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课堂“三步曲”

来源 :中国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ows2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实践中劳动课如何更好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可以按“示范·实践·养成”三个步骤进行.rn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是一门“生活的课程”,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小学生的操作能力,课堂上教师的示范自然必不可少.教师的示范主要包括讲解示范和技能示范.教师在讲解示范时,需注意语言的精炼和准确,观察学生的可接受性,并强调要领以及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技能示范时要节奏稍慢、过程清楚,操作有条理,可见度要高.清晰的演示讲授、精巧的教学示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引导、激发学生思维,使他们能够了解劳动内容的步骤、原理和达成的方式.
其他文献
“县管校聘”是新时代义务教育教师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举措.在全国多地调研发现“县管校聘”政策执行绩效欠佳.深入反思政策前提、管聘指向和执行模式,有助于深化政策认知、
教育惩戒权是教育领域的争议性话题,《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出台促使人们对其再审思.教育惩戒权是教书育人的内容和手段,是权力与权利的耦合,是实现教育正义的良序善
美国基于积极行为支持的欺凌干预课程致力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抵制欺凌的良好氛围.该课程引导师生识别常见的轻微欺凌行为,学会采用制止、走开、上报等策略积极应对,有助于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