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失业保险基金可持续性与经济调节功能研究

来源 :保险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sandc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精算模型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失业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和经济调节功能进行研究,并通过政策仿真研究不同政策参数对失业保险基金周期性平衡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2020~ 2035年我国失业保险基金当期缺口均在90亿元及以上,其中2020年基金当期收不抵支问题严峻;第二,疫情冲击后2020~2025年基金累计结余不断减少且消耗速度较快,若无其他政策干预,2025年累计结余将耗尽;第三,由于失业保险阶段性“免、减、缓、返、补、扩”系列政策的出台,疫后失业保险制度的经济调节功能凸显,但仍存在改进空间;第四,费率、参保率、费基占比(实际缴费基数占应缴费基数的比重)的提高和城镇登记失业率的降低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基金当期缺口,延缓基金累计结余耗尽时间,但只有参保率和费基占比的提高以及城镇登记失业率的降低才能促进基金经济调节功能的进一步发挥;第五,参保率、费基占比和城镇登记失业率三项政策参数的复合和综合变化能够放大其对基金周期性平衡的调节效应,在本文提供的四项政策组合中,最优可使2020~ 2035年仅存在6年当期缺口,基金累计结余耗尽时间推迟至2035年后.因此,建议继续扩大失业保险制度覆盖面、进一步夯实失业保险缴费基数、灵活调整失业保险金最长领取月数.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理论内涵切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一系列精辟论述,特别是关于节约粮食资源的重要论述.其中,包涵的科学文明消费观,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提出:我国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20年又宣布“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建立健全碳交易与碳税两大公认的“广义”减排价格机制,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新冠疫情的突发和持续蔓延给中国小微企业的经营造成了重大冲击.本文尝试基于企业汇算清缴大数据,并综合集成相关部门调查数据和发布信息,建立用于模拟外生冲击影响的企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