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临百年不遇之大变局,双循环新格局为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区域发展带来了挑战。作为国内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长三角应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高质量协同域内城市,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理念。
关键词:双循环新格局;长三角;高质量发展
面对发生剧烈变化的国际形势,全球治理矛盾不断突出,我国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经济实现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高的必然要求,更是对新时代发展方向的准确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长三角城市群是引领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地,具有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责任,亟待重塑经济增长新动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1.双循环新格局与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不仅是一个数量问题,经济增长的质量更为重要。[1]长三角国土占地面积为全国的2.2%,但其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率稳定维持在20.3%;该区域总人口为1.5亿人,占比全国总人口11%,并且该区域的城镇化率高达71%,是名副其实的活跃经济的增长极。推进“双循环”格局建设,需要在系统架构下让长三角与区域外地区要素互通,也要使长三角区域内形成合力,发展国内外“大循环”、区域“小循环”和内部“微循环”。[2]
双循环格局与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辩证关系,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是双循环格局的重要路径,决定着国内大循环的成果。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频发、世界单边保护主义盛行、全球新冠疫情肆虐,我国宏观经济受到巨大压力。长三角作为新形势下“双循环”格局的重要一极,承担着国内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核心角色。相比于其他地区,长三角在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合作开放、经济发展等方面居于全国前列。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经济总量最大、一体化程度较高的等级城市群,其带动、辐射、扩散和支援作用充分联动着区域内城市群与都市圈。[3]长三角的发展质量时刻影响着全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理论深化和实践创新。
第二,新发展格局引领着长三角高质量发展。过去,长江沿线城市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国际投资,内需驱动力不足,外部市场萎缩时就显露出地区发展的疲态。当下所强调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指的是我国从国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相互促进的格局,转变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将畅通国民经济内循环为主作为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4]这对于长三角地区而言是发展机遇。一方面,新格局通过建立起统一大市场,消化长三角地区庞大的生产能力,实现了经济循环流转;另一方面,新格局缓解了长三角各地方政府之间城市分工的分割问题,打破了区域壁垒,畅通了沿江城市产业。
第三,新发展格局和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是相互补充的组合。从“大循环”到“小循环”再到“微循环”层级递进、互有补充,当前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在强调数量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质量。[5]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不同维度上重新架构起区域经济结构,起到组织不同经济主体间生产要素的作用,从而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新发展格局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和试验的深水区,风险承担能力较强的长三角地区具有更强的容错性。
2.新格局下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双循环新格局是对我过经济发展战略和路径做出的重大调整,在发展质量、效率、公平、可持续、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双循环是是世界经济的联系互动,通过国际循环带动国际循环,应在双循环畅通的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长三角区域创造出了巨大需求,形成了有效供给,要推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推动区域内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抓住整体性问题。
长三角应深化开放创新,具备整体意识,内外双向开展高质量协同创新。对于下游沿海发达地区,应充分发挥外循环优势,引领区域融入世界创新网络,扩大内部创新合作,利用整体优势对外发展,在国际竞争中提升内部合作水平,为长三角区域内循环发展注入活力。以物联网、集成电路、芯片、大数据等前沿科技为发展方向,在下游沿海地区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量的产业园。对于内陆地区而言,应提升内循环能力,利用区位通道优势,依托“一带一路”政策、中欧班列等国际通道,承接外部产业转移并内化,实现资源集聚到技术集聚的转变。同时,人力资本对于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程度的提高具有滞后作用,但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储备对于提高耦合程度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故高质量人才的储备对提高创新机制和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长三角应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产业梯度转移。过去,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产业没有实现从东向西的梯度转移,来自东部地区的产业绕过中部大部分转移至成渝地区,截断了内循环的中间结构,西部地区过度依赖外部市场和产业链,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只有在双循环新格局下,要聚焦东西合作、南北互动,才能统筹产业、资源分布,保障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第一,充分发挥长三角高校及研究院等高等教育资源倾向产业转移,改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完善產业准入标准。第二,通过加强市场监督,政府可以通过政策鼓励的手段,调动企业向国内发展推动产业价值链条。第三,要提高地区财政税收机制、投融资手段、土地开发等政策的协调程度。从区域内部决策、协调、执行的角度出发,完善江浙沪皖的磋商机制,打破城际壁垒。
长三角应围绕绿色发展,将生产高效、生活舒适作为发展战略,抓住污染治理、环境保护,促进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保障经济发展建立在环境友好型的大循环上。有学者对于长三角城市群从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三个系统进行时空分异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系统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6]长三角早期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其自然禀赋优良,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所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小,因此经济发展程度较快。但地区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位居全国首列,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受到了生态环境问题的制约。深度贯彻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的思想,通过优化产业布局、鼓励采用新能源、加大新能源产业的研发投入等措施来加快生态建设的脚步,从而减少生态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长江流域水系密布,水网贯穿多省市,环境治理和监管存在权责的分割,应按照规范化的标准对长三角区域的污染进行统一治理,及时约束区域内废水、废弃、废渣的排放。同时,还应按照区位特点,建立起公平、高质量的绿色补偿机制,从长时间、大空间两个维度实现长远性、基础性的环境保护方法。
长三角应推进城际产业分工,统筹核心城市,发展节点城市,架构长三角高质量产业群。在协同机制上应遵循适应、精准、调整的原则。在高质量发展的发展目标和对象上必须坚持系统思想,从整体理性判断不同城市的区位优势,抹平城市合作间的“缺位”和“错位”,依据规划目标定位各城市发展方向。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需要集合单个城市、独立产业,在同一个协同发展枢纽平台进行建设,在实现资源交换和集合的基础上实现产业转移,拓展完善内外部城市发展路径的新功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开放格局上,要多方位、全层次的改善经济环境,提升抵御外循环风向的能力。长三角三省一市要在坚持开放的基础上,打破内部边界,全行业联动,从政策、项目、监察等方面催化区域内医疗、教育、科研、产业等资源协作,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
参考文献:
[1]卡马耶夫.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M].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2]成长春,吴健文. 新发展格局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3-24(004).
[3]张可云,肖金成,高国力,杨继瑞,张占仓,戴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J].区域经济评论,2021(01):14-29.
[4]刘鹤.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N].人民日报,2020-11-25(006).
[5]任保平,文丰安.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决定因素与实现途径[J].改革,2018(04):5-16.
[6]马双,张翼鸥.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经济增长耦合协调时空分异研究[J].上海经济,2019(5):23-32.
基金项目:本文属安徽财经大学2021年度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编号:XSKY2101ZD)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沈川皓(2000—),男,汉族,安徽六安人,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本科,国民经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国民经济管理。
李晶(2000—),女,汉族,江西九江人,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关键词:双循环新格局;长三角;高质量发展
面对发生剧烈变化的国际形势,全球治理矛盾不断突出,我国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经济实现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高的必然要求,更是对新时代发展方向的准确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长三角城市群是引领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地,具有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责任,亟待重塑经济增长新动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1.双循环新格局与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不仅是一个数量问题,经济增长的质量更为重要。[1]长三角国土占地面积为全国的2.2%,但其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率稳定维持在20.3%;该区域总人口为1.5亿人,占比全国总人口11%,并且该区域的城镇化率高达71%,是名副其实的活跃经济的增长极。推进“双循环”格局建设,需要在系统架构下让长三角与区域外地区要素互通,也要使长三角区域内形成合力,发展国内外“大循环”、区域“小循环”和内部“微循环”。[2]
双循环格局与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辩证关系,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是双循环格局的重要路径,决定着国内大循环的成果。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频发、世界单边保护主义盛行、全球新冠疫情肆虐,我国宏观经济受到巨大压力。长三角作为新形势下“双循环”格局的重要一极,承担着国内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核心角色。相比于其他地区,长三角在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合作开放、经济发展等方面居于全国前列。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经济总量最大、一体化程度较高的等级城市群,其带动、辐射、扩散和支援作用充分联动着区域内城市群与都市圈。[3]长三角的发展质量时刻影响着全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理论深化和实践创新。
第二,新发展格局引领着长三角高质量发展。过去,长江沿线城市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国际投资,内需驱动力不足,外部市场萎缩时就显露出地区发展的疲态。当下所强调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指的是我国从国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相互促进的格局,转变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将畅通国民经济内循环为主作为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4]这对于长三角地区而言是发展机遇。一方面,新格局通过建立起统一大市场,消化长三角地区庞大的生产能力,实现了经济循环流转;另一方面,新格局缓解了长三角各地方政府之间城市分工的分割问题,打破了区域壁垒,畅通了沿江城市产业。
第三,新发展格局和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是相互补充的组合。从“大循环”到“小循环”再到“微循环”层级递进、互有补充,当前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在强调数量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质量。[5]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不同维度上重新架构起区域经济结构,起到组织不同经济主体间生产要素的作用,从而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新发展格局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和试验的深水区,风险承担能力较强的长三角地区具有更强的容错性。
2.新格局下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双循环新格局是对我过经济发展战略和路径做出的重大调整,在发展质量、效率、公平、可持续、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双循环是是世界经济的联系互动,通过国际循环带动国际循环,应在双循环畅通的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长三角区域创造出了巨大需求,形成了有效供给,要推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推动区域内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抓住整体性问题。
长三角应深化开放创新,具备整体意识,内外双向开展高质量协同创新。对于下游沿海发达地区,应充分发挥外循环优势,引领区域融入世界创新网络,扩大内部创新合作,利用整体优势对外发展,在国际竞争中提升内部合作水平,为长三角区域内循环发展注入活力。以物联网、集成电路、芯片、大数据等前沿科技为发展方向,在下游沿海地区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量的产业园。对于内陆地区而言,应提升内循环能力,利用区位通道优势,依托“一带一路”政策、中欧班列等国际通道,承接外部产业转移并内化,实现资源集聚到技术集聚的转变。同时,人力资本对于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程度的提高具有滞后作用,但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储备对于提高耦合程度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故高质量人才的储备对提高创新机制和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长三角应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产业梯度转移。过去,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产业没有实现从东向西的梯度转移,来自东部地区的产业绕过中部大部分转移至成渝地区,截断了内循环的中间结构,西部地区过度依赖外部市场和产业链,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只有在双循环新格局下,要聚焦东西合作、南北互动,才能统筹产业、资源分布,保障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第一,充分发挥长三角高校及研究院等高等教育资源倾向产业转移,改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完善產业准入标准。第二,通过加强市场监督,政府可以通过政策鼓励的手段,调动企业向国内发展推动产业价值链条。第三,要提高地区财政税收机制、投融资手段、土地开发等政策的协调程度。从区域内部决策、协调、执行的角度出发,完善江浙沪皖的磋商机制,打破城际壁垒。
长三角应围绕绿色发展,将生产高效、生活舒适作为发展战略,抓住污染治理、环境保护,促进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保障经济发展建立在环境友好型的大循环上。有学者对于长三角城市群从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三个系统进行时空分异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系统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6]长三角早期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其自然禀赋优良,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所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小,因此经济发展程度较快。但地区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位居全国首列,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受到了生态环境问题的制约。深度贯彻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的思想,通过优化产业布局、鼓励采用新能源、加大新能源产业的研发投入等措施来加快生态建设的脚步,从而减少生态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长江流域水系密布,水网贯穿多省市,环境治理和监管存在权责的分割,应按照规范化的标准对长三角区域的污染进行统一治理,及时约束区域内废水、废弃、废渣的排放。同时,还应按照区位特点,建立起公平、高质量的绿色补偿机制,从长时间、大空间两个维度实现长远性、基础性的环境保护方法。
长三角应推进城际产业分工,统筹核心城市,发展节点城市,架构长三角高质量产业群。在协同机制上应遵循适应、精准、调整的原则。在高质量发展的发展目标和对象上必须坚持系统思想,从整体理性判断不同城市的区位优势,抹平城市合作间的“缺位”和“错位”,依据规划目标定位各城市发展方向。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需要集合单个城市、独立产业,在同一个协同发展枢纽平台进行建设,在实现资源交换和集合的基础上实现产业转移,拓展完善内外部城市发展路径的新功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开放格局上,要多方位、全层次的改善经济环境,提升抵御外循环风向的能力。长三角三省一市要在坚持开放的基础上,打破内部边界,全行业联动,从政策、项目、监察等方面催化区域内医疗、教育、科研、产业等资源协作,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
参考文献:
[1]卡马耶夫.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M].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2]成长春,吴健文. 新发展格局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3-24(004).
[3]张可云,肖金成,高国力,杨继瑞,张占仓,戴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J].区域经济评论,2021(01):14-29.
[4]刘鹤.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N].人民日报,2020-11-25(006).
[5]任保平,文丰安.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决定因素与实现途径[J].改革,2018(04):5-16.
[6]马双,张翼鸥.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经济增长耦合协调时空分异研究[J].上海经济,2019(5):23-32.
基金项目:本文属安徽财经大学2021年度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编号:XSKY2101ZD)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沈川皓(2000—),男,汉族,安徽六安人,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本科,国民经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国民经济管理。
李晶(2000—),女,汉族,江西九江人,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