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组织的基本单位,它通过“社团精神”的历史沉淀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愈来愈受到大学生的喜爱,成为校园生活的一个热点。高校社团组织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载体,也是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切入点。大学生在各种社团活动中锻炼了自身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社团活动的蓬勃发展,得力于团委的有效管理。只要进一步加快社团组织的发展步伐,社团组织将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 学生工作 学生社团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特征
学生社团是纯民间性的团体,一般讲,它具有以下特征:
1. 自发性与自主性
学生社团的成立往往基于几位甚至一位同学的倡议,完全来自同学们的自发热情;学生社团的内部管理、活动范围和发展方向等一般均由该社团的同学们自主决定,团委等分管部门一般只作建议,很少对其内部事务进行干预。
2. 群众性
学生社团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各社团松散联系的成员以及临时参加一些社团活动的同学,其群众基础可谓厚实。
3. 专门性
多数社团都有明确的活动方向及范围,许多社团甚至要求十分专业化的知识与技能(例如象棋协会、英语协会、翻译协会、科技创新协会等),体现出专业性的特点。
4. 松散型
社团成员一般享有退出社团的自由,因此人员组成并不稳定;许多社团本身组织较松散,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或者甚至仅仅个别负责人的毕业离校即难以维持、自生自减。以上特点使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社团紧贴学生生活,而较少行政命令干预,容易动员广大同学发挥自身的积极性投入其中。特别由于社团工作中的功利性因素较少,同学们的投入大都发自内心,因此社团活动中所获得的感受,容易对其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
1.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学生社团通过形式活泼的学生自主活动,激发大学生自觉学习中国历史、地理、文化知识和政治知识,集理论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对大学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通过演讲赛、辩论赛、座谈会、主题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理性思考,解除心中的迷惘和困惑;通过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一,跨专业、跨学科、多层次、多内容的社团活动,打破了封闭的教学体制,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培养了同学们获取、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第二,社团活动为同学们走向社会,接触社会提供了多种途径,一方面可以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同学了解社会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第三,各种学术、科技社团通过开展学术争鸣、科技服务、科研活动和社会调查,提高同学们的学术水平,培养科研能力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主动进取的精神。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力
学生社团有助于培养作为集体一员的感情和合作感。组织的发展,各项活动方案的设计、经费、设备、场地等一系列难题的解决,都需要同学们去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取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三、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原则和思路
1. 社团管理的主要原则
(1) 正确引导的原则。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开展社团活动,及时掌握社团活动的方向,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理想,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社会和他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认识组织管理、活动内容、专业技术等方面给与全面的指导和引导。
(2) 自主活动原则。社团是大学生自己组成的团体,从社团的筹建,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领导人的产生,管理制度的健全到活动内容的设计,活动方案的得出以及活动经费、场所的筹措,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性的活动中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提高能力、增长知识。
(3) 统筹管理的原则。一个学校往往有十几到几十个学生社团,但全校社团活动应该做到“一盘棋”。管理中要求各学生社团年初上交年度工作计划再由社团协调组织统一安排活动内容、时间、设施场地等,避免社团活动过于频繁、重复和撞车现象。 (下接171页)
关键词:高校 学生工作 学生社团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特征
学生社团是纯民间性的团体,一般讲,它具有以下特征:
1. 自发性与自主性
学生社团的成立往往基于几位甚至一位同学的倡议,完全来自同学们的自发热情;学生社团的内部管理、活动范围和发展方向等一般均由该社团的同学们自主决定,团委等分管部门一般只作建议,很少对其内部事务进行干预。
2. 群众性
学生社团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各社团松散联系的成员以及临时参加一些社团活动的同学,其群众基础可谓厚实。
3. 专门性
多数社团都有明确的活动方向及范围,许多社团甚至要求十分专业化的知识与技能(例如象棋协会、英语协会、翻译协会、科技创新协会等),体现出专业性的特点。
4. 松散型
社团成员一般享有退出社团的自由,因此人员组成并不稳定;许多社团本身组织较松散,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或者甚至仅仅个别负责人的毕业离校即难以维持、自生自减。以上特点使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社团紧贴学生生活,而较少行政命令干预,容易动员广大同学发挥自身的积极性投入其中。特别由于社团工作中的功利性因素较少,同学们的投入大都发自内心,因此社团活动中所获得的感受,容易对其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
1.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学生社团通过形式活泼的学生自主活动,激发大学生自觉学习中国历史、地理、文化知识和政治知识,集理论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对大学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通过演讲赛、辩论赛、座谈会、主题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理性思考,解除心中的迷惘和困惑;通过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一,跨专业、跨学科、多层次、多内容的社团活动,打破了封闭的教学体制,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培养了同学们获取、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第二,社团活动为同学们走向社会,接触社会提供了多种途径,一方面可以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同学了解社会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第三,各种学术、科技社团通过开展学术争鸣、科技服务、科研活动和社会调查,提高同学们的学术水平,培养科研能力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主动进取的精神。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力
学生社团有助于培养作为集体一员的感情和合作感。组织的发展,各项活动方案的设计、经费、设备、场地等一系列难题的解决,都需要同学们去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取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三、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原则和思路
1. 社团管理的主要原则
(1) 正确引导的原则。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开展社团活动,及时掌握社团活动的方向,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理想,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社会和他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认识组织管理、活动内容、专业技术等方面给与全面的指导和引导。
(2) 自主活动原则。社团是大学生自己组成的团体,从社团的筹建,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领导人的产生,管理制度的健全到活动内容的设计,活动方案的得出以及活动经费、场所的筹措,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性的活动中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提高能力、增长知识。
(3) 统筹管理的原则。一个学校往往有十几到几十个学生社团,但全校社团活动应该做到“一盘棋”。管理中要求各学生社团年初上交年度工作计划再由社团协调组织统一安排活动内容、时间、设施场地等,避免社团活动过于频繁、重复和撞车现象。 (下接1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