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学森先生晚年接受北京师大附中教师访问时说:“我对师大附中很有感情。在我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师大附中,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钱老所说的人生两个高潮,一个是为他奠定人生基础的中学,另一个是为他奠定专业基础的美國高校。
钱老的人生波澜壮阔,为什么在师大附中读书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高潮?回顾当年师大附中的教育情景,重读钱老对中学生活的回忆,不难找到答案。同时,我们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位杰出科学家对师大附中给他一生带来的影响是多么肯定,对教过他的中小学老师又是多么尊重。
一、钱学森中学时代北京师大附中教育的
主要优势
1.师大附中教育的领路人——教育家林砺儒先生
1991年,钱老被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他在颁奖大会讲话中说:“说起旧事,我还非常怀念我的母校北京师大附中。我从1923年至1929年在北京师大附中念书,当时的旧中国和旧北京是个什么样子。在那样一种艰难困苦的年代,办学真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北京师大附中当时的校长(那时称主任)林砺儒确实把师大附中办成了一流的学校,真是了不起。”
林砺儒先生1889年生,广东信宜人,早年留学日本,1919年开始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教授,1922年至1930年间任师大附中主任。解放后,林砺儒先生担任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长,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此后,他升任教育部副部长,主管全国的基础教育工作。
林砺儒先生从事教育事业60余年,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育思想,他的不少观点至今也是十分先进的。上个世纪20年代,林砺儒先生带领北京师大附中在国内率先实行“三三”学制,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开路先锋。他担任校长期间在师大附中实行全人格教育,培养出很多的国家栋梁之才。钱学森上师大附中的六年恰是在林砺儒先生担任校长期间。回顾北京师大附中110年历史,教育家林砺儒先生是师大附中现代教育发展最重要的领路人。
2.“六三三”学制改革为师大附中教育领先发展奠定基础
1922年,我国积极酝酿学制改革,决定在中小学实行“六三三”学制,从而实现我国基础教育学制与世界的接轨。
“三三”学制为中等教育的现代发展开拓出广阔的道路。林砺儒先生认为,“新学制的最好处,是把中等教育分为两小段,最少亦可使前一小段的全人陶冶多普及几分。”“初级中等教育,是全教育历程中之最中段,其目的应在提高普通教育,完成全人陶冶。”
师大附中实行新学制,完全是在摸索中前进,所有的规章制度、课程,都是自己制定,自己试行。教材由本校教师自定、自编、自选。在改革过程中,师大附中教师与师大的教师融为一体。师大附中新的课程体系,一步达到当时的国际水平,在高中还开设了许多大学基础课程。
1923年,钱学森进入师大附中学习,正值“三三”学制改革开始。包括钱老在内的一大批杰出人才在中小学阶段打下的良好基础,都与“六三三”新学制的改革有着密切关系。“六三三”学制改革为师大附中教育的领先发展奠定了基础。
3.全人格教育是师大附中教育的灵魂
20世纪初,中国正值多事之秋,社会时局动荡、新旧思想交锋激烈。我国近代知识分子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逐渐认识到,救亡图存必先启蒙新民,教育是救国的根本出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全人格教育的思想在中国兴起。林砺儒先生大力倡导和积极发展全人格教育的理念,并在北京师大附中全面实行。
全人格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坚持教育为青少年的成长服务。全人格教育以人格的培养作为教育的主线,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林砺儒指出:“教育是人格的成长,学校里教学生学习的是他们人格往后成长的资本,要能生息,要将来能应用到各方面应付自然,应付社会,才算是真为他们所有。”“中等教育的任务是引导少年人格之射线到各方面去。”林砺儒先生的全人格教育思想,就是要让青少年健康成长,充分发展。
为更好地适应学生人格的发展,林砺儒提出了以环境为中心的课程改造观。他指出不少课程的编排体系存在问题,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他主张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是:“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由简而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近。”在他领导下师大附中建立起完整科学的校本课程体系。
林砺儒坚持反对学习以考试为目的。钱学森先生回忆,当时师大附中对考试形成这样的风气:“学生临近考试是不做准备的。从不因为明天要考什么而加班背诵课本。大家都重在理解不在记忆。考试结果,一般学生都是70多分,优秀学生80多分。”
林砺儒也十分重视对学生品行的教育,制定了一套完整、合理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行评价机制。一切道德品行的训练,都以学生的人格发展为出发点。要求“本校教职员对学生,力求收到人格感化之效。使学生晓然知教师非惟传授自己以知识,且为自己生活之导师。”
北京师大附中的校训是“诚、爱、勤、勇”,它从四个方面高度概括了全人格教育追求的优秀人格。
4.教师自尊、名师荟萃是师大附中教育成功的关键
钱学森晚年曾列出自幼对他影响最深的17位老师:最先是他的父母,接着是12位教师(小学1位,中学7位,交通大学两位、清华留美预备班1位,以及1位美国的导师),最后3位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其中有7位是师大附中老师,可见中学老师对他影响的巨大。
早年师大附中名师荟萃,大师云集。钱玄同、林琴楠、张少元、董鲁安、傅仲孙、李士博、杨秀峰、石评梅、黄庐隐、李澄之、闵嗣鹤等很多名人在此任教。1912年至1923年间49名专任教师中,留学日本和美国者13人,占26.6%;高师和京师大学毕业者21人,占42.8%。1923年至1937年专任教师62人,留学者8人,占12.7%;师大、北大及燕大毕业者47人,占75.8%。很多师大教授直接给中学生上课。
“教师自尊”是北京师大附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教师们不仅学术造诣深,而且师德好,这样的优良传统世代相传。新中国成立以后,韩满庐、钟善基、顾明远、王树声、朱正威、白幼蒂等师大附中的名师,在国内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自尊、名师荟萃是师大附中教育成功的关键。
5.学生自治、人才辈出是师大附中教育的成果
钱学森中学时代的教育,既是面向大众招生的普通教育,也是经过严格选拔和淘汰的“精英教育”。毋庸置疑,学生来源的优秀是非常有利的因素。然而,学校形成优良的校风(包括教风、学风、管理作风等)更为重要。学生自治,师生平等,在师大附中蔚然成风。学生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保证了他们学习的生动、活泼与主动。
钱老回忆说:“不死抠课本,提倡多看课外书,附中的选修课很多,学生的知识面很广。每天午饭后,在教室里交谈感兴趣的各种科学知识。学生的求知欲强,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困难。”“师生关系密切,息息相通,教师对学生诱导而不强迫。”
一百多年来,师大附中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先进的教育,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和氛围,加上学生自身的努力,才出现了众多校友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和杰出人物的奇迹。
二、北京师大附中教育为钱学森奠定人生基础
钱老还常说:“我在师大附中6年,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在师大附中所受的教育,我们这些人是终身感谢的,现在还在影响着我们。”“我能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也是与中小学老师的教育分不开的!”
钱学森先生之所以对师大附中的教育念念不忘,是因为中学为他人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基础包括:
1.伦理道德的基础
钱学森在师大附中师从林砺儒,学习伦理学。林砺儒先生说:“伦理学者,概括言之,研究道德的善恶问题之学也。” 林砺儒先生从古今中外伦理学理论讲起,讲“行为”与“品性”,讲“动机”与“结果”;通过“节制、勇敢、公正、明哲”来讲“德”;他还讲“良心”,讲“幸福快乐”。学过伦理学的钱学森品行端正,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关心同事和朋友,是一个最讲“良心”的人。1935年钱学森被公派出国学习航空专业,临行前,同学们赠言:“祖国待君。”20年后他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投身祖国的国防与航天事业。他对培养他的学校和老师终生不忘。1955年回国后,马上来母校看望自己的老师们。
2.爱国主义的基础
钱老曾回忆说:“当年我们在附中上学,都感到民族、国家的存亡问题压在心头。在这样的气氛下,我们努力学习,为了振兴中华。我们班上,给同学们印象最深的是教语文的董鲁安老师。董老师实际上把这门课变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课。我们就从那个时候懂得了许多道理,我们这些学生,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他。”
钱学森在报考大学时,报的专业是铁路机械;出国留学时,选择的专业是航空。他都是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要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师大附中毕业后6年,钱学森在出国前,专程到北京看望师大附中董鲁安老师。董老师拿出反映旧中国与帝国主义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资料给他看,叮嘱他一定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3.科学知识的基础
师大附中为钱学森打下了牢固的知识基础。晚年钱学森常回忆说:“教博物的李士博老师,他教我矿物硬度的记法,到今天我还背得烂熟。”“我在师大附中理工部学习,正课和选修课有大代数、解析几何、微积分、非欧几里得几何;物理学(用美国大学一年级课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工业化学;英语、德语……”钱老说:“我附中毕业后,到上海交通大学学习,第一年觉得大学功课没有什么,因为我在中学都学过了。上海交大四年实际上就学了两年,考上公费留学美国,是靠附中打下的基础。”师大附中图书馆是当时藏书最多的中学图书馆之一,钱学森在那里读了很多图书。比如,他读了《通俗相对论大意》,知道了爱因斯坦,由此对物理更加感兴趣;读了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了解到铁路将成为国家的经济命脉,为振兴中华,萌生了学习铁路专业的想法。
4.实践、创新的基础
当年,师大附中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老师们经常带学生走出校园。生理卫生课,老师带学生去医学院的解剖室上解剖课。大夫们用真人尸体给学生讲:这是什么血管,那是什么神经。教师们还带学生到野外采集矿石标本。俞君适老师教生物,他给钱学森一条蛇,让他做标本。教务主任、化学老师王鹤清给予钱学森到化学实验室做各种实验的自由。师大附中提倡创造思维,数学教师傅种孙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如果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是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解法有创新,就给100分,还要另加奖励。
5.科学严谨性的基础
对钱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影响最大的是数学老师傅仲孙。傅先生曾与同事韩满庐先生一起合译德国大数学家希尔伯特的新著《几何基础》,把这项数学上划时代意义的论述传入我国。傅仲孙先生教钱学森几何课,他用古汉语自编讲义。钱老回忆说,给我影响很深的是傅先生说:“你只要承认公理,定理是根据逻辑推断的必然结果。”他特别强调,“在中国是如此,在全世界也是如此,拿到火星上去它也得是如此。”钱学森认为,傅先生的这个讲法彻底极了。正是在初三年级听了傅先生的几何课,才使得他第一次知道什么是严谨的科学。
6.艺术爱好的基础
师大附中有丰富多彩的社团和课外小组,激发起学生的多种兴趣爱好。其中仅文艺社团和小组就包括:合唱团、舞蹈团、话剧团、民乐队、口琴队、美术研究会、国剧社(京剧)、军乐队、诗社、钢琴小组、朗诵小组、书法小组等。钱学森从小爱画画儿,父亲让他专心向美术老师高希舜学习,还把钱学森画的画裱好送给朋友。在师大附中钱学森不仅画画,还打下了音乐、书法和摄影等多种艺术爱好的基础。
7.外语能力的基础
钱老回忆说:“当时师大附中的外语课是情景教学,创造语言环境。高中有些课用英语讲。到了高二要学第二外语,设德语、法语。”比钱老晚几届的师大附中校友马大猷,是一位著名的声学家。他回忆说,师大附中“学习范围很广,效果很好。后来,我在大学听教授们直接用英语讲数学、物理时,就没有困难,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用的英语,都是在附中打下的基础。在北大和哈佛大学考德文也没有另外补习”。
8.身体锻炼的基础
师大附中是我国最早开设课间操的学校,每天坚持做20分钟的徒手操;每日课后,有体育教员督促,各班推选运动干事辅佐,练习项目为篮球、足球、网球、跳高、跳远、竞走、铁饼、铅球等。学校每年定期举行足球、篮球比赛和田径运动会。钱老回忆说:“在学校玩得好,天不黑不回家。”师大附中的体育运动为钱老打下了健康的身体基础。
恰是在钱学森考入北京师大附中的第二年,1924年鲁迅先生应邀来师大附中演讲,后来这个著名的演讲以《未有天才之前》为题正式发表。鲁迅先生在讲演中深刻地论述了“天才”与“泥土”的关系。呼吁人们做培养天才的泥土。北京师大附中正是培养了众多英才的“沃土”。
通过对钱学森成长经历和他所受中等教育的回顾,可以看出師大附中教育奠定了钱学森的人生基础。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同等重要,中学阶段是杰出人才成长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钱学森.钱学森手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2]北京师范大学编.林砺儒文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74.
[3]刘沪主编.北京师大附中.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4]北京师大附中编.在附中的日子.京华出版社,2001.
[5]鲁迅.未有天才之前——在北京师大附中之演讲.《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 王永丽)
钱老的人生波澜壮阔,为什么在师大附中读书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高潮?回顾当年师大附中的教育情景,重读钱老对中学生活的回忆,不难找到答案。同时,我们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位杰出科学家对师大附中给他一生带来的影响是多么肯定,对教过他的中小学老师又是多么尊重。
一、钱学森中学时代北京师大附中教育的
主要优势
1.师大附中教育的领路人——教育家林砺儒先生
1991年,钱老被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他在颁奖大会讲话中说:“说起旧事,我还非常怀念我的母校北京师大附中。我从1923年至1929年在北京师大附中念书,当时的旧中国和旧北京是个什么样子。在那样一种艰难困苦的年代,办学真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北京师大附中当时的校长(那时称主任)林砺儒确实把师大附中办成了一流的学校,真是了不起。”
林砺儒先生1889年生,广东信宜人,早年留学日本,1919年开始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教授,1922年至1930年间任师大附中主任。解放后,林砺儒先生担任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长,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此后,他升任教育部副部长,主管全国的基础教育工作。
林砺儒先生从事教育事业60余年,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育思想,他的不少观点至今也是十分先进的。上个世纪20年代,林砺儒先生带领北京师大附中在国内率先实行“三三”学制,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开路先锋。他担任校长期间在师大附中实行全人格教育,培养出很多的国家栋梁之才。钱学森上师大附中的六年恰是在林砺儒先生担任校长期间。回顾北京师大附中110年历史,教育家林砺儒先生是师大附中现代教育发展最重要的领路人。
2.“六三三”学制改革为师大附中教育领先发展奠定基础
1922年,我国积极酝酿学制改革,决定在中小学实行“六三三”学制,从而实现我国基础教育学制与世界的接轨。
“三三”学制为中等教育的现代发展开拓出广阔的道路。林砺儒先生认为,“新学制的最好处,是把中等教育分为两小段,最少亦可使前一小段的全人陶冶多普及几分。”“初级中等教育,是全教育历程中之最中段,其目的应在提高普通教育,完成全人陶冶。”
师大附中实行新学制,完全是在摸索中前进,所有的规章制度、课程,都是自己制定,自己试行。教材由本校教师自定、自编、自选。在改革过程中,师大附中教师与师大的教师融为一体。师大附中新的课程体系,一步达到当时的国际水平,在高中还开设了许多大学基础课程。
1923年,钱学森进入师大附中学习,正值“三三”学制改革开始。包括钱老在内的一大批杰出人才在中小学阶段打下的良好基础,都与“六三三”新学制的改革有着密切关系。“六三三”学制改革为师大附中教育的领先发展奠定了基础。
3.全人格教育是师大附中教育的灵魂
20世纪初,中国正值多事之秋,社会时局动荡、新旧思想交锋激烈。我国近代知识分子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逐渐认识到,救亡图存必先启蒙新民,教育是救国的根本出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全人格教育的思想在中国兴起。林砺儒先生大力倡导和积极发展全人格教育的理念,并在北京师大附中全面实行。
全人格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坚持教育为青少年的成长服务。全人格教育以人格的培养作为教育的主线,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林砺儒指出:“教育是人格的成长,学校里教学生学习的是他们人格往后成长的资本,要能生息,要将来能应用到各方面应付自然,应付社会,才算是真为他们所有。”“中等教育的任务是引导少年人格之射线到各方面去。”林砺儒先生的全人格教育思想,就是要让青少年健康成长,充分发展。
为更好地适应学生人格的发展,林砺儒提出了以环境为中心的课程改造观。他指出不少课程的编排体系存在问题,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他主张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是:“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由简而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近。”在他领导下师大附中建立起完整科学的校本课程体系。
林砺儒坚持反对学习以考试为目的。钱学森先生回忆,当时师大附中对考试形成这样的风气:“学生临近考试是不做准备的。从不因为明天要考什么而加班背诵课本。大家都重在理解不在记忆。考试结果,一般学生都是70多分,优秀学生80多分。”
林砺儒也十分重视对学生品行的教育,制定了一套完整、合理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行评价机制。一切道德品行的训练,都以学生的人格发展为出发点。要求“本校教职员对学生,力求收到人格感化之效。使学生晓然知教师非惟传授自己以知识,且为自己生活之导师。”
北京师大附中的校训是“诚、爱、勤、勇”,它从四个方面高度概括了全人格教育追求的优秀人格。
4.教师自尊、名师荟萃是师大附中教育成功的关键
钱学森晚年曾列出自幼对他影响最深的17位老师:最先是他的父母,接着是12位教师(小学1位,中学7位,交通大学两位、清华留美预备班1位,以及1位美国的导师),最后3位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其中有7位是师大附中老师,可见中学老师对他影响的巨大。
早年师大附中名师荟萃,大师云集。钱玄同、林琴楠、张少元、董鲁安、傅仲孙、李士博、杨秀峰、石评梅、黄庐隐、李澄之、闵嗣鹤等很多名人在此任教。1912年至1923年间49名专任教师中,留学日本和美国者13人,占26.6%;高师和京师大学毕业者21人,占42.8%。1923年至1937年专任教师62人,留学者8人,占12.7%;师大、北大及燕大毕业者47人,占75.8%。很多师大教授直接给中学生上课。
“教师自尊”是北京师大附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教师们不仅学术造诣深,而且师德好,这样的优良传统世代相传。新中国成立以后,韩满庐、钟善基、顾明远、王树声、朱正威、白幼蒂等师大附中的名师,在国内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自尊、名师荟萃是师大附中教育成功的关键。
5.学生自治、人才辈出是师大附中教育的成果
钱学森中学时代的教育,既是面向大众招生的普通教育,也是经过严格选拔和淘汰的“精英教育”。毋庸置疑,学生来源的优秀是非常有利的因素。然而,学校形成优良的校风(包括教风、学风、管理作风等)更为重要。学生自治,师生平等,在师大附中蔚然成风。学生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保证了他们学习的生动、活泼与主动。
钱老回忆说:“不死抠课本,提倡多看课外书,附中的选修课很多,学生的知识面很广。每天午饭后,在教室里交谈感兴趣的各种科学知识。学生的求知欲强,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困难。”“师生关系密切,息息相通,教师对学生诱导而不强迫。”
一百多年来,师大附中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先进的教育,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和氛围,加上学生自身的努力,才出现了众多校友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和杰出人物的奇迹。
二、北京师大附中教育为钱学森奠定人生基础
钱老还常说:“我在师大附中6年,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在师大附中所受的教育,我们这些人是终身感谢的,现在还在影响着我们。”“我能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也是与中小学老师的教育分不开的!”
钱学森先生之所以对师大附中的教育念念不忘,是因为中学为他人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基础包括:
1.伦理道德的基础
钱学森在师大附中师从林砺儒,学习伦理学。林砺儒先生说:“伦理学者,概括言之,研究道德的善恶问题之学也。” 林砺儒先生从古今中外伦理学理论讲起,讲“行为”与“品性”,讲“动机”与“结果”;通过“节制、勇敢、公正、明哲”来讲“德”;他还讲“良心”,讲“幸福快乐”。学过伦理学的钱学森品行端正,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关心同事和朋友,是一个最讲“良心”的人。1935年钱学森被公派出国学习航空专业,临行前,同学们赠言:“祖国待君。”20年后他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投身祖国的国防与航天事业。他对培养他的学校和老师终生不忘。1955年回国后,马上来母校看望自己的老师们。
2.爱国主义的基础
钱老曾回忆说:“当年我们在附中上学,都感到民族、国家的存亡问题压在心头。在这样的气氛下,我们努力学习,为了振兴中华。我们班上,给同学们印象最深的是教语文的董鲁安老师。董老师实际上把这门课变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课。我们就从那个时候懂得了许多道理,我们这些学生,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他。”
钱学森在报考大学时,报的专业是铁路机械;出国留学时,选择的专业是航空。他都是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要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师大附中毕业后6年,钱学森在出国前,专程到北京看望师大附中董鲁安老师。董老师拿出反映旧中国与帝国主义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资料给他看,叮嘱他一定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3.科学知识的基础
师大附中为钱学森打下了牢固的知识基础。晚年钱学森常回忆说:“教博物的李士博老师,他教我矿物硬度的记法,到今天我还背得烂熟。”“我在师大附中理工部学习,正课和选修课有大代数、解析几何、微积分、非欧几里得几何;物理学(用美国大学一年级课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工业化学;英语、德语……”钱老说:“我附中毕业后,到上海交通大学学习,第一年觉得大学功课没有什么,因为我在中学都学过了。上海交大四年实际上就学了两年,考上公费留学美国,是靠附中打下的基础。”师大附中图书馆是当时藏书最多的中学图书馆之一,钱学森在那里读了很多图书。比如,他读了《通俗相对论大意》,知道了爱因斯坦,由此对物理更加感兴趣;读了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了解到铁路将成为国家的经济命脉,为振兴中华,萌生了学习铁路专业的想法。
4.实践、创新的基础
当年,师大附中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老师们经常带学生走出校园。生理卫生课,老师带学生去医学院的解剖室上解剖课。大夫们用真人尸体给学生讲:这是什么血管,那是什么神经。教师们还带学生到野外采集矿石标本。俞君适老师教生物,他给钱学森一条蛇,让他做标本。教务主任、化学老师王鹤清给予钱学森到化学实验室做各种实验的自由。师大附中提倡创造思维,数学教师傅种孙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如果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是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解法有创新,就给100分,还要另加奖励。
5.科学严谨性的基础
对钱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影响最大的是数学老师傅仲孙。傅先生曾与同事韩满庐先生一起合译德国大数学家希尔伯特的新著《几何基础》,把这项数学上划时代意义的论述传入我国。傅仲孙先生教钱学森几何课,他用古汉语自编讲义。钱老回忆说,给我影响很深的是傅先生说:“你只要承认公理,定理是根据逻辑推断的必然结果。”他特别强调,“在中国是如此,在全世界也是如此,拿到火星上去它也得是如此。”钱学森认为,傅先生的这个讲法彻底极了。正是在初三年级听了傅先生的几何课,才使得他第一次知道什么是严谨的科学。
6.艺术爱好的基础
师大附中有丰富多彩的社团和课外小组,激发起学生的多种兴趣爱好。其中仅文艺社团和小组就包括:合唱团、舞蹈团、话剧团、民乐队、口琴队、美术研究会、国剧社(京剧)、军乐队、诗社、钢琴小组、朗诵小组、书法小组等。钱学森从小爱画画儿,父亲让他专心向美术老师高希舜学习,还把钱学森画的画裱好送给朋友。在师大附中钱学森不仅画画,还打下了音乐、书法和摄影等多种艺术爱好的基础。
7.外语能力的基础
钱老回忆说:“当时师大附中的外语课是情景教学,创造语言环境。高中有些课用英语讲。到了高二要学第二外语,设德语、法语。”比钱老晚几届的师大附中校友马大猷,是一位著名的声学家。他回忆说,师大附中“学习范围很广,效果很好。后来,我在大学听教授们直接用英语讲数学、物理时,就没有困难,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用的英语,都是在附中打下的基础。在北大和哈佛大学考德文也没有另外补习”。
8.身体锻炼的基础
师大附中是我国最早开设课间操的学校,每天坚持做20分钟的徒手操;每日课后,有体育教员督促,各班推选运动干事辅佐,练习项目为篮球、足球、网球、跳高、跳远、竞走、铁饼、铅球等。学校每年定期举行足球、篮球比赛和田径运动会。钱老回忆说:“在学校玩得好,天不黑不回家。”师大附中的体育运动为钱老打下了健康的身体基础。
恰是在钱学森考入北京师大附中的第二年,1924年鲁迅先生应邀来师大附中演讲,后来这个著名的演讲以《未有天才之前》为题正式发表。鲁迅先生在讲演中深刻地论述了“天才”与“泥土”的关系。呼吁人们做培养天才的泥土。北京师大附中正是培养了众多英才的“沃土”。
通过对钱学森成长经历和他所受中等教育的回顾,可以看出師大附中教育奠定了钱学森的人生基础。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同等重要,中学阶段是杰出人才成长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钱学森.钱学森手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2]北京师范大学编.林砺儒文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74.
[3]刘沪主编.北京师大附中.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4]北京师大附中编.在附中的日子.京华出版社,2001.
[5]鲁迅.未有天才之前——在北京师大附中之演讲.《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 王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