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对策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ng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作学习是现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以小组为最基础的单位,小组同学互帮互助,用小组的最终成绩来作为评价的标准。这种方法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融入程度,从传统的你讲我听的课堂授课方法,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老师进行指导教学的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知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实验能力的强弱是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水平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教师应该不断地丰富教学方法,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合作学习是实验教学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在合作实验的学习过程中,既能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相互配合,又能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深入体会。
   一、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中的运用原则
   (一)学生作为实验主体
   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是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而学会其中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活动[1]。比如说,在“额定电功率”的实操实验中,教师分配任务后注意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再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的操作和有疑惑的地方进行解说,然后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演示,这样可以规避形式化的教学的出现,影响了最后的教学效果。在最后进行实验成果展示时,通过对节能灯额定电功率的实验交流,加深学生实验印象的同时也听取别人的方法,去吸取经验,再结合自己来提高自身修养。
   (二)教师与学生平等参与实验
   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要转变传统教学的观念,平等地参与其中,以引领者的身份融入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去,和学生平等交流,减轻学生对教师的畏惧,营造出一种很放松的实验氛围,是进行物理实验的基础。这样可以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积极提出疑问并且主动要求教师去评价实验。
   (三)分组实验合理化
   划分小组是合作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想要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来提升学习效果就要保证分组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在分组实验中,四个人为一组是最优的选择,人数太少,不能保证实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人数过多,会导致任务分配不均,有部分人浑水摸鱼。当然在分组后,在组内也可以两两拆分互相合作,两个人完成一个部分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的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组内成员的安排,尽量小组内的成员可以互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从而达到分组学习的目的。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中的具体实践
   (一)选择合理的实验内容
   推进物理合作的学习方法,是营造积极轻松的物理学习氛围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制订不同的实验教学方法。和传统的重视知识点的讲解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是,实验教学着重于实践的参与,让实践教学的价值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可以体现出来,因此,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就要考虑到这些东西。比如,摩擦力的实验,这个实验的步骤相对而言比较多,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而大气压的实验相对就比较简单,一杯水和一张纸就可以完成实验,不适合小组来实验学习。所以在实验合作内容的筛选上就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二)实验与生活息息相关
   联系生活来展开实验教学是实验课程中常常采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这样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3]。教师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案例来渗透物理知识,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对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现象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解析问题的能力,让实验教学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摩擦产生静电”的知识时,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摩擦静电,比如毛衣和人体的接触,会产生静电。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做实验,比较直接用塑料棒吸纸屑和塑料棒与头发摩擦后去吸纸屑的差别,从而发现相互摩擦后的物品有什么性质,然后教师引导现问题,并给予知识讲解。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得到激活,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三)课外实验活动的多样化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课外做很多有趣的小实验,知识教学让学生从理论层面上对物理知识了解,而课外实践活动是对知识的深入了解,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和认知。
   如在远足中学物理,为了使学生体验生活,可以搞一次远足活动,培养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学习物理。在爬山时,通过高山反应谈压强,小组讨论并通过实地感受体验到压强,教師再给予理论知识的讲解,加深知识点的印象。还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专题讲座,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合理利用合作学习会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合作学习的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木兵.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5(5):32.
   [2]杨灿.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2):52.
   [3]韦文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2016(6):257.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数学中应用思维可视化教学,能够简化教学过程,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且帮助学生拓展思路。但受教师滞后教学理念与固化教学手段等因素影响,思维可视化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还需加强教师实践经验总结,在教学方法与策略等方面加强创新,切实发挥思维导图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作用,从而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思维可视化是指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不可视的思考路径
这对父子天未明就出发。如果黎明到来前的村庄里有人偶然睁开一双眼睛,或许会看见一束手电筒光在黑夜里跳跃,像一朵摇曳的花;如果真有这样的偶然,同样也会听见这对父子在赶路时的喋喋不休。这对父子,是阿尼卡山区的木帕和古坡。三个小时的山路,他们说了很多话,从家族跨金沙江坐羊皮筏进入阿尼卡,说到抽鸦片的太爷爷;从家支间的混战,说到苏尼捉鬼。最后,木帕长叹一口气,说那些事都过去啦,人这一生几十年哇,不管是好的坏
期刊
摘 要:对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根据现在的情况,从了解音乐的背景出发,带动学生学习音乐的情绪,并且加入歌曲伴奏,组织各种音乐活动,增加课外实践,感受各种乐器的演奏特点。增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素养,提高音乐课堂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音乐;节奏训练;实施方法   音乐被大多数人当作一种娱乐,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多的用处。在改变教学模式的时候,
摘 要:数学逻辑性强,学习数学需要有极强的思维能力。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最佳地点。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知识,还需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知识面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石,如果没有过硬的知识做铺垫,学生不能形成好的思维能力。由此可以得出,数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数学思维培养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初中数学;
摘 要:音乐这门学科在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号召中显现出重要作用。从事音乐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出改革新方式、新策略,通过多元化教学,以及多元化的节奏训练,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让音乐的魅力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最终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节奏训练;探索与思考;新改革   传统教学观念对教师有着很深的影响,这些影响使音乐教育工
摘 要:随着思维导图在教学活动中的推广,初中英语教学开始尝试引入思维导图改进教学效果。首先分析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接着从英语词汇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四个方面,结合教学实例对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详细探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教学;应用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提出的一种科学有效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改进来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模式,全新的教学体系便应运而生。该文对当前的信息网络技术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其中,高校英语教师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推进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化,通过全新的教学模式提升最终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