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生态旅游起步晚、人们对生态旅游尚缺乏科学的理解等原因使我国生态旅游在开发建设、投资运营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制约了我国生态旅游的成功实践。本文针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的剖析和总结,为我国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
关键词:生态旅游;存在问题;对策
一、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
我国生态旅游具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及客源市场巨大的优势,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都开展得非常活跃。
理论上,已从最初概念的界定、内涵的解析、功能的讨论、特征的描述等方面逐步发展到应 用分析和系统研究。尤其是在联合国把2002年确定为以"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为口号的"国际生态旅游年"和2007年在我国成功举办中国国际生态旅游博览会(CE EITC2007)后,在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生态旅游的论坛会与研讨会。许多研究已不再是一味追随国际潮流,而开始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及我国生态旅游"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出发,走一条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研究之路。实践上,我国生态旅游主要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 区等为依托逐 步摸索发展。时到2005年,全国自然保护区达1757个,森林公园总数达到1450个,年接待量达1.5亿人次,风景名胜更是产品琳琅。特别是1999年昆明市博会和"99生态环境游"主题活动大大推动了我国生态旅游实践。
二、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1、对生态旅游理解的误区,生态旅游是一个新概念,人们通常把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相混淆。生态旅游涉及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实际上是一种可持续的自然旅游。但是生态旅游又不同于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思想的最佳模式,但是它仅仅是可持续旅游系统中的一小部分。两者是部分与整体、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2、旅游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旅游地属于自然生态环境敏感区,旅游业极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旅游区的大气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渣、废物剧增。
3、旅游旺季旅游超载现象严重,未形成良好的生态旅游氛围,许多生态旅游区没有进行环境容量的控制和管理,在旅游旺季游人拥挤,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旅游氛围。
4、旅游规划开发过于盲目,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缺乏统一的、科学的布局和规划,全国一哄而上,各生态旅游项目遍地开花,更有如湖南武陵源案例的相当一部分景区违反有关规定在缓冲区甚至核心区盲目建设人工建筑设施、人造景点等,过度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造成了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严重破坏。
5、社区的正确参与不足,生态旅游区当地居民是保护区真正的主人,他们和自然"天人合一",他们了解当地的状况,能很好的指导生态旅游的发展,并且当地的人文本身也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风景。但是利益的诱惑下可能导致社区居民的非正确参与,如有些居民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光顾自家,纷纷扩建装扮房屋、圈地建庭院等破坏自然资源,打破生态协调性。
三、我国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对策
1、加速建立我国生态旅游认证和评估标准体系,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认证标准体系。未通过认证的项目一律不准上马或挂生态牌,杜绝生态旅游称号的误用、滥用,树立起我国生态旅游良好的声誉和自我品牌。
2、科学有序开发生态旅游规划,在生态旅游规划之前,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对旅游资源价值和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土地利用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景观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项专业规划。
3、增强环境意识,培养生态观念发展生态旅游首先要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应搞好生态环境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绿色的概念,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而破坏景观环境,谋求杀鸡取卵式的短期效益。
4、严格控制景区容量,避免破坏旅游生态,游客数量的急剧增多会直接影响自然环境的完整性,而自然环境的完整性是保护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所在。如果旅游区超过承载极限就会导致旅游资源的破坏进而导致整个自然系统的崩溃。因此,旅游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之上,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
5、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管理体制,要做好生态旅游的环境保护工作需要有相关生态旅游政策支持和法制规范,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应严格按《中国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条例、规定、标准进行生态旅游的规划开发和管理,按照立法与规划先行理念,力争旅游地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6、提高旅游人员素质,重视培养专业管理人才,生态旅游相对于大众旅游来说,从业者的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生态旅游的特殊性,旅游管理人员除具有常规的旅游开发管理的能力之外,还必须有很高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管理技能和环境宣传教育能力等素质。生态旅游作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接待质量,而接待质量不仅关系到能否获得旅游收益,更重要的是关系到生态旅游的寿命。
参考文献:
[1]陈瑞,许军让,刘军波,等.浅谈我国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4).
[2]陈瑞,何磊,许军让,等.关于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4).
[3]王沛,刘军波,许军让,等.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7).
[4]谢艳凤,李耀战,吴琳,等.浅谈旅游与区域的发展[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8).
[5]石全平,赵琨,吴琳,等.对当前地方政府"旅游热"的理性思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9).
[6]李耀战,邱晓艳,孙莹,等.汉中旅游评价与结构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
[7]谢艳凤,吴琳,李耀战,等.对陕南旅游形象的初步探讨[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8).
[8]邱晓艳,王沛,刘田天,等.论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
[9]赵丹莉,陈小丽,李晓萌,等.以商洛为例谈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问题[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
[10]刘军波,范亚静,张姣,等.关于不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若干问题--以汉中为例[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
[11]陈瑞,刘军波,许军让,等.浅谈我国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3).
[12]刘田天,乔凡梅,袁婷玉,等.汉中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与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
[13]常翊,朱颖育,李悦,等.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4).
[14]刘盟,许军让,刘军波,等.浅析汉中天台山的深度开发[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4).
[15]李琰,秦婉君,任睿,等.谈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其保护[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
作者简介:郑苗(1988-),女,陕西渭南人,陕西理工学院历史系旅游管理专业08级本科生。
关键词:生态旅游;存在问题;对策
一、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
我国生态旅游具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及客源市场巨大的优势,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都开展得非常活跃。
理论上,已从最初概念的界定、内涵的解析、功能的讨论、特征的描述等方面逐步发展到应 用分析和系统研究。尤其是在联合国把2002年确定为以"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为口号的"国际生态旅游年"和2007年在我国成功举办中国国际生态旅游博览会(CE EITC2007)后,在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生态旅游的论坛会与研讨会。许多研究已不再是一味追随国际潮流,而开始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及我国生态旅游"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出发,走一条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研究之路。实践上,我国生态旅游主要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 区等为依托逐 步摸索发展。时到2005年,全国自然保护区达1757个,森林公园总数达到1450个,年接待量达1.5亿人次,风景名胜更是产品琳琅。特别是1999年昆明市博会和"99生态环境游"主题活动大大推动了我国生态旅游实践。
二、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1、对生态旅游理解的误区,生态旅游是一个新概念,人们通常把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相混淆。生态旅游涉及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实际上是一种可持续的自然旅游。但是生态旅游又不同于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思想的最佳模式,但是它仅仅是可持续旅游系统中的一小部分。两者是部分与整体、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2、旅游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旅游地属于自然生态环境敏感区,旅游业极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旅游区的大气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渣、废物剧增。
3、旅游旺季旅游超载现象严重,未形成良好的生态旅游氛围,许多生态旅游区没有进行环境容量的控制和管理,在旅游旺季游人拥挤,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旅游氛围。
4、旅游规划开发过于盲目,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缺乏统一的、科学的布局和规划,全国一哄而上,各生态旅游项目遍地开花,更有如湖南武陵源案例的相当一部分景区违反有关规定在缓冲区甚至核心区盲目建设人工建筑设施、人造景点等,过度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造成了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严重破坏。
5、社区的正确参与不足,生态旅游区当地居民是保护区真正的主人,他们和自然"天人合一",他们了解当地的状况,能很好的指导生态旅游的发展,并且当地的人文本身也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风景。但是利益的诱惑下可能导致社区居民的非正确参与,如有些居民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光顾自家,纷纷扩建装扮房屋、圈地建庭院等破坏自然资源,打破生态协调性。
三、我国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对策
1、加速建立我国生态旅游认证和评估标准体系,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认证标准体系。未通过认证的项目一律不准上马或挂生态牌,杜绝生态旅游称号的误用、滥用,树立起我国生态旅游良好的声誉和自我品牌。
2、科学有序开发生态旅游规划,在生态旅游规划之前,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对旅游资源价值和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土地利用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景观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项专业规划。
3、增强环境意识,培养生态观念发展生态旅游首先要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应搞好生态环境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绿色的概念,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而破坏景观环境,谋求杀鸡取卵式的短期效益。
4、严格控制景区容量,避免破坏旅游生态,游客数量的急剧增多会直接影响自然环境的完整性,而自然环境的完整性是保护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所在。如果旅游区超过承载极限就会导致旅游资源的破坏进而导致整个自然系统的崩溃。因此,旅游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之上,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
5、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管理体制,要做好生态旅游的环境保护工作需要有相关生态旅游政策支持和法制规范,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应严格按《中国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条例、规定、标准进行生态旅游的规划开发和管理,按照立法与规划先行理念,力争旅游地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6、提高旅游人员素质,重视培养专业管理人才,生态旅游相对于大众旅游来说,从业者的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生态旅游的特殊性,旅游管理人员除具有常规的旅游开发管理的能力之外,还必须有很高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管理技能和环境宣传教育能力等素质。生态旅游作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接待质量,而接待质量不仅关系到能否获得旅游收益,更重要的是关系到生态旅游的寿命。
参考文献:
[1]陈瑞,许军让,刘军波,等.浅谈我国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4).
[2]陈瑞,何磊,许军让,等.关于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4).
[3]王沛,刘军波,许军让,等.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7).
[4]谢艳凤,李耀战,吴琳,等.浅谈旅游与区域的发展[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8).
[5]石全平,赵琨,吴琳,等.对当前地方政府"旅游热"的理性思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9).
[6]李耀战,邱晓艳,孙莹,等.汉中旅游评价与结构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
[7]谢艳凤,吴琳,李耀战,等.对陕南旅游形象的初步探讨[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8).
[8]邱晓艳,王沛,刘田天,等.论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
[9]赵丹莉,陈小丽,李晓萌,等.以商洛为例谈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问题[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
[10]刘军波,范亚静,张姣,等.关于不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若干问题--以汉中为例[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
[11]陈瑞,刘军波,许军让,等.浅谈我国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3).
[12]刘田天,乔凡梅,袁婷玉,等.汉中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与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
[13]常翊,朱颖育,李悦,等.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4).
[14]刘盟,许军让,刘军波,等.浅析汉中天台山的深度开发[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4).
[15]李琰,秦婉君,任睿,等.谈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其保护[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
作者简介:郑苗(1988-),女,陕西渭南人,陕西理工学院历史系旅游管理专业08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