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实践中劳动课如何更好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可以按“示范·实践·养成”三个步骤进行.rn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是一门“生活的课程”,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小学生的操作能力,课堂上教师的示范自然必不可少.教师的示范主要包括讲解示范和技能示范.教师在讲解示范时,需注意语言的精炼和准确,观察学生的可接受性,并强调要领以及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技能示范时要节奏稍慢、过程清楚,操作有条理,可见度要高.清晰的演示讲授、精巧的教学示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引导、激发学生思维,使他们能够了解劳动内容的步骤、原理和达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