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历史记忆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tr12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因最近一直忙于为中学生编写教材,所以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孩子们明白,历史并不一定是离我们很遥远。很古老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其来龙去脉,因此我们对生活的认识,离开时间的尺度就会变得不明不白。于是我们选择了一些很熟悉的东西,告诉孩子们它们的演变过程,希望他们因此而明白历史的意义。比如,一只箱子,一架梳妆台,一台收音机或者一把木梳,一架大车,一架纺车或者一座小屋,都可以成为一个引子,把我们带到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的生命流动之中。
  徐艺乙所著《身边的艺术》既使我感到十分亲切,又让我感到阵阵伤感。他向我们介绍了苏州桃花坞的年画。敬神的纸马。剪纸。皮影。扎染。风筝。泥人。金银饰品等等民间艺术的由来,那是以往的乡村。城市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那不是我们今天摆在多宝格上或者展览柜里的东西,而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作者越是谈古论今。娓娓道来,我就越觉得怅然若失,仿佛是在听白头宫女说天宝旧事,因为这些生活中的艺术已经离我们有了相当的距离。小的时候在少年宫里学做过的捏泥人。泥鸡。泥狗,再画上彩色的图案,涂上清漆的手工玩具,现在已经被铺天盖地的现代卡通和电子游戏所取代,传统的民俗节日被圣诞节的火爆冲淡,今天和历史之间的那根连线已经若有若无。
  对身边的东西我们最容易熟视无睹,最容易从记忆库中删除,因为我们总觉得那是些司空见惯的东西,是永远会存在的东西,因此我们最不会着意珍惜。《身边的艺术》先让我们想起了年画。年画在过去是年节时的必需品,最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河南朱仙镇等都是产年画的圣地。过年时节,家家户户换年画,不仅构成了年节文化。岁时民俗的重要内容,而且让我们感觉--也会让外国人感觉--啊,这是中国的节日一景。现在,据说那些盛产年画的地方颇为凋零,除了在农村以外,城市里几乎见不到贴年画的了。就是贴了,又贴给谁看呢。家家户户相互隔绝,门窗紧闭,连邻里。亲戚的拜年都日益少见了。最司空见惯的东西突然间就消失了。
  紧接着,《身边的艺术》又让我们想起了剪纸。现在的中学生忙于中考和高考,大概不会想到他们的父母辈曾在某个反文化的时代集体迷恋于剪纸。尽管按作者的说法,剪纸已有约2000年的历史,而且现在在民间也还不绝如缕(似乎民间剪纸还与邮票的发行有过什么纠纷),但那可能是这项民间美术在城市青年中最为流行的一个时期。无论其内容是革命样板戏还是少数民族像,但到处搜集五颜六色的"电光纸"(我至今不知道这种纸的学名是什么),借来成套的剪纸,用铅笔把它拓下来,然后再用竖刀小心翼翼地刻,生怕把某个连接处刻断,那种情形也颇可玩味。那当然谈不上技法,也不是像民间大嫂那样自己想个图案就用剪刀铰出来,但那的确是"身边的艺术",或者与其说是艺术,还不如说那正是当时的生活。
  《身边的艺术》还让我们想到了身边的许多事。譬如皮影,很多地方已经没有人看了,可我还是忘不了在陕西看的那场皮影戏。表演者那略带苍凉的秦腔我虽听不太懂,但他们连唱带演带拉琴。一身数任。几根竿子拉块布的演出,总使我难以忘怀。还有风筝,小的时候放过,自己也糊过,不过三十年光景,也似乎成了稀罕物儿。也许这种"新桃换旧符"的现象本来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又有作者的这本书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为我们保留下对往昔温馨的记忆,大约也该知足了吧。
  把话说回到学术。一般认为文化研究的对象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或者也可以把制度文化归入精神文化),研究物质文化的人往往在文物界。博物馆界,因为他们接触的都是实物,青铜器。陶瓷。家具。字画。古书等等,但是相对集中于注意鉴定。收藏。保护(包括修补技术)。陈列等属于物本身的方面;而研究文化史的人则侧重注意精神文化,如哲学。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等,因而与思想史没有什么区别。但从本质上来说,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研究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因为物本身就是人的精神的产物,它不仅必然透射出人的精神,而且它自身就是人的精神的凝聚。在历史上,人们的思想除了通过语言表述出来和通过文字记述在纸上(包括记述在铜器。石头。简帛上)以外,就是通过器物默默无言地发散出来。由于记载在纸上而被留存下来的思想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的思想,包括那些不为当时主流所容的思想和不掌握传承知识权力的普通人的思想,则往往借物而传,物几乎是让后人了解这些前人思想观念的唯一渠道。
  法国年鉴学派的史学实践在欧美各国风行已有数十年,中国人对之也已颇不陌生,只是具体实践尚少。它关于历史研究究竟应该关注以往哪些方面的设想与以前非常不同,由此则提出新的问题,寻求着新的或以往被忽视的资料来源,发展出新的方法论,利用新的解释工具来发现问题的答案。有的国外学者说得好,"电脑并不是使这种史学与别的史学不同的东西,思想才使它与众不同。这便是为什么在这一发展中,物质文化的研究者应该发现极其激动人心的机会。他们第一次在史学主流中有了自己的精神立足之地"。他还说,"那些真正的。活生生的。有学位。有头衔的专业史学家对物大感兴趣,这不只是把它们当作说明性的插图,不只是当作教具,......不只是让史学家别忘记进行抽象的备忘录。这些都是把物置于界外的做法。我感到令人兴奋的是这样的迹象,某些史学家在论及所有现在正盛行的主题时,终于开始把物视为思想材料(sources of ideas)"(Cary Carson "Doing History with Material Culture" Material Culture and the Study of American Life 1978 p.43.)。
  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他珍视自己的历史,在于他努力把自己创造的优秀文化尽可能地传承到后世。因为人类经历了太多经验教训,又总有一些人拼命地要把这些经验教训忘却。于是我们看到了太多太多的悲剧重演,看到人们如何只顾眼前的辉煌而不顾身后恶果地"发明创造",看到人类数千年积累起来的人文精神的缺失。
  最后再把话题拉到现实。近读《光明日报》,上载李国文先生重谈四合院的文章(9月5日及12日),对北京城市改造过程中四合院是否应该保护提出反对意见,其观点大体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四合院是"典型的体现封建社会等级观念的建筑物",如果还要提倡保护的话,便是"不能超越那种四合院心态",要想腾飞则必"步履艰难"。读到此我真是感慨万分,感叹竟有文人如此不懂历史。且不说等级观念是否一定是"封建社会"的,即唐代实行坊市之制,居民住的坊四周有坊墙,夜闭晨启,要说封闭,比四合院更甚,但人们大多认为唐代具有开放的。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又作何解释。按李先生的说法,紫禁城是座"巨无霸四合院",难道也应因它代表了"封闭"心态而加以拆除。我迫切希望认为四合院象征封闭。作茧自缚,甚至把它与清朝如何愚昧自大联系起来的先生们拿出一点实证证据来,而不只是想当然耳。
  李先生的观点之二是说现在的四合院条件恶劣,早已不是理想的人居环境,那些倡导保护的人都住在新建的楼房里,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对要求保留胡同。四合院。会馆。戏楼颇不以为然。诚然,现在包括四合院在内的许多古建筑的确破败不堪,居民的住房条件亟需改善,但这并不是这些文物的过错,而是以往(包括今天)我们的某些管理者的过错。我到过欧洲的一些城市,那里保留了许多十八。十九世纪的建筑,住在那老房子里的人们生活条件比我们要好,现代化的设备应有尽有。他们的市政管理部门要求室内设施的变化绝不能破坏建筑的原貌,人们在里面的生活完全不落后时代的发展。牛津大学的院系。图书馆建筑还是几百年前的样子,但一点也不妨碍那里的教授使用最先进的计算机。这自然需要投入,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这个观念。
  关于这个话题似乎还可以讲很多。我们现在还能在身边感受到古朴的艺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我们还能从中获取灵感,把民族的精华创新光大,但如果我们熟悉的雕花窗棂。石狮子门墩。砖雕影壁......都随着铲除"封建心态"的推土机的轰鸣土崩瓦解了,徐艺乙要么只好封笔,要么只好找点卡拉OK。迪厅或者街头的行为艺术来写写吧。
  (《身边的艺术》,徐艺乙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出版,23.00元)
其他文献
贵州人民出版社近期推出《沉钟译丛》第一辑五种(广州日报大洋图书编译室策划)。西方学术名著的译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值得努力去做,做得更多更好。为此,我们约请译丛的部分编委及专家、读者做了如下笔谈。了解西方的学术和思想,当然不是以其是非为是非:言者鹦鹉学舌,行者全盘照搬,而是为了有助于中国文化的更新。为此,需要我们向外、向内作更广泛的了解,更深入的思考,在此基础之上,应该借鉴的借鉴,应该批判的批
期刊
对一切有限生命,死亡是时间的终点。而时间本身又是什么。当我着手为《拒斥死亡》一书写点什么的时候,想到时间的问题,内心一时产生某种久违的悲情。  从"文革"到如今,已经三十四年了!要知道,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49年,也不过三十年呀!从1911年推翻大清王朝到1949年,也不过三十八年!而当我年少时,甚至当我们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之后,说到清朝或"五四运动"等等,都会感觉那是那么那么久远的事
期刊
三年前,听说同乡好友戴维在撰著一部《诗经研究史》,先是一怔,感到有些吃惊。心想:这谈何容易呀"诗三百"自汉代被尊为儒家经典以来,迄今已两千多年,历朝历代解释《诗经》。研究《诗经》的著作汗牛充栋,即使亡佚者不计,至清代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收录的就有146种,其中著录书62种,存目书84种。存目所未收以及《四库全书》以后问世的著作又不知几何。在时下购书不易。借书亦难的情况下,要浏览这样大量的著作并在
期刊
苏力的《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出版已有一年了,苏力本人对此书的自我评价颇高,但有些让人出乎意料的是除了网上一些零星的议论外,法学界对此几乎可以说是沉默不语,这与其另一著作《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出版后,大家争先谈论本土资源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并值得思索的现象。    (一)  苏力成为法学界的冲击波大致始于他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
期刊
我母亲有风湿病,又笃信中医,经常在家熬一种难闻的药。上初中的时候,某日放学回家,忽觉有异味从厨房传出,便跑进去问:"妈妈在煎什么药,好一股药香。"母亲诧异地回过头看着我:"你不是又感冒了吧。"她疑心我有病。我无比失望于她的不懂风雅,当然过不了多久也就知道她的回答其实是多么的恰到好处。有病,这就是当时《红楼梦》给我的影响。我与《红楼梦》的全接触始于电视剧,当时很多人批评它糟蹋原作,待后来把原作找来一
期刊
在法国哲学家吉雷斯·德鲁兹不愿再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从寓所的窗口飞身跃出,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前很久,米歇尔·福柯就曾指出:"也许有一天我们这个世纪将以德鲁兹世纪而为人所知。"而这一断言似乎在我们这个世纪还未结束之前就已经得到了某种验证。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鲁兹正在以其独特的思想。写作。生活。乃至死亡的方式对哲学。美学。文学。电影。心理分析等诸多学科施加着愈来愈深刻的影响。  1990年
期刊
在藏语中"望果节"的"望"字,意为"田地","果"为"转圆圈","望果节"的整个意思便是:围绕丰收的田野歌舞。  从资料上我们早就知道:西藏农区逢青稞丰收,必举行"望果"活动以祭祀神灵,其中有酬神之舞蹈的记载。据我的调查,基本上可以认定,能保留到今天的一大部分民间舞蹈,几乎都延传于古老的祭祀活动。也正是由于人们对信仰和祭祀的虔诚,祭祀中的舞蹈代代相传才得以保留和发展。  能有机会亲眼目睹藏族民间节
期刊
"会说的把人说笑了,不会说的把人说跳了。"这句老北京的俗话,很早就在我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常生活中,人们确实有是否善于表达的高下之分;漫画创作中,作品也有是否善于表现的优劣之别。漫画家在用其生花妙笔剖析生活的哲理时,往往使人心领神会忍俊不禁地发笑。创意奇绝的作品,更是让你浮想联翩。心花绽放。  1984年,土耳其艾丁·道昂集团所属的土耳其大报《自由报》创办了第一届国际漫画大赛,至今已举办十七
期刊
中国是传记文学的大国,自太史公作纪传体史书《史记》始,传记便以史传。碑记诸形式纷纷涌现,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足令人叹为观止,对传记文学的研究,也代不乏人。唯有对传记之一体--自传的研究,却一向寥落,偶有言及者,也是语焉不详,不得其要旨,可以说,自传文学的研究,触目处是一片荒原。这种"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状况何以出现在自传文学的领地呢。我以为以下几个原因是不容忽视的。  中国自传文学的产生,并不晚于
期刊
中国加入WTO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热门话题。一些学者提出需要冷静思考WTO,参照WTO规则来分析我国各个产业的发展,从而提出对实践有意义的对策和方法。青年学者刘力和刘光溪主编的《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一书,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阐释和介绍了WTO规则的"知识一般",摒弃了异常热闹的机遇与挑战。收益和风险的分析,让读者在充分理解规则的基础上对自身所处行业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同时,书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