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8月11日,《蝙蝠侠6:黑暗骑士》的北美票房已经达到4.41亿美元,超越了《星球大战》(4.6亿)、成为美国史上第二卖座电影指日可待,达到《泰坦尼克号》的高度也并非没有可能。蝙蝠侠何以能做到?
从2002年的《蜘蛛侠》开始,穿着奇装异服、戴着面具的超能英雄就从漫画书里蜂拥到银幕上,夜魔侠、X战警、神奇四侠、绿巨人、钢铁侠、超人……一直热力不减,直到今年这部《蝙蝠侠》,似乎达到了一个夸张的巅峰。
蝙蝠侠:最美国的超级英雄
《黑暗骑士》上映一个月,不断以令人咋舌的速度刷新各种纪录。首映3天席卷1.55亿创下影史纪录,接连又以最快的速度突破2亿、3亿、4亿。而且,与很多超级大制作难讨评论欢心不同,媒体给予它一面倒的溢美之词,在著名的IMDB网站上,影迷疯狂的投票把它捧为Top250佳片的第一名,而将《教父》等经典名作压在了身后。
不少人把《黑暗骑士》的大卖归功于片中反派小丑的扮演者希斯·莱杰,这位曾凭借《断臂山》角逐奥斯卡影帝的年轻演员在今年1月因服药过量而暴毙。为了体验小丑的癫狂心态,莱杰曾把自己关在宾馆揣摩了一个月并每天以小丑身份写日记。在他去世后,网络上流传,这个失去理性的暴力角色是导致他入戏太深、以至于情绪低迷、需要服药的重要原因。作为莱杰的遗作,《黑暗骑士》确实因此吸引了不少关注,但他毕竟不是有票房号召力的大明星,不足以导致如此持久的热卖和狂潮般好评。
其实,除了电影公司极具策略性的大手笔宣传之外,票房奇迹的背后有两大主因:漫画人物坚实的人气基础,和影片自身高水准的表现。
蝙蝠侠诞生于1939年,在“超人”大受欢迎的鼓舞下,漫画公司决定创造更多的同类超级英雄。和超人一样,蝙蝠侠也穿着紧身衣,而且也过着双重生活,他的真实身份是亿万富翁布鲁斯·韦恩,平时是个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到了晚上,他就会变身为蝙蝠侠、在日益腐败的城市里孤身作战。
他所在的歌谭城以纽约为原型,仿佛30年代好莱坞黑色电影中的罪恶都市,政府和警方贪污堕落,黑白两道不分。不过漫画家们创造了一个不同于完美超人的形象:这是一个根本没有超能力、甚至还有心理问题的普通人,如果拿走刀枪不入的蝙蝠战衣和多功能的蝙蝠车,蝙蝠侠的强大力量基本上被废了一大半。小时候亲眼目睹父母被匪徒杀害的经历让他个性阴郁,也从此痛恨犯罪,但是缺乏特异能力的他只是依靠智慧、科技、财富和体格来与罪恶作战。
蝙蝠侠诞生70年以来,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超能英雄,不仅在漫画中延续传奇,还不断登上银幕,事实上,此前5部蝙蝠侠的电影有3部都曾创下当时的票房纪录。
虽然美国漫画后来又产生了一大堆超级英雄,但最能代表美国文化想象的人物,仍然是超人和蝙蝠侠。
超人是个人英雄主义最乐观的化身,他会飞、拥有透视眼、力大无穷,简直就是人类对超级英雄的终极幻想,而且和蔼可亲、温顺老实,几乎十全十美。当然,也比较乏味,尤其跟带点邪气的蝙蝠侠相比。有蒙面客佐罗、吸血鬼德库拉、福尔摩斯影子的蝙蝠侠,体现了美国人的英雄情结复杂黑暗的一面:一点点自学训练出武力的过程完全就是个人奋斗的传奇,他同时集中了浪漫和迷离的想象:他机智、富有、风流倜傥、总有层出不穷的先进武器,在这方面是007的翻版;但他内心混乱、抑郁、永远被童年的伤痛所困扰,这使得他又有几分古希腊悲剧英雄的色彩。
但是,超级英雄始终被当作一种“幼齿”的流行文化。其核心是远离现实的英雄主义,对特异功能的幻想,善恶对立的二分法,正义战胜邪恶的绝对信念,各种异常脸谱化的反派,玩偶般的角色造型,都显得过于单纯幼稚。而《黑暗骑士》彻底摆脱了这种幼稚感,恰恰是最简单的内容可以承载复杂的问题,通俗的幻想电影完全能变成对现实社会的评论。
《黑暗骑士》献给小布什?
在2005年《蝙蝠侠5》上映前,蝙蝠侠电影并不被看好。1997年《蝙蝠侠4》过分追求大场面和开发玩具,弱智的情节招来恶评如潮和票房失败,导致电影公司有好些年不敢再拍续集。当新生代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拍摄《蝙蝠侠5》时,他的方向已很不一样。
在此之前,漫画超级英雄电影大多偏向夸张化、幻想性,脱离现实,卡通色彩浓,基本上在摄影棚内搭建奇形怪状的布景来完成,少不了要依赖大量的电脑特效。但诺兰却很少用特效,而且进入实景拍摄,营造出冷峻的写实风格。这位善于使用灵活的叙事技巧、热衷心理和记忆问题的导演把重心放在蝙蝠侠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上,追本溯源蝙蝠侠的童年阴影并展现了他的困惑,蝙蝠侠加入了一个恐怖组织,该组织认为世界太过堕落就应该用暴力摧毁,蝙蝠侠最终无法认同这种以暴制暴的理念。《蝙蝠侠5》改变了正义邪恶对立的简单道德观,它提出的问题是:也许反恐战士自己就是恐怖分子?
《蝙蝠侠5》以2亿票房,证明了超级英雄电影不必拘泥于漫画天真的英雄主义和夸张的形式感,继续担任导演的诺兰可以放开手脚续写他对蝙蝠侠更深入的解释。蝙蝠侠的存在吸引了更多的罪犯来到歌谭城,他的行动并没有真正改变城市的面貌,反而招来了一个让人无能为力的犯罪分子小丑。他犯罪不是因为贪婪或野心,只是以制造混乱为乐,这个无目的的目的让蝙蝠侠束手无措,最后只能陷入用疯狂来对抗极端疯狂的无止尽循环。小丑固然代表了失去理性的无政府主义暴力,但蝙蝠侠也以正义之名破坏了社会的法则、侵犯了个人权利,为了捕捉小丑的电话信号,蝙蝠侠监听了歌谭城所有人的手机。至此,蝙蝠侠从过去强大的超级英雄沦为无力的悲剧英雄,他坚持与小丑对抗到底的决心让他被民众憎恨,无论他如何努力,越来越丑恶的事情总会发生,他只是在一堆糟糕的可能中做一个不是最糟糕的决定。
美国人需要什么样的英雄?正义与复仇之间的界限在哪?为了安全必须牺牲多少自由?
《黑暗骑士》暧昧的道德观引起了极大争议,有人觉得这是对反恐政策的批评,自伊拉克战争陷入泥沼之后,谴责布什政府的反恐政策已成美国社会的主流声音,连以反恐为主题的电视剧《24小时》都发展到让美国总统变成恐怖行动的幕后主脑。但《华尔街日报》的评论却认为这部电影是献给小布什的颂歌,在某种程度上,蝙蝠侠就是小布什,他们都在抗争恐怖分子的时候被大众误解,甚至羞辱,在紧急情况下,他们都越过了公民权利的边界线。
一部超级英雄电影成了探讨左右派政治的载体,这似乎过于严肃。但《黑暗骑士》看起来也确实很“严肃”,大部分在芝加哥实景拍摄让它没有一点漫画格调,完全如同《盗火线》《无间行者》那样的都市犯罪片,只不过主角穿着一套古怪的衣服。它也不像爆米花电影用正义获胜抚慰了观众,蝙蝠侠用自由换安全的结果丝毫不能减轻他的困惑,城市的未來依旧充斥着恐惧、悲观和混乱。这样的低迷气氛也许正是当今美国受困于油价飙升、次贷危机的写照。
娱乐可以很严肃,幻想可以很现实
漫画超能英雄电影能够从幼稚走向严肃、从幻想走向现实、出现《黑暗骑士》这样的作品并非偶然。2002年,《蜘蛛侠》创下票房纪录,拉开了漫画英雄东山再起、呼风唤雨的时代。“9·11”事件的震撼似乎让美国人对超级英雄的需求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正如《蜘蛛侠》导演山姆·雷米所说:“时事艰难,我们需要英雄带来希望。”不过,随着超级大国的“超安全”在世贸中心轰然倒塌中粉碎,单纯的个人英雄主义也不能让人满足。美国人需要英雄拯救众生,但不再需要像兰博之类强悍到无懈可击的英雄。像蜘蛛侠、夜魔侠这样有缺陷、充满自我怀疑但必要的时候能摇身一变为正义战士的双面英雄,才能代表“9·11”之后美国人眼中的自我。甚至连007都在2006年那一集中变得史无前例的脆弱。
好莱坞大公司果断地吸收了一批拍小成本独立电影起家、风格鲜明的导演,在过去,独立制作与主流制作之间往往具有难以跨越的隔阂,斯派克·李、马丁·斯科塞斯那批导演从独立进入主流花了数十年时间,而且屡受挫折。但拍B级片起家的彼得·杰克逊、萨姆·雷米(《蜘蛛侠》)、布莱恩·辛格(《X战警》)和走艺术影展路线的保罗·格林格拉斯(《谍影重重》)、阿方索·克劳(《哈利·波特3》)只花了10年就非常顺利地当上了亿元大制作的掌舵人,更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丧失自己的个性,反倒革新了主流娱乐片的面貌,在保证快节奏、大场面、可看性强的前提下,使原本趋向于思维简化的爆米花电影呈现出阴郁黑暗的一面,这在后“9·11”时代正好符合观众的心理需求。他们往往不把超级英雄当作幼稚玩物来处理,《蜘蛛侠2》《钢铁侠》等很多漫画英雄片并不满足于粗浅的娱乐,它们大多在漫画的包装下加入影射性的时事话题或深入的心理层次。克里斯托夫·诺兰导演的两部《蝙蝠侠》就是这一变化最高水准的体现。
这位拍独立电影出身、以《记忆碎片》成名的导演对待大制作的方式几乎与潮流背道而驰,他比《蜘蛛侠》等走得更远。依靠电脑特效、拿视觉奇观式的场面做噱头是好莱坞主流商业片的基本特点,但诺兰却反其道而行之,《黑暗骑士》使用的特效并不多,宏大的场面也较少,甚至都没有冗长激烈的打斗戏,它回归到了靠情节、人物和精密节奏取胜的电影传统上,最出色之处在于借助复杂的角色把导演的思考融入环环相扣的情节中,最终实现了娱乐性与话题性、大众口味和导演风格的完美结合。
有意思的是,10年前的《泰坦尼克号》标志着电脑特效成为一部电影是否具备票房号召力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变本加厉地强调大场面是普遍的要求。而今天正在挑战《泰坦尼克号》纪录的《黑暗骑士》却又恢复了依靠故事和人物的古典传统。虽然这未必就代表新的潮流,但却可以给中国电影诸多启示。大片之“大”也未必全在于场面大、卡司大,一直拿技术赶不上好莱坞当作拍不好娱乐片借口的影人应该从《黑暗骑士》中学到一课。
从2002年的《蜘蛛侠》开始,穿着奇装异服、戴着面具的超能英雄就从漫画书里蜂拥到银幕上,夜魔侠、X战警、神奇四侠、绿巨人、钢铁侠、超人……一直热力不减,直到今年这部《蝙蝠侠》,似乎达到了一个夸张的巅峰。
蝙蝠侠:最美国的超级英雄
《黑暗骑士》上映一个月,不断以令人咋舌的速度刷新各种纪录。首映3天席卷1.55亿创下影史纪录,接连又以最快的速度突破2亿、3亿、4亿。而且,与很多超级大制作难讨评论欢心不同,媒体给予它一面倒的溢美之词,在著名的IMDB网站上,影迷疯狂的投票把它捧为Top250佳片的第一名,而将《教父》等经典名作压在了身后。
不少人把《黑暗骑士》的大卖归功于片中反派小丑的扮演者希斯·莱杰,这位曾凭借《断臂山》角逐奥斯卡影帝的年轻演员在今年1月因服药过量而暴毙。为了体验小丑的癫狂心态,莱杰曾把自己关在宾馆揣摩了一个月并每天以小丑身份写日记。在他去世后,网络上流传,这个失去理性的暴力角色是导致他入戏太深、以至于情绪低迷、需要服药的重要原因。作为莱杰的遗作,《黑暗骑士》确实因此吸引了不少关注,但他毕竟不是有票房号召力的大明星,不足以导致如此持久的热卖和狂潮般好评。
其实,除了电影公司极具策略性的大手笔宣传之外,票房奇迹的背后有两大主因:漫画人物坚实的人气基础,和影片自身高水准的表现。
蝙蝠侠诞生于1939年,在“超人”大受欢迎的鼓舞下,漫画公司决定创造更多的同类超级英雄。和超人一样,蝙蝠侠也穿着紧身衣,而且也过着双重生活,他的真实身份是亿万富翁布鲁斯·韦恩,平时是个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到了晚上,他就会变身为蝙蝠侠、在日益腐败的城市里孤身作战。
他所在的歌谭城以纽约为原型,仿佛30年代好莱坞黑色电影中的罪恶都市,政府和警方贪污堕落,黑白两道不分。不过漫画家们创造了一个不同于完美超人的形象:这是一个根本没有超能力、甚至还有心理问题的普通人,如果拿走刀枪不入的蝙蝠战衣和多功能的蝙蝠车,蝙蝠侠的强大力量基本上被废了一大半。小时候亲眼目睹父母被匪徒杀害的经历让他个性阴郁,也从此痛恨犯罪,但是缺乏特异能力的他只是依靠智慧、科技、财富和体格来与罪恶作战。
蝙蝠侠诞生70年以来,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超能英雄,不仅在漫画中延续传奇,还不断登上银幕,事实上,此前5部蝙蝠侠的电影有3部都曾创下当时的票房纪录。
虽然美国漫画后来又产生了一大堆超级英雄,但最能代表美国文化想象的人物,仍然是超人和蝙蝠侠。
超人是个人英雄主义最乐观的化身,他会飞、拥有透视眼、力大无穷,简直就是人类对超级英雄的终极幻想,而且和蔼可亲、温顺老实,几乎十全十美。当然,也比较乏味,尤其跟带点邪气的蝙蝠侠相比。有蒙面客佐罗、吸血鬼德库拉、福尔摩斯影子的蝙蝠侠,体现了美国人的英雄情结复杂黑暗的一面:一点点自学训练出武力的过程完全就是个人奋斗的传奇,他同时集中了浪漫和迷离的想象:他机智、富有、风流倜傥、总有层出不穷的先进武器,在这方面是007的翻版;但他内心混乱、抑郁、永远被童年的伤痛所困扰,这使得他又有几分古希腊悲剧英雄的色彩。
但是,超级英雄始终被当作一种“幼齿”的流行文化。其核心是远离现实的英雄主义,对特异功能的幻想,善恶对立的二分法,正义战胜邪恶的绝对信念,各种异常脸谱化的反派,玩偶般的角色造型,都显得过于单纯幼稚。而《黑暗骑士》彻底摆脱了这种幼稚感,恰恰是最简单的内容可以承载复杂的问题,通俗的幻想电影完全能变成对现实社会的评论。
《黑暗骑士》献给小布什?
在2005年《蝙蝠侠5》上映前,蝙蝠侠电影并不被看好。1997年《蝙蝠侠4》过分追求大场面和开发玩具,弱智的情节招来恶评如潮和票房失败,导致电影公司有好些年不敢再拍续集。当新生代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拍摄《蝙蝠侠5》时,他的方向已很不一样。
在此之前,漫画超级英雄电影大多偏向夸张化、幻想性,脱离现实,卡通色彩浓,基本上在摄影棚内搭建奇形怪状的布景来完成,少不了要依赖大量的电脑特效。但诺兰却很少用特效,而且进入实景拍摄,营造出冷峻的写实风格。这位善于使用灵活的叙事技巧、热衷心理和记忆问题的导演把重心放在蝙蝠侠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上,追本溯源蝙蝠侠的童年阴影并展现了他的困惑,蝙蝠侠加入了一个恐怖组织,该组织认为世界太过堕落就应该用暴力摧毁,蝙蝠侠最终无法认同这种以暴制暴的理念。《蝙蝠侠5》改变了正义邪恶对立的简单道德观,它提出的问题是:也许反恐战士自己就是恐怖分子?
《蝙蝠侠5》以2亿票房,证明了超级英雄电影不必拘泥于漫画天真的英雄主义和夸张的形式感,继续担任导演的诺兰可以放开手脚续写他对蝙蝠侠更深入的解释。蝙蝠侠的存在吸引了更多的罪犯来到歌谭城,他的行动并没有真正改变城市的面貌,反而招来了一个让人无能为力的犯罪分子小丑。他犯罪不是因为贪婪或野心,只是以制造混乱为乐,这个无目的的目的让蝙蝠侠束手无措,最后只能陷入用疯狂来对抗极端疯狂的无止尽循环。小丑固然代表了失去理性的无政府主义暴力,但蝙蝠侠也以正义之名破坏了社会的法则、侵犯了个人权利,为了捕捉小丑的电话信号,蝙蝠侠监听了歌谭城所有人的手机。至此,蝙蝠侠从过去强大的超级英雄沦为无力的悲剧英雄,他坚持与小丑对抗到底的决心让他被民众憎恨,无论他如何努力,越来越丑恶的事情总会发生,他只是在一堆糟糕的可能中做一个不是最糟糕的决定。
美国人需要什么样的英雄?正义与复仇之间的界限在哪?为了安全必须牺牲多少自由?
《黑暗骑士》暧昧的道德观引起了极大争议,有人觉得这是对反恐政策的批评,自伊拉克战争陷入泥沼之后,谴责布什政府的反恐政策已成美国社会的主流声音,连以反恐为主题的电视剧《24小时》都发展到让美国总统变成恐怖行动的幕后主脑。但《华尔街日报》的评论却认为这部电影是献给小布什的颂歌,在某种程度上,蝙蝠侠就是小布什,他们都在抗争恐怖分子的时候被大众误解,甚至羞辱,在紧急情况下,他们都越过了公民权利的边界线。
一部超级英雄电影成了探讨左右派政治的载体,这似乎过于严肃。但《黑暗骑士》看起来也确实很“严肃”,大部分在芝加哥实景拍摄让它没有一点漫画格调,完全如同《盗火线》《无间行者》那样的都市犯罪片,只不过主角穿着一套古怪的衣服。它也不像爆米花电影用正义获胜抚慰了观众,蝙蝠侠用自由换安全的结果丝毫不能减轻他的困惑,城市的未來依旧充斥着恐惧、悲观和混乱。这样的低迷气氛也许正是当今美国受困于油价飙升、次贷危机的写照。
娱乐可以很严肃,幻想可以很现实
漫画超能英雄电影能够从幼稚走向严肃、从幻想走向现实、出现《黑暗骑士》这样的作品并非偶然。2002年,《蜘蛛侠》创下票房纪录,拉开了漫画英雄东山再起、呼风唤雨的时代。“9·11”事件的震撼似乎让美国人对超级英雄的需求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正如《蜘蛛侠》导演山姆·雷米所说:“时事艰难,我们需要英雄带来希望。”不过,随着超级大国的“超安全”在世贸中心轰然倒塌中粉碎,单纯的个人英雄主义也不能让人满足。美国人需要英雄拯救众生,但不再需要像兰博之类强悍到无懈可击的英雄。像蜘蛛侠、夜魔侠这样有缺陷、充满自我怀疑但必要的时候能摇身一变为正义战士的双面英雄,才能代表“9·11”之后美国人眼中的自我。甚至连007都在2006年那一集中变得史无前例的脆弱。
好莱坞大公司果断地吸收了一批拍小成本独立电影起家、风格鲜明的导演,在过去,独立制作与主流制作之间往往具有难以跨越的隔阂,斯派克·李、马丁·斯科塞斯那批导演从独立进入主流花了数十年时间,而且屡受挫折。但拍B级片起家的彼得·杰克逊、萨姆·雷米(《蜘蛛侠》)、布莱恩·辛格(《X战警》)和走艺术影展路线的保罗·格林格拉斯(《谍影重重》)、阿方索·克劳(《哈利·波特3》)只花了10年就非常顺利地当上了亿元大制作的掌舵人,更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丧失自己的个性,反倒革新了主流娱乐片的面貌,在保证快节奏、大场面、可看性强的前提下,使原本趋向于思维简化的爆米花电影呈现出阴郁黑暗的一面,这在后“9·11”时代正好符合观众的心理需求。他们往往不把超级英雄当作幼稚玩物来处理,《蜘蛛侠2》《钢铁侠》等很多漫画英雄片并不满足于粗浅的娱乐,它们大多在漫画的包装下加入影射性的时事话题或深入的心理层次。克里斯托夫·诺兰导演的两部《蝙蝠侠》就是这一变化最高水准的体现。
这位拍独立电影出身、以《记忆碎片》成名的导演对待大制作的方式几乎与潮流背道而驰,他比《蜘蛛侠》等走得更远。依靠电脑特效、拿视觉奇观式的场面做噱头是好莱坞主流商业片的基本特点,但诺兰却反其道而行之,《黑暗骑士》使用的特效并不多,宏大的场面也较少,甚至都没有冗长激烈的打斗戏,它回归到了靠情节、人物和精密节奏取胜的电影传统上,最出色之处在于借助复杂的角色把导演的思考融入环环相扣的情节中,最终实现了娱乐性与话题性、大众口味和导演风格的完美结合。
有意思的是,10年前的《泰坦尼克号》标志着电脑特效成为一部电影是否具备票房号召力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变本加厉地强调大场面是普遍的要求。而今天正在挑战《泰坦尼克号》纪录的《黑暗骑士》却又恢复了依靠故事和人物的古典传统。虽然这未必就代表新的潮流,但却可以给中国电影诸多启示。大片之“大”也未必全在于场面大、卡司大,一直拿技术赶不上好莱坞当作拍不好娱乐片借口的影人应该从《黑暗骑士》中学到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