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 相传,某考官蓄意要让苏东坡出丑,便出了一个上联,来考苏东坡的学生:“宝塔尖尖,十层四方六面。”连问几个学生,都因难度较大对不出,只好伸出手,摇了两摇,低头不语。学生受窘,老师脸上自然无光。这个考官得意地望着苏东坡,苏东坡却哈哈一笑,说:“对得好!”考官不解。苏东坡说:“考试不便明言,恐有因袭之嫌,所以他们各以手势为对。下联是:玉手摇摇,五指两短三长。”考官羞愧得低下了头。
减 宋朝有个人,叫梁灏,屡次考试都不中,但他并不灰心,坚持不懈,继续发愤攻读,终于在八十二岁高龄时中了状元。一时高兴,写了一幅对联:“白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伏生,又叫伏胜,九十岁才成名。太公,即姜尚(子牙),八十岁于渭水边遇文王,被聘为相。上句用的减法,隐含自己是八十二岁。
乘 有一次,乾隆开千叟宴,内有一个老者,年高一百四十一岁。乾隆私下得知后又要考一考大学士纪晓岚,即出句说:“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纪晓岚十分聪明,一听即明白:六十岁为一甲子,花甲重开,就是六十乘以二,得一百二十岁,加上三七是二十一岁,不是一百四十一岁吗?立刻也以同样的方法对出下旬:“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杜甫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因而称七十岁是“古稀”。古稀双庆,是一百四十岁,再加一个春秋(一岁),也恰好是一百四十一岁。
除 在苏州金阊门外至虎丘有一段风景绝佳的路,叫“山塘”,约有七里长,中间有个地方,叫“半塘”。有一次,唐伯虎和祝枝山一道游玩,祝枝山即景吟出上联:“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唐伯虎一时语塞,对不出来。后来来到一个叫“九溪洞”的地方时,灵感突发,随口吟道:“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七里一分为二,为三里半;九溪除以二,是四溪半,也就是五溪的当中了,真巧妙啊。
减 宋朝有个人,叫梁灏,屡次考试都不中,但他并不灰心,坚持不懈,继续发愤攻读,终于在八十二岁高龄时中了状元。一时高兴,写了一幅对联:“白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伏生,又叫伏胜,九十岁才成名。太公,即姜尚(子牙),八十岁于渭水边遇文王,被聘为相。上句用的减法,隐含自己是八十二岁。
乘 有一次,乾隆开千叟宴,内有一个老者,年高一百四十一岁。乾隆私下得知后又要考一考大学士纪晓岚,即出句说:“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纪晓岚十分聪明,一听即明白:六十岁为一甲子,花甲重开,就是六十乘以二,得一百二十岁,加上三七是二十一岁,不是一百四十一岁吗?立刻也以同样的方法对出下旬:“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杜甫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因而称七十岁是“古稀”。古稀双庆,是一百四十岁,再加一个春秋(一岁),也恰好是一百四十一岁。
除 在苏州金阊门外至虎丘有一段风景绝佳的路,叫“山塘”,约有七里长,中间有个地方,叫“半塘”。有一次,唐伯虎和祝枝山一道游玩,祝枝山即景吟出上联:“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唐伯虎一时语塞,对不出来。后来来到一个叫“九溪洞”的地方时,灵感突发,随口吟道:“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七里一分为二,为三里半;九溪除以二,是四溪半,也就是五溪的当中了,真巧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