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电运输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涉及各个环节,技术性较强。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管理不到位,违规操作,以及设备检修不及时等原因,常会导致运输事故发生,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甚至威胁生命安全。为实现高质、高效的矿井运输,必须树立起安全意识,制定合理严谨的制度,积极引进现代化技术和设备。
关键词:矿井机电;运输隐患;思考措施
引言
煤矿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与国民经济联系紧密,意义重大,然而在开采作业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安全事故,近些年来,开采技术和开采工艺不断更新,但事故仍旧存在,急需解决。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支持下,我国各类煤矿安全事故当中,以机电运输事故所占的发生比例最高,达到了50%左右。同时,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相较于瓦斯爆炸、突水等事故而言,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随机性,因此更需要引起工作人员的特别重视,提高对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的管理力度,最大限度的降低机电设备运输期间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一、煤矿机电运输安全隐患分析
1、因电气火花等因素诱发瓦斯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
在煤矿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作用之下,煤矿生产现场各类机电运输设备的机械化水平也在持续的提升,但这种发展在促进井下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带电作业状态下,电缆火花、信号照明、防爆设备失爆等设备的运行都可能造成井下工作面的瓦斯爆炸或相关事故。例如,2005年,辽宁孙家湾煤矿某立井所发生的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最终调查的原因就显示是由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所造成的,即由于现场管理人员未能够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当中的相关内容展开井下开采作业,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开采状态之下,最终导致风道瓦斯大量聚集,浓度超过可承受限值。在此基礎之上操作工人违章带电检修照明信号,带电状态下产生电火花,引发瓦斯爆炸。这起事故共造成200余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近5000万元,需要引起业内人员的重视与警惕[1]。
2、供电系统不完善
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对于当前大部分的小型、中小型煤矿矿井而言,由于自身投入建设资源、资金、技术支持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而导致矿井工作状态下的供电系统存在一定的缺失。部分矿井供电系统都是采取单电源、单回路方式完成供电作业。同时,直接通过中性点接地变压器完成工作面向井下工作面的供电作业,且在井下供电系统当中,回路也没有专门的检漏继电器进行保护。除此之外,由于这部分矿井系统的工作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上岗前没有经过系统化的技术培训,故而在井下工作面工作中,出现随意的敷设电缆、悬挂电缆,接地线界面过少等等问题,均使得煤矿开采期间面临的安全形势严峻[2]。
3、运输系统不科学
除硬件设施给煤矿开采工作埋下了严重安全隐患外,当中的部分煤矿机电运输系统同样存在着不小的问题。结合对煤矿工作面的调查报告发现:井下轨道铺设质量普遍较低,最值得关注的井下掘进斜井没有按照规范要求配备齐“一坡三挡”的安全防护装置。同时,井下机车运输的安全装置与保护措施也不够健全。并且,井下工作面使用相当频繁的刮板输送机也没有设置启/停动作切换的信号装置,皮带输送机阻燃实验落实不够到位,无法对其所处运行状态有一个充分认识,安全管理重点无法落实。更加关键的是:部分井下操作机车的司机人员上岗前未接受系统培训,甚至无法做到“一人一证”、“一人一岗”的基本要求,以上问题的存在均使得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面临着极大的困扰[3]。
二、煤矿机电运输隐患预防
1、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管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与此同时,从安全管理的角度上来说,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机电设备运输隐患,就需要重点落实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煤矿机电运输相关操作岗位当中引入员工竞争机制,针对管理层岗位以及技术性岗位员工,可以通过竞争的方式,考核上岗。其他相关职工可以通过改革岗位技能工资的方式,依照岗位技能掌握水平实现工资分级,以最直接的物质性方式激励员工参与到对安全知识以及业务技能知识的培训工作当中;其次,可以根据矿井生产的计划与安排,定期组织机电运输岗位共同人员展开“技术比武”、“创优争先”等相关活动,调动、激发员工参与学习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确保各个岗位工作人员均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程开展实践工作;再次,可以在对煤矿机电运输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中引入“两结合”的培训模式,将重点培训与业余培训结合起来,重点培训占主导地位;将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结合起来,内部培训占主导地位。同时,针对新上岗的工作人员,需要强化对其岗位、技术能力的强化培训工作,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
2、做好特殊工种用工制度的管理工作
在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当中,特殊工作的用工制度管理很大度上影响着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水平。这部分岗位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要求,且由于其事关重大,因而多建议选取技术能力全面且思想端正、责任意识强的工人担任。特殊工种工作人员严禁招用临时工,且一旦安排好,不得在员工内部随意调换。例如输送司机、电工、钳工、防爆工、采掘司机、以及绞车司机等,这部分岗位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强,故需要通过严格用工管理的方式,不断提高其安全业务素质与水平。
3、推行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理念
在标准化管理理念落实于矿井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能够使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性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有助于煤矿开采作业中的效益产出。因此,结合煤矿机电运输管理的实际需求来看,标准化管理工作应当向频繁性方面发展,自达标的静态性向动态性转变,自以结果为主的管理模式向以过程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变。具体的做法在于:结合矿井工作面实际情况,指定包括设备包机制度、设备入井检验制度、设备停电检修挂牌制度、设备管理工作制度等相关标准规范。同时,针对井下小型电器、设备、以及电缆等相关设施而言,则需要推行基于台账式的管理制度。
4、煤矿井下工作环境的构建
由于煤矿矿井生产作业的开展大多以井下工作面为主要环境,因此需要将井下工作面的空气流通作为重点的考量因素之一。若井下工作面所设置的主通风机装置发生故障,除无法带动矿井污染空气有效排出井下工作面以外,还无法使新鲜的空气进入矿井内部。受这一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井下工作面人员出现缺氧等人身安全威胁,并且导致工作面内的瓦斯浓度急剧提升,可能诱发瓦斯爆炸等严重安全事故。因此,要求管理过程中,对通风装置的运行性能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保障。
结束语
在现代化的煤矿生产工作开展过程当中,矿井对煤矿资源的开采、生产质量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与矿井机电运输系统的运输能力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煤矿机电运输系统战线较长、涉及多个生产环节、期间涵盖大量的特殊工种,故而技术要求较高,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值得各方人员重视,并展开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梁楠楠.加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分析[J].企业导报.2013(09):156-157.
[2]. 龚立志.浅谈煤矿机电运输中的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13(06):93-94.
关键词:矿井机电;运输隐患;思考措施
引言
煤矿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与国民经济联系紧密,意义重大,然而在开采作业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安全事故,近些年来,开采技术和开采工艺不断更新,但事故仍旧存在,急需解决。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支持下,我国各类煤矿安全事故当中,以机电运输事故所占的发生比例最高,达到了50%左右。同时,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相较于瓦斯爆炸、突水等事故而言,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随机性,因此更需要引起工作人员的特别重视,提高对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的管理力度,最大限度的降低机电设备运输期间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一、煤矿机电运输安全隐患分析
1、因电气火花等因素诱发瓦斯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
在煤矿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作用之下,煤矿生产现场各类机电运输设备的机械化水平也在持续的提升,但这种发展在促进井下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带电作业状态下,电缆火花、信号照明、防爆设备失爆等设备的运行都可能造成井下工作面的瓦斯爆炸或相关事故。例如,2005年,辽宁孙家湾煤矿某立井所发生的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最终调查的原因就显示是由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所造成的,即由于现场管理人员未能够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当中的相关内容展开井下开采作业,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开采状态之下,最终导致风道瓦斯大量聚集,浓度超过可承受限值。在此基礎之上操作工人违章带电检修照明信号,带电状态下产生电火花,引发瓦斯爆炸。这起事故共造成200余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近5000万元,需要引起业内人员的重视与警惕[1]。
2、供电系统不完善
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对于当前大部分的小型、中小型煤矿矿井而言,由于自身投入建设资源、资金、技术支持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而导致矿井工作状态下的供电系统存在一定的缺失。部分矿井供电系统都是采取单电源、单回路方式完成供电作业。同时,直接通过中性点接地变压器完成工作面向井下工作面的供电作业,且在井下供电系统当中,回路也没有专门的检漏继电器进行保护。除此之外,由于这部分矿井系统的工作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上岗前没有经过系统化的技术培训,故而在井下工作面工作中,出现随意的敷设电缆、悬挂电缆,接地线界面过少等等问题,均使得煤矿开采期间面临的安全形势严峻[2]。
3、运输系统不科学
除硬件设施给煤矿开采工作埋下了严重安全隐患外,当中的部分煤矿机电运输系统同样存在着不小的问题。结合对煤矿工作面的调查报告发现:井下轨道铺设质量普遍较低,最值得关注的井下掘进斜井没有按照规范要求配备齐“一坡三挡”的安全防护装置。同时,井下机车运输的安全装置与保护措施也不够健全。并且,井下工作面使用相当频繁的刮板输送机也没有设置启/停动作切换的信号装置,皮带输送机阻燃实验落实不够到位,无法对其所处运行状态有一个充分认识,安全管理重点无法落实。更加关键的是:部分井下操作机车的司机人员上岗前未接受系统培训,甚至无法做到“一人一证”、“一人一岗”的基本要求,以上问题的存在均使得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面临着极大的困扰[3]。
二、煤矿机电运输隐患预防
1、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管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与此同时,从安全管理的角度上来说,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机电设备运输隐患,就需要重点落实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煤矿机电运输相关操作岗位当中引入员工竞争机制,针对管理层岗位以及技术性岗位员工,可以通过竞争的方式,考核上岗。其他相关职工可以通过改革岗位技能工资的方式,依照岗位技能掌握水平实现工资分级,以最直接的物质性方式激励员工参与到对安全知识以及业务技能知识的培训工作当中;其次,可以根据矿井生产的计划与安排,定期组织机电运输岗位共同人员展开“技术比武”、“创优争先”等相关活动,调动、激发员工参与学习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确保各个岗位工作人员均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程开展实践工作;再次,可以在对煤矿机电运输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中引入“两结合”的培训模式,将重点培训与业余培训结合起来,重点培训占主导地位;将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结合起来,内部培训占主导地位。同时,针对新上岗的工作人员,需要强化对其岗位、技术能力的强化培训工作,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
2、做好特殊工种用工制度的管理工作
在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当中,特殊工作的用工制度管理很大度上影响着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水平。这部分岗位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要求,且由于其事关重大,因而多建议选取技术能力全面且思想端正、责任意识强的工人担任。特殊工种工作人员严禁招用临时工,且一旦安排好,不得在员工内部随意调换。例如输送司机、电工、钳工、防爆工、采掘司机、以及绞车司机等,这部分岗位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强,故需要通过严格用工管理的方式,不断提高其安全业务素质与水平。
3、推行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理念
在标准化管理理念落实于矿井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能够使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性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有助于煤矿开采作业中的效益产出。因此,结合煤矿机电运输管理的实际需求来看,标准化管理工作应当向频繁性方面发展,自达标的静态性向动态性转变,自以结果为主的管理模式向以过程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变。具体的做法在于:结合矿井工作面实际情况,指定包括设备包机制度、设备入井检验制度、设备停电检修挂牌制度、设备管理工作制度等相关标准规范。同时,针对井下小型电器、设备、以及电缆等相关设施而言,则需要推行基于台账式的管理制度。
4、煤矿井下工作环境的构建
由于煤矿矿井生产作业的开展大多以井下工作面为主要环境,因此需要将井下工作面的空气流通作为重点的考量因素之一。若井下工作面所设置的主通风机装置发生故障,除无法带动矿井污染空气有效排出井下工作面以外,还无法使新鲜的空气进入矿井内部。受这一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井下工作面人员出现缺氧等人身安全威胁,并且导致工作面内的瓦斯浓度急剧提升,可能诱发瓦斯爆炸等严重安全事故。因此,要求管理过程中,对通风装置的运行性能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保障。
结束语
在现代化的煤矿生产工作开展过程当中,矿井对煤矿资源的开采、生产质量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与矿井机电运输系统的运输能力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煤矿机电运输系统战线较长、涉及多个生产环节、期间涵盖大量的特殊工种,故而技术要求较高,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值得各方人员重视,并展开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梁楠楠.加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分析[J].企业导报.2013(09):156-157.
[2]. 龚立志.浅谈煤矿机电运输中的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13(06):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