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纲要》中指出:“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其中也包括劳动技能。幼儿劳动就是起步教育,劳动教育也是幼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需要家园共育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本文就开展劳动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家园共育共同形成幼儿劳动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家园共育、小班幼儿、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陈鹤琴先生指出:“幼儿园必须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劳动教育正是这种全面发展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的养成,这种劳动养成教育与家庭的合作也是密切相关的。如何家园共育支持小班幼儿的劳动养成教育,我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研究。
一、确立家园共育小班幼儿劳动教育的内容
(一)明确劳动内容,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在开展劳动教育内容时,应该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渐掌握劳动技能。在小班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自我服务为主,设置小班幼儿的劳动教育内容。如:举办“我会洗手”、“我会叠裤子”、“我会穿鞋子”等。为了做到家园共育,可以在家中开展“我是爸爸妈妈的小助手”、“我是小小洗碗工”等内容,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劳动,锻炼劳动能力,更好地为自己服务、为他人服务以及为集体服务。
(二)建立劳动意识,给予幼儿劳动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的包办代替使得孩子们的动手机会大大减少,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在幼儿园教师为了省力,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也产生了无意识的包办代替,完全剥夺了幼儿劳动的机会,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教师与家长应当充分认识到培养幼儿劳动意识的重要性,在平时生活中适时的放手,给予幼儿多次劳动的机会,逐步让幼儿建立劳动意识。
(三)培养劳动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不仅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而且还为幼儿的自我服务、自理能力做好铺垫。鼓励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还能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早上来园可以帮助老师擦擦桌子,照顾自然角,在午餐前,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分发勺子,在午睡前自己脱衣叠裤,午睡起床时,自己穿衣穿鞋。同时,在游戏时,开展“我帮娃娃喂饭”、“我帮娃娃穿衣”等,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幼儿的劳动习惯。
二、形成家园共育小班幼儿劳动教育的策略
(一)密切家园联系,达成劳动教育共识
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家长会,班级群交流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向家长传达幼儿参与劳动的重要性,并让家长深入了解小班幼儿自我服务及良好的劳动习惯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教师应与家长共同商讨,一起解决幼儿在劳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家长达成劳动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让幼儿真正參与到劳动之中,培养劳动意识,提高劳动技能。如:在小班午睡时,教师如果发现部分幼儿存在叠衣服困难的问题时,可以加强幼儿叠衣服的技能,在儿歌教学的基础上,学习折叠衣服的顺序和技巧,让幼儿慢慢锻炼这项技能。同时,教师可以把幼儿正确叠衣服的视频发送班级群,让家长每天在家指导幼儿叠衣服,通过家园共育,共同提升幼儿叠衣服的技能。
(二)发挥家长资源,培养幼儿劳动技能
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其中,家长资源正是最优的教育资源,只有家园共育,才能更好地提高劳动教育质量。家长可以根据自身的职业特点,参与到幼儿的劳动教育中,如:清洁工、环卫工等职业的家长可以走进教室课堂,家长们精彩讲述可以让幼儿充分了解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劳动,培养对劳动者的尊重和热爱。同时,也可以举行一些亲子活动,体验劳动的乐趣,把劳动融入亲子活动中,使劳动更富有生命力。如:亲子活动《挖红薯》,家长先带幼儿认识劳动工具,再组织幼儿与家长一起亲自动手尝试用各种工具挖红薯,为了进一步让幼儿体验劳动的乐趣,家长可带领幼儿一起洗红薯,收获劳动果实。挖红薯的活动一下子提高了家长、孩子、教师三者之间的关系,也让幼儿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家长的参与也在无形中推动了幼儿的劳动,让幼儿能更加能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三)注重劳动教育评价,提升劳动实施效果
许多教师和家长过于看中劳动结果,却忽视了劳动过程的评价。其实,虽然劳动成果很重要,但事实上这并不是评价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更多地注重劳动过程的评价。如:开展“整理小柜子”这个活动时,很多教师往往都以整理的是否干净、整齐作为评价结果,直接忽视了幼儿劳动整理的过程。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幼儿整理的过程,鼓励那些动手能力比较弱的幼儿,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对于那些整理的又快又整齐的幼儿,可以让他们分享整理过程中的小技巧,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提升劳动实施的效果。
其次,许多的教师和家长过于看中对劳动技能的掌握,从而忽视了对劳动素养的重视。其实幼儿在劳动过程中的情绪情感、认知以及社会性交往都是不容忽视的,幼儿的劳动素养比单纯的掌握劳动技能重要的多。如:在开展“种萝卜”的种植活动时,教师往往把幼儿是否会种萝卜这项劳动技能作为评价标准,虽然种植活动能够提升幼儿的劳动技能,但不是教师以简单的“种植拍照留念”作为幼儿劳动技能的评价,而是更应该注重种植活动对于幼儿劳动素养的养成,抓住幼儿的劳动时的兴趣点,分享幼儿在种植活动的收获,同伴间是如何分工合作的,给幼儿带来了什么样的情绪体验,从而提升幼儿的劳动经验。
劳动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劳动教育离不开家庭与幼儿园有机结合与支持,同心协力,坚持不懈地加强幼儿的劳动意识、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其次,可以通过与家园密切联系,达成劳动教育共识,发挥家长资源,共同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最后,需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来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对幼儿劳动过程与劳动素养的评价,提升幼儿劳动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文系张家港市2021年度微型课题《家园共育支持小班幼儿劳动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2101023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