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研究综述

来源 :文史月刊·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ouxing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是一种概念,也是人类历史进程的一种现象,更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对于它的定义有五花八门,对于这种现象的认识见仁见智,对于这个过程褒贬不一。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化”研究才迎来它的黄金时代。但是在很多西方学着的眼里,地理大发现才是早期全球化的真正的开始。不管怎样,全球化已经对的世界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作用不可小觑。
  由于全球化在现代进程中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引起来国内外的许多学者的重视。总结30年来对全球化的研究情况,呈现以下特点:1.研究范围全面;2.研究成果颇丰;3.研究内容走向深化。本文则就何谓全球化,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对于全球化的研究,全球化的未来趋向作一简要综述。
  一、何谓全球化
  尽管很多研究全球化的学者试图给全球化下一个恰当的定义,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定义取得绝对权威的地位。不同的学者对从社会、历史、文化、意识形态、信息、政治、哲学等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学科对全球化做出解释,还有很多大家以自己对全球化的理解做出解释。
  英国的戴维·赫尔德认为:“全球化指的是社会交往的跨洲际流动和模式在规模上的扩大、在广度上的增加、在速度上的递增,以及影响力的深入。它指的是人类组织在规模上的变化或是变革,这些组织把相距遥远的社会联结起来,并且扩大了权力关系在世界各地区和各大洲的影响。”中国的俞可平认为:“全球化既是一种客观现实,也是一种发展趋势,无论承认与否,它都无情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无疑也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也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基本内容,但全球化也涉及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内容。”黄卫平教授认为:“所谓全球化现象,指的是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的活动空间正在日益超越民族国家主权版图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展现出全方位的沟通、联系、交流与互动的客观历史进程以及趋势。”还有人认为:“全球化是一个不断出现冲突的过程。”
  当然很多组织或是周刊等也对全球化做出过定义,然而很多更偏重于经济领域方面的影响。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化的定义是:“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服务交易以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加强”;《经济周刊》认为,全球化是指各国间不断增强的经济相互依赖,这反映在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的跨国流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还有很多国外学者将全球化看成是欧洲化或是美国化。可谓对全球化的定义是见仁见智。
  以笔者看来不管对于全球化的定义是从哪个角度出发的,以哪个领域为重点做出的所谓的定义都有一定的合理之处,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反映目前全球化的情况,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相信人们会有更好的结论。
  二、国外学者对全球化的研究
  对于全球化研究开始的时间众说纷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化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国外对全球化的研究比较早,成果也比较丰富。从国外的研究情况来看,更多的学者把眼光是放在经济全球化方面,集中体现在跨国公司、国际贸易、资本、生产、国际分工、现代通讯技术等方面。但也不乏很多学者从全面的角度出发客观的看待全球化现象甚至还出现了很多集大成者。
  英国学者在全球化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英国著名学者莎拉·鲍威尔(Sarah Powell) 和佩尔韦兹·高里(Pervez Ghauri)在《全球化》一书中描绘了全球化的起源、发展进程,发展的动力及面临的问题,对全球业务的开展及其管理提出了很多尝试意见。目前对全球化研究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全球化百科全书》( Encyclopedia of Globalization, 2006),此书囊括了关于全球化在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国际关系等各方面的知识,收入条目400多条,由国际权威学者编纂而成,是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和论述全球化的概念、术语和理论的工具书,无论对学术界还是其他各行各业各阶层的人士: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杰出的权威学者简·阿特·斯图尔特在《人文译丛—解析全球化》中,对全球化的来龙去脉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对全球化的文化、生态、政治、地理甚至心里等方面都进行了分析。并且权衡了全球化的利弊,提出了一些建议,在书的最后作者还提出了自己的期盼,希望全球化能够趋利避害,发挥积极的作用。赫尔德和麦克格鲁的《全球化理论》则是站在理论的高度对全球化做出诠释。本书汇集了全球化领域一流学者的论文,对于澄清这个经常由于意识形态而混淆的基本话题论争,大有裨益。这些文章涉猎广博,论证严谨,主题新颖,有人预言此书必将成为世界各大学的必备读物。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和安-玛丽·斯劳特(Anne—Marie Slaughter)对此书也给与了很高的评价。
  日本学者星野昭吉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世界政治的行为主体与结构》一书中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主权国家、公民国家体系、种族的冲突方面进行深刻的分析,揭示了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政治体系的不平等、非对称的现状,指出了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并且指出了改变这一现状的可能和途径。他的其他著作例如《国际政治——冲突与和平根源》(此书最早把7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全球问题与全球意识引入国际政治理论研究),《世界政治的原理与动力》,《世界政治的变迁与权力》,《国际关系的理论与现实》,等书也是从主权国家的角度来看待全球化进程的。
  美国哈佛大学的劳伦斯·布尔(Lawrence Buell)教授致力于全球化的文学方面的研究,尤其对全球化文化的本土化方面颇有造诣,但是美国学者罗西瑙对全球化的本土化方面的研究却有不同于他的独特的看法。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知名学者Robert A. Rhoads教授与Katalin Szelenyi合作出版的《全球公民与大学》(Global Citizenship and the University)通过对几个国家的大学的案例的分析阐述了全球化对大学教育体系的影响,提出了打破传统观念成为“全球公民”的观点。托马斯·弗里德曼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和自由民主全球化,和美国全球化的鼓吹者,他的观点在他的著作《凌志和橄榄树》一书中可见一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肯尼思·沃尔茨认为现在的全球化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内容。其他方面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规模。   毫无疑问,全球化的问题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各个国家各个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争相研究、各抒己见,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它已经突破了最初的经济全球化的片面观点形成了各种视角,渗透到各个领域。但是现在他仍然是一个颇有争议的理论概念,正如国际全球化研究领域内的权威学者罗兰·罗伯逊和杨·阿特·肖尔特在最近出版的四卷本《全球化百科全书》导言中所指出的,“全球化是一个经常为人们谈论但却理解甚少的概念”。相信随着历史进程的演进人们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全球化会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体会。
  三、中国学者对于全球化的研究
  中国作为世界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也摆脱不了全球化的影响。国内的学者对于全球化的问题也是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给出宝贵的意见。最近30年相继出版了14万多篇相关文章,数以百计的书籍,可见目前国内研究全球化的著作和内容颇多,但是内容都大同小异,缺乏创新,导致不能有更深层次的研究。如有学者能深入客观的挖其精髓从本质上看到全球化对我国的积极意义,将可达到更全面更客观的效果。毕竟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于在这一进程中的劣势方面应该有相应的趋利避害措施。当然在这方面的研究也不乏一些不错的专著,从其可以看到我国学者对全球化的研究。
  根据俞可平的观点,九十年代中期全球化就已经成为中国学者的热门话题。在研究全球化方面俞可平有相当的见解,并写了很多这方面的书,发表了大量的相关文章,在引起国人对全球化的关注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力。他在《全球化和国家主权》中系统讨论了全球化与国家的问题,从另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全球化的特点,并收录了当代学者关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若干最新理论。 他出版的著作例如《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全球化的悖论》、《全球化与政治发展》和《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都是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令人深思。从1991年到2000年,随着全球化对中国影响进程的加深,他相继发表了"当代全球问题"、"关于现代化代价的思考"、 "全球化的二律背反"、"回应全球化的挑战" 、"全球化研究的中国视角"、"全球化与传统思维方式的改变"、"全球化是一个合理的悖论"和"全球化理论的一些特征"等文章,引人思考给人警醒。
  杨雪冬在《全球化》、《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想象力》等书籍里面全面的描述了全球化是什么以及现在的发展情况。他在论文“全球化:已知的与未知的”里面以已经发生的全球化为背景,对未来的全球化趋势作了大胆的预测。
  此外,王丽华的《全球化语境中的异音:女性主义批判》, 一书是站在女性的角度理性的看待全球化对中国妇女产生的影响的,并从实践出发阐述了全球化对于我们妇女的一些负面影响。翟学伟,甘会斌,褚建芳编译的《全球化与民族认同》收录了多篇有关全球化与民族认同的论文集,分析了民族认同的建构,探讨了全球化对它的影响以及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对之重建的设想。民族认同的建构是民族国家进行文化融合与政治整合的过程,其要点在于民族统一与族裔多元的平衡以及文化与政治的良性互动,也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还有很多学者把全球化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相结合,并且发表了大量的文章,还有很多学者从《共产党宣言》里面解读自己对当前全球化的理解。刘明华的“《共产党宣言》全球化语境解析”,张立波的“世界历史、全球化和社会主义的前景”等很多学者,很多著作都没有离开马克思主义的范凑,这类作品可以说是我国在研究全球化方面的一种独特的视角。
  四、全球化的未来趋向
  不管人怎么样,全球化都在客观的发展着的,关于如何发展,只能依据历史、现实和自己的理解去做推测性的判断。许多学者认为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论扩张,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参与,趋利避害。有的学者提出,全球化呼唤的是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更负责任的全球化。
  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呈现多方面为主导的全面的全球化格局。随着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强,观点的转变等很多因素的影响,相信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既然不可避免就要积极的参与进去,为促进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公平、合理、公正有序、全面的全球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至于更完善到什么程度还要看人们的努力。
  随着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在以后的全球化进程中,相信科技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虽然是挑战但是更是机遇,关键是要看你怎么把握。积极参与和沉着应对才是唯一出路,可以吸收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缩小差距,后来居上。当然对于国家主权、经济安全、以及民族工业等方面的挑战也要谨慎应对。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南充)
其他文献
期刊
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撤离湘鄂川黔根据地开始长征.在这支长征队伍里,有一个骑着淡红色骡子的特殊人物,他叫张振汉,是国民党纵队司令兼四十一师师长,中将军衔.rn从1931年
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觉得真爱难觅时,我们转向了虚拟的感情空间,希望在这个平台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爱。也许,当初我们就明白这只是一个虚拟的情感寄托,没有想到的却是在感情的泥淖越陷越深。当我们发现被网上“情圣”骗的时候,却找不到“恋人”的踪影。  他就是这样一个网络“情圣”,专干着骗钱骗色的勾当。他曾先后在徐州、南京等地,专门利用网上交友勾引女孩,并实施网上敲诈勒索。他的网名叫“快乐布衣”,专门打着“
期刊
从1984年6月起,海南岛突然成了一块骚动的热土,全中国嗅觉敏感的商人都夹着钱包往那里赶,一场百年一遇的金钱狂欢正在那里上演。但大戏持续半年,最终以悲剧落幕。  (一)疯狂的汽车贸易  海南岛那时还隶属于广东省,1984年1月,中央决定开放沿海14座城市,比邻香港和深圳的海南理所当然地成为开放的重点区域。当时的海南行政区党委书记、公署主任雷宇“激动得夜不能寐”。他后来回忆说,当时他算过一个细账:“
期刊
期刊
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
本文主要是根据自己从事物资管理的经验,对石油企业物资管理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对企业物资管理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理论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灌输性教育和陈旧式说教现象,忽视了
广州无人不识白云山。深深被白云山的魅力所吸引,我喜欢游赏,处处都轻车熟路,至今已是18年。  如果选择从濂泉门和南门进入白云山,就不会错过一个农艺园。这农艺园一年四季,花开不断。最近,开得最恣肆飞扬的,当属李花。  李花,只有一株,就生长在园子最高一层的阶梯口。只要你在冬季的恰当时间进入农艺园,那是绝对会一眼就被这株洁白的李花惊艳到!  李树原本就是小乔木,个子比草本蔬菜高出了一大截,而用心的园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