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索爾·贝娄作为20世纪当中颇负盛名的犹太籍作家,长于以犹太人的独特视角来描绘美国现当代知识分子孤独、异化、迷惘、凌乱不堪的生活现状,《晃来晃去的人》作为其早期的杰出作品之一,其中的主人公约瑟夫既是犹太人,又是流落美国的加拿大侨民,具有现代青年所有的典型的身份危机问题,本文便将着重分析《晃来晃去的人》当中特殊的社会环境来揭示全作中流露出的对于人生意义的厌倦、困惑与不懈追求。
关键词:索尔·贝娄;晃来晃去的人;生存危机
作者简介:侯晨茜(1996-),男,汉族,山西大同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1
《晃来晃去的人》全书的故事情节发生于二战当中,虽然文中没有任何对于战争场面与经过的描写,但毫无疑问的是战争的爆发与征兵严重干扰到了约瑟夫的日常生活,加重了他个人生活无序与混乱的感觉:征兵一方面让他暂时失去了工作与经济来源,但却又成功地将他从日常的生活琐事当中解放了出来,提供给他难得的思考人生价值、反思过去的宝贵时间。但可惜的是,之前主修哲学的他在波澜不惊的琐碎生活当中早已磨平了自己以往思辨的棱角,失去工作使他变得封闭、敏感而多疑,困于斗室之内,苦苦思索着造成他个人生存困境的深层次原因,终究在生活的历练当中找到了活下去的意义和人生的方向。可以说他的个人经历将人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备受煎熬、彷徨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现代生活的异化与毫无意义在全书中有着非常明显的表现:
一、失去工作、无所事事的困境
约瑟夫本来是研习哲学的,可是却稀里糊涂地找了份与其专业毫不相干的旅游局的工作,之后他辞去工作,应征参军,但等了将近七个月,在经历了一系列繁文缛节的检查程序之后却是毫无下文,更糟的是,背负一等待招兵的身份让他彻底失去了再找到工作的希望,只能赋闲在家,靠妻子的工作来供养,和美国文化的实用主义相对照,本来报效祖国、光荣入伍的英雄事迹却沦为了一场没有了局的肥皂剧,这一貌似荒诞但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个人遭遇体现出了独特的黑色幽默气息,折射出了人生无常,个人生活备受命运折磨摆布的无奈境地,“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1],“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清账”[2],按照萨特的存在主义理念而言,人的存在有两个根本特征,一个是主观性,一个是个别性。萨特为无神论者,所以他人是自己的主观意志所创造和决定的,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就能成为怎样的人,而在文中的主人公力图成为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青年,力图在生活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但遗憾的是他却无法成为自己命运的舵手,他的洁身自好和高尚的品德与他周围肮脏恶劣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也就只能在一次次的挣扎和众人的嘲笑、白眼当中心有不甘地随波逐流,朋友对他的无视,侄女对他的不敬……“我们所追求的世界,永远不是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我们所期望的世界,永远不是我们所看到的世界”[3],这是主人公对于个人生存危机的最真实的感慨与评价。在这段无所事事而痛苦莫名的赋闲时间当中,约瑟夫所做出的勇敢痛苦的自我剖析真实反映了个人在现代社会浊流污染之下为求得个人人格独立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与奋斗。
二、战争的荒谬与无意义
约瑟夫之所以急着参战并不是出于他对祖国的热爱和认同,而仅仅是出于对当下个人生活困境的厌倦,急于想通过参战来打破当前浑浑噩噩、死水一潭的生活现状,“战争不能从精神上拯救我们,但也许战争能用暴力教会我在斗室里数月来都学不到的东西。”[3]就这一点而言,被标榜的冠冕堂皇的卫国战争在主人公眼里已然失去了其最初的意义,当时的他处于社会发展转型的过渡阶段,其正直不阿的个人品格、对美好思想与理想的追求与当时日趋功利化、世俗化的社会大环境已然格格不入,他成了周围朋友、甚至他兄长一家眼中自视清高的“怪人”,被自己的岳母和侄女所讥讽与嘲笑。因而他参加战争不是为了取得战果,创下丰功伟绩,而只是为了排遣对于朋友阵亡而自己依旧苟活的内疚之情,只是为了能够远离现实生活中的污秽不堪,期待在一个新的环境当中来能够摆脱之前身负的种种重担,重拾他个人对于人生的企盼与信心。
综合以上两点以及小说的结尾,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主人公在故事的结尾坚定了信念,决定尽快入伍,投身到集体当中,把自我融入到普通的战士和人民大众当中来解决自身所无法摆脱的人生困境,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作者最终如此轻描淡写地将宏大的人类本身的生存危机仅仅寄希望于集体去解决,未免显得太过于乐观和简单化了一些,“我不再对自己负责了;我为此而喜悦,我掌握在别人手中,解决了自觉的包袱,自由取消了[3]”,可以说主人公最终仍然采用了逃避的手段,放弃了个体对自由与人生目标的挣扎求索,实质上的问题只是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缓和,却仍旧没有得到最终的解决,这便体现出了作者拘囿于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难以找到最终的出路而同丑恶的社会现实之间的一种无奈的妥协。但总体而言,全书中主人公所反映出的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以及对于个人生命价值的不懈追求,依然彰显出了新一代青年人奋力抗争命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硬汉”风格,对我们当代的读者依旧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法]让·保罗·萨特. 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 三联书店出版社,2007.
[2][美]让·保罗·萨特. 文字生涯[M].沈志明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3][美]索尔·贝娄.晃来晃去的人[M].蒲隆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关键词:索尔·贝娄;晃来晃去的人;生存危机
作者简介:侯晨茜(1996-),男,汉族,山西大同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1
《晃来晃去的人》全书的故事情节发生于二战当中,虽然文中没有任何对于战争场面与经过的描写,但毫无疑问的是战争的爆发与征兵严重干扰到了约瑟夫的日常生活,加重了他个人生活无序与混乱的感觉:征兵一方面让他暂时失去了工作与经济来源,但却又成功地将他从日常的生活琐事当中解放了出来,提供给他难得的思考人生价值、反思过去的宝贵时间。但可惜的是,之前主修哲学的他在波澜不惊的琐碎生活当中早已磨平了自己以往思辨的棱角,失去工作使他变得封闭、敏感而多疑,困于斗室之内,苦苦思索着造成他个人生存困境的深层次原因,终究在生活的历练当中找到了活下去的意义和人生的方向。可以说他的个人经历将人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备受煎熬、彷徨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现代生活的异化与毫无意义在全书中有着非常明显的表现:
一、失去工作、无所事事的困境
约瑟夫本来是研习哲学的,可是却稀里糊涂地找了份与其专业毫不相干的旅游局的工作,之后他辞去工作,应征参军,但等了将近七个月,在经历了一系列繁文缛节的检查程序之后却是毫无下文,更糟的是,背负一等待招兵的身份让他彻底失去了再找到工作的希望,只能赋闲在家,靠妻子的工作来供养,和美国文化的实用主义相对照,本来报效祖国、光荣入伍的英雄事迹却沦为了一场没有了局的肥皂剧,这一貌似荒诞但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个人遭遇体现出了独特的黑色幽默气息,折射出了人生无常,个人生活备受命运折磨摆布的无奈境地,“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1],“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清账”[2],按照萨特的存在主义理念而言,人的存在有两个根本特征,一个是主观性,一个是个别性。萨特为无神论者,所以他人是自己的主观意志所创造和决定的,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就能成为怎样的人,而在文中的主人公力图成为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青年,力图在生活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但遗憾的是他却无法成为自己命运的舵手,他的洁身自好和高尚的品德与他周围肮脏恶劣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也就只能在一次次的挣扎和众人的嘲笑、白眼当中心有不甘地随波逐流,朋友对他的无视,侄女对他的不敬……“我们所追求的世界,永远不是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我们所期望的世界,永远不是我们所看到的世界”[3],这是主人公对于个人生存危机的最真实的感慨与评价。在这段无所事事而痛苦莫名的赋闲时间当中,约瑟夫所做出的勇敢痛苦的自我剖析真实反映了个人在现代社会浊流污染之下为求得个人人格独立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与奋斗。
二、战争的荒谬与无意义
约瑟夫之所以急着参战并不是出于他对祖国的热爱和认同,而仅仅是出于对当下个人生活困境的厌倦,急于想通过参战来打破当前浑浑噩噩、死水一潭的生活现状,“战争不能从精神上拯救我们,但也许战争能用暴力教会我在斗室里数月来都学不到的东西。”[3]就这一点而言,被标榜的冠冕堂皇的卫国战争在主人公眼里已然失去了其最初的意义,当时的他处于社会发展转型的过渡阶段,其正直不阿的个人品格、对美好思想与理想的追求与当时日趋功利化、世俗化的社会大环境已然格格不入,他成了周围朋友、甚至他兄长一家眼中自视清高的“怪人”,被自己的岳母和侄女所讥讽与嘲笑。因而他参加战争不是为了取得战果,创下丰功伟绩,而只是为了排遣对于朋友阵亡而自己依旧苟活的内疚之情,只是为了能够远离现实生活中的污秽不堪,期待在一个新的环境当中来能够摆脱之前身负的种种重担,重拾他个人对于人生的企盼与信心。
综合以上两点以及小说的结尾,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主人公在故事的结尾坚定了信念,决定尽快入伍,投身到集体当中,把自我融入到普通的战士和人民大众当中来解决自身所无法摆脱的人生困境,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作者最终如此轻描淡写地将宏大的人类本身的生存危机仅仅寄希望于集体去解决,未免显得太过于乐观和简单化了一些,“我不再对自己负责了;我为此而喜悦,我掌握在别人手中,解决了自觉的包袱,自由取消了[3]”,可以说主人公最终仍然采用了逃避的手段,放弃了个体对自由与人生目标的挣扎求索,实质上的问题只是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缓和,却仍旧没有得到最终的解决,这便体现出了作者拘囿于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难以找到最终的出路而同丑恶的社会现实之间的一种无奈的妥协。但总体而言,全书中主人公所反映出的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以及对于个人生命价值的不懈追求,依然彰显出了新一代青年人奋力抗争命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硬汉”风格,对我们当代的读者依旧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法]让·保罗·萨特. 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 三联书店出版社,2007.
[2][美]让·保罗·萨特. 文字生涯[M].沈志明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3][美]索尔·贝娄.晃来晃去的人[M].蒲隆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