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洞头县自动站与人工站平行观测的工作实践,认真总结了自动站报表预审方面的一些经验,找出了做好自动站报表预审工作应必须注意的要点,将为提高报表预审质量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自動站 报表预审
洞头县气象局自2004年1月1日自动站投入正式业务运行以来,对全局测报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由于自动站在数据采集存贮、维护处理等方面与人工站的不同。就对预审人员的自动站知识、疑误数据处理、计算机操作等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人工站与自动站进入平行观测的第二年,自动站数据作为正式记录观测编报。所以报表预审工作有一定的难度,根据实践经验,我们总结出预审报表的一些方法。
一、正确设置地面规则审核库,保证台站参数里本站的参数正确
1.地面规则审核库审核参数库的修改及建立
地面规则审核库审核参数库的修改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的“参数设置”——“地面审核规则库”里,可建立本站专用的规则库。审核规则库是自动气象站各气象要素的气候极端值或要素时空变化的最大可能值的集合,是计算机审核A文件的标尺。参数设置尺度过宽,可能引起漏审;参数设置尺度太窄则非疑误审核信息增多,给预审员增加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而要设置合适的审核规则库。
可结合本站的实际情况,并尽可能充分考虑本地气候特点。可根据已有的30年的气候资料值或历年年报数据,挑选出每个项目的极值,参照人工站的规则库,挑选出每个项目的变化值。将上述数据输入自动站的规则审核库中。
2.要保证台站参数里本站的参数正确。
“参数设置”——“台站参数”,如果没有该站,可新建。当本站参数内容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改相应内容。观测项目的调整最好安排在月初,这样可以保证本月内观测项目的一致,便于数据文件的转换。一般来说除了降水有所变动外,其它各要素基本无变动。
二、报表的制作和预审提供有利条件
1.规定值班时每小时通过数据查询,检查分钟数据、正点数据、大风数据的完整,并注意和人工站的对比,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要根据当时云、能、天情况,综合人工站记录,对正点数据进行检查。对于异常的数据要及时处理并找出原因,对于超差的数据也要找出原因,原因不明时要跟踪对比。值班员要把异常数据的处理情况、超差数据的分析情况,详细记录并转交下班值班员和预审员,预审员要初审后记录在案备查。
2.由于雾、露、振动等产生的非实际降水,要通过定时观测窗口人工干预,并注意更改Z文件。对B文件与Z文件不一致的情况,要根据数据的连续性、完整性、结合人工站记录,综合判定。可以利用质量控制软件打开RTD文件根据草温的变化规律进行核实,当没有证据证明Z文件是错误的时,以Z文件为准。
三、A文件审核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逐日数据维护
转换生成A文件之前,应进入逐日数据维护,对每日的原始数据分别进行维护校对,特别要注意当出现B、Z文件不一致的情况,要根据实际选择是否进行替换。一般情况下,除降水量和人工干预的项目不替换外,其它一律选择替换。替换的操作对于自动站出现记录不正常时,需要用人工观测记录代替自动站记录是很有用的。在逐日维护正确的情况下再选择转换生成A文件。生成A文件之后,如发现还有需要修改之处,仍应进入“逐日数据维护”进行修改,并重新生成A文件,切忌直接在全月数据维护中进行修改,因为那样可能造成A文件不明原因的格式错误。
2.进行台站级维护
台站级维护即打开A文件维护——台站级——保存,在此项操作中要注意,在窗口右上角的“质量控制方式”的下拉菜单中应该选择“台站级维护”,这样台站A文件质量控制段的控制码在经过台站级质量控制后都是X99(第一位代表台站级质量控制,不能是9,可以是0、1、2、3、4、8),即要求必须经过台站级质量控制。台站预审人员在进行台站级的维护时,要确认质控码变为X99(一般为099)后再将A文件上传。另外对上、下跨降水量及日期要正确输入。
3.进行A文件机审
对于机审提示的各种疑误信息应结合人工站观测记录进行一一审查。在对A文件审核前,一定要保证审核规则库各参数的合理设置,若尺度设得太窄则非疑误审核信息多,人工判断容易忽视错误信息。对于部分记录,特别是对于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的配合和天气现象本身的记录,一定要由人工进一步判断。机审中提出的疑误记录并不一定就是错误,只是作为参考,更不可一味相信程序提出的疑误信息不加判断擅自改动记录。
4. J文件机审。
按照规定对J文件进行处理
5. A文件对比。规范解答1号
每月应将由B文件而来的A文件和由Z文件转换而来的A文件对比。这项对比检查的目的是检查值班过程中有没有记录维护错误,两者不一致的地方是否处理正确,是否应该在封底备注,尤其是对自记雨量滞后而作的修改等等。因此项检查工作量较大,更有台站将两份报表同时打印出来进行校对,无疑增加了预审员的工作量。对两个A文件进行校对。
6.人工观测项目对比
用时应注意:校对完成后,再打开A文件看一下冻土、积冰等项是否正确。
四、结语
通过自动站报表预审方面的一些经验,再加上对一些常用自动站文件的学习, 台站预审员们会不断提高预审水平,保证报表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央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2]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编.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操作手册[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陈婷婷(1982-),女,汉族,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县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
【关键词】自動站 报表预审
洞头县气象局自2004年1月1日自动站投入正式业务运行以来,对全局测报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由于自动站在数据采集存贮、维护处理等方面与人工站的不同。就对预审人员的自动站知识、疑误数据处理、计算机操作等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人工站与自动站进入平行观测的第二年,自动站数据作为正式记录观测编报。所以报表预审工作有一定的难度,根据实践经验,我们总结出预审报表的一些方法。
一、正确设置地面规则审核库,保证台站参数里本站的参数正确
1.地面规则审核库审核参数库的修改及建立
地面规则审核库审核参数库的修改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的“参数设置”——“地面审核规则库”里,可建立本站专用的规则库。审核规则库是自动气象站各气象要素的气候极端值或要素时空变化的最大可能值的集合,是计算机审核A文件的标尺。参数设置尺度过宽,可能引起漏审;参数设置尺度太窄则非疑误审核信息增多,给预审员增加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而要设置合适的审核规则库。
可结合本站的实际情况,并尽可能充分考虑本地气候特点。可根据已有的30年的气候资料值或历年年报数据,挑选出每个项目的极值,参照人工站的规则库,挑选出每个项目的变化值。将上述数据输入自动站的规则审核库中。
2.要保证台站参数里本站的参数正确。
“参数设置”——“台站参数”,如果没有该站,可新建。当本站参数内容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改相应内容。观测项目的调整最好安排在月初,这样可以保证本月内观测项目的一致,便于数据文件的转换。一般来说除了降水有所变动外,其它各要素基本无变动。
二、报表的制作和预审提供有利条件
1.规定值班时每小时通过数据查询,检查分钟数据、正点数据、大风数据的完整,并注意和人工站的对比,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要根据当时云、能、天情况,综合人工站记录,对正点数据进行检查。对于异常的数据要及时处理并找出原因,对于超差的数据也要找出原因,原因不明时要跟踪对比。值班员要把异常数据的处理情况、超差数据的分析情况,详细记录并转交下班值班员和预审员,预审员要初审后记录在案备查。
2.由于雾、露、振动等产生的非实际降水,要通过定时观测窗口人工干预,并注意更改Z文件。对B文件与Z文件不一致的情况,要根据数据的连续性、完整性、结合人工站记录,综合判定。可以利用质量控制软件打开RTD文件根据草温的变化规律进行核实,当没有证据证明Z文件是错误的时,以Z文件为准。
三、A文件审核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逐日数据维护
转换生成A文件之前,应进入逐日数据维护,对每日的原始数据分别进行维护校对,特别要注意当出现B、Z文件不一致的情况,要根据实际选择是否进行替换。一般情况下,除降水量和人工干预的项目不替换外,其它一律选择替换。替换的操作对于自动站出现记录不正常时,需要用人工观测记录代替自动站记录是很有用的。在逐日维护正确的情况下再选择转换生成A文件。生成A文件之后,如发现还有需要修改之处,仍应进入“逐日数据维护”进行修改,并重新生成A文件,切忌直接在全月数据维护中进行修改,因为那样可能造成A文件不明原因的格式错误。
2.进行台站级维护
台站级维护即打开A文件维护——台站级——保存,在此项操作中要注意,在窗口右上角的“质量控制方式”的下拉菜单中应该选择“台站级维护”,这样台站A文件质量控制段的控制码在经过台站级质量控制后都是X99(第一位代表台站级质量控制,不能是9,可以是0、1、2、3、4、8),即要求必须经过台站级质量控制。台站预审人员在进行台站级的维护时,要确认质控码变为X99(一般为099)后再将A文件上传。另外对上、下跨降水量及日期要正确输入。
3.进行A文件机审
对于机审提示的各种疑误信息应结合人工站观测记录进行一一审查。在对A文件审核前,一定要保证审核规则库各参数的合理设置,若尺度设得太窄则非疑误审核信息多,人工判断容易忽视错误信息。对于部分记录,特别是对于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的配合和天气现象本身的记录,一定要由人工进一步判断。机审中提出的疑误记录并不一定就是错误,只是作为参考,更不可一味相信程序提出的疑误信息不加判断擅自改动记录。
4. J文件机审。
按照规定对J文件进行处理
5. A文件对比。规范解答1号
每月应将由B文件而来的A文件和由Z文件转换而来的A文件对比。这项对比检查的目的是检查值班过程中有没有记录维护错误,两者不一致的地方是否处理正确,是否应该在封底备注,尤其是对自记雨量滞后而作的修改等等。因此项检查工作量较大,更有台站将两份报表同时打印出来进行校对,无疑增加了预审员的工作量。对两个A文件进行校对。
6.人工观测项目对比
用时应注意:校对完成后,再打开A文件看一下冻土、积冰等项是否正确。
四、结语
通过自动站报表预审方面的一些经验,再加上对一些常用自动站文件的学习, 台站预审员们会不断提高预审水平,保证报表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央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2]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编.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操作手册[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陈婷婷(1982-),女,汉族,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县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