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共建为纽带 拓展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新功能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形势下,探索新的党支部共建方式,对于促进高校更好地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职能与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和各基层党组织十分重视党支部共建活动的开展,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了一系列党建共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激发热情,党支部共建达成共识、深入人心
  学校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的要求,总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基层党组织在服务师生群众、各二级学院学生党支部与农村社区开展“红色1+1”、学校社科部党支部与北京市监狱开展共建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在全校基层组织中普遍开展了党支部共建活动。2010年,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学校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及下属各党支部率先与新闻出版总署机关部分司党支部开展共建,这一活动获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创先争优创新项目称号。
  学校党委以基层党组织共建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在全校形成了共识。到2011年底,学校基层党组织开展校内外共建结对47对,其中校内19对、校外28对,形成了学校与总署、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区域、学校与警务、学校与兄弟高校多方位的党建共建活动。
  切入重点,党建共建内涵深刻、模式新颖
  学校党支部共建面对新的形势与任务,以在校内服务师生、校外服务社会为切入点,立足于学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科技成果与行业和区域需求对接、党员干部与基层群众对接、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对接,达到服务发展、强化组织、锻炼干部、培养人才的目的。为实现上述“对接”的目标,基层党组织共建活动就需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党建共建内容和形式,打造新的模式,建立新的机制。鉴于此,学校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初步形成了行业互助型、研讨观摩型、智力支持型、公益服务型、基地教育型、联系基层型几种共建模式。
  1.行业互助型—署与校双方共建,育人搭平台
  2010年,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及所属党支部率先发起与新闻出版总署机关报刊司、科技与数字出版司的党支部实施“手牵手”共建后,新闻出版学学院党总支及所属党支部与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继续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与出版产业发展司、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党总支的数字印刷支部与雅昌彩印有限公司党支部也相继开展了共建。署校党支部共建以来,总署领导、司局领导、处室领导多次来校作报告,与干部、党员和师生座谈;同时,学校领导带队或相关部门干部、党员师生多次到新闻出版总署学习取经,搭建了一个新型的党建和育人平台,为新闻出版产业、事业和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
  2.研讨观摩型—署校村三方联动,话城乡文化
  2011年上半年,在署校共建的基础上,通过精心筹备,新闻出版总署部分司的党支部与学校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以“走进新农村,感触新农业,传承文化精髓,共话城乡文化建设”为主题,与大兴区委、魏善庄镇党委和羊坊村党支部共同开展党日活动。通过参观该村的网格化、现代化、规范化建设,改革开放30年的新农村建设辉煌成就深深地印在了署校机关干部党员的脑海和心间;研讨中,各方畅谈了“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的新精神、新形势、新思路;学校的领导和党员干部畅谈了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共建活动中,还开展了赠送图书刊物,支持新农村的“农家书屋”建设活动。
  3.智力支持型—校社乡牵手链接,文化得传承
  这一共建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在传承中服务、在服务中历练。设计艺术学院学生党支部在共建中组织学生为大兴区采育镇几个村开展“文化墙”宣传阵地建设,举办绘画艺术展、广告设计与制作;新闻出版学院学生党支部与兴盛园社区共建,组织发放“党史宣传单”,与社区合作开展“采、编、导、演话剧”等系列活动,宣传社区创先争优与精神文明新风尚;新闻出版学院学生党支部以服务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为中心,与海淀区建委的党组织共建,开展“送法进工地、情系农民工”的普法宣传;开展“农民工阅读兴趣阅卷调查”,在校内和周边收集了图书877本和期刊1,000本,并及时送到农民工手中;英语专业的学生党支部,为大兴区半壁店村党支部开展英语支教活动。
  4.公益服务型—“老少传真情”,福爱在民间
  与智力支持型不同的是,这种模式是在服务中献爱心、学知识。广告专业学生党支部在与石景山区寿山福海敬老院的共建活动中,开展“牵手社区?共创和谐”文艺演出,在慰问孤寡老人活动中献爱心。这些老年人中不乏革命老前辈、老教授、老干部,学生在志愿服务中通过与他们的沟通交流,学习了革命传统、科学研究、敬业创业的精神、人格魅力、思维方式等。
  5.基地教育型—“校警”巧对接,教育得升华
  这主要是指社科部党支部与北京市监狱政治处的共建。学校是育人单位,监狱是改造人的单位,通过共建,双方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学校社科部把北京市监狱作为“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基地。一是在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同时,把警示案例和实地参观融入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教育过程中,使教学既生动,效果又好;二是此项活动延伸到处级干部和党员的廉政建设教育中,双方互请对方领导和专家作专题报告、组织参观教育等活动,内容深刻、效果明显;三是共建双方共同开展思想教育和法纪教育等专题座谈研讨会,互相借鉴经验。另外,学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支部与西红门消防支队共同学习消防知识、开展消防演练和自救训练等活动,开辟了新的教育基地。
  6.联系基层型—倡导“走转改”,服务面对面
  前面几种党支部共建模式侧重于校外,而这一模式是在校内开展的。在校内共建的13对中,主要是机关后勤教辅部门的党支部与教学单位的党支部、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后勤部门的党支部与机关教辅部门的党支部开展的共建,以及教师党支部之间的共建。机关总支的组宣党支部在落实“走转改”、强化“讲重作”的行动中,开展教师党支部建设问卷调查,发出问卷80多份,经过分析汇总,为党委和组织部门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提供了一手材料。2011年5月,为了解本科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综合情况,以便为人才培养等提供建议,组宣党支部与学团招就党支部开展共建,面向全校师生员工发出1,000份问卷进行调查并提出建议。组宣支部还开展了“镜头照基层、报道写基层、服务到基层”的活动。   跟进拓展,党建共建初见成效、双赢互益
  新形势下的党建共建活动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党建共建有着鲜明的区别和特点:一是跳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局限性、表面化、短暂性的共建形式,具有了融合度更深、联系度更宽、联动性更强的特点;二是在情感、理念、文化、方法上深度融合,服务与交流并重,奉献与收获共赢。既服务和奉献了社会,又为人才培养拓宽了渠道,为学校事业发展拓展了人脉资源、打造了“地缘优势”。
  1.融入行业和区域,为服务社会作出了新贡献
  在服务社会活动中,学校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全面推进文明区县、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的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与大兴区、海淀区、石景山区的村、镇、社区的共建活动。主要在文化下乡、科技培训、普法宣传、美化市容、敬老爱幼、满足农民工文化需求与送书等方面开展服务活动。例如,新闻出版学院学生党支部在与大兴区兴盛园社区党支部的共建活动中,担任“社区小秘书”:一是为社区活动进行采访、摄影和编辑新闻稿;二是为社区居民进行电脑、摄影、数码知识培训; 三是邀请学校音乐教师指导社区居民合唱团排练文艺节目;四是协助社区进行党史知识竞赛;五是以“益民书屋”为题材,开展“话演民风民情”活动,以演绎话剧的形式表达了大兴区居民对于“益民书屋”的喜爱之情,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弘扬了优秀民风、民情和风尚。近几年,通过党建共建和干部挂职锻炼,为新闻出版总署、市委教育工委统群处、内蒙武川等开展了申请专利、课题立项、社会调查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2.历练了党员干部和师生,拓宽了人才培养渠道
  党建共建活动的成效是双赢的。学校党员干部和师生,既服务了社会又得到了锻炼,增强了服务意识、群众意识、责任意识;同时,通过共建活动提高了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以干部挂职锻炼形式开展的党建共建,使参加挂职锻炼干部的多方面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提升。例如,学校社科部党支部与北京市监狱共建教育基地,互请对方领导为本单位党员干部开办专题讲座报告,双方都受益匪浅;通过社科部与北京市监狱政治处的共建,学校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和师生到北京市监狱参观,进行警示教育,有效地增强了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廉政意识。
  3.增进了情感和友谊,构建了新型的人脉关系
  在人的生理上存在四通八达、错综复杂的血脉网络,这个网络是人的生命赖以存在的基础。《灵枢·九针论》: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灵枢·平人绝谷》:血脉和利,精神乃居。一个人或一个单位在追求事业成功的过程中,同样也存在一个类似血脉的系统,这就是人脉。
  学校过去的人脉关系,仅局限于校友、行业与学校的一般性联系。而通过党建共建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进一步增强了学校与校友、行业的人脉关系。另一方面,构建和拓展了新型的人脉关系。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一是以支持新疆、西藏、内蒙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而构建的“边远地区人脉关系”;二是以挂职锻炼干部为纽带的“对外拓展型人脉关系”;三是与大兴区、镇、社区、农村建立的“区域人脉关系”。这样就形成了多支人脉关系和丰富的人脉资源,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服务社会、文化传承拓展了空间。
  4.找准融入、服务、发展的切入点,打造新型的地缘优势
  近年来,学校紧密追踪国家和北京市的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紧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步伐,抓住机遇,以开展党建共建为纽带,主动参与区域文化传媒领域建设,推进学校和区域事业的发展。例如,学校抢抓机遇,积极促成了大兴区与学校共建“北京绿色印刷包装科技产业园”;学校作为驻区历史较早的高校,主动发挥行业人才的优势,为大兴区产业发展尤其是新媒体产业、印刷包装产业发展服务;积极主动与周边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开展“京南高校科技园”共建,深入推进了产学研用一体化进程。
  (执笔人:李全永)
  [责任编辑:于 洋]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对北京市2,267名本科学生“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研究”调查发现:班内同学关系、父母的关爱程度与大学生心理资本总分及各因子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性别、年级、家庭住址、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是否担任过班干部等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但存在差异;女生在感恩、进取、包容、诚信、希望因子及总分高于男生;大一到大四的各因子及总分呈“V”字型,大三学生最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各因子及总分低于家庭经济状况良好
摘 要:教育治理既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这一改革总目的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也是教育事业在面临内外交困时以谋求发展和进行综合改革的必然选择。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首都教育事业在诸多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充分展现了其作为国家名片的发展成就。但与此同时,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首都经济社会剧烈变化及其对整个教育体系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影响。一方面,经济的发展
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是更高质量的教育,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在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方面,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对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铁 铮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理事长)  @ 黄天丞(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  实现大学毕业生的精准就业,要靠学校、个人、用人单位三方的精准发力来保障。一是学校就业指导要精准。在就业信息发布、组织企业入校等工作中要契合学校学科特点、人才培养定位、人文氛围等特质;在简历设计指导、困难学生帮扶中要实现“个性化”“一对一”;后续的信息报送、归档环节要及时挖掘经验、
关键词:农业类高职学生职业态度  农业类高职大学生就业岗位基本定位在“三农”生产一线,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态度往往成为就业后能否安心岗位工作和能否取得工作成绩的一个关键因素。    问题提出    近年来,高职大学生专业对口率低、流失率高已成为隐性的社会问题,造成社会资源严重浪费。调查表明,2006年高职毕业生就业完全对口率只有17%,其中28所第一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当年毕业生就业对口率普遍低于3
崔翔教授于校园间行色匆匆,偶尔与周围师生点头示意或驻足交谈,满头灰白略微卷曲的头发根根矗立,犹如他的步履稳健、坚定。30年,他就这么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   与电的绝缘技术结缘  1960年,崔翔出生于河北保定的知识分子家庭。懂事较早的崔翔会主动帮助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较强的动手能力,敲桌、修凳、扎风筝等成了他的拿手绝活,他说正是儿时这种动手能力锻造了他后来的工程实践能
摘 要:现代大学制度是一个融合现代大学的历史与现实、具体与抽象、问题与方法的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加快构建现代大学管理制度,推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既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保障和有效途径。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在理论层面不断加强对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理性思索,并在实践层面积极探寻有效路径,以制度建设推动中国高校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现代大
1月15日,2008年寒假北京高校领导干部会议暨北京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近期中央、教育部和市委召开的一系列会议的精神和工作部署,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做好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高校工作为主题,总结2007年工作,研究部署2008年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对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首都师范大学里有众多的老师身体力行这一校训,历史学院的徐蓝教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徐蓝教授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即首都师范大学的前身),并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现任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奖。最近更是毫无争议地当选为中国史学会副会长。  留校任教28年来,徐蓝教授以其认真严谨的治
经过多年的建设,北京高校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对我国及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以及我国加入WTO、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新要求,北京高校学科专业布局也存在着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适应的问题。    开展特色专业建设,推进北京地区高校专业结构调整    为建立北京高校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