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古字式的书法展览对当今书法发展的启迪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wd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集古字是学习传统书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在展览平凡的今天,评委坚持用集古字的尺码来评审作品,这对坚持书法起到了不可否认的作用。可是,这种无止境效仿古人的方式已然偏离了时代的航向,也就影响着当今书法的发展。
  关键词:集古字;展览;传统;创新
  集古字是古人学习书法的重要方法,就算被称为天才型的书法家米芾也运用了这一方法,并成为运用这一方法的高手。如今以传统书法发展为主的时代,集古字仍是学习传统书法的重要方法。
  一、集古字是学习传统书法的主要途径
  我们回顾以往有成就的书家,无不强调深入学习古代经典碑帖,从而打下扎实的基础。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无论点画结构,还是章法布局都要讲究古法,绝不是任行其是、妄自杜选。米芾对传统书法取法十分广泛,不仅从唐代和魏晋诸多书法家中取法,也从篆隶、汉碑、汉简和民间书法中汲取养料。
  米芾的“集古字”,是将审美和笔法根植于传统书法。他曾说过:“一日不书,便觉苦涩。”可见他深入传统的功力。米芾善于临摹古人墨迹,据说米芾临摹古人字帖可以以假乱真。从记载中可以得知,米芾所临古帖被他人装裱充真的有颜真卿《争座位帖》、王献之《中秋贴》、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等,这某种程度上也说明米芾临帖能力极高。从近10多年来以展览为导向的书法,要求复古经典书法,也是近些年来书法界提出的学书口号“以最大的力气打进去,再以最大的气力打出来”,“打进去”是指最大限度地深入经典传统,掌握传统书法中高超的笔墨技巧,锤炼过硬的手头功夫;“打出来”就是指从传统中走出来。
  当代以展览为导向的书坛,作者浩浩荡荡,千军万马,展赛鱼贯不绝,热闹非凡,作品数以万计,让人眼花缭乱,评委们很难用具体的审美形式、内容来评审作品,只好用古人的书法基调作为评审标准,来评审作品是否入展,以达到评审工作的公平性。这种评审机制对坚持传统书法和复古书法有重要的作用,其目的就是要求众多书法者要深入传统、重返经典,这对当今书坛急于求成和浮躁心理的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集体古字式的书法展览对书法发展带来的弊端
  以展览为导向的书坛,出现了一大批书法爱好者书写传统经典,传统书法也得到了较好地继承和延续,但是也出现了很多盲目复古和跟风的书法爱好者,这种复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复古,而是急功求利、追求功名利禄。在这种背景下还出现了因析顾古和投机取巧的思想,于是他们相互抄袭,相互“收益”,为达到获奖或入展不惜一切代价。这就导致了很多想加入书法家协会的人通过网络技术拼凑、代笔、临摹、抄写来赢得评委的一票,从而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比如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图1)左边是第二届“临川之笔”(人防杯)全国书法大赛的优秀奖作品,右边是一位江西投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作者的作品。因为他们了解了书法评委的评审标准——是否像古人的书法。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反映了我们书法协会评审工作的审美取法单一的局面。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一部分真正爱好书法的人丧失信心。其实,最大的弊端是导致了书法良莠不齐,戳伤了真正有创造能力的书法爱好者,也偏离了热爱书法人的初衷。作为艺术家,应有进步的世界观和独立的审美理想,才能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尤其是传统艺术,如果没有独立的个人审美,怎能从传统艺术中脱颖而出呢?当然,仅仅有审美理想是不够的,还应该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精湛笔墨表现技能。书法不仅仅是通过想象就能实现的艺术,还得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修养,以及专业的笔墨技术、技巧的艺术。我们看看前辈书法家哪一个不是能写诗作赋的呢?而我们当今的书法家除了写古人的诗,又有几个是自己作诗呢?当今很多书法家都把书法的内涵理解偏离书法本意,认为书法就只是汉字书写的技巧。就算书法本体而言,古人学习书法也是要植根书法本体,实现临创转换,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古人书法。书法简而言之就是汉字书写方法,它包含三个层面:笔法、字法、章法。传统的书法创作仍是以书写笔法为核心,以创造意境为追求,这无论是在当下学术界还是书法界已是共识。传统书法无不是植根于书法本体,把握书法自身的规律,立足临摹,取百家之长,从而实现临创转换,开辟书法艺术新道路,最终创造出个性鲜明、格调高雅的书法。
  三、“推陈出新”是集古字的灵魂所在
  崇尚创新精神、敢于否定和批判是古人书法鲜明风格形成的法宝。可是在以展览为导向的当今书法界,不管哪类书法展览,一个个“书法家”们写得像王羲之、张旭、颜真卿、苏东坡、米芾、赵孟頫、王铎……如果这些古人书法家还在世,也未必在评审中投票给他们。要是真能投票给他们的话,那张旭就一定只叫颜真卿学习大草就行了。可是张旭并没有这样教,颜真卿也并没有这样学,他教颜真卿要如何去“悟”,古人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强调“师古人之心,而不师古人之迹”。譬如米芾书法以“二王”为准则,而不迷信“二王”,学习诸遂良、欧阳询的体势,不去纯粹效仿,而是构建新的图式。他在勤奋的实践过程中,体悟到前人书法有诸多不满意的地方,力图通过革新来实现自己,这种意识和表现贯穿于他的书学实践之中。元代赵孟頫提出的“古意说”,也不是纯粹地恢复古法,而是更加注重“师古人之心”。就是说要真正回复古法,不仅仅是“师古人之迹”,更多地是“师古人之心”。这样才能切实地靠近古人,犹如陈传席说的“古到极点,也就是新到极点,高到极点,雅到极点”。就算要做到正真意义上的复古,也要保持一种平淡天真的心态,做到恬淡虚无才能推陈出新。尽管在经济社会的背景下,人们总要为生活考虑,但是,书法艺术绝不是经济的从属品,更不是经济社会的庸俗品,它应该是经济社会人们思想心灵的净土。可是,我们看看当今书法展览,不管是哪类单项书法展还是全国书法届展的获奖作品,一个个都是集古字式的作品,只是从形式上进行了重新排版。譬如:2013首届“西狭颂”全国书法展获奖作品中,有两件篆书作品就是赵之谦的模版,只是排版不一样。有三件是写何绍基的行书(图1),大家都知道何绍基书法是碑贴结合且个性鲜明的书体,不经过长时间的碑帖研究是难以为之的,但据笔者了解,这三位获奖作者基本不以碑为主。又有两件作品简直就是苏东坡的字体,写得字形很像,但仔细观摩却少了点宋人的韵味。还有很多作品不是像这个就是像那个,作品只是在形上非常似古人。从2005年至2015年间,平均每年多达二十几个展览,像这样的情况屡屡出现。这也许是书法界共识,要求当代年轻书法爱好者要深入传统。但是,就算书法界的最高奖兰亭奖、兰亭雅集展和四年一届的国展也不例外。还是让我们来看看第三届兰亭雅集展作品,在兰亭雅集展共评出42人作品中,其中写的像苏东坡就有三人(图3),这就让我产生了疑惑,作为书法类的最高奖展览,难道也要求大家像初学者一样去集古字吗?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传统文化既需要一批耐得住寂寞、抵制住物质诱惑,且静得下心的人来守住这净土的人;也需要一批敢于创新、突破和颠覆传统的勇敢者。同时又提醒我们的评审机制不仅要书法爱好者能更好地深入传统,又要鼓励和提倡有传统功底的书家们要敢于创新。因此,笔者认为不同级别的展览应有不同的侧重点,譬如新人新作展、单项展等就应侧重于“集古字”式的展览。而兰亭奖、兰亭雅集展等高级别的展览,应该鼓励作者创新。这样就能既紧紧抓住传统大树这个根,又力求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作符合新时代审美特征的作品。只有做到延续“传统”,才能达到重构“传统”,因为“只有承继 ‘创新精神’,才是真正维系传统书法发展”。
  参考文献:
  [1][德]雷德侯.米芾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M].许亚民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2]沃兴华.米芾书法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骆恒光.米芾行书笔法诠释[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
  [4]中国艺术研究院.问道·汉字两岸书法艺术论坛论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舒易团,讲师,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四川省书学学会会员,就职于四川工商学院。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文化的缩影,能代表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寄托。本文通過简述城市公共设施的概述、国内外现状的比较,分析归纳出国内现阶段公共设施设计的不足与未来发展的趋势。采用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设计出真正符合大众所需求的、体现人文关怀的公共设施。  关键词:城市公共文化 公共设施 人性化设计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现代城市公共设施应是人与环境、人与文化、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体现出现代人的人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心身疾病。为了观察中药辨证论治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2008年2月-2010年2月,徐闻县中医院对180
选用4种矿物材料对400g餐厨垃圾在35℃下进行4h好氧预处理,比较了预处理前后餐厨垃圾水解率的变化,并且详细研究了预处理对餐厨垃圾高温厌氧消化过程及产沼气效果的影响.结果
好的数据库逻辑设计目标是消除数据冗余以及插入、删除和更新异常.对于时态数据库,可以通过具有多时间粒度的时态函数依赖(TFDs)约束对时态数模式进行规范化.但是由于时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