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悖论”处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l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本中的“悖论”是深入探究文本意蕴的突破口。三个案例中的三个“悖论”分别来自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李森祥的小说《台阶》、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希望能为学生多提供一些解读文本的视角。
   关键词 悖论;封建家长;奴性心理;幸福
   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的两个对立的结论。文本中的“悖论”,通俗的讲就是一段文字中或两段文字之间前后矛盾的地方。这些地方是值得怀疑的学习资源。正如北宋大儒张载所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下文便是笔者剖析文本“悖论”的三个案例。
   一
   【文本呈现】
   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他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背影》
   【悖论指摘】
   在信中,父亲首先说他身体平安,然后就来了个转折,说到“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这不是什么致命的绝症,属于人到老年的正常现象。总体来说,父亲的身体还是不错的,离死亡应該还有一段较远的距离。但紧接着父亲的话锋陡转,说道“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就让人觉得奇怪了,区区一点膀子疼痛怎么就会念及死亡呢?这是与生活常识将违背的悖论,也即所谓的可疑之处。
   【悖论剖析】
   针对这个悖论,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父亲写出如此前后矛盾,有违常理的信呢?笔者查阅了有关朱自清与父亲朱鸿钧相处的资料,答案渐渐浮出水面。原来这一对父子的关系并不总是像散文《背影》中所描写的那样和谐,也有过许多龃龉,大致情形是这样的。
   朱自清家原本是书香门第。祖父朱则余是清朝的官,在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东海县)作承审官,主管民刑案件。父亲朱鸿钧也是个读书人,曾在江苏东海 、高邮、扬州、徐州等地做官。朱自清是家中长子,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将来有朝一日能光宗耀祖。“车站买橘”就是朱自清去北京大学读书时,在南京浦口车站,父为子送行时发生的。
   但父亲朱鸿钧是个典型的封建家长,信奉父为子纲,认为儿子必须无条件服从父亲,父子尊卑不容侵犯,因此,纵然他很喜欢儿子,也总板着脸,极少露出笑意。且随意操纵儿子的生活,朱自清14岁,婚姻就被确定下来。18岁结婚。由于父亲后来失业赋闲,家中经济拮据。对此朱自清早有察觉。于是由北京大学预科提前投考北大哲学系,就是希望能早点毕业,工作挣钱补贴家用。从北大毕业后,朱自清在扬州八中当教务主任,主动承担起家中负担。但父亲封建家长作风严重,根本没把成年的朱自清放在眼里,仍想完全控制朱自清。他凭借与校长的私交,不打招呼,直接拿走了朱自清当月的全部薪水,这是受新思想影响的朱自清所无法接受的。于是朱自清就愤然离开扬州,到宁波、温州等地执教,从此父子关系失和。这年冬天,朱自清回老家接出妻儿,这又让朱鸿钧感到儿子翅膀硬了,抛弃了自己和大家庭,父子间的裂痕越来越深。以致1923年朱自清回家的时候,父亲竟然拦住门不让他进屋。后来在家人和邻居的劝说下才放朱自清进家门,但也一直不理睬朱自清。过了几天无趣的日子后,朱自清悻悻离去,之后就很少回家了。但两个大点的孩子一直在父亲身边成长。
   之后的两年中,朱鸿钧对自己的行为颇感后悔,表面上对朱自清依然冷漠,实际上心里是一直挂念着他,这就是背影里所说到的“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他的儿子”。 但碍于面子,父亲朱鸿钧不愿低头,于是就以惦记孙子的名义,给关系尚未缓和的儿子去了封信。信中提及的“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也就不难理解了。“我身体平安”,这是中国传统家信中的惯常用语,属于报平安的惯例;“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属于实话实说,是父亲在向儿子客观描述病情;“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是父亲在委婉地表达想见儿子之意。转换一下表达方式,直白点说就是:儿子,我很想你,你快点回来看看我吧。这是一个封建家长制作风严重的父亲向儿子委婉表达其复杂的心曲,这个,你读懂了吗?
   二
   【文本呈现】
   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蹿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许多纸屑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李森祥《台阶》
   【悖论指摘】
   造有高台阶的新屋是父亲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生活理想。当这个理想变成现实的时候,父亲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本该昂首挺胸吐气扬眉得意一番。可是父亲却手足无措,面露尴尬的笑,这是违背正常人性的“悖论”式表现。
   【悖论剖析】
   也许在许多人看来,这样的表现出现在父亲们身上很正常,他们会说,“他们就是那个样子”,于是乎就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其实作者的几笔描写看似风轻云淡,实则蕴涵着雷霆之势的。此话怎讲?我们还是把目光聚焦在父亲这个表现上吧。要想搞懂父亲这个的举动的成因,不能仅看这个狭小时空内的举动,也不能把父亲作为一个偶然的个例去看待,而应该把父亲还原为一个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农民,放到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去看待。尽管小说《台阶》描写的父亲是生活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本中没有明确交代父亲生活的年代,但《台阶》于1988年发表于《上海文学》,据此可以推算)。但因为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对社会底层的农民烙下的印记太深了,以至于新中国成立后若干年,这种印记还会在农民的身上闪现。    在世界历史上,中国的封建社会最为漫长,长达2200多年,前后经历了21个朝代,涌现了439个皇帝。当然,无论生活在哪个朝代,无论哪个皇帝当政,农民始终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正如元曲作家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所感叹的那样,“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如此长期的压迫势必造成农民们忍受奴役的惯性心理。即使外界状况得到改善,这种奴性心理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扭转。就如同那长期在犁架下耕耘的老黄牛,即使取下樊笼,解开缰绳,给它自由,它也只会在田间垂首静默,踟蹰不前。而不会肆意狂奔,逃离羁绊,因为它早就没有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
   除了地主阶级的压迫之外,还有一个长期压制农民的因素就是落后的生产方式。中国古代农民的生产方式是个体化的手工劳作,生产效率极其低下,收入微薄。且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差。即使是遇到丰收的年景,农民们也不敢有丝毫的骄矜之色,因为在下个年头就可能会因为旱、涝灾害而颗粒无收。
   基于以上分析,现在我们再来聚焦父亲,剖析父亲怪异行为背后的原因。文本中写到,“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我家那低矮的三级台阶压在父亲的心头一辈子。长期的贫贱而形成的自卑心理已成惯性,让父亲在本该昂首挺胸扬眉吐气的时候却舒展不起来。也就是说,尽管父亲在物质生活上脱贫了,但在精神层面上却没有真正的脱贫。父亲有此表现也在情理之中了。
   文章分析到此,对于“悖论”的剖析应该结束了。但我们不禁还要问,作者抓住父亲这个举动作细节描写,究竟是想表达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暴露一个父亲的谦卑与艰难?“我”想作者的用意不仅如此,更是在向时代发出呼吁,呼吁我们国家能尽快发展出先进的生产力,更新农民们的劳作方式,提高农民们的生产效率,以此迅速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让天下广大的农民父亲们都能直起腰板,挺起胸膛,成为真正能把握自己命运的主人公。不要让这种不合情理的举动再“合情合理”地存在于广大农民的身上了。
   三
   【文本呈现】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悖论指摘】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这句诗耐人寻味。追求幸福生活是每个人奋斗的目标。大家恨不得今天,不,最好是现在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所谓“把握当下”,“活在当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很显然,海子的这句诗是一个与常理相违背的悖论。
   【悖论剖析】
   先读读诗歌。题目“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区区八个字,细细吟哦,就仿佛进入了美丽而宁静的世外桃源。再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关心粮食和蔬菜”“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平凡的小事,平淡的叙述,犹如春风拂面,溪水沃脚,给都市中忙碌的人们带来轻松和愉悦的感受。所以人们往往忽略了本应是显而易见的悖论——“从明天,做一个幸福的人”。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做一个幸福的人,要从明天起?“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众人皆知的《明日歌》告诉我们,“今日事,今日毕”,若等待明日,那么什么事都做不成。诗中还有这样的诗句,“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海子用一个排比句式,向陌生人表达了三个祝愿,仿佛在你的耳边喁喁私语,诉说心底话。内容很普通,感情却很真挚。大家都知道海子后来自杀了,当时年龄仅为25岁。这样的结果不得不让我们做出这样大胆的猜想:在尘世间,海子没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没有与他爱的人成为眷属,也没有获得幸福。再加上“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这句耐人寻味的悖论,这些指示意味浓厚的诗句足以引起我们强烈的探究欲望。
   海子原名张海生,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在他出生后父母对他寄予厚望,而他也果然不负期望,成了远近闻名的神童,15岁就考入了北京大学的法律系。19岁就执教中国政法大学,成为博士生导师,成功地完成了一次人生的逆袭。年轻有为,追而不及。然而考入大学、工作后的他远离了家人和自幼成长的熟悉环境后,本来就性格孤僻的他,种种性格缺陷就愈发地显现出来。在距离卧轨自杀前两年的时候,海子第一次将自己的母亲从农村接来北京,本想共享天伦之乐、母子之情的二人,却发生了一次不大不小的争执。之后母亲愤而离京,回了安徽老家,从此海子缺少了亲情的关怀。他酷爱写诗但诗歌并没有给海子带来他所渴望的财富和名誉。他的经济状况一直不好,可谓家徒四壁。“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这一句,其实是海子自己渴望得到而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而发出的呼喊。
   海子的爱情也是失败的。他的生前好友西川在《死亡后记》一文中对海子自杀的原因进行了有说服力的考察,归纳为几点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海子不如意的爱情生活。那么詩歌中的“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不就是作者悄悄地告诉读者,我是没有“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好运了。“愿你在尘世中获得幸福”,意思是说他是找不到幸福了,所以他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而能给他带来幸福的明天,却永远也没有到来。
   所以我们在读这首诗时,不要一味地贪图享受这首诗所带来的愉悦和美好,还要体会一下作者的痛苦与无奈,挣扎与无助,也算是对这样一位天才诗人的祭奠吧!
   从以上三个案例可以看出,文本中的悖论其实不是作者的疏漏或错误,而是作者精心设计的留待读者深入挖掘的藏宝洞。发现并挖掘它,那么,展现在你眼前的,就会是璀璨夺目的宝藏。
  [作者通联:江苏连云港市云台中学]
其他文献
地理学科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并获得思维提升,这也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地理学科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是用动态、开放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拥有良好的思维形式、思维品质、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地理学科思维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聚焦单元教学,形成整体思路;解析基本概念,构建核心知识;实施问题探究,促进思维联系;评价思维水平,促进学习进阶。
摘 要 定位阅读是由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结构体系自上而下、由大到小的“规定性”落实到“单元学习任务”后,对课文文本的定位和文本自身的性质特点、主题的定位。《故都的秋》对秋景的审美蕴涵生命审美,五幅秋景图审美体验的逻辑嬗变,表达对生命“沉沦”的审美救赎。   关键词 定位阅读;审美教学;审美救赎   一、文本阅读、教学定位   郁达夫《故都的秋》再次编入高中最新版《语文》必
摘 要 写作教学长久呈现低效无为状态,教师应将目光落向写作之“可教”,选取写作知识,落实指导过程。以七年级上册《写人要抓住特点》为例,紧扣写作学情,分解单元目标;“下水作文”导入,明确描写意义;拆分描写技巧,随堂片段练习;联系相关学科,深化技巧运用;写片段、改“旧作”,细化评价范围,以期给学生可以运用的“干货”。   关键词 写作;过程指导;动作描写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活动,但
笔者三次执教《驿路梨花》,均设计了“分析'梨花'作用”教学环节,但三次教学采用的方式各不相同,每次都有局部、微观的调整,从求多求全走向求少求精,从逐个分析走向整体认
摘 要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在遣词用语、主旨思想上均存在着诸多耐人寻味的内容,我们只有深入到本诗的字里行间,尊重诗歌的表达形式,结合必要的文献查证与梳理,才有可能获得一种令人信服的解读,并给予教学行为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咏怀古迹》(其三);文本细读;误读;教学思考   说到读懂诗意,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在很多人眼中,绝对是一首轻松之至,毫无难度的诗歌。但真要静心细读,我们
《左忠毅公逸事》是传统名篇,是桐城派散文的代表作.对这样的文言经典,本课确立了从“还本归真,传承文化”这个角度落实教学.本课力图通过“抓住文言阅读规律、语言的不合常
教育部统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于2019年9月率先在北京等六省市投入使用,并将在2022年秋覆盖全国。本套教材立意高远,理念先进,重塑了课程结构,增添了崭新模块,更新了教学内容,时代性、综合性、理论性更强,表述也更为学理化、结论化、概括化、书面化,须对其进行创造性使用。创造性使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统编教材,须在读懂的前提条件下实施宏观建构和具体活用。读懂新教材要从深悟课标、研读教材、取道专家、借力教参、学习文件等方面着力;建构新教材要遵循课程内容结构化、教学设计情境化、课堂组织活动化、教材处理校本化的策略原
“U”型学习是郭元祥教授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论提炼概括出来的关于学习过程的一种形象化表达.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需要经过还原与下沉、体验与探究、反思与上浮的过程,
《红楼梦》是曹雪芹“悲金悼玉”的一曲哀歌!这部书中包蕴的春愁春恨,则通过穿插其中的众多“伤春”诗词,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这既是对传统“伤春”意绪的赓续,又是对其细化
赶到浙江缙云县城入住,睡梦中听到雨打窗户,不免有些担心,因为一大早将赴云和梯田观光。好在出发时雨渐止,同伴劝说道,这天气或者什么都看不到,或者能看到别样的景色。我多么希望是后者。早就听说云和梯田有“千年历史、千米落差、千层梯田”之称,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乘车沿着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而上,薄雾蒙蒙,白茫茫一片,心情有点失落。随着高度不断攀升,远方的山头影影绰绰,顿时又有了观景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