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机杼 借古以开今

来源 :景德镇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kai_zhangz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步(1898年-1968年),字仁元,号竹溪。晚年所作青花瓷常署陶青老人,江西丰城县人,其父名秀春,为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景德镇优秀的青花画手。1904年父亲逝世,王步只得随寡母返回丰城长湖老家并上私塾三年。1907年,9岁的王步在亲友的帮助下只身来到景德镇拜青花艺人许友生为师。五年后徒满出师。少年才智的王步在逆境中继续从事青花绘画。由于聪颖勤奋、刻意求精,很得顾主赏识。1919年陶瓷名家吴霭生发现了王步的艺术天分并聘入瓷社重用,在这一时期王步朝夕临摹明、清官窑名品,为日后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26年吴霭生病逝,王始摆脱仿古瓷的制作,采用水墨画的技法贯通于青花分水的技巧之中。作品清新有致,一洗晚清繁琐陋习,在当时陶瓷艺术界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画风。
  收藏界的朋友们对王步所画的芦雁是情有独钟,号称与清代的边寿民有异曲同工之美。青花斗彩“芦雁图”中,芦花苇叶,摇曳生姿。在数片芦叶的掩映下,一只芦雁曲颈昂头,另一只则俯首觅食,像是相互倾诉,相互亲昵。古人所作的芦雁图是用国画中浓淡两色的水墨加以写意描绘。而王步则是根据陶瓷的特征,以工带写来完成的。比如芦雁的眼睛就画得很大。这不像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但这一夸张却显得很精准、很得体,这也是在艺术创作中允许的范畴之内。雁嘴、雁脖子画得精雅脱俗。背处画有斑点并以劈笔丝毛法加以丝毛,然后再加以分水晕染。整个芦雁的造型高古淳拙,又曲尽其意。此时一杆芦苇拨地而起,芦杆芦节怪状虬屈而不囿于法。芦苇的顶端有几片翻转飘逸的长叶互相参插错落而又随风摇曳。在挺拔的芦苇杆中,偶尔有较宽的芦叶应运而生地横插画面,这是根据当时的画面要求而设定的。它的作用在视觉上或是压重,或补空白,或有意是“破”画面。有时它还起到杠杆支撑平衡的作用。王步画芦杆芦叶是删繁就简,这使得整幅画面有晴滩静栖、月诸晚归的空灵感。而在勾画芦叶时有他与生俱来的技法。任何形式的叶片翻飞,其筋脉的线条都勾画得错落有致,流畅又十分自然。分水也是由浓到淡,有着光学的效应。叶片中偶尔有虫蛀小洞或破败断叶,它使人倍感大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就是王步青花的魅力所在。
  所谓分水,其实就是填色。对于青花画是先钩线还是先分水?王步有着一段精辟的论述:“我说两种方法各有长短。先钩线条,在钩了的轮廓内分水,等于填色一样,因有规定范围,宜于绘很整齐的花纹,画的人容易掌握。可是先钩线后分水,往往会将已画的线条触动,使其模糊不清,再者有了固定范围也受拘束,特别不便于表现写意画,因它要分出轻重和阴阳自然的效果。先分水后钩线,画者可以挥洒活泼自如,不受限制,画出来的画生动,线条也保证清爽。不过初学的人不易掌握。”
  郭若虚有论:“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之士,依仁游艺。探颐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高矣,生动不得不至。”对于陶瓷世家出身的王步来说,其作品中的题材既有“轩冕才贤岩穴之士”的文人底蕴,而更多的是寻常百姓家那朴素无华的风貌。瓷板画“青白传家”,落款是“王步题传子孙”。画的是白菜,它意喻着要将清白朴素的家风代代相传。作画时他用的是写意和分水并用,其造型古朴而又水墨酣畅。在形式上一洗先辈院人高倡的“形式”“格法”以及刻意求工的繁褥格调。构图上也摆出了“我自有我,自有我在”个性鲜明而又独特的“L”造型。这就使我们联想到古今诸多的大家巨匠们——他们所画的白菜皆是以完整的蔬菜构图来进行创作。有的还用草绳加以捆绑。当然艺术创作是百花齐放,各家各派。我们在此并非有尚贬之意。而王步却不拘泥于凡响,大胆地将菜叶张开,其叶片起伏翻卷,硕大而肥嫩。画时用头浓料水在主叶的上部灌顶直下,其速度是快中有稳。在主叶根部则以绘画手法快速收笔。这样就形成了由深至淡的理想色阶。这片主叶在烧窑后更显超逸莹净,苍深醇厚的视觉效果。真正是“淡逸而不入于轻浮,沉厚而不流为郁滞”。在这清丽素雅的深色调中为了打破沉闷感,大师在这主叶中空出一大一小两个白点,这是依据数片参插错落的菜叶外轮廓设定而扒出来的白点。它在视觉上起到了打破沉闷,也就是常说的透气的作用。在当今以经济为主导的年代中,假如有人因主观误导(误认是烂叶)而以重金承诺想要补满这个空白,我想王步必定是断然拒绝。
  待整棵菜叶的分水完成之后,在这酣畅淋漓的泼墨分水中,王步以他圆润苍劲的笔触勾勒出菜叶的筋脉,从而在这晶透的云水之间能让人读到菜叶筋脉在自由蜿蜒地伸展,真是其趣无穷。在整棵白菜蔸部的左边,有一根线条很流畅地至上而下,继而又缓冲向上。其间有断笔的现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意到笔不到的绘画风格。此时画家正用了较宽的淡线条在这根线上加以补充。这就使得整个菜蔸在视觉上有着酥润肥厚的体积感,这真是神来之笔,这正是王步的青花在他的晚年期已进入化境之际的精诣,令人赞不绝口而又彻底折服。而右边菜蔸的外轮廓线则近乎双勾勒。他在双勾并列的中间加以由深到淡的分水料,也起到了很好的勾线效果。同样是两根白菜蔸的外轮廓线,用的却是两种不同勾线处理方法,使得画面丰富多彩,这就是有生命力的线条。这是王步厚积薄发,顺手拈来的绘画功力。在其它的作品中经常可以领略到这种精湛的画面。
  王步画鲜鱼,用的是当时(1964)最大的三尺中堂瓷板。在画之前,首先用黄竹蔑灰在生坯上起稿。以最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双鲇鱼的头型、腹部和尾部。然后根据双鲇鱼的经营位置和形态。以极其美妙的鱼须动态将画面填满。不需草萍和水纹装饰。这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构图处理方法。完了在右边处是一溜长款从上至下。它起到了在画面上的压重作用。左下角还有一款王步喜爱并常用的压角章“长湖”。
  在这初始阶段的草图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种典型的“S”型构图。这种形式强调画面的主要轮廓线在“S”形中寻求呼应和联系,它的美感也就在于这种形式的回转,曲折变化。在当今的国际上也认定为“黄金构图法”。这是因为人们在欣赏画面时,大多数的习惯是先看上,或先看左。“S”形构图则可以引导人们的视线以流畅的视觉进行欣赏。在我国远古时代的道教太极图中,也是黑白两个鱼头在阴阳两方,天地两部以“S”形的格形进行运转。王步以他超凡的艺术修养以此构图诠释了太极图的宗旨;以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圆周和空间,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无。即宇宙中的健运不息,互为其根,运转于无穷。
  国画中的水墨分“焦、浓、重、淡、清”。王步的分水料为头浓、二浓、正浓、正淡、影淡。正所谓“墨分五色”。它们可以在坯体上分出深浅不同的色阶层次。面对着初稿已定,王步手持定制的特大号鸡头笔,饱沾头浓分水料,四指头掐在笔毛的尾部,将笔横握在手。左手扶住坯体的托板或桌子边沿,借此以稳住身体的重心。提起丹田,屏住呼吸。看准鱼的头部下笔直取,动作是快中带稳,比划中开合有致,游刃有余。笔尖不触及坯体,但水涌已在坯上形成了游鱼的大概轮廓。其间如鸡头笔的料水后劲不畅(下料渐干),则用四指头加以挤压,即做到了一气呵成,不加复笔的理想效果。经过抠线的绘画程序后,接下来是画鲇鱼的四根长须。大师以“扛鼎之力运寸管”,画出的鱼须既不浮且用力均匀,很自然地加强了鱼在水中的动感。这幅双鲇图是王步青花作品中的代表作。它是以饱蘸激情的料与水,晕与色挥洒出来的划时代作品。难能可贵的是,他将国画中的大写意手法以分水的形式,淋漓尽致地表现在青花艺术上。其构图之精美,技艺之精湛。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我还没有看到过。
  “破费囊中九府圜,不营家产买云山;人生清福能逾此,老我金题玉躞间”。王步的青花艺术所涉猎的题材十分广泛,有人物、山水、花鸟、蔬果草虫等。由于编幅有限,这里就不再一一介绍。今天我们剖析王步的青花艺术,不能笼统地归纳为“固守前人的樊篱而师古不化”。我们要本着“学古而变,取洋而化”的创新精神。要学习前辈的绘画精髓,结合时代发展的契机加以创新。这才是“继承和发展”的从艺之道。徐悲鸿的奔马、吴作人的泼墨骆驼,他们都是有着深厚的传统基础才得以创新。在这里我们要感谢王步大师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艺术遗产。一代宗师——王步的名字将永固地载入史册。
  王步的治学精神和艺术成就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并代代相传。
其他文献
景德镇瓷器“始于汉,兴于元”,景德镇陶瓷艺术历史悠久,自成体系,风格独特,内涵深厚,名扬中外。她凝聚了景德镇人的审美价值、审美追求、审美情趣与审美心理。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震撼着、感染着、吸引着、影响着世人。  中国人民是勤劳、智慧、勇敢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发明,不断进步的民族。中国的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瓷器,是中国的又一伟大发明,它影响和推动了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期刊
陶瓷绘画艺术是融技艺、文化与一体的形态视觉艺术,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使其色彩、线条、构图、造型完美组合。在传达一定意义信息的同时。附带人们精神上的追求:“美感”。因此陶瓷画家们借助其艺术之特点,造就了各式各样的反映人们精神面貌的绘画主题。  一、陶瓷艺术语言特点  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不同,其绘画语言的运用也肯定不同,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正是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陶瓷绘画风格,涌现了众多风格各异的陶瓷画
期刊
2011年8月24日晚,一场突降的秋雨褪尽了夏的燥热。老雕塑艺术家刘远长匆匆赶往景德镇陶瓷学院老校区的艺术楼。  当他走进会场时看到十几个人的小会场,不由发出了叹息:“只有这么少的人啊,我以为会有好多人来的。”而他会上发言时的那句“雕塑散了,再也拢不到一起了”,更透露出一个老艺术家的悲凉和无奈。  会议的召集人——景德镇雕塑院的负责人陶院雕塑系教授曹春生,忙不迭地宽慰他:“刘老师,很多人没空,也不
期刊
青花属于釉下彩绘,绘制青花时,先用加工磨细的钴料加适量的水,然后调制成墨状,再用毛笔蘸钴料在陶瓷生坯上绘制纹饰,绘制完后罩上透明的青白釉,用还原焰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一次烧成。山水绘制青花的原料除含有较高钴外,还含有铁、锰等氧化物,故烧成后花纹呈蓝色,但非纯蓝,其中还有其它色素,故呈色含蓄丰富。  中国民間青花瓷器作为我国陶瓷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深厚的民族、民間文化内涵及纯朴自然的独特美学特征
期刊
目前,记者从江西省景德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公布了首批50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单。我市李贵镇陶艺工作室,被认定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并获得中央财政安排的项目资金。  根据和,为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带徒传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依托中华技能大奖(国家级技能大师)获得者等高精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引导高技能人
期刊
生活中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两个人同去一个地方面对同一座山写生,畫出的作品却有着不同的风格。或雄强浑厚,或温润秀丽,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每个人有着不同的气质与学养,面对同一座山心灵会有不同的感受。浏览中国山水畫史,你会发现历史上每个朝代著名的山水畫家对山川景物都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真切的感受,对于形与神各自有着不同的体验与感悟。由于每位畫家对自然有着不同的内心感受,形成了每位畫家不同的笔墨程式和对
期刊
陶瓷艺术属于造型艺术,造型艺术主要靠造型来表现,人物写画意,主要靠笔墨来造型。笔墨要写真,真就是要写实,是真实感、生活味和时代气息。  瓷上人物首先应忠实描绘对象。所以要求作者必须掌握准确熟悉的造型能力。在这里“准”是重要的。一个人物的性格是与可视形象的具体性的表达分不开的。如果忽视人物形象的具体描写,就不可能充分表达人物的性格。  忠实对象和严格造型,并不是要求照相式的毫无取舍加工的自然主义的描
期刊
漫步在往昔的辉煌里    在2011年“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时,记者走进龙珠阁内的官窑博物馆,被馆内陈列的各个朝代的器物深深吸引。这些在御窑遗址出土的瓷片、窑具、窑砖,在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记者来到“十大瓷厂”陶瓷博物馆,看到馆内陈列着见证了新中国计划经济年代出产的各类瓷器——瓶、杯、碗、碟,或以粉彩装饰、或以青花点缀。“十大瓷厂”陶瓷博物馆以建国初期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景德镇陶瓷为收藏
期刊
在当今奇光异彩,绚丽多姿的瓷艺世界里,清末传入我国的新彩可算是我国陶瓷美术创作中的一支新秀。  人物画则是以塑造人物艺术形象为目的的一种绘画形式,通过具体或抽象的人物造型、动态及内在联系来反映客观生活。人物画基本要求是准确的形体结构,正确的比例(这里是写实人物画,而非抽象作品),更主要的是在人物肖像上要有思想感情的刻划,能完美地展现人物性格和内在精神,这一切要着重于人物面部的刻画,以及人物之间和人
期刊
陶瓷艺术是我國众多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蕴含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和伟大的创造力,是中华儿女世代劳动的结晶。在史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有用兽毛做成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器上绘制动植物纹样和人形图案,朴素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类的渔猎、采集等劳动产生的浓厚美学情趣。  首先构图是绘画时根据题材的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的组织起来,构成协调的完整画面。陶瓷绘画为视觉艺术,看一幅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