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上海世博会堪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不但参展国数量空前,很多展馆独特创新的展出形式也是令人惊叹称奇。为最好地向世界展示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在有限的展示空间内动用最先进的科技展示设备,是很多国家馆的设计师采用的手段,而在五花八门的尖端设备中,电影机和投影仪的运用成为了一些“大手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百米历史电影——中国国家馆·智慧长河
一踏进中国馆的十二层,映入眼帘的巨幅画卷令人震撼。近120米长,6.3米高的动态《清明上河图》蜿蜒辗转,画卷下方潺潺河水清澈见底,漫步“河边”仿佛一下子就来到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笔下的那条熙熙攘攘汴河边……
让《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都以动画形式“活过来”,在巨幅的画卷墙上动起来,其实就是音效加光影创造出来的逼真效果。在这百米多长的巨幅画卷的对面,隐藏了12台目前世界上最小巧的科视CP2000-M数字电影放映机。每台机器由8个不同的智能电动主镜头所组成的新镜头组可以自动切换,设定好之后完全不需要人看管,其实简单地说就是在同时播放着12部不同内容的小电影。但这看似简单的把12个电影银幕拼在一起的工作,却又恰恰是实现这个创意中科技含量最高的环节。
仔细观看展现画面的巨幕墙,并不是通常我们看电影的“平”幕,而是在幕墙上做出来很多凸出和凹陷的“折痕”,这是创意之初为了追求更立体和时空效果的特别设计。如果每块“银幕”之间画面重叠不好,就会出现加重的阴影或“漏光”现象,会严重破坏整体画面的统一和谐。如何让每台电影机的画面衔接更自然,如何保证画面投影在这种不规则的“折幕”上不变形,是最需要工程师们花心血攻克的难题,但也是这种设备最擅长解决的难题。科视负责此项目的工程师梁军揭示了这种DLP数字电影放映机比普通的电影机的优越之处就在于,它拥有“几何变形矫正融合技术功能”。为了不让这巨幅的《清明上河图》上留下任何瑕疵,早在7个月前,工程师们就在世博园外搭建了一处模拟基地,在1:1的模拟画卷旁架起三台机器,开始了他们细致的边缘融合效果调试工作。而最终这种电影放映机器确实也做到了令画卷上的每一个面的过度处理都“天衣无缝”。为了让整张画卷看起来更具时空效果,工程师们还特意把电影放映机原有的白光改造成偏古旧色调的土黄色。
一幅享誉千年的《清明上河图》,就这样在世博会的中国馆被现代高科技重新赋予了生命。
水中“仙石”
沿着百米多长的《清明上河图》缓步前行,电影画卷的脚下还流淌着波光闪闪的“小河”,这也是由吊在顶棚的十几台投影机完成的。“河床”仿真的铺了层细沙,而与画卷幕墙所不同的是,投影“河水”用的幕布是层纱幔,水波图案的影像透过纱幔时又产生了另一层的水波图案。层层叠叠的影像落到底层的沙地,便产生了流动的河水和水深的视觉效果,加上逼真的流水声,无论如何都会让你觉得,似乎一不小心离得太近就会被河水打湿了鞋……
在潺潺的“河水”中会若隐若现几块泛白的“石板”,随着光线越来越亮,石板上会浮现出清晰的动画影像。《清明上河图》中“南北通衢、勤业乐事、诗礼传家、方圆成矩”等八个智慧的小故事清晰、生动,分别向人们讲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以及建筑、医药、文化、交通等方面的中华智慧,无论是在古代还是传承至今,都一直对普通百姓的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而展示这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手段却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数字显示技术。这水中的八块“石板”其实是由Christie Micro Tiles(一种模块化的数字显示墙砖)做成的。这种显示砖墙,屏幕尺寸仅为408mm×306mm,深度仅有260mm,可以像积木一样堆叠和群集,创造出你想要的任何形状、大小的显示墙,而且每块之间拼接的缝隙都小于0.5mm。这是目前的平板LCD、等离子屏幕或LED墙所无法实现的,完全可以用“浑然一体”来形容拼接后的画面质感。这一次的石板造型,每一块石板都是先采用20—30块的数字显示墙砖完成初步拼接,然后为了营造石板的自然形状,在图像制作时故意用黑色遮挡显示屏的方角和边缘直线,形成石块的不规则形状,最后再加上石头的纹理。这种显示墙砖无与伦比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再现,令这些水中浮影的动画故事栩栩如生,营造出犹如梦中仙人点化般的沉醉意境。
在中国地方馆的建筑里,线条最简洁、抽象的应属湖南馆了。据说这是两个相扣的魔比斯环,环的正反面都被不同主题的动态画面覆盖着,置身其中,让人不知不觉会跟随这条飞逝的时光彩带思绪飘摇。
看似简单的造型,其实延环道实现画面的流畅运动是相当有难度的。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制作团队也是预先好几个月在北京搭建了一个1:1的模型来进行测试。梁军介绍称:“同样的技术我们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时也用过,当时是李宁在点火仪式时围着鸟巢的碗边跑步,身后跟着的各地火炬传递的画面长龙也是这种带状的运动影像,只不过这次更难,因为投影面不是平的了,而是曲面行进,就好比把鸟巢的碗边给拧了一下”。别看每个环周长只有50米,宽2.4米,却用了整整44台科视Christie DS 750投影机。除了前面提到的“多曲面几何变形技术外”,每台机器的安装位置也很重要。每一个位置的选择都要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尝试才会最终定下来。
走进畅想空间区,游客可以通过手中的科技画笔或短信发送的形式,将涂鸦作品实时地投射到12米宽的电子壁画上,而画面将不断地变换,并升入穹顶……人们对于未来城市的无尽想象和创意也许就会由此而萌芽。
科技演绎上海新天地——中国地方馆·上海馆
当你推开“新天地的大门”走进满天星光的上海馆,等待着你的将是一次特殊的“上海之旅”。
这次世博会上海馆的数字音画空间影像面积之大,形状之不规则,在国际上也尚属首例。场内由10台科视HD 10K-M投影机营造的360度环幕与椭圆形天顶形成一个内胆式的影像展示空间,这个内胆式幕墙高7.8米,长19米,宽15米,中间有一个可以同时容纳60人的六自由度动感平台。
播放的内容全篇以“时空隧道”为主题概念,数字音画空间突破传统4D影院和多媒体舞台秀的局限。当人站在平台上在升降、前行、旋转的同时,视觉上配合着各种从车厢里向外看的视角的画面。这样,前后左右和头顶、脚下,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所有感官都配合踩着统一步伐,刺激、玄妙,感觉仿佛一直在变换着乘坐在上海不同时期的交通工具。如果你手里有一枚硬币,抛起它再接住的时候,你已经穿越时空,在亲身游历着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昨天、今天和未来了。
我们共有一个地球——主题馆·星球馆
在这个馆中,投影机又创造了一个国内同行业“之最”。
走进星球馆,顺着蜗牛道向上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在婆娑的纱幔掩映下,静静“呼吸着”的巨大的蓝色星球——地球。它是目前为止国内制作过的最大的球幕,它的半径达到了22米!为了让这个巨大的球体能生动演绎从勃勃生机,到因污染而沙化、枯竭“死去”,再到艰难“重生”这一触目惊心的变化过程,13台Christie Roadster S 20K DLP投影机再显神威。“球面的拼接融合要比平面和曲面的更为复杂,投影的光路设计要相当的精确,不然融合效果出不来,整个球面就会忽明忽暗,图案也是一块一块的。好在我们在北京奥运会做主题曲的那个地球时积累了很多经验,但不一样的是,这次这个要大得多……”梁军不无感叹地说。由于场馆空间有限,要想把如此巨大的球体表面铺满画面,投影机的安装问题是另一个需要攻克的难关。在否定了多种方案后,工程师们最终选定了在球体上方十米的悬空位置搭建一圈马道,也就是环形轨道,把13台机器吊装在轨道上进行调试。
顺着蜗牛道继续前行。看着眼前不断变化着的地球表面,仿佛他是一个在沉睡中的孩子,正在经历着欢乐、悲伤、与痛苦交织的梦境,而你也会随之起伏,沉浸其中。不知不觉,当你走到最高点可以俯瞰一切的时候,又仿佛是在浩瀚的宇宙中遥望着那个和你息息相关的蓝色星球,这时你才会深刻地知道,这个星球馆的主题“我们共有一个地球”中的“我们”,原来,也在指你。
沿路返回,蜗牛道的外侧是展览墙,每一个会影响到地球衰竭的细节都会在那里找得到,多用一度电,多开一次車,随手扔掉一节电池,一个塑料袋……当你还在自省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进入到“地球”的内部了。设计师们巧妙地利用这个球体的内部也做了一个凹球面的展厅,仰望这个穹顶,高楼林立,树木丛生……这里展示的影像就是我们生活的城市,保护这里的一切就是在保护我们的地球孩子,作为地球主人的你,一定会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百米历史电影——中国国家馆·智慧长河
一踏进中国馆的十二层,映入眼帘的巨幅画卷令人震撼。近120米长,6.3米高的动态《清明上河图》蜿蜒辗转,画卷下方潺潺河水清澈见底,漫步“河边”仿佛一下子就来到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笔下的那条熙熙攘攘汴河边……
让《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都以动画形式“活过来”,在巨幅的画卷墙上动起来,其实就是音效加光影创造出来的逼真效果。在这百米多长的巨幅画卷的对面,隐藏了12台目前世界上最小巧的科视CP2000-M数字电影放映机。每台机器由8个不同的智能电动主镜头所组成的新镜头组可以自动切换,设定好之后完全不需要人看管,其实简单地说就是在同时播放着12部不同内容的小电影。但这看似简单的把12个电影银幕拼在一起的工作,却又恰恰是实现这个创意中科技含量最高的环节。
仔细观看展现画面的巨幕墙,并不是通常我们看电影的“平”幕,而是在幕墙上做出来很多凸出和凹陷的“折痕”,这是创意之初为了追求更立体和时空效果的特别设计。如果每块“银幕”之间画面重叠不好,就会出现加重的阴影或“漏光”现象,会严重破坏整体画面的统一和谐。如何让每台电影机的画面衔接更自然,如何保证画面投影在这种不规则的“折幕”上不变形,是最需要工程师们花心血攻克的难题,但也是这种设备最擅长解决的难题。科视负责此项目的工程师梁军揭示了这种DLP数字电影放映机比普通的电影机的优越之处就在于,它拥有“几何变形矫正融合技术功能”。为了不让这巨幅的《清明上河图》上留下任何瑕疵,早在7个月前,工程师们就在世博园外搭建了一处模拟基地,在1:1的模拟画卷旁架起三台机器,开始了他们细致的边缘融合效果调试工作。而最终这种电影放映机器确实也做到了令画卷上的每一个面的过度处理都“天衣无缝”。为了让整张画卷看起来更具时空效果,工程师们还特意把电影放映机原有的白光改造成偏古旧色调的土黄色。
一幅享誉千年的《清明上河图》,就这样在世博会的中国馆被现代高科技重新赋予了生命。
水中“仙石”
沿着百米多长的《清明上河图》缓步前行,电影画卷的脚下还流淌着波光闪闪的“小河”,这也是由吊在顶棚的十几台投影机完成的。“河床”仿真的铺了层细沙,而与画卷幕墙所不同的是,投影“河水”用的幕布是层纱幔,水波图案的影像透过纱幔时又产生了另一层的水波图案。层层叠叠的影像落到底层的沙地,便产生了流动的河水和水深的视觉效果,加上逼真的流水声,无论如何都会让你觉得,似乎一不小心离得太近就会被河水打湿了鞋……
在潺潺的“河水”中会若隐若现几块泛白的“石板”,随着光线越来越亮,石板上会浮现出清晰的动画影像。《清明上河图》中“南北通衢、勤业乐事、诗礼传家、方圆成矩”等八个智慧的小故事清晰、生动,分别向人们讲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以及建筑、医药、文化、交通等方面的中华智慧,无论是在古代还是传承至今,都一直对普通百姓的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而展示这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手段却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数字显示技术。这水中的八块“石板”其实是由Christie Micro Tiles(一种模块化的数字显示墙砖)做成的。这种显示砖墙,屏幕尺寸仅为408mm×306mm,深度仅有260mm,可以像积木一样堆叠和群集,创造出你想要的任何形状、大小的显示墙,而且每块之间拼接的缝隙都小于0.5mm。这是目前的平板LCD、等离子屏幕或LED墙所无法实现的,完全可以用“浑然一体”来形容拼接后的画面质感。这一次的石板造型,每一块石板都是先采用20—30块的数字显示墙砖完成初步拼接,然后为了营造石板的自然形状,在图像制作时故意用黑色遮挡显示屏的方角和边缘直线,形成石块的不规则形状,最后再加上石头的纹理。这种显示墙砖无与伦比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再现,令这些水中浮影的动画故事栩栩如生,营造出犹如梦中仙人点化般的沉醉意境。
在中国地方馆的建筑里,线条最简洁、抽象的应属湖南馆了。据说这是两个相扣的魔比斯环,环的正反面都被不同主题的动态画面覆盖着,置身其中,让人不知不觉会跟随这条飞逝的时光彩带思绪飘摇。
看似简单的造型,其实延环道实现画面的流畅运动是相当有难度的。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制作团队也是预先好几个月在北京搭建了一个1:1的模型来进行测试。梁军介绍称:“同样的技术我们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时也用过,当时是李宁在点火仪式时围着鸟巢的碗边跑步,身后跟着的各地火炬传递的画面长龙也是这种带状的运动影像,只不过这次更难,因为投影面不是平的了,而是曲面行进,就好比把鸟巢的碗边给拧了一下”。别看每个环周长只有50米,宽2.4米,却用了整整44台科视Christie DS 750投影机。除了前面提到的“多曲面几何变形技术外”,每台机器的安装位置也很重要。每一个位置的选择都要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尝试才会最终定下来。
走进畅想空间区,游客可以通过手中的科技画笔或短信发送的形式,将涂鸦作品实时地投射到12米宽的电子壁画上,而画面将不断地变换,并升入穹顶……人们对于未来城市的无尽想象和创意也许就会由此而萌芽。
科技演绎上海新天地——中国地方馆·上海馆
当你推开“新天地的大门”走进满天星光的上海馆,等待着你的将是一次特殊的“上海之旅”。
这次世博会上海馆的数字音画空间影像面积之大,形状之不规则,在国际上也尚属首例。场内由10台科视HD 10K-M投影机营造的360度环幕与椭圆形天顶形成一个内胆式的影像展示空间,这个内胆式幕墙高7.8米,长19米,宽15米,中间有一个可以同时容纳60人的六自由度动感平台。
播放的内容全篇以“时空隧道”为主题概念,数字音画空间突破传统4D影院和多媒体舞台秀的局限。当人站在平台上在升降、前行、旋转的同时,视觉上配合着各种从车厢里向外看的视角的画面。这样,前后左右和头顶、脚下,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所有感官都配合踩着统一步伐,刺激、玄妙,感觉仿佛一直在变换着乘坐在上海不同时期的交通工具。如果你手里有一枚硬币,抛起它再接住的时候,你已经穿越时空,在亲身游历着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昨天、今天和未来了。
我们共有一个地球——主题馆·星球馆
在这个馆中,投影机又创造了一个国内同行业“之最”。
走进星球馆,顺着蜗牛道向上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在婆娑的纱幔掩映下,静静“呼吸着”的巨大的蓝色星球——地球。它是目前为止国内制作过的最大的球幕,它的半径达到了22米!为了让这个巨大的球体能生动演绎从勃勃生机,到因污染而沙化、枯竭“死去”,再到艰难“重生”这一触目惊心的变化过程,13台Christie Roadster S 20K DLP投影机再显神威。“球面的拼接融合要比平面和曲面的更为复杂,投影的光路设计要相当的精确,不然融合效果出不来,整个球面就会忽明忽暗,图案也是一块一块的。好在我们在北京奥运会做主题曲的那个地球时积累了很多经验,但不一样的是,这次这个要大得多……”梁军不无感叹地说。由于场馆空间有限,要想把如此巨大的球体表面铺满画面,投影机的安装问题是另一个需要攻克的难关。在否定了多种方案后,工程师们最终选定了在球体上方十米的悬空位置搭建一圈马道,也就是环形轨道,把13台机器吊装在轨道上进行调试。
顺着蜗牛道继续前行。看着眼前不断变化着的地球表面,仿佛他是一个在沉睡中的孩子,正在经历着欢乐、悲伤、与痛苦交织的梦境,而你也会随之起伏,沉浸其中。不知不觉,当你走到最高点可以俯瞰一切的时候,又仿佛是在浩瀚的宇宙中遥望着那个和你息息相关的蓝色星球,这时你才会深刻地知道,这个星球馆的主题“我们共有一个地球”中的“我们”,原来,也在指你。
沿路返回,蜗牛道的外侧是展览墙,每一个会影响到地球衰竭的细节都会在那里找得到,多用一度电,多开一次車,随手扔掉一节电池,一个塑料袋……当你还在自省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进入到“地球”的内部了。设计师们巧妙地利用这个球体的内部也做了一个凹球面的展厅,仰望这个穹顶,高楼林立,树木丛生……这里展示的影像就是我们生活的城市,保护这里的一切就是在保护我们的地球孩子,作为地球主人的你,一定会知道应该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