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体系的思考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ov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准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而指南已成为中医药技术核心标准的主体.随着循证医学在国内的崛起与发展,目前我国已发布指南500多部,数量不断增加,但指南的质量仍然与国际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同样,中医药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制订也逐渐引起行业内的重视,但质量情况也并不容乐观,多数指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基于证据的循证指南.只有可靠的指南才能充分有效的发挥临床指导的作用.为了全面提高指南的科学性及可信度,指南评价可作为一种促进指南质量提高的手段.建立一个完善的指南评价标准体系,尤其是符合中医技术特色的评价标准体系,科学有效的对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评价已成为中医药发展迫切解决的重要任务.该文系统全面的梳理并分析了一系列国内外指南评价工具的优势与局限性,提出关于建立中医药指南评价体系的思考和需要深入探讨的难点,目的是进一步提升我国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使之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保障医疗服务质量.
其他文献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全球疫情进一步蔓延,多国确诊病例数快速上升.2020年2月28日(日内瓦时间),世界卫生组织将全球风险等级提高到最高
基于建立一个完善的适用于中医药领域的指南评价体系的构想,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体系应分为质量评价、临床适用性评价及临床应用性调查3部分.根据指南
完善泽泻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标准,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泽泻药材和饮片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和建议.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对泽泻药材和饮片的水分、总灰分、
泽泻为我国传统中药,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复方及多种中成药中.目前从泽泻中分离到了220余个化合物,包括三萜、倍半萜、二萜、糖类、含氮化合物、苯丙素、黄酮、甾体等.药理学
指南的制定不仅要满足严谨的方法学要求,还要确保指南推荐意见应用于临床时的可信性或可实施性.基于建立一个完善的适用于中医药领域的指南评价体系的构想,笔者认为一个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