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急乱投医”这一俗语的出处是清朝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第57回:“紫鹃笑道:‘你也念起佛来,真是新闻!’宝玉笑道:‘所谓病急乱投医了。’”字面意思是病势沉重危急,到处乱请医生,现在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因为职业的关系,从医多年,发现单纯字面意思的事例很多。
所谓“急”,在原义中可能是指情况紧急的意思,我的理解,主要是焦急,因状况非心所愿、非心所料而产生不安情绪。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做出鲁莽冲动,或貌似正确其实是错误的决定。
一般来说,常见的“病急”有以下几种情况:
起病急:主要疾病来得突然,或者发展迅速,超出心理承受范围。比如出现大出血病情,会让人惊慌失措。
病情重:病情危重,难以恢复健康,严重时可能危及正常功能状态、生命。比如体检查出恶性肿瘤,内心恐惧,会被某些信息迷惑,有许多人会相信自印小报宣传的昂贵保健品,甚至是假药。
病程长:因疾病的特性或个人因素导致疾病持续时间长,经久不愈。比如乙型肝炎、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由于治病心切,往往会相信某些广告宣传。
疗效差:疾病不是很严重,但是身体或心理有明显不是,虽然经过积极治疗,但是,限于目前医疗技术水平无法解除病痛,比如某些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因为疗效较差,患者本人和家属会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听信并尝试各种传言和偏方。
出现这些“病急”状况的时候,病“急”应该怎么办?
相信科学,理性分析。任何疾病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治疗手段也不一定都有效果,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很弱小的,虽然科技突飞猛进,但是人类的未知领域依然很多,医学技术并不能解决人类所有的健康问题,医学难题和挑战依然很多,这是一个客观事实,需要我们理性分析,客观面对。每种疾病都有其自身规律,完全遵照医嘱或采用最先进的诊疗方案,有时也不一定有效果,诊疗是有局限的。
参考偏方,切勿盲信。病急乱投医,最常见的是人们相信并使用某些偏方,偏方往往会被夸大疗效。我个人分析,偏方一般有三大特征:第一是“偏”:主要药性偏、药材偏和剂量偏,导致产生处方的神秘性,容易让人去尝试。第二是“秘”:来源神秘,听得最多就是死刑犯交出的处方、某名医秘方什么的,但是谁也无法考证其真实性。第三是“神”:在各类网络文章的推波助澜下,疗效被吹得神乎其神,给人感觉只要服用本方就可以治愈这疾病。
有位老乡大妈七十出头,被诊断为胃癌中期,做了肿瘤切除术。手术很顺利,大妈恢复得也不错,但她一直心有余悸,不是担心肿瘤会复发就是担心肿块没有切干净。听说猕猴桃根(即藤梨根)抗肿瘤,就和家人商量要不要试一试,家人去山上挖了一大袋。大妈将猕猴桃根晒干后,准备每天煮水喝。第一次就煎了半斤,当晚喝了就腹泻不止,但自认为排毒,依然坚信本药,还减量喝了半年多,大妈每日均有腹泻病情,合并食欲下降、消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后来来就诊,才意识到是偏方的副作用,之后运用中药调理,脾胃功能恢复,正气渐复,状况才好转。
还有一位陈先生,五十多岁,患有肠癌肝转移,术后在我这里吃中药调理。那天,他来复诊,撩起上衣问:“何医生,有没有什么法子可以治我肚皮上的红疹?又痒又痛,要不给我开点药膏涂涂?”只见他肚子上一个手掌大小区域起了红疹子,周围还有胶布残留的痕迹。
“你贴过什么了?”我问。陈先生说贴了几天的癞蛤蟆皮,“我听说癞蛤蟆皮可以止痛、治疗肝癌,就托朋友给我弄了几十只,杀掉、剥皮、晒干,用胶布贴在这里。贴了三四天,实在痒得难受,就撕掉了。”癞蛤蟆,学名蟾蜍,民间流传着用癞蛤蟆以毒攻毒的说法。蟾蜍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临床上称之为“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位于头侧鼓膜上方的耳后腺,这些腺体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作蟾酥的原料。蟾酥有散结、解毒、止痛的功效。也正是因为它有毒,所以,临床上不论是内服还是外用,都会严格控制量。不然,轻则口舌麻木,重则会影响患者的肝肾功能。还有许多治疗肿瘤的毒药也是有剂量限制的,盲目服用是要闯祸的。
我的看法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以参考,但是绝对不可以盲目使用。关于偏方的疗效宣传,只要略动脑筋想一想,就能明白,如果每一位病人的疗效真有这么好,那么还要医生、医院干什么?
病急怎么办?关键是要宁神静志,不要自乱阵脚。要“心藏神”,心绪必须先稳定、平和下来,这样人才会做出正确的决断,《黄帝内经》讲:“心为君主之官,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意思是说,如果心里不平静,人体所有的脏腑就会陷入危险之中。从养生和疾病角度讲,“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如果心神不宁,不要说决策的正确与否,本身这种情绪也会引起疾病的进展的。
疾病真的很紧急,只要记住一句话:正规医院就诊,信任医生。如今网络普及,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也会造成人的盲目自信,认为只要百度一下,什么就都知道。医学在发展,知识在更新,临床错综复杂,疾病的处理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临床上发现,暂且不说搜索可能会引导到某些竞价排名高的医院信息,单纯网络搜索的知识,因为良莠不齐,或者别有用心,都会误导患者,加重患者焦虑的情绪。
所谓“急”,在原义中可能是指情况紧急的意思,我的理解,主要是焦急,因状况非心所愿、非心所料而产生不安情绪。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做出鲁莽冲动,或貌似正确其实是错误的决定。
一般来说,常见的“病急”有以下几种情况:
起病急:主要疾病来得突然,或者发展迅速,超出心理承受范围。比如出现大出血病情,会让人惊慌失措。
病情重:病情危重,难以恢复健康,严重时可能危及正常功能状态、生命。比如体检查出恶性肿瘤,内心恐惧,会被某些信息迷惑,有许多人会相信自印小报宣传的昂贵保健品,甚至是假药。
病程长:因疾病的特性或个人因素导致疾病持续时间长,经久不愈。比如乙型肝炎、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由于治病心切,往往会相信某些广告宣传。
疗效差:疾病不是很严重,但是身体或心理有明显不是,虽然经过积极治疗,但是,限于目前医疗技术水平无法解除病痛,比如某些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因为疗效较差,患者本人和家属会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听信并尝试各种传言和偏方。
出现这些“病急”状况的时候,病“急”应该怎么办?
相信科学,理性分析。任何疾病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治疗手段也不一定都有效果,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很弱小的,虽然科技突飞猛进,但是人类的未知领域依然很多,医学技术并不能解决人类所有的健康问题,医学难题和挑战依然很多,这是一个客观事实,需要我们理性分析,客观面对。每种疾病都有其自身规律,完全遵照医嘱或采用最先进的诊疗方案,有时也不一定有效果,诊疗是有局限的。
参考偏方,切勿盲信。病急乱投医,最常见的是人们相信并使用某些偏方,偏方往往会被夸大疗效。我个人分析,偏方一般有三大特征:第一是“偏”:主要药性偏、药材偏和剂量偏,导致产生处方的神秘性,容易让人去尝试。第二是“秘”:来源神秘,听得最多就是死刑犯交出的处方、某名医秘方什么的,但是谁也无法考证其真实性。第三是“神”:在各类网络文章的推波助澜下,疗效被吹得神乎其神,给人感觉只要服用本方就可以治愈这疾病。
有位老乡大妈七十出头,被诊断为胃癌中期,做了肿瘤切除术。手术很顺利,大妈恢复得也不错,但她一直心有余悸,不是担心肿瘤会复发就是担心肿块没有切干净。听说猕猴桃根(即藤梨根)抗肿瘤,就和家人商量要不要试一试,家人去山上挖了一大袋。大妈将猕猴桃根晒干后,准备每天煮水喝。第一次就煎了半斤,当晚喝了就腹泻不止,但自认为排毒,依然坚信本药,还减量喝了半年多,大妈每日均有腹泻病情,合并食欲下降、消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后来来就诊,才意识到是偏方的副作用,之后运用中药调理,脾胃功能恢复,正气渐复,状况才好转。
还有一位陈先生,五十多岁,患有肠癌肝转移,术后在我这里吃中药调理。那天,他来复诊,撩起上衣问:“何医生,有没有什么法子可以治我肚皮上的红疹?又痒又痛,要不给我开点药膏涂涂?”只见他肚子上一个手掌大小区域起了红疹子,周围还有胶布残留的痕迹。
“你贴过什么了?”我问。陈先生说贴了几天的癞蛤蟆皮,“我听说癞蛤蟆皮可以止痛、治疗肝癌,就托朋友给我弄了几十只,杀掉、剥皮、晒干,用胶布贴在这里。贴了三四天,实在痒得难受,就撕掉了。”癞蛤蟆,学名蟾蜍,民间流传着用癞蛤蟆以毒攻毒的说法。蟾蜍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临床上称之为“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位于头侧鼓膜上方的耳后腺,这些腺体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作蟾酥的原料。蟾酥有散结、解毒、止痛的功效。也正是因为它有毒,所以,临床上不论是内服还是外用,都会严格控制量。不然,轻则口舌麻木,重则会影响患者的肝肾功能。还有许多治疗肿瘤的毒药也是有剂量限制的,盲目服用是要闯祸的。
我的看法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以参考,但是绝对不可以盲目使用。关于偏方的疗效宣传,只要略动脑筋想一想,就能明白,如果每一位病人的疗效真有这么好,那么还要医生、医院干什么?
病急怎么办?关键是要宁神静志,不要自乱阵脚。要“心藏神”,心绪必须先稳定、平和下来,这样人才会做出正确的决断,《黄帝内经》讲:“心为君主之官,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意思是说,如果心里不平静,人体所有的脏腑就会陷入危险之中。从养生和疾病角度讲,“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如果心神不宁,不要说决策的正确与否,本身这种情绪也会引起疾病的进展的。
疾病真的很紧急,只要记住一句话:正规医院就诊,信任医生。如今网络普及,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也会造成人的盲目自信,认为只要百度一下,什么就都知道。医学在发展,知识在更新,临床错综复杂,疾病的处理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临床上发现,暂且不说搜索可能会引导到某些竞价排名高的医院信息,单纯网络搜索的知识,因为良莠不齐,或者别有用心,都会误导患者,加重患者焦虑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