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PM2.5起个中文名
简 岩
由于PM2.5(粒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不是一个正式的中文词语,更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术名词,所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其命名为“细颗粒物”。
但是,为PM2.5起中文名却遭到网友的讽刺和揶揄。颇具水平的吐槽当数对PM2.5的非正式命名:严肃一点的叫“公雾源”;高端一点的叫“京尘”;霸气一点的叫“尘疾思汗”;乐观一点的叫“尘世美”;娱乐一点的叫“尘惯吸”;稍微性感一点的叫“喂人民服雾”。
所有这些都可以统称为PM2.5的俗名、俚语、绰号、诨号,但却反映了公众对政府职能部门治理雾霾力度不够、成效不大的不满和批评。更理性的声音是,为PM2.5起名为次,关键是要找到治理PM2.5的有效方法,尽快还公众以蓝天白云。
但是,吐槽归吐槽,命名归命名。因为,为一种现象或一种事物取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正是认真对待这一事件的开始。给PM2.5起一个正式的名称也是认真治理PM2.5污染空气的开端。对事物的正式命名其实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分,这不仅有利于人们理解某一现象,也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PM2.5是一个环境和公共卫生名词,自然与人们的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一旦涉及到疾病,就必然要研究和调查病原体、病因、病理和流行病学情况,才有可能找到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人感染猪流感”改为“A(H1N1)型流感”,因为没有证据表明在墨西哥发生的流感在猪身上发病,也没有证据表明人是从猪身上感染了这一病毒。为了与国际接轨,中国把“人感染猪流感”改名为“甲型H1N1流感”。
但是,把PM2.5命名为“细颗粒物”也未必完全合理。粒径小于100微米的颗粒物(TSP)的中文名为“总悬浮颗粒物”;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PM10)的中文名为“可吸入颗粒物”,但是,把粒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细颗粒物”未必能真实反映这类颗粒物的特性。因为,2.5微米粒径颗粒物可以进入肺部呼吸道深处,而10微米粒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2微米粒径以下的颗粒物几乎可以全部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因此,更应当把PM2.5命名为“入肺颗粒物”。同理,由于2微米粒径以下的颗粒物几乎可以全部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可以称为“入肺泡颗粒物”。
既然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经把PM2.5命名为“细颗粒物”,当然有其理由。如果在未来实践中发现有更好的名称,PM2.5的中文名称也可能会修改。
1. 下列对“为PM2.5起中文名遭到网友的讽刺揶揄”的理解,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网友对PM2.5的非正式命名颇具水平,体现了群众的智慧。
B. 这种揶揄反映了公众对政府职能部门治理雾霾力度不够、成效不大的理解。
C. 为PM2.5取俗名、俚语、绰号、诨号,是为了督促政府找到治理PM2.5的有效方法,尽快还公众以蓝天白云。
D. 不管是吐槽还是命名,为PM2.5取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是认真对待这一事件的开始。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对事物的正式命名其实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分,更有利于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B. PM2.5作为一个环境与公共卫生名词,自然与人们的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
C. 一旦涉及到疾病,只要研究和调查病原体、病因、病理和流行病学情况,就能找到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D. 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对“人感染猪流感”进行更名,体现了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PM2.5既不是一个正式的中文词语,更不是一个传统的学术名词。
B. 把PM2.5命名为“细颗粒物”有一定的合理性。
C. 根据粒径的大小,把PM2.5命名为“入肺泡颗粒物”更合理。
D. 如果在未来实践中发现有更好的名称,PM2.5的中文名称也可能会被修改。
消失的秋露节
孟 晖
梁简文帝作有《眼明囊赋》一文,并为序曰:“俗之妇人,八月旦,多以锦翠珠宝为眼明囊,因竞凌晨取露以拭目,聊为此赋。”这就很清楚地说明,当时的风俗是,每年阴历八月一日是以“清露”为主题的节日,如果套用今天的思路,简直可以叫做“秋露节”。节日的内容主要有两大项:一是女性会动手用锦绫、翠毛、珠宝等材料制作小袋子,名为“眼明囊”;二是人们要在八月一日的凌晨竞相早起,揩取树叶、草叶上的露水擦拭双目,认为这样可以让眼睛明亮,免于近视、花眼以及各种眼疾。
《荆楚岁时记》有“以锦彩为眼明囊,递相饷遗”记载,该条随附的注文是“按,《述征记》云:‘八月一日作五明囊,盛百草头露洗眼,令眼明也。’《续齐谐记》云:‘弘农邓绍尝以八月旦入华山采药,见一童子执五彩囊,承柏叶上露,皆如珠,满囊。绍问:‘用此何为?’答曰:‘赤松先生取以明目。’今世人八月旦作眼明袋,此遗象也。”依其说法,眼明囊的风俗来源于一个道家传说。
依照普遍的自然规律,夜间,随着温度下降,空气中的一部分水汽会析出,附着在植物叶面等表面上,凝结成水滴,这就是露水。如果温度继续降到零度以下,这些露滴便会冻结成白色的冰珠,即“冻露”。所以“邓绍采药遇童子”其实并不玄奇。实际上,自汉代以来,有一种被吹嘘得神乎其神的“瑞应”现象——“甘露”,据说是“其凝如脂,其甘如饴”(《本草纲目》引《瑞应图》),大概也就是冻露,或者古人根据冻露而加以想象力发挥的结果。
推测起来,在南北朝时期,大致在阴历七月底、八月初的时候,天气渐凉,于是便会在清晨普遍出现“冻露”的现象。由之而生出这种风俗。 为了这个节日,女性们还要事先巧制“眼明囊”,作为该节专属的饰物。值得注意的是,梁简文帝《眼明囊赋》“杂花胜而成疏,依步摇而相通”之句显示,所谓“眼明囊”并非真的用于收集露水,而是仅仅作为点缀的小饰品(“妖饰”),吊挂在簪钗的端头,与钗花(“花胜”)与步摇一同在女性的头顶招摇。其意义在于“厌胜”,同时也是为了标志象征季节转换的“秋露节”的到来。
至盛唐时,每年的农历八月五日被定为“千秋节”,用以庆贺唐玄宗的诞日,眼明囊的习俗被整合到这个新创的节日当中,改称“承露囊”。承露囊也叫珠囊,据文献记载,开元十八年,“以千秋节百官献贺,赐四品以上金镜、珠囊、缣彩”(《旧唐书》“玄宗纪”);民间在这一天则是“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唐会要》);唐玄宗本人在《千秋节宴》诗中亦有“露缀彩丝囊”之句。由这些线索可知,在唐人那里,承露囊是以彩丝编成,编结过程中不断把玻璃珠、珍珠等小圆珠饰串到彩丝上,这样,成品就是一个缀满小珠的编花线袋,大概是以人工的串珠象征大自然中的露珠。
安史之乱以后,千秋节名存实亡,眼明囊作为这个节日的规定内容之一也竟式微了,杜牧《过勤政楼》一诗便感叹:“千秋令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从此,这一项颇多情致的风俗便湮没无闻,退出了传统生活。
1. 下列说法能证明“眼明囊的风俗来源于一个道家传说”的一项是( )
A. 《述征记》云:“八月一日作五明囊,盛百草头露洗眼,令眼明也。”
B. 梁简文帝《眼明囊赋》讲述了每年阴历八月一日是以“清露”为主题的节日。
C. 《荆楚岁时记》有“以锦彩为眼明囊,递相饷遗”的记载。
D. 《续齐谐记》云:“弘农邓绍尝以八月旦入华山采药,见一童子执五彩囊,承柏叶上露,皆如珠,满囊。绍问:‘用此何为?’答曰:‘赤松先生取以明目。’今世人八月旦作眼明袋,此遗象也。”
2. 下列不属于“冻露”形成条件的一项是( )
A. 夜间,随着温度下降,空气中的一部分水汽会析出。
B. 空气中的部分水汽因温度降低而附着在植物叶面等表面上。
C. 温度继续降到零度以下,露滴便会冻结成白色的冰珠。
D. 自汉代以来,有一种奇特的“瑞应”现象——“甘露”,据说是“其凝如脂,其甘如饴。”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关于秋露节消失的原因的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时间的发展,“眼明囊”不再用于收集露水,而是仅仅作为点缀的小饰品,不再有其诞生之时的功用了。
B. 至盛唐时,眼明囊的习俗被整合到“千秋节”这个用以庆贺唐玄宗的诞日的节日当中,承露囊大概是以人工的串珠象征大自然中的露珠。
C. 安史之乱以后,千秋节名存实亡,眼明囊作为这个节日的规定内容之一而式微了。
D. 秋露节虽是一项颇具情致的风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可能逐渐将其淡忘了。
度秒如年
刘洪波
如果亚历山大的战马未被印度的战象阻止,以亚历山大的雄心,公元前350年(中国的战国中期)地中海文明与东亚文明就会相互结识。
亚历山大时代过去1850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人类才能开始编制较为完整的世界地图,弱肉强食的“全球化”才得以开始。
大航海不只发现了世界,也发现了时间。广为人知的故事是,当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时,他们连续记载的航行日志,比岸上的日期少了一天。后来的航行中还会出现丢掉一天或多出一天的故事,这成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来历。
据说,早在航海时代开始前200年,法国学者就有过“思想实验”,让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一个向东一个向西,都用每天路过14.4度经线的速度前进,最后回到起点,那么他们报告的时间将会相差两天。不过直到大航海时代到来,这个困扰才落到实处。几百年间,人们用“亚洲日计数”和“美洲日计数”来调和,直到1884年通过了“区时”概念,以后又设定国际日期变更线为止。
大航海还产生了精确时钟的需要。精确时钟与经度测量相关,经度测量则关乎航行的安全,因经度误差导致的舰队沉没、商船触礁悲剧不时发生,使发明不受海上颠簸和温差影响的精确时钟成为一场竞赛,这不仅造就了18世纪就颁发的2万英镑科技巨奖,而且促成了专利法的形成。
人们在生活中体验的时间,总是连续而平滑的。刻度化的时钟则让时间不再连续,它是跳跃的指针,齿轮运动所表现的不断停顿和前行,内部机件永不停止的转动,制造了时间的分割效果和动感。环球航行中丢失或多出的日期,还制造了时间的断裂。远距离高速飞行,使时差显示出来,更是制造了身体上的不良反应。现代社会里,“时间”不再沉默,它制造出响动,让人不能忽视它,就像身体的病变部位用疼痛表示自己的存在一样。
今天,人们越来越不能忍受时间上的等待。电脑开机用了20秒还是30秒,有什么很大的不同呢,但这10秒的差异是不可忍受的。手指在手机屏上划过是否发生了卡顿,很要命吗?但这卡顿是必须要尽量消除的。网页点击即开还是稍有延时,这有多大的关系呢?但人们愿意为之而神伤。
时间还因为精确化而产生了一种纯粹心理安慰的意义。每秒传输1G信息还是传输0.5G信息,其实都超过了人的信息消化能力,一秒钟下载的信息,不管是文字还是图像,都不是1秒钟可以看完的,但你一定会想下载得更快一点。每秒运算1千万次还是每秒运算5千万次,你其实感觉不出来,但你一定会觉得这都太慢。
刻度和计量,使时间无关实际,快一点、更快一点的倾向在影响着你的时间判断和身心状态,度日如年变成了度秒如年,你的等待耐受力降低了。时间加速了时间,时间催化了时间。慢生活之不可能,不只是你没有获得条件,更重要的是你不批准自己慢下来。如果有空闲,你也会让时间变成“动感时间”,你去登山、跑步、健身、游戏,从事种种让你尖叫的活动,而不会让身体放置在躺椅上。 急匆匆成了美德,慢吞吞成了恶行,玩乐也要拼命,时间钟表化、刻度化、精细化的效果,确实“催人奋进”。
1. 下列不能说明“大航海”的意义的一项是( )
A. 大航海不仅发现了世界,也促使了“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产生。
B. 大航海使早于航海时代200年的法国学者“思想实验”的困扰落到实处。
C. 正是大航海的成功,加速了地中海文明与东亚文明的相互结识。
D. 使发明不受海上颠簸和温差影响的精确时钟成为一场竞赛,且促成了专利法的形成。
2. 下列关于时间“刻度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刻度化的时钟让时间不再连续,制造了时间的分割效果和动感。
B. 环球航行中丢失或多出的日期,制造了时间的断裂。
C. 使人们越来越珍惜时间,让人们不再忽视它,就像身体的病变部位用疼痛表示自己的存在一样。
D. 远距离高速飞行,使时差显示出来,更是制造了身体上的不良反应。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 今天,人们越来越不能忍受时间上的等待,其实,我们不必为所谓的快与慢而神伤。
B. 时间还因为精确化而产生了一种纯粹心理安慰的意义,因而,我们可以充分享受这种“快”带来的愉悦。
C. 追求快一点、更快一点的倾向有利于我们更大限度地提高办事效率。
D. 要想真正过上慢生活,你只要批准自己慢下来,克服“急匆匆成了美德,慢吞吞成了恶行”的思维定势。
“城市地标”的文化支撑
张 闳
近日媒体报道苏州的“地标性建筑”——总高度301.8米的“东方之门”,幕墙安装工作即将结束,大楼预计2014年底整体完工。“东方之门”曾被网友戏称为“低腰秋裤”,这一惟妙惟肖的命名,给公众带来了许多快乐,也引发人们对当下中国城市发展的反思。近年各地城市的面貌变化甚巨。尤其是一些古老的历史名城变化之快,让人难以适应。人们的家园感和生活记忆被迅速抹去,许多城市变得面目全非。
特别是一些新兴的城市建筑和设施,形态上的粗陋和怪异,达到荒谬甚至吓人的程度。而这些建筑物大多数在起初的时候,公众并不知情。这暴露出当下中国城市公共建筑在美学上和文化上的弊病,以及公共事务的制度性缺陷。
公正地说,比起许多城市愚蠢丑陋的公共建筑,如北京的天子酒店、郑州的“卡通猪”、重庆永川章子怡雕塑等,苏州的“低腰秋裤”还算说得过去,结构设计方面,也没有什么特别不得当之处,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合适。在风格上,甚至可以说是一座较为保守的建筑。然而依然遭到公众嘲讽。仅就“东方之门”而言,问题的重点之一不在于建筑设计本身,而在于公共建筑的出场,总是如此霸道,如此不容争辩,如此罔顾民意。
公众对“东方之门”的讽刺性狂欢,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当下中国城市追求浮华风气的不满。许多建筑物,根本就不是建筑空间思维的产物,而是一些文字、图像拼凑联想的结果,如宜宾五粮液“酒瓶楼”、沈阳“方圆大厦”等。
一座城市是否需要一个“地标性建筑”?究竟什么样的建筑物可以称之为“城市地标”?一个城市的“地标”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那些举世闻名的园林难道还不能成为苏州的地标吗?开发商辩解称,这一建筑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苏州。可是,人们并没有看出它与苏州城市之间的关联何在。它的外形并无特异性,可以是建在任何一座城市的高层建筑。并且,如何让“低腰秋裤”的认同度超过或比肩苏州园林,恐怕不是用金钱和钢材的吨位所能解决的。
城市“地标”是一种文化和心理上的认同,是公众对城市形象和精神的想象和认可。而眼下这些所谓的“地标性建筑”,大多体现出长官意志,权力者的庸俗趣味,开发商的唯利是图。权力与金钱一意孤行地“命令”某处为“地标”,必然会遭到低认同率的结果。虽有媒体称: “东方之门”拥有“世界第一门”、“中国第一大高楼”、“中国结构最复杂的超高层建筑”、“中国单位用钢量最大的建筑”以及“中国最高的苏式园林”、“中国最深的私家酒窖”、“中国最高的过街天河”、“中国最高无边际泳池”,等等,将“毫无悬念地成为千年古城苏州全新的世界级地标”。这些数据和量化指标,无一不在炫耀财富和权力。但这在文化精神上,与古典苏州相去甚远。
城市地标应有地域文化的内支撑。古典苏州的美,历千年而不衰,天下共知,它从来就不在乎夸张的高度和体量,而在于纤秀含蓄的品格和曲径通幽的精致美学,这既是城市外观上的风格,也是这座城市及其城市人内在的精神品格。
1. 下列不属于人们对当下中国城市发展的反思内容的一项是( )
A. 近年各地城市的面貌变化甚巨。尤其是一些古老的历史名城变化之快,让人难以适应。
B. 人们的家园感和生活记忆被迅速抹去,许多城市变得面目全非。
C. 当下中国城市公共建筑在美学上和文化上的弊病,以及公共事务的制度性缺陷。
D. 现在还未整体完工的“东方之门”曾被网友戏称为“低腰秋裤”。
2. 下列是“公众对‘东方之门’的讽刺性狂欢”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众之所以讽刺性狂欢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当下中国城市追求浮华风气的不满。
B. 人们并没有看出“东方之门”与苏州这座古典城市之间的关联何在。
C. “东方之门”的外形并无特异性,可以是建在任何一座城市的高层建筑。
D. “低腰秋裤”无论是在文化、财富、美学方面,都无法与苏州园林比肩。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城市“地标”是一种文化和心理上的认同,因而是公众对城市形象和精神的想象和认可。
B. 城市“地标”的建设应杜绝长官意志、权力者的庸俗趣味、开发商的唯利是图。
C. 城市“地标”如果在文化精神上与其所在城市相去甚远,也不会得到公众的认可。
D. 城市“地标”应有地域文化的内支撑,否则就会成为夸张的高度和体量,也就没有这座城市及其城市人内在的精神品格。
简 岩
由于PM2.5(粒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不是一个正式的中文词语,更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术名词,所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其命名为“细颗粒物”。
但是,为PM2.5起中文名却遭到网友的讽刺和揶揄。颇具水平的吐槽当数对PM2.5的非正式命名:严肃一点的叫“公雾源”;高端一点的叫“京尘”;霸气一点的叫“尘疾思汗”;乐观一点的叫“尘世美”;娱乐一点的叫“尘惯吸”;稍微性感一点的叫“喂人民服雾”。
所有这些都可以统称为PM2.5的俗名、俚语、绰号、诨号,但却反映了公众对政府职能部门治理雾霾力度不够、成效不大的不满和批评。更理性的声音是,为PM2.5起名为次,关键是要找到治理PM2.5的有效方法,尽快还公众以蓝天白云。
但是,吐槽归吐槽,命名归命名。因为,为一种现象或一种事物取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正是认真对待这一事件的开始。给PM2.5起一个正式的名称也是认真治理PM2.5污染空气的开端。对事物的正式命名其实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分,这不仅有利于人们理解某一现象,也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PM2.5是一个环境和公共卫生名词,自然与人们的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一旦涉及到疾病,就必然要研究和调查病原体、病因、病理和流行病学情况,才有可能找到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人感染猪流感”改为“A(H1N1)型流感”,因为没有证据表明在墨西哥发生的流感在猪身上发病,也没有证据表明人是从猪身上感染了这一病毒。为了与国际接轨,中国把“人感染猪流感”改名为“甲型H1N1流感”。
但是,把PM2.5命名为“细颗粒物”也未必完全合理。粒径小于100微米的颗粒物(TSP)的中文名为“总悬浮颗粒物”;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PM10)的中文名为“可吸入颗粒物”,但是,把粒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细颗粒物”未必能真实反映这类颗粒物的特性。因为,2.5微米粒径颗粒物可以进入肺部呼吸道深处,而10微米粒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2微米粒径以下的颗粒物几乎可以全部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因此,更应当把PM2.5命名为“入肺颗粒物”。同理,由于2微米粒径以下的颗粒物几乎可以全部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可以称为“入肺泡颗粒物”。
既然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经把PM2.5命名为“细颗粒物”,当然有其理由。如果在未来实践中发现有更好的名称,PM2.5的中文名称也可能会修改。
1. 下列对“为PM2.5起中文名遭到网友的讽刺揶揄”的理解,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网友对PM2.5的非正式命名颇具水平,体现了群众的智慧。
B. 这种揶揄反映了公众对政府职能部门治理雾霾力度不够、成效不大的理解。
C. 为PM2.5取俗名、俚语、绰号、诨号,是为了督促政府找到治理PM2.5的有效方法,尽快还公众以蓝天白云。
D. 不管是吐槽还是命名,为PM2.5取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是认真对待这一事件的开始。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对事物的正式命名其实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分,更有利于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B. PM2.5作为一个环境与公共卫生名词,自然与人们的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
C. 一旦涉及到疾病,只要研究和调查病原体、病因、病理和流行病学情况,就能找到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D. 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对“人感染猪流感”进行更名,体现了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PM2.5既不是一个正式的中文词语,更不是一个传统的学术名词。
B. 把PM2.5命名为“细颗粒物”有一定的合理性。
C. 根据粒径的大小,把PM2.5命名为“入肺泡颗粒物”更合理。
D. 如果在未来实践中发现有更好的名称,PM2.5的中文名称也可能会被修改。
消失的秋露节
孟 晖
梁简文帝作有《眼明囊赋》一文,并为序曰:“俗之妇人,八月旦,多以锦翠珠宝为眼明囊,因竞凌晨取露以拭目,聊为此赋。”这就很清楚地说明,当时的风俗是,每年阴历八月一日是以“清露”为主题的节日,如果套用今天的思路,简直可以叫做“秋露节”。节日的内容主要有两大项:一是女性会动手用锦绫、翠毛、珠宝等材料制作小袋子,名为“眼明囊”;二是人们要在八月一日的凌晨竞相早起,揩取树叶、草叶上的露水擦拭双目,认为这样可以让眼睛明亮,免于近视、花眼以及各种眼疾。
《荆楚岁时记》有“以锦彩为眼明囊,递相饷遗”记载,该条随附的注文是“按,《述征记》云:‘八月一日作五明囊,盛百草头露洗眼,令眼明也。’《续齐谐记》云:‘弘农邓绍尝以八月旦入华山采药,见一童子执五彩囊,承柏叶上露,皆如珠,满囊。绍问:‘用此何为?’答曰:‘赤松先生取以明目。’今世人八月旦作眼明袋,此遗象也。”依其说法,眼明囊的风俗来源于一个道家传说。
依照普遍的自然规律,夜间,随着温度下降,空气中的一部分水汽会析出,附着在植物叶面等表面上,凝结成水滴,这就是露水。如果温度继续降到零度以下,这些露滴便会冻结成白色的冰珠,即“冻露”。所以“邓绍采药遇童子”其实并不玄奇。实际上,自汉代以来,有一种被吹嘘得神乎其神的“瑞应”现象——“甘露”,据说是“其凝如脂,其甘如饴”(《本草纲目》引《瑞应图》),大概也就是冻露,或者古人根据冻露而加以想象力发挥的结果。
推测起来,在南北朝时期,大致在阴历七月底、八月初的时候,天气渐凉,于是便会在清晨普遍出现“冻露”的现象。由之而生出这种风俗。 为了这个节日,女性们还要事先巧制“眼明囊”,作为该节专属的饰物。值得注意的是,梁简文帝《眼明囊赋》“杂花胜而成疏,依步摇而相通”之句显示,所谓“眼明囊”并非真的用于收集露水,而是仅仅作为点缀的小饰品(“妖饰”),吊挂在簪钗的端头,与钗花(“花胜”)与步摇一同在女性的头顶招摇。其意义在于“厌胜”,同时也是为了标志象征季节转换的“秋露节”的到来。
至盛唐时,每年的农历八月五日被定为“千秋节”,用以庆贺唐玄宗的诞日,眼明囊的习俗被整合到这个新创的节日当中,改称“承露囊”。承露囊也叫珠囊,据文献记载,开元十八年,“以千秋节百官献贺,赐四品以上金镜、珠囊、缣彩”(《旧唐书》“玄宗纪”);民间在这一天则是“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唐会要》);唐玄宗本人在《千秋节宴》诗中亦有“露缀彩丝囊”之句。由这些线索可知,在唐人那里,承露囊是以彩丝编成,编结过程中不断把玻璃珠、珍珠等小圆珠饰串到彩丝上,这样,成品就是一个缀满小珠的编花线袋,大概是以人工的串珠象征大自然中的露珠。
安史之乱以后,千秋节名存实亡,眼明囊作为这个节日的规定内容之一也竟式微了,杜牧《过勤政楼》一诗便感叹:“千秋令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从此,这一项颇多情致的风俗便湮没无闻,退出了传统生活。
1. 下列说法能证明“眼明囊的风俗来源于一个道家传说”的一项是( )
A. 《述征记》云:“八月一日作五明囊,盛百草头露洗眼,令眼明也。”
B. 梁简文帝《眼明囊赋》讲述了每年阴历八月一日是以“清露”为主题的节日。
C. 《荆楚岁时记》有“以锦彩为眼明囊,递相饷遗”的记载。
D. 《续齐谐记》云:“弘农邓绍尝以八月旦入华山采药,见一童子执五彩囊,承柏叶上露,皆如珠,满囊。绍问:‘用此何为?’答曰:‘赤松先生取以明目。’今世人八月旦作眼明袋,此遗象也。”
2. 下列不属于“冻露”形成条件的一项是( )
A. 夜间,随着温度下降,空气中的一部分水汽会析出。
B. 空气中的部分水汽因温度降低而附着在植物叶面等表面上。
C. 温度继续降到零度以下,露滴便会冻结成白色的冰珠。
D. 自汉代以来,有一种奇特的“瑞应”现象——“甘露”,据说是“其凝如脂,其甘如饴。”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关于秋露节消失的原因的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时间的发展,“眼明囊”不再用于收集露水,而是仅仅作为点缀的小饰品,不再有其诞生之时的功用了。
B. 至盛唐时,眼明囊的习俗被整合到“千秋节”这个用以庆贺唐玄宗的诞日的节日当中,承露囊大概是以人工的串珠象征大自然中的露珠。
C. 安史之乱以后,千秋节名存实亡,眼明囊作为这个节日的规定内容之一而式微了。
D. 秋露节虽是一项颇具情致的风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可能逐渐将其淡忘了。
度秒如年
刘洪波
如果亚历山大的战马未被印度的战象阻止,以亚历山大的雄心,公元前350年(中国的战国中期)地中海文明与东亚文明就会相互结识。
亚历山大时代过去1850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人类才能开始编制较为完整的世界地图,弱肉强食的“全球化”才得以开始。
大航海不只发现了世界,也发现了时间。广为人知的故事是,当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时,他们连续记载的航行日志,比岸上的日期少了一天。后来的航行中还会出现丢掉一天或多出一天的故事,这成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来历。
据说,早在航海时代开始前200年,法国学者就有过“思想实验”,让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一个向东一个向西,都用每天路过14.4度经线的速度前进,最后回到起点,那么他们报告的时间将会相差两天。不过直到大航海时代到来,这个困扰才落到实处。几百年间,人们用“亚洲日计数”和“美洲日计数”来调和,直到1884年通过了“区时”概念,以后又设定国际日期变更线为止。
大航海还产生了精确时钟的需要。精确时钟与经度测量相关,经度测量则关乎航行的安全,因经度误差导致的舰队沉没、商船触礁悲剧不时发生,使发明不受海上颠簸和温差影响的精确时钟成为一场竞赛,这不仅造就了18世纪就颁发的2万英镑科技巨奖,而且促成了专利法的形成。
人们在生活中体验的时间,总是连续而平滑的。刻度化的时钟则让时间不再连续,它是跳跃的指针,齿轮运动所表现的不断停顿和前行,内部机件永不停止的转动,制造了时间的分割效果和动感。环球航行中丢失或多出的日期,还制造了时间的断裂。远距离高速飞行,使时差显示出来,更是制造了身体上的不良反应。现代社会里,“时间”不再沉默,它制造出响动,让人不能忽视它,就像身体的病变部位用疼痛表示自己的存在一样。
今天,人们越来越不能忍受时间上的等待。电脑开机用了20秒还是30秒,有什么很大的不同呢,但这10秒的差异是不可忍受的。手指在手机屏上划过是否发生了卡顿,很要命吗?但这卡顿是必须要尽量消除的。网页点击即开还是稍有延时,这有多大的关系呢?但人们愿意为之而神伤。
时间还因为精确化而产生了一种纯粹心理安慰的意义。每秒传输1G信息还是传输0.5G信息,其实都超过了人的信息消化能力,一秒钟下载的信息,不管是文字还是图像,都不是1秒钟可以看完的,但你一定会想下载得更快一点。每秒运算1千万次还是每秒运算5千万次,你其实感觉不出来,但你一定会觉得这都太慢。
刻度和计量,使时间无关实际,快一点、更快一点的倾向在影响着你的时间判断和身心状态,度日如年变成了度秒如年,你的等待耐受力降低了。时间加速了时间,时间催化了时间。慢生活之不可能,不只是你没有获得条件,更重要的是你不批准自己慢下来。如果有空闲,你也会让时间变成“动感时间”,你去登山、跑步、健身、游戏,从事种种让你尖叫的活动,而不会让身体放置在躺椅上。 急匆匆成了美德,慢吞吞成了恶行,玩乐也要拼命,时间钟表化、刻度化、精细化的效果,确实“催人奋进”。
1. 下列不能说明“大航海”的意义的一项是( )
A. 大航海不仅发现了世界,也促使了“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产生。
B. 大航海使早于航海时代200年的法国学者“思想实验”的困扰落到实处。
C. 正是大航海的成功,加速了地中海文明与东亚文明的相互结识。
D. 使发明不受海上颠簸和温差影响的精确时钟成为一场竞赛,且促成了专利法的形成。
2. 下列关于时间“刻度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刻度化的时钟让时间不再连续,制造了时间的分割效果和动感。
B. 环球航行中丢失或多出的日期,制造了时间的断裂。
C. 使人们越来越珍惜时间,让人们不再忽视它,就像身体的病变部位用疼痛表示自己的存在一样。
D. 远距离高速飞行,使时差显示出来,更是制造了身体上的不良反应。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 今天,人们越来越不能忍受时间上的等待,其实,我们不必为所谓的快与慢而神伤。
B. 时间还因为精确化而产生了一种纯粹心理安慰的意义,因而,我们可以充分享受这种“快”带来的愉悦。
C. 追求快一点、更快一点的倾向有利于我们更大限度地提高办事效率。
D. 要想真正过上慢生活,你只要批准自己慢下来,克服“急匆匆成了美德,慢吞吞成了恶行”的思维定势。
“城市地标”的文化支撑
张 闳
近日媒体报道苏州的“地标性建筑”——总高度301.8米的“东方之门”,幕墙安装工作即将结束,大楼预计2014年底整体完工。“东方之门”曾被网友戏称为“低腰秋裤”,这一惟妙惟肖的命名,给公众带来了许多快乐,也引发人们对当下中国城市发展的反思。近年各地城市的面貌变化甚巨。尤其是一些古老的历史名城变化之快,让人难以适应。人们的家园感和生活记忆被迅速抹去,许多城市变得面目全非。
特别是一些新兴的城市建筑和设施,形态上的粗陋和怪异,达到荒谬甚至吓人的程度。而这些建筑物大多数在起初的时候,公众并不知情。这暴露出当下中国城市公共建筑在美学上和文化上的弊病,以及公共事务的制度性缺陷。
公正地说,比起许多城市愚蠢丑陋的公共建筑,如北京的天子酒店、郑州的“卡通猪”、重庆永川章子怡雕塑等,苏州的“低腰秋裤”还算说得过去,结构设计方面,也没有什么特别不得当之处,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合适。在风格上,甚至可以说是一座较为保守的建筑。然而依然遭到公众嘲讽。仅就“东方之门”而言,问题的重点之一不在于建筑设计本身,而在于公共建筑的出场,总是如此霸道,如此不容争辩,如此罔顾民意。
公众对“东方之门”的讽刺性狂欢,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当下中国城市追求浮华风气的不满。许多建筑物,根本就不是建筑空间思维的产物,而是一些文字、图像拼凑联想的结果,如宜宾五粮液“酒瓶楼”、沈阳“方圆大厦”等。
一座城市是否需要一个“地标性建筑”?究竟什么样的建筑物可以称之为“城市地标”?一个城市的“地标”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那些举世闻名的园林难道还不能成为苏州的地标吗?开发商辩解称,这一建筑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苏州。可是,人们并没有看出它与苏州城市之间的关联何在。它的外形并无特异性,可以是建在任何一座城市的高层建筑。并且,如何让“低腰秋裤”的认同度超过或比肩苏州园林,恐怕不是用金钱和钢材的吨位所能解决的。
城市“地标”是一种文化和心理上的认同,是公众对城市形象和精神的想象和认可。而眼下这些所谓的“地标性建筑”,大多体现出长官意志,权力者的庸俗趣味,开发商的唯利是图。权力与金钱一意孤行地“命令”某处为“地标”,必然会遭到低认同率的结果。虽有媒体称: “东方之门”拥有“世界第一门”、“中国第一大高楼”、“中国结构最复杂的超高层建筑”、“中国单位用钢量最大的建筑”以及“中国最高的苏式园林”、“中国最深的私家酒窖”、“中国最高的过街天河”、“中国最高无边际泳池”,等等,将“毫无悬念地成为千年古城苏州全新的世界级地标”。这些数据和量化指标,无一不在炫耀财富和权力。但这在文化精神上,与古典苏州相去甚远。
城市地标应有地域文化的内支撑。古典苏州的美,历千年而不衰,天下共知,它从来就不在乎夸张的高度和体量,而在于纤秀含蓄的品格和曲径通幽的精致美学,这既是城市外观上的风格,也是这座城市及其城市人内在的精神品格。
1. 下列不属于人们对当下中国城市发展的反思内容的一项是( )
A. 近年各地城市的面貌变化甚巨。尤其是一些古老的历史名城变化之快,让人难以适应。
B. 人们的家园感和生活记忆被迅速抹去,许多城市变得面目全非。
C. 当下中国城市公共建筑在美学上和文化上的弊病,以及公共事务的制度性缺陷。
D. 现在还未整体完工的“东方之门”曾被网友戏称为“低腰秋裤”。
2. 下列是“公众对‘东方之门’的讽刺性狂欢”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众之所以讽刺性狂欢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当下中国城市追求浮华风气的不满。
B. 人们并没有看出“东方之门”与苏州这座古典城市之间的关联何在。
C. “东方之门”的外形并无特异性,可以是建在任何一座城市的高层建筑。
D. “低腰秋裤”无论是在文化、财富、美学方面,都无法与苏州园林比肩。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城市“地标”是一种文化和心理上的认同,因而是公众对城市形象和精神的想象和认可。
B. 城市“地标”的建设应杜绝长官意志、权力者的庸俗趣味、开发商的唯利是图。
C. 城市“地标”如果在文化精神上与其所在城市相去甚远,也不会得到公众的认可。
D. 城市“地标”应有地域文化的内支撑,否则就会成为夸张的高度和体量,也就没有这座城市及其城市人内在的精神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