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小传】
白桦,原名陈佑华。曾参加中原野战军任宣传员,后历任昆明军区和总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武汉军区话剧团编剧,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白桦开始接触文学是在抗战时期。长诗《孔雀》和他的十四行诗,展示出他的才华横溢,《山间铃响马帮来》《曙光》《今夜星光灿烂》《孔雀公主》等一系列人物生动、诗情盎然的电影更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不能忽略的作品。根据白桦的《梅香正浓》改写的《梅香正浓》,现已选入北师大版的实验教材里。
刘克宜,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南线大追歼、解放云南、云南剿匪,多次荣获记功军勋章。自1950年至1960年在云南双江、大理、昆明等地先后进行剿匪战斗,从事营房建设和军事文化教育等工作,著有多篇战斗纪实回忆文章。
“白桦是一位多思,多产,多才的作家……”弹指几十年想起老战友白桦,老干部刘克宜泪晶莹。
他们是同乡,同年出生,同年找到革命的“大家庭”———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们有着共同的悲伤,他们也分享着共同的骄傲。部队是他们接受历练的大本营。两个在如火如荼的战争年代建立起来的友情,渗透到相互的血液之中,今天看来,依然感人肺腑。
17岁时,他们殊途同归
艺术家之所以伟大,在于他们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如何来?自童年来。读白桦之《闪光———童年记事之一》《野狗———童年记事之二》里有许多美好的元素,都来自童年。
92年前,白桦和刘克宜出生于同一城市———河南省信阳市。刘克宜比白桦大几天。那时候,陈家和刘家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且两家离得很近。同处于一个时空的两个邻里小伙伴,他们的童年里,没有丰富物质的童年,却洒满星光,永难忘记。可是,8岁时,日本侵略者踏碎了他们童年的梦。第二年,白桦的父亲被日本宪兵活埋,母亲带着他和哥哥(电影剧作家叶楠,代表作有《甲午风云》《巴山夜雨》)离开家乡去潢川就读初中。白天上学,晚上就在织布作坊帮忙织布。“战火曾经焚毁了我的童年时光,战火又点亮了我的青春年华”,白桦目睹难民们所受的苦难,创作了第一首诗歌《织工》,发表在《豫南日报》。两年后,白桦肄业于信阳师范学校艺术科,同年逃离国统区,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殷实的刘家也因战乱,家道中落。初中毕业升高中时,刘克宜因付不起学费而辍学。幸运的是,他在扒煤车途中,遇上了解放军。
战火纷飞的年代,17岁的他们两个,殊途同归,找到了世界上温暖的“家”———人民解放军。部队锻造了两位年轻战士的勇敢、智慧以及革命者的灵魂。
1948年秋,白桦和刘克宜都参加了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中,战壕都被士兵的尸体垫平,无数的英雄牺牲在黎明的前夕,让他们永生难忘。
打动人心的,不是光环而是情怀
当战场的硝烟逐渐散尽,两位年轻战士随解放大军进驻大西南。
刘克宜随军驻守云南边境,并成长为年轻的营指导员。部队火热生活的影响,让他拿起了笔,写下了很多篇战斗纪实回忆文章。他的作品曾发表在《上慰的假期》(云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出版)和《二十年间》书籍里。其文笔清新流畅,写出了一种生命气象,给予了革命者以生命的礼赞。
为庆祝明年的建党百年,前不久,劉克宜老人被邀参加了云南电视台《建党百年·口述云南》栏目的拍摄。
刘克宜老人回忆说,“1949年12月9日,卢汉发动云南起义,昆明和平解放。卢汉起义后,进入昆明的是我们师。他无法应付,只能向解放军告急,国民党还有一部分残余要围攻昆明。此时,另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正等待着入滇解放大军去完成……1950年3月我们接守巫家坝机场,一接守,还有10架飞机。当时我是连里的副指导员,我们独守巫家坝机场。我们刚接守进入机场的时候,就有一架飞机逃往台湾了,所以我们都非常戒备。那时新人民币刚出,飞机每天都要飞到重庆去,把急需的人民币运到新解放区,但开飞机的飞行员都是起义的飞行员,所以每次要派两名解放军战士带着冲锋枪随行。看着飞机在崇山峻岭飞行,则万无一失。若看到大海,则立即告诫其往回飞。如果驾驶员不听命令,那就要把他毙命了。1950年的10月,上级给我们分配了新任务,十四军进驻大理,我隶属于十四军的118团,这样我们又急行军……一到祥云就盖好营房,整理好内务,剿匪的任务就落在我们身上。我们还担负过保护滇缅公路任务,守护物资畅通。当时滇缅公路还通到仰光,所以土匪就在这公路上劫货,他们遇到解放军,只要3个人以上就不敢打。那时路上一般都是商人多,他们从昆明一出来就不走了,他们就等着解放军的巡逻队,见到解放军就说,大军同志,来坐车吧。还有一个事情很好笑,他们看到身上挂着淮海战役纪念章的战士,他们就跟战士讲,请你坐到车头上,因为他们觉得土匪看到了它有威慑作用。双柏当时大概有3000多土匪,我们去解双柏之围。我们只有一个连队就把土匪打得不行了,当时我们决定不直接去打双柏,我们是先打掉了土匪的指挥机关,土匪就没有战斗力了,剿匪很快胜利了。我们一进去,双柏县长开着城门迎接我们,群众喊着,‘大军来啦,大军来啦。’这次算是我们在剿匪期间办的一件大事。我们对滇西大股集中活动的股匪进行长途奔袭,分路合击,穷追猛打,对分散活动的股匪进行分散驻剿。当时土匪有三股势力,其中一个土匪叫丁锡功,曾领导南华武装暴动。匪首丁锡功在军民围歼之下,只身逃往国外。另一个土匪叫李正光,当时他通知老百姓去给他送粮,结果群众就跑来跟我们说,说他藏在哪哪,等取粮的土匪来了就把他们都打掉了。所以残匪李正光到最后又没吃的又没喝的,逃往城北30余里外的凋翎山,最后吊死在山上的。还有一个土匪杨永寿是被我们抓获的,抓了之后就开万人大会。在我党剿匪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军民团结一心,至1952年云南省境内的各种土匪已基本肃清,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生产建设和社会改革得以顺利进行,云南的群众很感动,所以解放大军说什么他们都听。”这位92岁的老干部,目光沉静平和,记忆清晰,说话声音洪亮。 1950年元旦,白桦随野战兵团冒雨从南宁出发进入云南。在云南边境多民族的山庄,他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他的成名作是抒情短诗集《金沙江的怀念》,唱出了金沙江人民怀念贺龙将军的诗情。接着他又写了电影剧本《山间铃响马帮来》。次年《山间铃响马帮来》在云南拍摄,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爱情及军民联合剿匪的影片。此片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普遍赞誉。第二年,他的另一部反特题材的小说《无铃的马帮》也被改编并拍成电影《神秘的旅伴》。
《山间铃响马帮来》里,就有白桦的老乡刘克宜和他战友的身影。电影里洋溢着青春激情和真诚,单纯透明,像一首节奏简明、情感愉悦的歌。红花、大黑、老木杆、瑶族联防队长、解放军张长水队长、大黑家姆……一系列苗族人、瑶族人、解放军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克宜老人表示,人们对白桦编剧的《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喜欢,也许源于它所描述的边地风情,也许是它所传达的透明的情感,也许是一场战斗的快感,也许是美丽的爱情,也许是自始至终都洋溢着的年轻的激情———不管哪一种情感上的共鸣,都说明了一件事:它是迷人的。因为打动人心的,不是光环而是情怀。
硝烟过后,今夜星光永远灿烂
1957年,27岁的白桦被划为右派、打入另册,当过好几年钳工,在最有艺术想象力的年龄被迫搁笔,使他沉默了几年的光景。
“文革”中,刘克宜同样也受到冲击,从部队回到老家,在制药厂当了一名普通的工人,直到“文革”后落实政策,被调到市文化局工作,主管当地文化艺术事业,这一干就是几十年,一直干到离休,兢兢业业,无怨无悔。
上世纪80年代,著名导演谢铁骊看到诗人白桦编剧的《今夜星光灿烂》一下子就选中了它,因为谢导当年也参加了淮海战役,他和剧中的英雄一样,也是淮海战役的幸存者。
当刘克宜观看了电影《今夜星光灿烂》后,他几乎一夜无眠,兴奋极了,他更加怀念当年那些在黎明前牺牲的战友,也想起了自己在云南昆明军区和战友白桦在一起的日日夜夜。他告诉记者,电影里面的几个小战士的故事,正是当年他们的亲身经历。刘克宜老人说,“只可惜电影里的战争背景最大化地被淡化了。白桦毕竟是位诗人,在他的剧本里倾注了浓郁的诗情,他以写诗的手法来描写革命战争,非常新颖,把战争写得那么唯美,是诗的电影,其实真实的战争很残酷。但也表明白桦对我们这些战士的一种由衷的敬意,他也是我们勇敢的战士的一员。勤奋,才华,责任感,这些就是构成白桦创作的基石吧。”
幸运的是,采访中,我们读到了刘克宜老人当年撰写的一篇小说《他》,文章所描述的战争故事,非常感人———
刘高庄战斗打响之后,敌人成群地冲上来,前面只有我和他。我往屁股上一摸,手榴弹没拉,可把我急坏了。“柳平,你的手榴弹在这里。”这时他又叫我。我一看他身边放了十二颗,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抓起就掷,轰隆轰隆,敌人被打退了。以后,他当了班长,我们的话还是不多。虽然他还是同过去一样爱护我。
美械装备的十八军,疯狂地向大杨庄进攻。战斗机低空盘旋,俯冲扫射。班长那黑油油的脸庞,好久没刮的胡子显得又老又凶,布满血丝的眼睛,简直要暴出来。他响亮地高喊,同志们,打啊,打死这些兔鬼子。他站起来,手榴弹一颗一颗地投去,随着闷沉沉的爆炸声,手榴弹在敌人群里开了花。只打得那些自称王牌的家伙鬼哭狼嚎地乱叫。吱的一声———“卧倒。”他用力按着我的脖子。一声巨大的爆炸。弹片射穿了他的小腹。我急忙帮他包扎伤口。
“柳平同志,快带领大家转移。”他坚决地说。
“班长,我背你……”
“不用管我!”他急促地掏出笔记本,“把这个交给支部,作为我最后一次党费……”说罢,他紧握手榴弹对准冲过来的敌人,眼睛里射出炯炯的光芒。
我含着眼泪,望着他那厚大有些颤动的嘴唇说,“班长,我一定要为你报仇。”
这段文字是刘克宜老人写于1958年,讲述了自己在部队的成长故事,以及和老班长的情谊。当老人再次回忆起当年为新中国解放而牺牲的“老班长”时,他的眼睛湿润了。在他的眼里,硝烟过后,那些为革命献身的青年战士的灵魂已经飞上了天空,变成了一颗颗星星。是的,他们就是一颗颗星星。他们短暂的一生像星光一样灿烂,他们的生命不灭,他们还要用他们的光照亮我们。今夜,星光永远灿烂。
是金子,放在哪里都闪光
“文革”结束后,两位老战友终于再次取得了联系,千里之外,两人经常互相鼓励,互道珍重。
1985年,白桦转业到上海作家协会任副主席。当时,他和夫人著名影星王蓓就住在上海江宁路一间很普通的楼房里,过着简单平淡的生活。他们夫妇共同生活了几十年,不離不弃,他们的故事堪称传奇。
2008年,王蓓患了阿尔茨海默症,记忆力越来越差,到后来,她甚至连照片中的自己也不认识了,但她却记得白桦的名字。白桦的身体也不好,因患心血管病做过两次支架手术。因此,刘克宜老人特意让在北京从事电影研究工作的儿子多次奔赴上海去看望老战友白桦夫妇。由于每次去都有变化,所以每次儿子一回来,刘克宜老人总喜欢跟儿子聊上好一阵子,也聊当年他们在部队的事,激情似火。他说,当年在昆明军区时,自己所见到的那个白桦,穿着白西服,是多么风度翩翩、潇洒优雅……
2019年1月15日凌晨,白桦在沪逝世,享年89岁。老战友离去的噩耗,让刘克宜老人倍感悲伤,回想起他们几十年的相识相知,不禁泪目。
忆君心似狮河水。刘克宜老人说,他和白桦一样,士兵情结伴随了一生……
刘克宜老人还透露,白桦写于上世纪远园年代的电影剧本《李白和杜甫》因为种种原因至今没拍成电影,很是遗憾。当时,深圳一家影视公司想拍摄一部古代爱国诗人的影片,刘克宜老人马上想到了白桦的《李白和杜甫》,便让儿子和白桦老师的儿子取得了联系,并推荐给了影视公司。那时白桦先生的身体状况已不是很好了。那次,刘克宜老人还认真地阅读了儿子专门从上海带回的这部剧本,反复研读,并详细地写下了很多建议。
长相思念。白桦去世后,刘克宜老人依然让儿子去上海看望白桦的夫人王蓓。刘老说,愿这位一生坎坷的老人安度晚年,平安如愿。
如今,92岁的刘克宜老人依然记忆惊人,在做大量的口述历史工作,细细梳理自己所经历过的坎坎坷坷,是是非非,很感欣慰。是金子,放在哪里都闪光。他说,作为一名老兵,心里永远都有一种爱国情怀。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图片提供被采访者本人)
白桦,原名陈佑华。曾参加中原野战军任宣传员,后历任昆明军区和总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武汉军区话剧团编剧,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白桦开始接触文学是在抗战时期。长诗《孔雀》和他的十四行诗,展示出他的才华横溢,《山间铃响马帮来》《曙光》《今夜星光灿烂》《孔雀公主》等一系列人物生动、诗情盎然的电影更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不能忽略的作品。根据白桦的《梅香正浓》改写的《梅香正浓》,现已选入北师大版的实验教材里。
刘克宜,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南线大追歼、解放云南、云南剿匪,多次荣获记功军勋章。自1950年至1960年在云南双江、大理、昆明等地先后进行剿匪战斗,从事营房建设和军事文化教育等工作,著有多篇战斗纪实回忆文章。
“白桦是一位多思,多产,多才的作家……”弹指几十年想起老战友白桦,老干部刘克宜泪晶莹。
他们是同乡,同年出生,同年找到革命的“大家庭”———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们有着共同的悲伤,他们也分享着共同的骄傲。部队是他们接受历练的大本营。两个在如火如荼的战争年代建立起来的友情,渗透到相互的血液之中,今天看来,依然感人肺腑。
17岁时,他们殊途同归
艺术家之所以伟大,在于他们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如何来?自童年来。读白桦之《闪光———童年记事之一》《野狗———童年记事之二》里有许多美好的元素,都来自童年。
92年前,白桦和刘克宜出生于同一城市———河南省信阳市。刘克宜比白桦大几天。那时候,陈家和刘家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且两家离得很近。同处于一个时空的两个邻里小伙伴,他们的童年里,没有丰富物质的童年,却洒满星光,永难忘记。可是,8岁时,日本侵略者踏碎了他们童年的梦。第二年,白桦的父亲被日本宪兵活埋,母亲带着他和哥哥(电影剧作家叶楠,代表作有《甲午风云》《巴山夜雨》)离开家乡去潢川就读初中。白天上学,晚上就在织布作坊帮忙织布。“战火曾经焚毁了我的童年时光,战火又点亮了我的青春年华”,白桦目睹难民们所受的苦难,创作了第一首诗歌《织工》,发表在《豫南日报》。两年后,白桦肄业于信阳师范学校艺术科,同年逃离国统区,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殷实的刘家也因战乱,家道中落。初中毕业升高中时,刘克宜因付不起学费而辍学。幸运的是,他在扒煤车途中,遇上了解放军。
战火纷飞的年代,17岁的他们两个,殊途同归,找到了世界上温暖的“家”———人民解放军。部队锻造了两位年轻战士的勇敢、智慧以及革命者的灵魂。
1948年秋,白桦和刘克宜都参加了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中,战壕都被士兵的尸体垫平,无数的英雄牺牲在黎明的前夕,让他们永生难忘。
打动人心的,不是光环而是情怀
当战场的硝烟逐渐散尽,两位年轻战士随解放大军进驻大西南。
刘克宜随军驻守云南边境,并成长为年轻的营指导员。部队火热生活的影响,让他拿起了笔,写下了很多篇战斗纪实回忆文章。他的作品曾发表在《上慰的假期》(云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出版)和《二十年间》书籍里。其文笔清新流畅,写出了一种生命气象,给予了革命者以生命的礼赞。
为庆祝明年的建党百年,前不久,劉克宜老人被邀参加了云南电视台《建党百年·口述云南》栏目的拍摄。
刘克宜老人回忆说,“1949年12月9日,卢汉发动云南起义,昆明和平解放。卢汉起义后,进入昆明的是我们师。他无法应付,只能向解放军告急,国民党还有一部分残余要围攻昆明。此时,另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正等待着入滇解放大军去完成……1950年3月我们接守巫家坝机场,一接守,还有10架飞机。当时我是连里的副指导员,我们独守巫家坝机场。我们刚接守进入机场的时候,就有一架飞机逃往台湾了,所以我们都非常戒备。那时新人民币刚出,飞机每天都要飞到重庆去,把急需的人民币运到新解放区,但开飞机的飞行员都是起义的飞行员,所以每次要派两名解放军战士带着冲锋枪随行。看着飞机在崇山峻岭飞行,则万无一失。若看到大海,则立即告诫其往回飞。如果驾驶员不听命令,那就要把他毙命了。1950年的10月,上级给我们分配了新任务,十四军进驻大理,我隶属于十四军的118团,这样我们又急行军……一到祥云就盖好营房,整理好内务,剿匪的任务就落在我们身上。我们还担负过保护滇缅公路任务,守护物资畅通。当时滇缅公路还通到仰光,所以土匪就在这公路上劫货,他们遇到解放军,只要3个人以上就不敢打。那时路上一般都是商人多,他们从昆明一出来就不走了,他们就等着解放军的巡逻队,见到解放军就说,大军同志,来坐车吧。还有一个事情很好笑,他们看到身上挂着淮海战役纪念章的战士,他们就跟战士讲,请你坐到车头上,因为他们觉得土匪看到了它有威慑作用。双柏当时大概有3000多土匪,我们去解双柏之围。我们只有一个连队就把土匪打得不行了,当时我们决定不直接去打双柏,我们是先打掉了土匪的指挥机关,土匪就没有战斗力了,剿匪很快胜利了。我们一进去,双柏县长开着城门迎接我们,群众喊着,‘大军来啦,大军来啦。’这次算是我们在剿匪期间办的一件大事。我们对滇西大股集中活动的股匪进行长途奔袭,分路合击,穷追猛打,对分散活动的股匪进行分散驻剿。当时土匪有三股势力,其中一个土匪叫丁锡功,曾领导南华武装暴动。匪首丁锡功在军民围歼之下,只身逃往国外。另一个土匪叫李正光,当时他通知老百姓去给他送粮,结果群众就跑来跟我们说,说他藏在哪哪,等取粮的土匪来了就把他们都打掉了。所以残匪李正光到最后又没吃的又没喝的,逃往城北30余里外的凋翎山,最后吊死在山上的。还有一个土匪杨永寿是被我们抓获的,抓了之后就开万人大会。在我党剿匪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军民团结一心,至1952年云南省境内的各种土匪已基本肃清,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生产建设和社会改革得以顺利进行,云南的群众很感动,所以解放大军说什么他们都听。”这位92岁的老干部,目光沉静平和,记忆清晰,说话声音洪亮。 1950年元旦,白桦随野战兵团冒雨从南宁出发进入云南。在云南边境多民族的山庄,他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他的成名作是抒情短诗集《金沙江的怀念》,唱出了金沙江人民怀念贺龙将军的诗情。接着他又写了电影剧本《山间铃响马帮来》。次年《山间铃响马帮来》在云南拍摄,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爱情及军民联合剿匪的影片。此片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普遍赞誉。第二年,他的另一部反特题材的小说《无铃的马帮》也被改编并拍成电影《神秘的旅伴》。
《山间铃响马帮来》里,就有白桦的老乡刘克宜和他战友的身影。电影里洋溢着青春激情和真诚,单纯透明,像一首节奏简明、情感愉悦的歌。红花、大黑、老木杆、瑶族联防队长、解放军张长水队长、大黑家姆……一系列苗族人、瑶族人、解放军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克宜老人表示,人们对白桦编剧的《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喜欢,也许源于它所描述的边地风情,也许是它所传达的透明的情感,也许是一场战斗的快感,也许是美丽的爱情,也许是自始至终都洋溢着的年轻的激情———不管哪一种情感上的共鸣,都说明了一件事:它是迷人的。因为打动人心的,不是光环而是情怀。
硝烟过后,今夜星光永远灿烂
1957年,27岁的白桦被划为右派、打入另册,当过好几年钳工,在最有艺术想象力的年龄被迫搁笔,使他沉默了几年的光景。
“文革”中,刘克宜同样也受到冲击,从部队回到老家,在制药厂当了一名普通的工人,直到“文革”后落实政策,被调到市文化局工作,主管当地文化艺术事业,这一干就是几十年,一直干到离休,兢兢业业,无怨无悔。
上世纪80年代,著名导演谢铁骊看到诗人白桦编剧的《今夜星光灿烂》一下子就选中了它,因为谢导当年也参加了淮海战役,他和剧中的英雄一样,也是淮海战役的幸存者。
当刘克宜观看了电影《今夜星光灿烂》后,他几乎一夜无眠,兴奋极了,他更加怀念当年那些在黎明前牺牲的战友,也想起了自己在云南昆明军区和战友白桦在一起的日日夜夜。他告诉记者,电影里面的几个小战士的故事,正是当年他们的亲身经历。刘克宜老人说,“只可惜电影里的战争背景最大化地被淡化了。白桦毕竟是位诗人,在他的剧本里倾注了浓郁的诗情,他以写诗的手法来描写革命战争,非常新颖,把战争写得那么唯美,是诗的电影,其实真实的战争很残酷。但也表明白桦对我们这些战士的一种由衷的敬意,他也是我们勇敢的战士的一员。勤奋,才华,责任感,这些就是构成白桦创作的基石吧。”
幸运的是,采访中,我们读到了刘克宜老人当年撰写的一篇小说《他》,文章所描述的战争故事,非常感人———
刘高庄战斗打响之后,敌人成群地冲上来,前面只有我和他。我往屁股上一摸,手榴弹没拉,可把我急坏了。“柳平,你的手榴弹在这里。”这时他又叫我。我一看他身边放了十二颗,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抓起就掷,轰隆轰隆,敌人被打退了。以后,他当了班长,我们的话还是不多。虽然他还是同过去一样爱护我。
美械装备的十八军,疯狂地向大杨庄进攻。战斗机低空盘旋,俯冲扫射。班长那黑油油的脸庞,好久没刮的胡子显得又老又凶,布满血丝的眼睛,简直要暴出来。他响亮地高喊,同志们,打啊,打死这些兔鬼子。他站起来,手榴弹一颗一颗地投去,随着闷沉沉的爆炸声,手榴弹在敌人群里开了花。只打得那些自称王牌的家伙鬼哭狼嚎地乱叫。吱的一声———“卧倒。”他用力按着我的脖子。一声巨大的爆炸。弹片射穿了他的小腹。我急忙帮他包扎伤口。
“柳平同志,快带领大家转移。”他坚决地说。
“班长,我背你……”
“不用管我!”他急促地掏出笔记本,“把这个交给支部,作为我最后一次党费……”说罢,他紧握手榴弹对准冲过来的敌人,眼睛里射出炯炯的光芒。
我含着眼泪,望着他那厚大有些颤动的嘴唇说,“班长,我一定要为你报仇。”
这段文字是刘克宜老人写于1958年,讲述了自己在部队的成长故事,以及和老班长的情谊。当老人再次回忆起当年为新中国解放而牺牲的“老班长”时,他的眼睛湿润了。在他的眼里,硝烟过后,那些为革命献身的青年战士的灵魂已经飞上了天空,变成了一颗颗星星。是的,他们就是一颗颗星星。他们短暂的一生像星光一样灿烂,他们的生命不灭,他们还要用他们的光照亮我们。今夜,星光永远灿烂。
是金子,放在哪里都闪光
“文革”结束后,两位老战友终于再次取得了联系,千里之外,两人经常互相鼓励,互道珍重。
1985年,白桦转业到上海作家协会任副主席。当时,他和夫人著名影星王蓓就住在上海江宁路一间很普通的楼房里,过着简单平淡的生活。他们夫妇共同生活了几十年,不離不弃,他们的故事堪称传奇。
2008年,王蓓患了阿尔茨海默症,记忆力越来越差,到后来,她甚至连照片中的自己也不认识了,但她却记得白桦的名字。白桦的身体也不好,因患心血管病做过两次支架手术。因此,刘克宜老人特意让在北京从事电影研究工作的儿子多次奔赴上海去看望老战友白桦夫妇。由于每次去都有变化,所以每次儿子一回来,刘克宜老人总喜欢跟儿子聊上好一阵子,也聊当年他们在部队的事,激情似火。他说,当年在昆明军区时,自己所见到的那个白桦,穿着白西服,是多么风度翩翩、潇洒优雅……
2019年1月15日凌晨,白桦在沪逝世,享年89岁。老战友离去的噩耗,让刘克宜老人倍感悲伤,回想起他们几十年的相识相知,不禁泪目。
忆君心似狮河水。刘克宜老人说,他和白桦一样,士兵情结伴随了一生……
刘克宜老人还透露,白桦写于上世纪远园年代的电影剧本《李白和杜甫》因为种种原因至今没拍成电影,很是遗憾。当时,深圳一家影视公司想拍摄一部古代爱国诗人的影片,刘克宜老人马上想到了白桦的《李白和杜甫》,便让儿子和白桦老师的儿子取得了联系,并推荐给了影视公司。那时白桦先生的身体状况已不是很好了。那次,刘克宜老人还认真地阅读了儿子专门从上海带回的这部剧本,反复研读,并详细地写下了很多建议。
长相思念。白桦去世后,刘克宜老人依然让儿子去上海看望白桦的夫人王蓓。刘老说,愿这位一生坎坷的老人安度晚年,平安如愿。
如今,92岁的刘克宜老人依然记忆惊人,在做大量的口述历史工作,细细梳理自己所经历过的坎坎坷坷,是是非非,很感欣慰。是金子,放在哪里都闪光。他说,作为一名老兵,心里永远都有一种爱国情怀。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图片提供被采访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