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外语教学理论的丰富发展,EFL课堂教学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大学英语课堂的互动性突出了语言学习的输入与输出,对于语言的学习,“协商”更显示了EFL教学的生态化趋势。本文主要探讨了“协商纠错”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潜在优势,并基于“协商纠错”理论提出了优化大学英语互动课堂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协商纠错 EFL教学
一、引言
在EFL课堂教学中,语言既是教学的内容,又是教学的手段。教与学是一个生态化发展的互动过程。当前对于EFL教学主要运用了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协商纠错理论,这一理论实现了语言的生态化发展,帮助了学生对目标语的学习与交际,体现了英语课堂的互动发展。
二、协商纠错
教师在课堂上纠正性反馈形式分为三类:1.显性纠错;2.以重铸为代表的隐性纠错;3.提示性反馈。“显性纠错”是指教师明确指出学习者的言语错误,并以正确的形式对其中不符合目标语的形式予以重构;“重铸”则是指教师没有明确示意学生的语言中有错误,而是在保持学生本意的情况下,对学生含有错误的语言进行全部或部分修正;而“提示性反馈”则是用各种不同信号暗示学习者,使其进行话语的自我修补,这种形式被称为“形式协商”。对于EFL互动课堂教学来说,纯形式教学只注重学习者对语法结构是否掌握,而不注重学习者在真实语境下的交流,并不有益于二语习得。二语习得理论中提到“形式协商”作为一种教学干预手段,并不会阻断学习者本事的语言学习加工过程,它在保持课堂互动的前提下,能兼顾语言的形式与意义。
三、EFL课堂中“协商纠错”的潜在优势
在互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协商纠错”的运用要灵活。根据调查研究,教师和学生对课堂“协商纠错”持积极态度。大部分学生喜欢形式协商纠错,显性纠错,这样比较直接,清楚自己的错误。教师出于对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考虑,比较喜欢隐性纠错。通常情况下,对于语法的纠错,学生更重视“显性纠错”“重述”;对于口语交际的纠错则侧重于内容协商与意义协商。当然,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境运用不同的协商方式。课堂上师生间不同形式的协商都充分体现了EFL教学的互动性,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1.辅助学生完成任务,提高语言输出质量。当前的大学英语课堂呈现出较强的交际性特点,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平等的。教师的话语多数是引导、组织、辅助交流顺利进行,帮助学生较顺利地完成交流任务。形式协商更注重从启发学生的原动力出发,帮助学生自觉地发现错误,而不是直接或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纠错,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更能保护学生外语学习的自信心,对其外语学习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比如:在二级起点班,由于学生基础较好,教师通常会组织Open Discussion的环节,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内容协商和意义协商。对一级起点班的学生来说,其语言基础较薄弱,教师应适时调整输入任务,采用形式协商和内容协商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交际任务。
2.辅助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教师的话语具有支持性功能,不仅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工具,同时是学生可理解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教师使用不同会话形式的集中体现。比如:“Volunteers?”“Hands up!”“Pardon?”“OK.”“All right.”等,这些指令词、过渡词具有提示话轮开始的功能,帮助学生追随教学进程和课堂话语的发展,实现着EFL课堂的互动发展。
四、EFL课堂中运用“协商纠错”的建议
协商互动作为EFL学习者语言环境的要素之一,在当前的大学英语课堂中没有充分的体现,这恰恰会影响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EFL课堂中运用“协商纠错”对教师业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1.教师与学生都应充分认识课堂并不是单向知识传递的场所,而是双向的、多维的交流空间,参与课堂互动将“帮助学生”捕捉输入与反馈信息,形成系统结构的语言基础,进而帮助学生调整中介语系统,改善语言输出效果。
2.教师应适时运用不同形式的协商,即各种会话调整方式,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会话方式,帮助学生完成语言输出,当学生出现表达困难和形式错误时,不回避,不放弃,尽量采用诱导、澄清、确认等手段帮助学生输出。
3.教师应根据具体授课的内容,适时调整“协商纠错”的形式。比如:英语精读课应较多运用形式协商纠错;英语口语课应较多运用内容协商与意义协商。
五、结语
本文以EFL课堂互动为基点,阐述了在语言学习中协商纠错的作用及运用,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优化大学英语互动课堂教学的对策与建议。课堂语言交互活动本身是一个双边信息传递的过程,只有输入输出和反馈(即二类输入)有效结合,学生才能更多地产出,强化教学效果。在大学英语互动课堂中,作为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的教师纠正性反馈,其有效性受很多因素影响,如课堂环境、学生水平、教师喜好等。此外,只有深入分析和充分了解影响课堂有效互动的诸多因素,纠正性反馈才能得以充分地利用,并在维持课堂交流鼓励学生对中介语和目标语进行认知比较,使其中介语在获得更好发展的同时发挥最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郑佩芸.形式协商的多视角研究与思考.外语界,2007(5):76-82.
[2]康艳,程晓堂.外语教师课堂话语功能新框架.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3).
[3]张倩,王健.大学英语互动课堂教师纠正性反馈的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3).
[4]刘学惠,钱薇薇.协商互动与即时输出:课堂语言学习探微.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协商纠错 EFL教学
一、引言
在EFL课堂教学中,语言既是教学的内容,又是教学的手段。教与学是一个生态化发展的互动过程。当前对于EFL教学主要运用了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协商纠错理论,这一理论实现了语言的生态化发展,帮助了学生对目标语的学习与交际,体现了英语课堂的互动发展。
二、协商纠错
教师在课堂上纠正性反馈形式分为三类:1.显性纠错;2.以重铸为代表的隐性纠错;3.提示性反馈。“显性纠错”是指教师明确指出学习者的言语错误,并以正确的形式对其中不符合目标语的形式予以重构;“重铸”则是指教师没有明确示意学生的语言中有错误,而是在保持学生本意的情况下,对学生含有错误的语言进行全部或部分修正;而“提示性反馈”则是用各种不同信号暗示学习者,使其进行话语的自我修补,这种形式被称为“形式协商”。对于EFL互动课堂教学来说,纯形式教学只注重学习者对语法结构是否掌握,而不注重学习者在真实语境下的交流,并不有益于二语习得。二语习得理论中提到“形式协商”作为一种教学干预手段,并不会阻断学习者本事的语言学习加工过程,它在保持课堂互动的前提下,能兼顾语言的形式与意义。
三、EFL课堂中“协商纠错”的潜在优势
在互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协商纠错”的运用要灵活。根据调查研究,教师和学生对课堂“协商纠错”持积极态度。大部分学生喜欢形式协商纠错,显性纠错,这样比较直接,清楚自己的错误。教师出于对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考虑,比较喜欢隐性纠错。通常情况下,对于语法的纠错,学生更重视“显性纠错”“重述”;对于口语交际的纠错则侧重于内容协商与意义协商。当然,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境运用不同的协商方式。课堂上师生间不同形式的协商都充分体现了EFL教学的互动性,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1.辅助学生完成任务,提高语言输出质量。当前的大学英语课堂呈现出较强的交际性特点,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平等的。教师的话语多数是引导、组织、辅助交流顺利进行,帮助学生较顺利地完成交流任务。形式协商更注重从启发学生的原动力出发,帮助学生自觉地发现错误,而不是直接或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纠错,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更能保护学生外语学习的自信心,对其外语学习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比如:在二级起点班,由于学生基础较好,教师通常会组织Open Discussion的环节,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内容协商和意义协商。对一级起点班的学生来说,其语言基础较薄弱,教师应适时调整输入任务,采用形式协商和内容协商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交际任务。
2.辅助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教师的话语具有支持性功能,不仅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工具,同时是学生可理解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教师使用不同会话形式的集中体现。比如:“Volunteers?”“Hands up!”“Pardon?”“OK.”“All right.”等,这些指令词、过渡词具有提示话轮开始的功能,帮助学生追随教学进程和课堂话语的发展,实现着EFL课堂的互动发展。
四、EFL课堂中运用“协商纠错”的建议
协商互动作为EFL学习者语言环境的要素之一,在当前的大学英语课堂中没有充分的体现,这恰恰会影响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EFL课堂中运用“协商纠错”对教师业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1.教师与学生都应充分认识课堂并不是单向知识传递的场所,而是双向的、多维的交流空间,参与课堂互动将“帮助学生”捕捉输入与反馈信息,形成系统结构的语言基础,进而帮助学生调整中介语系统,改善语言输出效果。
2.教师应适时运用不同形式的协商,即各种会话调整方式,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会话方式,帮助学生完成语言输出,当学生出现表达困难和形式错误时,不回避,不放弃,尽量采用诱导、澄清、确认等手段帮助学生输出。
3.教师应根据具体授课的内容,适时调整“协商纠错”的形式。比如:英语精读课应较多运用形式协商纠错;英语口语课应较多运用内容协商与意义协商。
五、结语
本文以EFL课堂互动为基点,阐述了在语言学习中协商纠错的作用及运用,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优化大学英语互动课堂教学的对策与建议。课堂语言交互活动本身是一个双边信息传递的过程,只有输入输出和反馈(即二类输入)有效结合,学生才能更多地产出,强化教学效果。在大学英语互动课堂中,作为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的教师纠正性反馈,其有效性受很多因素影响,如课堂环境、学生水平、教师喜好等。此外,只有深入分析和充分了解影响课堂有效互动的诸多因素,纠正性反馈才能得以充分地利用,并在维持课堂交流鼓励学生对中介语和目标语进行认知比较,使其中介语在获得更好发展的同时发挥最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郑佩芸.形式协商的多视角研究与思考.外语界,2007(5):76-82.
[2]康艳,程晓堂.外语教师课堂话语功能新框架.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3).
[3]张倩,王健.大学英语互动课堂教师纠正性反馈的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3).
[4]刘学惠,钱薇薇.协商互动与即时输出:课堂语言学习探微.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