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并于公元三世纪达到了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因为有强度高,施工方便,价格便宜的火山灰混凝土,使拱券结构得到了很大的推广。水平很高的拱券技术,能创造出宽阔的内部空间。使得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公元一世纪中叶,出现了十字拱,把几个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组合起来,能够覆盖复杂的内部空间。罗马帝国的皇家浴场就是这种组合的代表作。
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的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组合空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出现了由各种弧线组成的平面、采用拱券结构的集中式建筑物。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6]
3.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或译作歌德式建筑,1140年左右产生于法国。在中世纪高峰和晚期盛行于欧洲,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哥特式建筑艺术的结构是尖拱或称尖拱券和肋架拱顶。早期主要体现在天主教堂上渐而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的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且带尖。建筑最明显的建筑风格就是高耸入云的尖顶及窗户上巨大斑斓的玻璃画。在设计中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直插云霄的尖塔、轻盈剔透的飞扶壁以及彩色玻璃镶嵌的门窗等建筑元素,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在室外部分,通常密布着支撑部件(飞扶壁、飞券),仿佛是没有拆卸的脚手架,给人一种瘦骨嶙峋的感觉;而在内部,可以把厚重的墙面减少到极限,随处填充着花窗玻璃,这种明亮的室内空间是前所未有的。框架之外的部分可以变得极为轻薄,所以可以不砌墙、完全用窗户填充。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哥德式教堂整体建筑笔直向上塔尖直指苍弯,内部空间则高大空旷、单纯统一,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哥特式是高超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成就凝聚而成的一种特有的风格,在建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哥特式教堂特别是大教堂无疑是哥特建筑最杰出的代表,神秘朦胧的风格,也与同时期的雕塑、绘画一致。可以说,哥特的雕塑、绘画具有当代建筑的风格,甚至比同时代的一切其他艺术形式(绘画、雕塑)更加能够代表时代的风貌。[2]哥特建筑是完全原创的,崭新的,与古罗马建筑之间的区别远远大于古罗马与古希腊建筑的差别。
4.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是在公元14世纪在意大利随着文艺复兴这个文化运动而诞生的建筑风格。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十五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它地区,形成带了有各自特点的各国文艺复兴建筑。
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特别是古典柱式比例,半圆形拱券,以穹隆为中心的建筑形体等。基于对中世纪神权至上的批判和对人道主义的肯定,文艺复兴的建筑是讲究秩序和比例的,拥有严谨的立面和平面构图以及从古典建筑中继承下来的柱式系统。使用对称的形状,集中式;恢复“自然”,以尺规作图制图,以圆形和正方形为主;梁柱系统与拱券结构混合应用。世俗建筑一般围绕院子布置,有整齐庄严的临街立面。外部造型在古典建筑的基础上,发展出灵活多样的处理方法,如立面分层,粗石与细石墙面的处理,叠柱的应用,券柱式、双柱、拱廊、粉刷、隅石、装饰、山花的变化等,使文艺复兴建筑呈现出崭新的面貌。采用古典柱式, 灵活变通,大胆创新,甚至将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同古典柱式融合一起。并将这一时期的许多科学技术上的成果,如力学上的成就”绘画中的透视规律”新的施工机具等等,运用到建筑创作实践中去。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类型”建筑形制”建筑形式都比以前增加很多。[6]
5.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将原本罗马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建筑,添上新的华丽、夸张及雕刻风气,彰现出国家与教会的专制主义的丰功伟业。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强调戏剧性和对比性,常运用丰富的表面,扭曲的形态金色的雕塑做出令人目眩的排列效果。在设计上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运用强烈的色彩。宽阔的、有时是圆形的中殿取代了狭长的中殿,戏剧性地使用光线,强烈的光影对比,明暗对照效,或依靠窗户实现均匀照明,大量使用装饰品,巨大尺度的天花板壁画,外部立面的显着特点是通常有戏剧性的中央突出部分内部通常只是绘画与雕塑的框架,错视画法般的虚幻效果,绘画与建筑的混合。巴洛克风格强调丰富的动态美,最显著的特色是不拘泥于不同各种艺术形式间的界线,把建筑装饰、雕塑和绘画等多种形式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令人惊奇的豪华与热烈激动的视觉效果。
巴洛克建筑突破了欧洲古典的、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的常规,采取了双柱或三柱为一组的节奏不规则地跳动的形式,开间变化很大,突出垂直分划,墙面作为深色的壁案,有意造成反常出奇的新形式。巴洛克风格除了复杂的装饰手法外,在空间造型上还偏爱复杂的几何形体,相比规整的圆形,矩形或者正方形,富有变化的椭圆型或者卵形更受青睐。
巴洛克建筑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追求表达世俗欲望和开朗奔放的格调,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但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6.洛可可建筑
洛可可风格始于路易十四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时代并达到顶峰,所以也称为“路易十五风格”。起初是一种室内设计风格,后来逐渐扩展到建筑、雕刻、绘画、建筑物的局部装饰以及家具等等。洛可可建筑是在巴洛克建筑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建筑装饰艺术风格,十八世纪初起源于法国,十八世纪后半期盛行于欧洲。建筑内部装饰精巧、繁琐和华丽.整体建筑讲究线条曲折多变、光线阴暗分明,给人一种气势宏伟、生机勃勃的感觉。洛可可在表现造型的比例与尺度关系偏重于展示高挑和纤细,并且频繁地使用不同样式的曲线和弧线,破均衡的对称形式。在装饰纹样中,大量运用花环和利用花朵、草茎、棕搁、海浪或贝壳等元素作为装饰的图案。
可以说洛可可风格是巴洛克风格的一种单纯延续,因为它将巴洛克的奢华因素推向极端,或者说是带有巴洛克风格的宫廷古典主义艺术的自然发展,但是洛可可风格却添加了巴洛克所没有的如女性般的柔美,从细节从小处着手,在细微处大做文章。有人便把洛可可风格看作是巴洛克风格的晚期,即巴洛克的瓦解和衰退阶段。[7]
建筑风格是建筑艺术最敏感的一种现象,也是争论最大的一个课题。由于建筑既是一种艺术创作,更主要的是一种物质生产,受使用功能、结构技术、材料经济、地域环境、社会意识诸因素的制约。对于其他纯艺术品的创造,相对来说也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虽然某些类型的建筑在某个时代占了主导地位,反映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阶层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反映了当时的经济形态、政权形态、社会形态和相应的意识形态,或多或少地反映着社会的变化,不过它们所受的实际约束很多,反应不能很敏锐。建筑风格既是一定历史时期建筑艺术的共同特点和特色的形成,又是无数建筑的集合和概括,因此建筑风格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要比其它艺术风格的形成需要更长的时间。建筑史告诉我们,这往往需要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努力,只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之后,人们才能从那些无数建成的建筑物中比较出那些标志其风格的共同构成部分。[4]
一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拟定形成,或自生自灭,而是几代建筑师不懈地努力,不断实践的结果。一种风格的特征是相对它种风格而言,没有比较就没有建筑风格。而这种比较就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由建筑师去创造,由建筑史家评论家去总结评说,并需得到人们的认可。这是需要时间和勇气的。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9.
[2]谢浩.建筑风格之我见[J].山西建筑,2009,4 :1-3.
[3]卢津源.万国建筑博览[J].泸港经济,2003,12:55-56.
[4]张勃.建筑师•建筑个性•建筑风格[J].建筑学报,1984,11:54-55.
[5]刘国忠.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建筑影响之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1: 167.
[6]黄作伟,邵萃伶.欧洲建筑风格之文艺复兴建筑、古罗马建筑、浪漫主义建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428.
[7]曹雅致.十八世纪法国洛可可艺术风格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06.
作者简介:
袁思怡,女,1994年,四川农业大学城市规划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